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通過記錄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借鑒他人的經驗,規劃自己的未來,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一
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盡管新冠疫情給脫貧帶來了挑戰,不過只要多措并舉、精準發力,中國必將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疫情,盡管北京近日面臨新的疫情形勢,但是有關方面已經通過及時且嚴格的防控措施加以應對。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很快就會全速運轉,并將在2020__年底前消除絕對貧困。
鑒于大多數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振興農業和食品加工業、妥善安置返鄉農民工,是推動經濟整體發展的關鍵。在20__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政府宣布了一項總額約為3.6萬億元的積極財政方案,以推動經濟復蘇。這項政策的適用群體之一就是農村居民。
除了農業生產部門,推動教育和醫療衛生部門的完善以確保農村地區和農村人口的長期發展,同樣至關重要。首先,我們要完善中小學教育。完善教育制度,特別是為農村少年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將對人類發展的多項指標產生積極影響,其中就包括薪資和勞動生產率。同樣重要的是,完善政策以改善農村居民的營養水平,特別是針對兒童和婦女的營養和飲食。更豐富的營養、良好的身體健康水平和優質的教育,可以帶來更高水平的發展。
改善農村環境對于鄉村振興也有重大意義。過去一些年,由于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以及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環境變差、自然資源退化。農村地區可以通過保護性農業和雨水收集等可持續性措施,改善農村和城市的環境質量。此外,向農村地區提供更多的清潔飲用水,建造更多的廁所和垃圾處理場以改善衛生條件,也應該成為鄉村振興計劃的一部分。
最后,加強城鄉聯系,包括物質、經濟、社會和政治聯系,對于振興農村地區和消除貧困同樣重要。一方面,城市的發展導致對食物需求的增長,并且引發了飲食結構的變化,這些為農民創造了改善生計的機會。另一方面,對農村基礎設施等進行投資,包括對農村公路、電力供應、存儲設施和通訊網絡的投資,有助于加強城鄉聯系,并建立惠及小農戶的經濟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讓8億多人擺脫貧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辟精準扶貧新時代。7年多來,貧困人口從2020__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20__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各項數據表明,中國將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二
脫貧攻堅是近年來中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旨在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實現脫貧致富。為了鼓勵和表彰在脫貧攻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都會定期舉辦脫貧攻堅表彰大會。近期,我有幸參加了區級的脫貧攻堅表彰會,并受到了表彰獎勵。在這次經歷中,我深刻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團結奮斗的重要性,也對未來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深感欣慰。通過這次表彰大會,我了解到我所在的區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許多貧困戶通過政府的幫助,改善了住房條件,增加了收入來源,實現了脫貧致富。我親眼目睹了一些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這些人們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幫扶,從貧困中走了出來,重拾了生活的希望和尊嚴。他們的故事讓人無比感動,也讓我對脫貧攻堅的目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其次,這次表彰大會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團結奮斗的重要性。脫貧攻堅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合作。在表彰大會上,我們聽到了許多在脫貧攻堅中作出杰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的事跡,每一個人都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脫貧攻堅事業做出了努力。這種團結奮斗的氛圍讓我深感溫暖和鼓舞,也讓我明白到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戰勝貧困,實現共同富裕。
再次,參加這次表彰大會讓我對未來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從表彰大會上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讓我認識到脫貧攻堅絕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會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努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同時,我也將積極參與到各種形式的志愿活動中,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對組織和領導對我的肯定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能夠參加這次表彰大會并受到表彰是我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前進的動力。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深感到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是我能夠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同時,我也要向我所在的團隊和同事表示敬意,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團結協作,才使得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績。
總之,參加這次脫貧攻堅表彰大會,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和團結奮斗的重要性。我將把這次經歷作為寶貴的財富,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中國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讓每一個人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三
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國家用三年時間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印度夏馬爾大學教授卡瑪奇亞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不僅是中國消滅貧窮問題,更是為人類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作出了榜樣,這是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對世界的貢獻。
消滅貧窮,是全人類的共同職責,但只有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敢于向全世界作出莊嚴承諾,要在2020年徹底消滅貧窮的國家,充分顯現了大國領袖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
在“一個也不能少”中讀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厚情懷,這是我國最強大的政治保障。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不僅僅是硬性要求,更是決心和信心,我們能深切感受到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15歲那年,到條件十分艱苦的梁家河當知青,感受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疾苦。知青歲月在他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發誓要改變農村一窮二白的現象,要讓人民過上幸福日子。他后來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字里行間透露出與人民群眾深厚的魚水之情?!耙磺袨榱巳嗣瘛薄盀榱巳嗣褚磺小笔亲钪匾淖裱?。這些年來,堅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牢記在心、落實在行,不僅讓人民擺脫了貧窮,更讓人民真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
在各級黨組織帶領人民艱苦卓絕的拼搏中感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魅力。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項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時間較長、涉及面寬。為了能如期完成這項歷史任務,黨中央號召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堅持以群眾為主體,不斷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的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投身脫貧攻堅戰。在幾年持續的浴血奮戰中,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全部力量,靶向明確。各級黨組織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切實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政一把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親自抓,親自干,切實推進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精準扶貧重點工作,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讓貧困人口徹底走出貧困,踏上奔康大道。這些都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魅力。
在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就中體會堅持實事求是、精準施策的關鍵作用,這是我國最偉大的中國方案。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貧困戶的識別、工作方法、具體舉措上都力爭做到精準。建立健全一整套脫貧攻堅的制度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建立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建立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建立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建立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尤其對深度貧困地區,更是加強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配備,強化領導意識,逐級壓實責任。多渠道全方位監督,采取最嚴格的考核,對存在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進行嚴肅查處,“殺一儆百”;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給予嚴肅處理,狠殺形式主義之風,這些有力的舉措和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期,脫貧攻堅工作正在迎接全國的檢查驗收。我們相信,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貧困問題即將畫上歷史性的句號,我們將驕傲地向全世界兌現我們的莊嚴承諾。中國,在世界上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四
第一段:引言介紹脫貧表彰的重要性及背景(200字)
脫貧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個家庭的夢想,而脫貧表彰則是對于那些在脫貧戰線上奮勇拼搏、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們的肯定和鼓勵。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脫貧攻堅戰略,大力實施扶貧政策和項目,許多地方及個人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果。而脫貧表彰作為一種積極正面的方式,不僅為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們帶來了榮譽感,也激發了更多人為脫貧而奮斗。
第二段:脫貧表彰帶來的正面影響(250字)
脫貧表彰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對于榜樣力量的肯定。那些獲得表彰的人們,他們的奮斗故事將被傳頌,成為其他人們學習的對象。這不僅給予了獲得表彰的人們新的自信和動力,也激發了更多人們的主動參與,為脫貧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脫貧表彰還可以帶動消除貧困的正能量傳播,引發社會輿論關注與討論,進一步凝聚全社會共同推動脫貧的合力。
第三段:脫貧表彰的意義與啟示(300字)
脫貧表彰不僅僅是對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整體扶貧效果的體現。它可以激勵和鼓舞更多人參與脫貧事業,提高全民的脫貧意識。脫貧表彰的意義不僅在于激發個體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為社會樹立了一個警示與標桿。在脫貧的道路上,只有發現那些在改革創新、勇于挑戰和積極探索中取得成效的人,并進行表彰,才能更好地推動全社會的脫貧事業。同時,脫貧表彰也提醒我們,要注重在困難地區的精神激勵與獎勵,讓每個貧困群眾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辛勤努力是被社會肯定和寶貴的。
第四段:脫貧表彰如何突顯人文關懷(250字)
脫貧表彰不僅是對于那些在脫貧過程中取得成就的人們的肯定,更是對他們的人文關懷。脫貧攻堅戰中,許多貧困家庭經受了生活的巨大壓力和困難,而脫貧表彰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了他們的生活。通過表彰,社會傳達出對脫貧家庭的關心和支持,在經濟援助之外,更注重人們的尊嚴和自尊心的恢復。同時,脫貧表彰還能夠對富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們起到榜樣作用,讓更多人加入到脫貧事業中來,共同幫助貧困家庭重拾新的生活希望。
第五段:結語總結脫貧表彰的作用與意義(200字)
脫貧表彰作為扶貧工作中的一種肯定方式,從層面上擴大了脫貧成效的社會認可度。通過表彰榜樣和努力者,鼓勵和激勵更多人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更加務實的辦法參與到脫貧工作中。同時,脫貧表彰也體現了社會的人文關懷,讓脫貧家庭在經濟援助之外,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關注,重塑了他們的自信和尊嚴。綜上所述,脫貧表彰是推動脫貧事業向前發展的一種積極方式,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支持。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五
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是共產黨人的天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像對待家人一樣,以一種既有責任又有感情的擔當精神,一戶一戶、一人一人地幫扶貧困戶、貧困人口脫貧。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力度,提高貧困地區群眾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突出責任倒逼,落實各項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壓緊壓實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一是強化一崗雙責。市、縣區、鄉鎮都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靠實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的主責主業,特別是落實各縣區的主體責任、重點扶貧工程專項方案牽頭部門的主抓責任、其余市級部門單位的參與責任,做到職能工作與脫貧攻堅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動手,一崗雙責、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二是強化黨建保障。實施黨建扶貧工程,出臺黨建扶貧21條硬措施,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和各級扶貧干部,特別是通過從嚴從實選配、從嚴從實履職、從嚴從實監督、從嚴從實考評全面加強第一書記工作,注重選派遞進培養學員和后備干部擔任第一書記,落實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區、青川縣對每個鄉鎮增派1名扶貧副鄉鎮長。全市每個鄉鎮都落實了1名扶貧專干,每個貧困村都落實了1名第一書記,第一書記平均年齡38歲,其中后備干部占55%。
三是強化督查考評。加強跟蹤問效,每月督查通報1次進展情況,及時落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駐村干部考核情況與派出單位主要負責人考評掛鉤。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宣傳推廣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和典型事例。分類制定貧困縣“摘帽”、貧困村銷號、貧困戶減貧的具體標準,精準考核扶貧成效。對完不成脫貧任務的縣區和市級部門,年度績效考評降低一個等次,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先評優實行“一票否決”。近期,結合“走基層”活動,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對全市739個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督查。
四是強化激勵引導。落實激勵政策激發集聚各級各方面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對提前2年摘帽的縣區獎1000萬、提前1年摘帽的縣區獎500萬;對如期脫貧的貧困村貧困戶,提升村三職干部報酬,延續產業扶持、技術培訓、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對下派任職的第一書記,保留原機關工資福利,同時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艱苦邊遠鄉鎮津貼;對長期在貧困地區工作、實績突出的干部優先提拔重用;對參與脫貧攻堅表現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營造全社會重視、參與、支持扶貧的濃厚氛圍。朝天區對完成脫貧任務、達到小康標準的村三職干部提高補助標準,與社區干部享受相同報酬。
二、突出問題導向,補齊制約短板。在推進脫貧攻堅中,我市也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特困戶扶持難、農村整體發展慢等問題,我們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增添舉措,正逐步加以解決。
一是以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金社會資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貧困村貧困戶減貧任務,5年大約需要硬投入250億元,對于我們這個“吃飯財政”的市來說壓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金融投入和社會投入,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地方財政投入10億元,對接省10個專項方案爭取80億元,金融投入10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貸款60億元、扶貧小額信貸3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收益債10億元),吸引社會資金30億元,群眾自籌30億元,基本可以解決扶貧投入的問題。60億元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項目已完成項目可研上報省農發行。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評級授信面達86%,授信額達26億元。旺蒼扶貧小額信貸經驗全省推廣。
二是以“三分紅兩保障”促進特困戶脫貧。針對1.88萬戶無勞動技能的特困戶,采取耕地林地產權流轉入股分紅、財政扶貧資金股權量化有償使用分紅、種植業托管養殖業寄養理財分紅增加特困戶收入,整合農村閑置空房保障特困戶住上廉租房,實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對特困戶的救助救濟。旺蒼縣盤活閑置資產為特困戶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農工委認可。
三是以“兩輪驅動”促進農村同步發展。針對我市北部山區農村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特別是同村同院落與建卡貧困戶差距不大的臨界貧困戶,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區域攻堅”兩輪驅動戰略,既大力解決水、電、路和增收產業等區域共性問題,又切實解決看病、住房、子女上學等農戶個性問題,促進貧困地區農戶共同發展。
三、突出綜合施治,體現脫貧成效。在精心謀劃今后五年脫貧攻堅的同時,扎實推進今年的扶貧工作,我們堅持“創新機制、完善路徑”統籌推進、“開發式扶貧、救助式扶貧”綜合施治、“區域攻堅、精準扶貧”兩輪驅動、“項目扶持、智力扶持”雙管齊下、“依法扶貧、社會監督”有效結合,促進貧困群眾穩步脫貧、逐步奔康。
一是增收減貧成效更加明顯。今年計劃實施的扶貧項目基本完成,新發展獼猴桃、核桃、茶葉2.6萬畝,養殖生豬、山羊、土雞15萬頭(萬只),開展農業實用技能技術培訓8萬人次,實現創業就業1.2萬人,初步統計,貧困群眾當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截至目前,今年已減貧6.35萬人、占目標任務的105.52%。
二是群眾幸福指數較大提升。152個貧困村脫貧解困有力推進,新建通村入戶路435公里,解決安全飲水2.46萬人,改造農村危舊房1.5萬戶,群眾普遍反映,通過各級各有關部門的真幫實扶,現在的農村“道路平又寬,吃水不用擔,打米不愁電,房屋換新顏”。得到實惠的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更加高漲,“政府扶,干部幫,自己還有手一雙,不等不靠建家鄉”成為貧困地區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加快。扶貧攻堅促進區域發展的成效更加明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平穩發展。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4.43億元,增長8.7%,增速居全省第8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7.59億元,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6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0元,增長10.8%。探索實行財政支農資金股權量化等做法,得到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農業部等國家部委領導的肯定,突出“五個堅持”推進脫貧奔康做法得到曲木史哈副省長的肯定性批示。
四、扶貧要扶智,教育扶貧作為脫貧“五個一批”工程之一,肩負重要使命。要把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扶貧基礎性工作,著力擴大教育公共服務供給,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要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針對教育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精確幫扶,促進教育強民、技能富民、就業安民。要構建全領域結對幫扶關系,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幫扶要全面覆蓋貧困地區每所學校、每位教師、每名學生。對留守兒童要跟蹤接力關愛幫扶,使貧困地區孩子上升有通道、就業有技能、發展有希望,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精心組織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必須落實到每村每戶每人,從源頭上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要加強貧困地區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大地方病、慢性病的防控及艾滋病干預力度,強化鄉村醫生培養,實施遠程醫療推動優質資源下沉,保障貧困人口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扶貧攻堅提供健康保障。聽取四川醫改工作匯報時,她要求進一步聚焦改革重點,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主線,實施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盡快在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理順藥品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為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奠定堅實基礎。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國家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盛典——脫貧全國表彰大會。參加這次會議,我無比激動和榮幸。這次表彰大會的意義深遠,是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更是對全國各地貧困人民的善意關懷和鼓舞。參加表彰大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是全民共同推進的大事業,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
第二段:感受
整個表彰大會在莊重而熱烈的氣氛下進行。一群群旗幟飄揚的脫貧模范代表,穿上黨的工作服的工作隊員們,現場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無一不浸透著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熱情贊揚和深深的尊敬。這種感動是無法言語的,我們都能感受到國家對貧困地區人民的熱愛,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視和傾情支持,更能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為脫貧攻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艱辛汗水。
第三段:思考
參加這次脫貧全國表彰大會,不僅能夠看到全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更能從中找到我們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向。作為普通的職工,尤其是在城市里工作的人,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是脫貧攻堅的參與者與見證者。我們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發揚團結拼搏、堅韌不拔的精神,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作出更多的貢獻。
第四段:展望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脫貧攻堅工作中還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找到解決的出路。例如,在加大對農村地區扶貧力度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使廣大貧困地區人民真正地分享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另外,重視培養貧困地區人民的技術和職業技能,推動鄉村經濟、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均衡發展。
第五段:總結
參加脫貧全國表彰大會,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這次會議不僅讓我們全方位了解中國正在進行的脫貧攻堅工作,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完成脫貧攻堅這個歷史使命。我們希望,所有參加表彰大會的人都能夠以此為契機,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為人民謀福利、為人民辦事,做一名有擔當、有作為的時代新人!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七
“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貧困人口脫貧帶來了沖擊,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帶來挑戰。面對這場時間緊任務重近尾聲的脫貧攻堅戰,要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繃緊思想政策精準三根弦不松勁,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獲得最終勝利。
繃緊“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樹好“致富志”?!胺鲐毾纫鲋?,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不要言必稱貧,處處說貧”。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人窮不能志短,扶貧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貧困戶“思想關”,才能引導他們擺脫“貧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樹立好,才能充分調動貧困戶參與生產生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扶志須攻心,要引導貧困戶樹立“靠勤勞雙手擺脫貧困”的思想,堅決杜絕“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難群眾思想工作,多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多到貧困戶家中“坐一坐”,多與貧困戶“嘮一嘮”,全面提升其進取心,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進而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讓“懶漢”心熱起來行動起來,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
繃緊“政策弦”不放松,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罢呷绻麑ξ覀兊陌傩蘸?,就是真正的好,我們就堅持這個政策”。政策為行動提供有力保障。扶貧政策可以為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貧政策宣傳到位,才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春風拂遍貧困戶的面頰,溫暖人心。只有把這些政策落實好運用好,才能真正發揮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脫貧摘帽。扶上馬送一程。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始終堅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在當前決勝的關鍵時期,既要把這些政策宣講好傳遞好,更要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這些政策落實好運用好,對不穩定戶邊緣戶及因疫情導致的特殊戶針對性幫扶,讓生活有保障飲水安全住房溫暖老有所養幼有所依,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繃緊“精準弦”不放松,脫貧致富種好“幸福花”。“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是行動取得實效的關鍵。脫貧攻堅若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在精準。只有堅決摒棄“大水漫灌”“走馬觀花”“空喊口號”等行為,真正下足精準扶貧的繡花功夫,才能切實提高脫貧成效,防止返貧。精準須找準“窮根”。要不怕山高路遠,原汁原味地“看窮”,把情況掌握清,找準“窮根”,尤其是盯準“硬骨頭”,完成當前剩余的脫貧攻堅任務。精準須因地戶人施策。要把好脈開好方,明確靶向對癥下藥。未脫貧的,制定詳實“怎么扶”方略,逐項落實力求高效;已脫貧的,防返貧舉措必須精準對焦,重點關注因“疫”返貧群體,找準并堵上可能導致返貧的風險點,讓已取得的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有效鞏固和提升。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蔽ㄓ锌嚲o思想政策精準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
脫貧表彰心得體會篇八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脫貧攻堅的關鍵在于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貧困群眾的能力提升。為了鼓勵和嘉獎為脫貧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我所在的城市舉行了脫貧表彰大會。我非常榮幸被列為優秀志愿者代表并獲得了表彰。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在脫貧表彰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脫貧攻堅不僅需要財政資金的支持,更需要人們的心理和價值觀的轉變。每一個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都離不開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的幫助。在我的志愿者經歷中,我見證了很多貧困家庭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他們通過勤勞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逐漸擺脫了貧困的困境。這使我深刻理解到,貧困并不是個人的本質,只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鼓勵,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我認為培養貧困群眾的努力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是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其次,在脫貧攻堅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教育是消除貧困的關鍵,通過教育可以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打破貧困的循環,改變他們的未來。在我參與的志愿者活動中,我曾幫助一所貧困地區的學校建立了圖書館,并組織了閱讀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希望。他們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境,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教育不僅能夠提高貧困群眾的素質和能力,還可以改變他們的觀念和價值觀,讓他們明白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
再次,加強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實現脫貧目標的重要途徑。農村是我國貧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區,農村經濟的繁榮與貧困的改變密切相關。在脫貧攻堅中,我經常參與一些農業合作社的建設和農業技術的傳授。這些合作社不僅促進了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還為當地的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通過這些舉措,我看到了貧困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貧困群眾收入的增加。因此,我認為加強農村經濟的發展對于實現脫貧目標至關重要。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脫貧攻堅不能只停留在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要著眼于長遠發展。在我參與的一些脫貧攻堅項目中,我看到了很多貧困家庭通過培訓和技術支持,積極發展產業,改善了自己的生活。這些項目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為貧困家庭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從中我深刻體會到,僅僅給予貧困群眾一時的資金幫助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發展能力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后,在脫貧攻堅中,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作為主導者和主要推動方,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出臺相關政策,并提供財政資金支持。社會組織作為橋梁和紐帶,需要動員更多的力量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影響力。個人作為最基層的參與者,更要以積極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為脫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之,參與脫貧表彰是我人生中一次寶貴的經歷,使我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通過這次經歷,我明白了脫貧攻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更需要貧困群眾的自身努力和積極心態。只有在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努力的基礎上,才能推動脫貧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實現自身價值,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