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于所經歷的事件、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和反思。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一
在這個格外炎熱的暑假里,我在咸陽師院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暑假中小學教師關于微課程方面的培訓。此次培訓將微課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也讓我思量較多。在7月29日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何為微課。過去的省培不需要制作微課,我們學校也沒有誰制作過,所以它是一個陌生的東西。然而通過三天各位指導老師的細心教授,我真正理解了微課的含義,也明白了微課在日程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想表達的是這次培訓不同于以往的地方。班級人數少,上課互動探討的較多,我真正的見識了各位老師的風采,他們流利的英語口語,飽滿激情的上課狀態以及措辭恰當深入到位的點評發言都讓我覺得自愧不如。指導老師很耐心地對每個學員進行指導點評,所以我更應該珍惜此次學習機會,向專家學習,向各位老師同仁學習。通過幾天來微課制作及應用的學習,我收獲真不少。 第一,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課及微課的作用。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10分鐘左右時間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作用為“解惑”而非“授業”,它用于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在線課后輔導。
第二,微課的分類。按知識點內容的傳授方式分:講授型、結題型、實驗型、答疑型、其他類型。按微課的教學方法來劃分:講授類、啟發類、提問類、演示類、試驗類、作業類、合作類、探案類、導入類、課前復習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說課類、活動類。按微課的主要教育價值來劃分:傳道型(情感態度價值觀)、授業型(知識與技能)、解惑型(過程與方法)。 第三,我了解了微課視頻的主要制作方式??梢酝ㄟ^外部攝像設備,如手機、攝像機等,對教師及講解內容、操作演示、學習過程等真實情境攝制下了的教學視頻;可以通過錄屏軟件,錄制教師對著電腦屏幕的講解、分析、演示過程;可以運用圖像、動畫或視頻制作軟件(如flash、ppt、會聲會影、moviemaker、gifanimator等),通過微課腳本設計、技術合成輸出的教學視頻短片。微課是一個教學視頻,是一個濃縮在短短的10分鐘之內的精華。簡而言之,它擁有2大要素:聲音+ppt制作。但微課絕不僅僅是一個視頻那么簡單,從視覺聽覺上要舒服,從網絡技術講文件要小,所以要求ppt要簡潔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所以要求微課名稱要包含知識點,體現適用對象;從學習者角度來看希望淺顯易懂。所以前期的微課設計、簡潔大方的ppt制作、主題明確的微課名稱、有信息提供的片頭、有邏輯的正文內容、有引導性的片尾,這些都是微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做好以上這些,再注意一下細節處理,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微課。ppt有兩點優勢:一是其圖文結合的表達方式,其優秀的文字排版及圖文排版功能,如果使用得當,那么將使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個是其動靜皆宜的呈現形式,ppt能夠設置豐富多彩的動態表達,能夠很有效的控制學生瀏覽信息的順序,從而引導學生順著老師的思路,進入狀態,理解并掌握學習重難點。微課另一重要的元素是聲音,其它的元素都是起輔助作用的,所以一個具備教學意義的音頻也可以說是一個微課。聲音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講解時用“你”而不用“你們”滿足的是用戶被重視的心理,響亮清晰能夠使人振奮,語言活潑自然能讓人不覺的呆板,作者與用戶的交流包括情感的交流大部分都是通過聲音來完成的。 最后,制作微課一定要有耐心。接觸新事物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沒見過的困難,要有耐心一一去解決。
除了上述幾點,我們還需要認識到的是微課是我們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這種短時間內的視頻教學,能有效地觀察自己上課時的過程,包括上課時的表現,對于自己的教學展示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能通過自己看到自己上課時的語言,姿勢,動作形態,課堂講授等獲得較大的自我認識。。然而隨著信息與通迅技術快速發展,在教育領域,“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
1.微課時間短
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在10分鐘以內。因此,相對于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微課內容少
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
3.資源容量小
“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通過這次學習,專家老師給我們詳細地演示了一個非常有用的微課制作軟件----camtasia studio,簡稱cs.這款軟件強大的整合編輯功能,讓我們心潮澎湃,都想立刻付諸實踐,編輯出一段完美的視頻。我將讓它在我們學校盛行,讓更多的老師知道它,了解它,運用它。再次感謝各位指導老師們對我們指導與關懷。
微課是新生事物,作為年輕的教師,我們有必要去學會正確使用它,并創造性的運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去。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二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首先是選題,微課重在解決疑難,突出的應該是個性問題,是教學的某個環節,是教學中的難點突破,課后的習題講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應該是授業。
然后是撰寫教案,雖然是微課,教案中的環節也要詳細,條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課題、學科、適應年級、學生的認知起點、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齊全的,在教學流程設計時參考教學用書,不能“拿來主義”,要有自己的見解,有思想、有價值、有創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個ppt課件,課件起到的是一個引領的作用,要體現出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展現出新時代教師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農村學生的見聞較少,語文課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是要讓學生見多識廣,有所見識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寫作時眼界也寬廣。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
最后一個環節是錄制整合材料,錄制可以用“錄象專家”,轉化格式處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廠”,最后就是上傳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過頭來欣賞同事們上傳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課作品過程中,徐教研員提出有以下幾點是要注意的:
1、錄制時調整電腦分辯率為1024*768,顏色位數為16位。ppt盡量做到簡潔、美觀大方。
2、時間須嚴格控制在五分鐘左右。
3、內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煉,在五分鐘內講解透徹,不泛泛而談,若內容較多,建議制作系列微課。
4、在編寫微課內容時,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完全一對一地“啟惑”“解惑”。
5、微課在內容、文字、圖片、語言等上須正確準確無誤。
6、微課講解時,聲音響亮,抑揚頓挫。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詳略得當,不出現“你們”“大家”“同學們”等大眾受眾式用語。
7、若在講解中使用課件,課件有視覺美感。
8、視頻畫質清晰。
9、建議能看到教師頭像。“ppt+視頻”的錄制模式下,頭像不遮擋教學內容。
10、要有片頭片尾,顯示標題、作者、單位等信息。
11、視頻格式為:flv、mp4,視頻尺寸為:640*480或320*240。音頻格式有:aac (aac、 m4a、and、f4v)、 mp3and vorbis (ogg and oga)。
總之,微課是新時代的產物,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有必要去學會正確使用它,并創造性的運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去。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三
后天就要開學了。剛才打開我的空間,把上學期學習翻轉課堂后制作的幾個微課看了看,覺得蠻有意思。我一共做了七個。原定的第八個打算寒假里錄出來。為什么留下一個遲遲沒有完成呢?除了有點技術問題需要改進外,還想總結一下制作過程中的心得,以便質量更好。
一、時間不能長,最長不能超過5分鐘。
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3分鐘,可大多都在5分鐘左右。當然,高三地理是難,解一道題往往牽扯好幾個知識點,要把題講透,3分鐘是解決不了的。但這不是理由,微課之所以是微課,就是一個微課只解決一個知識點,才可以短小精悍,才不會嚇住學生,才會讓學生看下去。如果一個長達10分鐘的“微課”面向學生,那些學習困難的,就不會花時間去看了,這樣,我們錄制微課的作用就不能發揮了。因此,每個微課我都錄了不只5遍,沒完成的那個10遍不止了。
二、一個知識點一個微課
今年我帶的是高三,我嘗試的是試題講評課的翻轉課堂。講一個試題,要講透,舉一反三,牽扯到的知識點會很多。我的做法是試題涉及到幾個知識點就講幾個知識點,既然講,就講明白。所以,微課還是小微課,但數量變多了。不過,這會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哄著他一個接一個地看下去。
三、語速要比正常說話快一點,但也不能太快
《物影》這個微課,為了不讓視頻時間超長,我不僅說話快,還在后期剪輯時把中間語氣停頓的時間也都剪去了,時間是會短那么一點,但給人一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這樣對聽課質量肯定會有影響。
四、錄制前最好寫腳本
本來想好的話,錄制一開始,容易卡殼,還有,錄制微課讓我感覺到我怎么那么啰嗦呀,看來平時上課時講話存在問題沒有覺得,這一定得改。但錄制時由于講錯過多,就會泄氣重來,這樣很浪費時間。因此,錄制前最好把要講的話寫下來,象剛參加工作寫教案一樣,一句一句,這樣,在錄的時候語速、語氣才會拿捏的好,錄出來效果也會好,學生才會愛看。
五、要不怕困難,勤于鉆研,向網絡求教
教師畢竟都不是電腦老師,即使是電腦老師,新出的軟件層出不窮,也不是個個都精通的。尤其現在做微課的還不是太多,想向人請教都找不到人。常常一個小問題,好幾天困擾你無法進行下去,但網絡上資源很多,還有很熱心的愛好者建有qq群,大家互幫互學,收獲很大。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四
我愛吃酸奶,更愛做酸奶。
童年是晨光,是夜晚的星星,是田野里的豆芽菜。在這個五彩繽紛的童年里,有無數的歡笑和歡笑。
一天早上媽媽去上班,我一個人在家無聊。我打開冰箱,拿出一瓶酸奶,這是我最喜歡的飲料。我喝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我可以自己做酸奶。
先說,但是酸奶怎么做,讓我想想,作為酸奶來做酸的.,來做奶味的,那不是醋和奶嗎?我跑到廚房拿出醋和酸奶。我先把牛奶倒進碗里,加了很多醋,因為越酸越好,還加了一些糖。完事之后,我喝了一大口。吞下去之前,我把它吐在碗里。是醋還是酸奶?感覺就像醋一樣,酸奶什么時候會變黑?不,不,失敗了。
我把碗里的酸奶倒出來,又開始了。這次換個方法,少加醋。我往碗里倒了牛奶,少了醋,加了很多糖和一些酸奶攪拌??粗肜锏乃崮虖陌咨兂勺厣?,雖然顏色不是很好看,但是自我感覺良好。我先不喝了,她媽回來一起喝。“吱——”門開了,但媽媽回來了。我很快認為是時候展示我的成就了。
“媽媽,你看,這是我今天做的酸奶。試試?!蔽野涯峭胨崮膛e在媽媽面前。
雖然這是我童年的一個小插曲,但依然值得回味。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五
一、便捷的網上培訓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網絡已普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F在的教師培訓活動也可以方寸間通過網絡輕松搞定。通過本次學習,真切的感受到網上培訓的益處。這種網絡培訓顯得更加靈活、更加便捷,我可以在自由支配的時間里,自由地上網學習,不必擠出大塊時間去參加培訓班。
二、豐富的學習途徑
一進入課程學習界面就看了劉老師就為我們學員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為我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我們學員可以有事加本班的qq,為我們的學習又創造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在學習討論區,你也會有所收獲,比如:我在學習中正在為如何運用觸發器控制音頻播放犯愁時,我在這里找到了答案。同時,如果你能解決他人的疑問,你也可以為他們支招。通過學習,還覺得劉老師的課程學習內容劃分清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文字說明與flash演示相結合,讓我一目了然,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三、深度的ppt制作
在這十幾天的學習中,我通過對每個章節的.仔細學習,實例的練習,才知道平時經常用的ppt有如此強大的教學課件制作功能,可以說我之前所掌握的知識ppt課件制作功能的冰山一角。通過本次學習,我掌握了使用觸發器控制音頻文件播放、擺動小球的制作、皮帶傳動的制作、鐘帶的制作、文字探照燈效果的應用等等。在今后的課件制作方面,我會把所學的制作技能運用其中,制作出更加實用、高效的教學課件。
通過本次網上培訓,我收獲頗豐,相信會給我今后的教學提供很大的幫助。
制作邀請函的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們在綜合實踐課上搞了個活動,它的名字叫:“水果拼盤”。我們共分了12個組。
預備!開始!“叮鈴鈴”上課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水果和材料。把一次性桌布鋪上,每組的同學都認認真真的開始做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同學在全神貫注的剝著橘子,切著蘋果,有的同學為“主刀”手做下手,有的同學張著嘴,看著水果口水都流出來了。
我們組先把一個又大又紅光的蘋果削成一個笑臉,用兩個小青提把它裝飾成眼睛,用一個小番茄一切二,拿半個放在笑臉上就成了它的嘴巴,鼻子用什么做呢?小組的同學嘰嘰喳喳的各抒己見,后來決定用香蕉做它的鼻子。看著盤子里的笑臉,我們總感覺缺了點什么?!敖o他帶個帽子吧”這時一個同學叫了出來。于是我們把西紅柿切成一片片的,把它拼成一個高腳帽。笑臉總算完工了。接著我們把多下來的蘋果,香蕉,獼猴桃,番茄切成一片片的把它來裝飾盤子的周圍,五顏六色可漂亮啦!最后我們再用梨子削成一豎條一豎條的,把它拼成了平安兩個大字,這是代表每個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康幸福的意思。我們組的拼盤在同學們的認真努力下完成了。馬老師看了我們組的作品,翹起大拇指說:“不錯,非常好!你們組完成的拼盤是全班最好的一個。”我們聽了都開心的笑了。
別組的水果拼盤也都做好了,它們有的像大白兔,有的像百合花,還有的像水晶球……形態各異,真好看!每個組都給自己的成品取了好聽的名字有:鳥語花香,黃金鳳凰,百花爭艷,秋高氣爽,水晶心,吉祥如意,健康平安,百花齊放,百花盛開,花好月圓,水果心連心。
最后老師說可以吃水果了,看著盤里美麗的拼盤還真舍不得吃!不過水果的美味還是征服了我,哈哈!
這次實踐課讓我體會到了,做這么一個小小的水果拼盤還真不容易呀!大人們干活肯定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