心得體會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和領悟所經歷的事物,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沖壓試驗心得體會篇一
沖壓試驗是工程建設中常見的一種試驗方式。通過給設備施加一定的沖擊壓力,測試其在遭受外力沖擊時的承受能力和穩定性。在進行沖壓試驗時,我深切感受到了工程設計與實際工作的緊密聯系,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二段:實踐經驗的總結
在沖壓試驗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重要的實踐經驗。首先,充分了解設備的技術要求和性能參數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設備的特點和要求,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正確的理解和分析。其次,合理的試驗計劃和安排能夠提高試驗的效率和準確性。在沖壓試驗中,試驗比較復雜,需要考慮到試驗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最后,及時記錄和分析試驗結果對于改進和優化設備性能十分重要。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設備在受到沖擊力時可能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第三段:技能與能力的提升
沖壓試驗不僅僅是一項實踐經驗的積累,也是對技能與能力的提升。在實踐中,我學會了合理的調度和組織能力。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和環境下,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試驗,確保試驗的有效進行。同時,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試驗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和異常情況,只有靈活處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保證測試取得準確的結果。
第四段:心理和情緒的調控
在沖壓試驗中,我也意識到了心理和情緒的調控對于順利完成任務的重要性。在長時間的試驗過程中,會面臨著不斷重復的操作和觀測,很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情緒。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專注和敏銳的觀察力,確保試驗過程的準確性。
第五段:心得與收獲
通過參與沖壓試驗,我不僅僅獲得了實踐經驗和提高了技能與能力,更加意識到了工程設計與實際工作的緊密聯系。只有在實踐中,我才能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沖壓試驗也加深了我對于團隊合作的認識,只有通過團隊協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試驗任務。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能夠在工程建設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結
沖壓試驗是一項對技能和能力的全面鍛煉,也是一次增長見識和積累經驗的過程。通過沖壓試驗,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升了技能與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工程建設的實際操作,并進一步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我相信,通過持續的學習和實踐,我能夠在工程建設中不斷進步,為社會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沖壓試驗心得體會篇二
有幸參加了20__年的試驗員取證培訓,課程安排的比較緊,十幾天的培訓的時間都有課或者試驗操作。
課堂上由淺入深的講解了各種材料的性質、指標以及試驗方法,包括土、石材和石料,各種水泥,混凝土用粗細集料,混凝土用外加劑,石灰及建筑砂漿,建筑鋼材、瀝青,另外講解了試驗數據的相關處理方法,以及計算結果如何按要求保留有效數字。
試驗操作分了土工試驗和建材試驗兩大部分,土工部分開始學習了土的概述、土的組成及基本物理指標,在試驗室測定土的顆粒密度,為土的其它指標的計算提供數據,方法就有量瓶法、虹吸筒法、浮稱法三種,其中還有灌砂法用于現場測定土的密度,為計算路基抗壓系數提供數據;土顆粒的篩分析試驗,用于判定土顆粒的均勻情況和級配情況,其中土工試驗中還包括用液塑限聯合測定法測定土的液限、塑限指標,為計算塑性指數、液性指數以及選擇路基填土提供數據,另外在課堂上演示了擊實試驗的操作方法,擊實試驗主要是為測出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優含水率,達到控制施工的目的。
建材試驗包括瀝青試件制作、瀝青指標的的測定,砂的篩分析試驗,砂的視密度試驗,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混凝土試件制作,試件的抗壓試驗。
通過這次培訓自己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試驗的相關內容,結合自己所在項目部的相關的試驗任務,項目部的試驗大多都是屬于委外的,很多時候都涉及到取樣和送檢,這就需要自己熟悉相關的試驗規范,知道如何取樣,以及送檢后,檢測出來的結果需要達到什么要求。
培訓結束后,自己再回顧培訓的時光,不僅是試驗方面的知識,一起培訓的人對自己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大家相互溝通交流,共同得到了提高和進步,也為以后的相互學習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沖壓試驗心得體會篇三
游完劉公島后心情很沉重,久久不能平靜。可爸爸不顧辛苦連夜驅車又趕到了美麗的青島,讓我們觀看青島極地海洋世界,也使我的心情豁然開朗起來。
一大早,我們一家自駕直奔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我們一進門,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幾只北極熊映入眼簾,這幾只又笨又胖的北極客人,瞧它們玩得多開心呀!哥哥在一旁喊道:迎迎,快看——北極狼。只見雪白的狼寶寶十分可愛,狼媽媽在不停的走動著,好像在保護著自己的狼寶寶,比如有小朋友在玻璃窗外拍打,狼媽媽就會警惕的把耳朵豎起來,來視察敵情。
走廊兩邊的玻璃窗里,有形形色色的海洋魚,如:藍色的刺尾魚、成群結對的神仙魚、美麗的蝴蝶魚、可愛的小丑魚、長尾巴、大耳朵的燕子鰩、……還有丑陋的長長的海鰻魚,它的身體從石縫里鉆出來。
接著,我們進入夢幻海底世界,忽然,頭頂上方的墻變成了玻璃。頓間像是魔術師變魔術一樣的稀奇,里面有許許多多說不上來名字魚游來游去,色彩斑斕。我還在此留了倩影呢。
然后,我們又去觀看白鯨和海豚表演,先是白鯨出場,只見它頂著馴養師迅速地在水面上劃過,然后把馴養師送到舞臺上。這時,馴養師摸了摸白鯨,遞給它一條小魚,白鯨就聽話的唱起了歌,它的歌喉真是太好聽了。接著出場的是五位美麗的海豚“小姐”,一上來跳了幾個高難度的空中翻越。接著又和觀眾比賽轉呼啦圈。只不過海豚是用嘴巴轉的,而且轉的還特別快。表演的真是太好看了,贏得了臺下的觀眾的陣陣掌聲,真是太精彩了!
這一次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游玩,真是不虛此行。真是讓我大飽眼福,而且我還知道了要保護動物。
沖壓試驗心得體會篇四
參加高壓電氣設備試驗與狀態診斷技術培訓學習心得通過這次學習,讓我開拓了視野。對電氣試驗分析有了新的認識。在以往的工作中的不足也得到了糾正。
學習期間我努力學習,謙虛謹慎,認真聽取老師的授課。虛心聽取其他學員的觀點。獨立思考,綜合分析,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學習很快結束。收獲有以下幾點:
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工作中技術質量不是很高,對監測技術有一部分還很模糊,停留在現有工作習慣中,對以往的知識沒有發展和創新。對新技術,新工藝的認識太局部。往往對物化形態的‘硬技術’深信不疑。而對“發展廣義技術”沒有發展視角。工作中只注重現有技術的使用,對技術的可行性缺乏動態的分析。由于我公司的新的生產設備,工藝的投用,以往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是否適合,現在答案已不再是肯定的。
老師教的起點很高,要求我們思路清晰,抓住生產實踐的本質,不再死教條,要有宏觀的思維,研究電氣系統工作的方式,工作要點,抓住主體設備,監測服務主體。
通過學習我對科學知識,技術能力和物質手段等多方面要素要聯系起來。這是一個動態體系。以往工作只要求單一試驗數據的準確,多組數據不能很好的融合,銜接。有新學的診斷技術恰恰要求多組數據共同參考分析,分清主次,共同實現設備動作。我們的企業是一家大型冶金企業。在生產生活中,大量機器使用。有死看硬守的辦法也跟不上生產節奏。而電子,信息,無線電通訊技術的應用,使我們企業成了二次技術改革的基礎。使電氣設備的監護可以實現計算機控制,人機交流成為可能,有了新技術,發展成為可能,但我們員工也要有相應的理念和綜合素質來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在學習中老師貫穿的思路是不放過一點隱患瑕疵。對待細小問題也不能放過,我們是電工,而電工要求自己的的操作正確,要求電氣設備高精度運行。往往一個失誤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
老師講過一些實列,特別是高壓電器事故。往往一個環節出問題,全局受影響,損失巨大。我公司現在是電壓等級很高,并且我們的負荷正隨著技改不斷加大。工作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認識當中了。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大的災難性電氣事故,但對設備管理要提出新的要求,要做實事,從點滴做起。要用實用技術來實現生產要求,而不要偏聽偏信,要自己去做,去核實。
在電氣試驗設備在線應用中我們對理論要求不再是說明書里寫的,而且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來證實技術可以滿足要求,雖然我們自己的水平有限,但還是要做,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技術應用有可靠的保證。特別是對一些數據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校驗,使自己掌握一套符合自己的方法。
在學習中和其他大型企業,電氣公司的學員交流,看到他們在技術應用的優點,了解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電氣設備隱患的排查和處理大家有共性,也有特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也可以取長補短,同時大家對存在的共性問題也進行交流學習。特別是一些常見的電氣故障,處理和檢測方法也有不同,互相學習,也取得了一些共同看法,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會有所幫助。
在技術應用上,各家有先有后。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通過學習交流認為先進的技術適用最好,并不是越先進越好。只有應用適用的更新落后技術才是根本問題。對自己的學習思路也提供了幫助。我們要明確,應用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技術是否滿足生產工藝。工作中主動,積極。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掌握基礎知識,積累經驗,不竭努力才能使工作干好。
培訓很快的結束,但新的起點已經開始,我要抓住這次契機,把理論和實踐更好的融合,把監測技術和高壓試驗技術在新的技改工程合理應用,實現工作要求,達到工作目的。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作為一名西鋼職工。感謝公司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深知自己的使命,在業務上我要把所學的應用到生產實踐中,把學到知識能夠傳達給周圍的工友,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不愧為西鋼的員工,不辜負西鋼的培養,做一名合格的西鋼人。
沖壓試驗心得體會篇五
園林建筑具有滿足人們生活活動、感官愉悅的價值,即園林建筑的功用價值。
園林建筑是與園林環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筑設計時都應考慮環境,而園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環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境是建筑創作的出發點。使用和造景,觀賞和被觀賞的雙重性,園林建筑既要滿足各種園林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園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質產品,也是藝術作品。但園林建筑給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藝術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觀賞價值外,還要求富有詩情畫意。
園林建筑作為造園四要素之一,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滿足園林景觀的造景要求,并與園林環境密切結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筑類型。
一、功能:
1、滿足功能要求:園林是改善、美化人們生活環境的設施,也是工人們休息、游覽、文化娛樂的場所,隨著園林活動的日益增多,園林建筑類型也日益豐富起來,主要由茶室、餐廳、展覽館、體育場所等等,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2、園林景觀要求:
(1)點景:點景要與自然風景融會結合,園林建筑常成為園林景觀的構圖中心主體,或易于近觀的局部小景或成為主景,控制全園布局,園林建筑在園林景觀構圖中常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2)賞景:賞景作為觀賞園內外景物的場所,一棟建筑常成為畫面的管點,而一組建筑物與游廊相連成為動觀全景的觀賞線。因此,建筑朝向、門窗位置大小要考慮賞景的要求。
(3)引導游覽路線:園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轉合的作用,當人們的視線觸及某處優美的園林建筑時,游覽路線就會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為視線引導的主要目標。人們常說的步移景異就是這個意思。
(4)組織園林空間:園林設計空間組合和布局是重要內容,園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間的變化巧妙安排給人以藝術享受,以建筑構成的各種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墻、圓洞門等恰是組織空間、劃分空間的最好手段。
二、特點:
1、布局:園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規劃選址除考慮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結合自然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
2、情景交融:園林建筑應結合情景,抒發情趣,尤其在古典園林建筑中,常與詩畫結合,加強感染力,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空間處理:在園林建筑的空間處理上,盡量避免軸線對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變化,參差錯落,空間布置要靈活通過空間劃分,形成大小空間的對比,增加層次感,擴大空間感。
4、造型:園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視美觀的要求,建筑體型、輪廓要有表現力,增加園林畫面美,建筑體量、體態都應與園林景觀協調統一,造型要表現園林特色,環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體量宜輕盈,形式宜活潑,力求簡潔明快,通透有度,達到功能與景觀的有機統一。
5、裝修:在細節裝飾上,應有精巧的裝飾,增加本身的美觀,又以之用來組織空間畫面。如常用的掛落、欄桿、漏窗、花格等。
三、園林建筑的分類按使用功能分為:
1:游憩性建筑:有休息、游賞使用功能,具有優美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園橋等。
2:園林建筑小品:以裝飾園林環境為主,注重外觀形象的藝術效果,兼有一定使用功能,如園燈、園椅、展覽牌、景墻、欄桿等。
3:服務性建筑: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務的設施,如小賣部、茶室、小吃部、餐廳、小型旅館、廁所等。
5:辦公管理用設施:主要由公園大門、辦公室、實驗室、栽培溫室,動物園還應有動物獸室。
四:園林建筑設計的方法與技巧:
建筑要適用、經濟、堅固、美觀。
要符合藝術均衡法則:可居、可游、可觀。
1:立意:設計目的巧密于精細,神儀在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選址:南方欲就亭臺,低凹可開城池。
3:布局:自然式:(1)中國古典,山水為骨架,建筑為眉目,山水為主,建筑配合。(2)統一中求變化,對成中求差異。
4:借景:
種類:(1)借形:借建筑,山石。(2)借色:借月色、植物、顏色。(3)借聲:借溪谷泉、鳥、幕鼓、晨鐘。(4)借香:如廣州蘭圃、荷風四面亭。
方法:遠借、仰借、鄰借、俯借,應時而借,借景有因。
5:尺度與比列
6:大小與質感:園林建筑外在特征:南方,淡雅、輕盈。北方,造型渾厚。
東西方園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他是滿足人們生活享受和觀賞風景所必須的。西方園林中,如法國的古典主意園林,意大利的莊園、府邸和宮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層數一般兩到三層,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全國景色。在中國園林中為滿足可行、可觀、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應的廊、亭、堂、榭、閣等建筑。從我國發展史來看,園林中建筑密度越來越高,生活居住氣息越來越濃。當然建筑也不純粹作為居游的生活需要來設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賞的景物之組成部分,融合在園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適當的點綴,可現出神采而富有魅力,為景觀添色。
五、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園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與自然因素之間似有對立的一面,但如果處理得當,也可統一起來,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氣息。園林建筑只是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協調、有機的組成部分,它的責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環境的美。這種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統一,正是中國人在園林藝術上不斷追求的境界。
建筑與環境的結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與基址的地形、地勢、地貌結合,作到總體布局上依形就勢,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體體量是寧小勿大。因為自然山水中,山水為主,建筑是從。與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對體量和絕對尺度以及景物構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設計中推敲園林建筑的空間序列和組織好觀景路線格外突出。建筑的內外空間交匯地帶,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轉移的地方。虛與實、明與暗、人工與自然的相互轉移都常在這個部位展開。依次過度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中國園林建筑常用落地長窗、空廊、敞軒的形式作為這種交融的紐帶。這種半室內、半室外的空間過渡都是漸變的,是自然和諧的變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解決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問題,中國園林建筑還應考慮自然氣候、季節的因素。因此中國南北園林各有特點。比如江南園林中有一種鴛鴦廳是結合自然氣候、季節最好的離子,其建筑一分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別適應冬夏兩季活動。
總之,園林建筑設計要把建筑作為一種風景要素來考慮,使之和周圍的山水、巖石、樹木等融為一體,共同構成優美景色。而且風景是主體,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六、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單體建筑類型
園林中單體建筑的使用功能,古人常用:堂以宴、亭以憩、閣以眺、廊以吟概言之。他們可以單獨構成景點和用做實用建筑物。
1、廳堂。用長方形木料(即扁作)做梁架稱廳;用圓木料做梁架的稱堂。廳者,取以聽事也,用來會客、宴會、行禮、觀賞花木。以外觀分,有大廳、四面廳、鴛鴦廳、荷花廳、花籃廳、花廳等類型。
2、軒館。《園冶〃屋宇》云:軒式類車,取軒軒欲舉之意,宜置高敞,以助勝則稱。軒的樣式,類似古代的車子,取其空敞而又居高之意。適宜建于高曠之處,對于景觀有利,便為相稱。這是南方園林建筑的特有方式,三面敞開,精致輕巧,產生軒昂的高爽之感。如溜園的聞木樨香軒,網師園的小山叢桂軒等。
3、齋臺?!秷@冶〃屋宇》云:齋較堂,惟氣藏而致斂,有使人肅然齋敬之意。蓋藏修密處之地,故式不宜敞顯。齋不同于堂之處,在于齋要位于園林僻靜之地,不應敞顯,便于人們聚氣斂神。齋,也稱山房、臺。
4、樓閣。《園冶〃屋宇》云:《說文》云:‘重屋曰樓?!稜栄拧吩疲骸M而修曲為樓?!米龅歉咄h,多役于園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間,一般做兩層。如拙政園的見山樓、溜園的冠云樓、滄浪亭的看山樓豫園的觀濤樓等。閣,《園冶〃屋宇》云:四階開四。即四坡頂而四面皆開窗的建筑物,造型比樓輕盈,可登臨以望遠。如拙政園的浮翠閣、虎丘的冷香閣、溜園的遠翠閣、獅子林的問梅閣等。頤和園萬壽山的佛香閣,連臺基高達41米,是全國現存最高的樓閣。
5、榭舫?!秷@冶〃屋宇》云:《釋名》云:‘榭者,藉也?!寰岸烧咭??;蛩叄苫ㄅ?,制亦隨態。形式靈活多邊,在誰邊稱水榭,建筑基部半在水腫,半在池岸,也稱水閣,臨水立面開敞,設有欄桿。如溜園的活潑潑地,拙政園的小滄浪、芙蓉榭、網師園的濯嬰水閣、藕園的山水間等。舫,古稱兩舟相并為舫,外觀似舊時官船,俗稱旱船,又名不系舟,多建于水際,供人在內游玩宴飲,觀賞水景。
6、廊橋?!秷@冶〃屋宇》云;廊者,廡出一步也,宜曲宜長則勝……隨形而彎,依勢而曲?;蝮瓷窖蚋F水際,通花渡壑,蜿蜒山盡。變化多端地將房屋山池聯成統一的整體。它是建筑群間獨立有頂的通道,炎熱的夏天可有濃陰,雨天可以遮蔽,只有分景障景作用,又是組織動觀、靜觀的重要手段。
7、亭,《圓冶〃屋宇》:《釋名》:‘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是供人停下集合的地方。隨意合宜則制,是為園林綴錦點翠的開敞的小型建筑。亭還有半亭和獨立亭之分,半亭一般附建于兩邊長廊或靠墻垣的一面。
8、佛塔。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后才出現,幾乎成為寺廟的標志性建筑。中國寺廟園林中的塔,開始時是移借模仿印度佛教建筑中的塔的形制,原樸意味十分濃烈。上細下粗,開始是非中空的生殖器的形石坊,后來才分出外殼和核心,變成了塔。
園林建筑蘊涵豐富的文化意義,建筑與山水藝術結合,創造出千姿百態的園林景觀,陶冶人們的身心,激發人們的粗名才智,凡此均屬于內在價值,也即精神功能,。園林山水園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內在價值。中國傳統建筑的審美價值是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禮樂文化緊密相關的。禮樂相輔,情理相依。理和禮屬于倫理政治規范,是統治性的;樂和情則屬于審美情趣,是自愿性的,即皈依性的。
總之,建筑作為園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對我們的經濟、文化、科學等都有著很深遠的影響。21世紀中國社會將進入城市化大發展時期,在大力重視城市規劃、努力提高建筑質量的同時,也要十分警惕的問題是:城市建設為房地產開發浪潮所牽引,不受制約的商業化正在成為主宰城市命運的決定性力量。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不同民族、國家城市建筑風格的任務更為復雜艱巨。當然保護好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我國古典建筑更是我們每個青年人意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