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一
1、 各小隊報告人數。
2、 向輔導員報告。
3、 全體起立、稍息、立正。
4、 岀旗、敬禮、奏樂。
5、 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合:四一中隊主題隊會《學會寬容 健康成長》現在正是開始。
沙:四一中隊主題隊會《學會寬容 健康成長》現在正式開始。
沙:同學們,生活中難免會有困難、苦悶,甚至是被人冤枉、傷害的時候,這時我們需要第一時間送出關懷,更需要一顆寬容的心。
沙:“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的快樂之本,也是我們的快樂之本,多一些寬容我們的生命就會多一份空間,多一份溫暖和多一份陽光。
沙:寬容是仁愛的光芒,是對別人的釋懷,更是對自己的善待。
王:寬容是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沙:寬容絕不是姑息、放縱,更不是懦弱、無能。
王:寬容是通悟了社會人生之后,所獲得的那份從容和高貴的品質,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沙:我們的生活中寬容是什么呢?也請大家說一說。
(依次子欣、邵昌睿、付雨欣、周博?;卮稹#?/p>
(等待同學們作答)
王:下面,讓我們來聽兩個經典的故事,它們都是咱們同學精心搜集的代表。
(由朱鑫穎讀第一個故事。)
王: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
(閆欣欣,請你來說說。)
沙:毛雨馨,請你來讀一讀第二個故事。劉夢佳,你來說說你的感受。
王:以上故事都很精彩,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我們身邊的故事吧。由請表演者魏子欣和劉曄。
(魏子欣和劉曄表演時間。)
沙:同學們,看了她們兩個的表演,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由請方玉勝回答)
沙:在與人的交往中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我們學會大度和寬容可以使自己擁有一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
王:是的,生活的路因為有了大度和寬容才會越走越寬,而思想狹隘、自私自利,則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沙:同學們,我想真誠地說一句:剛才寬容度測評不太理想的同學,是因為平時沒有意識到學會寬容的重要性。當我們與他們有了矛盾時,要學會寬容一些,忍讓一些,大度一些,我們的同學關系就不再緊張了,我們就會擁有更多可以信賴的朋友。
王:多好的建議呀,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沙:請大家一起來朗誦這首寬容的小詩。
1、 全體起立、握拳。
2、 退旗、敬禮、奏樂。
3、 全體請坐。
合:四一中隊主題隊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王:請輔導員楊老師為本次中隊會作總結。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二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會傾聽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1、讓學生了解,溝通首先從傾聽開始。
2、合格的傾聽行為要求聽眾做到: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小品表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傾聽訓練。
1、重點: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必須具備的要素。
2、難點:傾聽技巧的揣摸和練習。
課前、熱身活動
反向動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師說大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小西瓜狀,老師說小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大西瓜狀)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耳朵都可以聽到很多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像現在,同學們可以聽到老師說話。那么老師想請問同學們,這樣的聽是傾聽嗎?(提問學生,總結學生答案)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仔細地聽。但它還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義嗎?今天我們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傾聽的內涵,看看傾聽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二、故事導入
《小金人的故事》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三、小組討論
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為什么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教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
第一個小金人,聆聽別人的教誨,從一個耳朵進,從另一個耳朵出,形容聽完就忘的人,或者根本就沒有認真聽別人講話;第二個小金人從一個耳朵進,從嘴里出來,這種人愛講話,亂講話,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第三個人從耳朵聽進去,然后默默記在心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但一定是一個善于傾聽的人,一個把聽到的東西記在心里的人。
三、誰聽我說說。
案列
小明在開學后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中考砸了,被父母訓斥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小明在郁悶中度過了上午的四節課。午飯后,回到教室,看到了他的好朋友丁丁,小明就對他說自己昨天在家受到父母的責罵后感到郁悶的事,想讓好朋友安慰一下自己。而丁丁卻顯得心不在焉,不時地轉筆、抖腳、看書、與別的同學打招呼。小明對丁丁的這種態度很失望,心里更郁悶了,馬上轉頭走了。
1、小明為什么轉頭就走
2、學生討論
3、老師小結
四、請欣賞心理小短劇。
在教師指導下表演小品。
小品二:師生分別表演講話者和傾聽者,學生講述自己有什么愛好,老師認真的聽,并作回應。
請同學們談談假如你是其中的說話者或者傾聽者,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教師小結:當人們認真傾聽我們說話時,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做個積極的傾聽者,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五、教師講解基礎知識
a、注意眼睛注視說話的人,將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別人談話的內容上。不要打斷對方,在對方未提問時,不要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點頭、微笑表示你理解對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贊同對方的觀點,仍要保持尊重的態度,可以適時加入一些表示聽清楚的短語,如“是嗎”、“我明白了”、“原來這樣”等等。
d、有耐心。在別人說話內容較多、較長或言語不簡潔時,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發表自己的看法,應等別人說完再發表不同意見或補充,表達自己意見時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比較溫和的方式參與交流。
教師總結:孩子,來問問自己,課堂上是不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和朋友交流,是不是認真傾聽別人的建議?和父母交流,是不是以一顆恭敬的心認真傾聽父母的心聲。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我們必須要掌握五條基本要素,即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六、教師課堂小結:
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希望同學們學會傾聽,懂得傾聽。從今天開始做最有價值的那個小金人!
7.實踐主題班會教案
8.學會感恩主題班會主持稿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三
感恩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的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也就是知恩、報恩。然而現在很多“獨生子”“小皇帝”都冷眼橫對他們的父母、漠視教師的勞動的付出,認為所有人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因此“感恩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在班里搞一次感恩教育的活動,我想通過活動使學生們認識到別人的艱辛,有一顆感恩的心。
1、通過班隊會課,體會父母的愛與付出。
2、培養學生感恩的心理,學會尊重他人,承擔責任,從身邊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由學生主持引入主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接著通過學生熟悉的詩歌《游子吟》激發學生愛父母的熱情,再通過地震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偉大的愛,接著聯系自己生活,講述自己與父母的故事,讓生感受親恩,體會親情,并現場親子互動,體會親恩,然后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總結出孝敬父母的正確方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自己父母的愛,使情感升華。接著,使活動進行擴展,讓生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一切,并通過《感恩的心》手語操表達出來,最后在班主任老師的總結中結束這次班會活動。
1、兩位學生在老師幫助下準備主持稿。
2、多媒體課件:
(1)詩歌《游子吟》。
(2)地震中的圖片。
(3)背影音樂“再見警察”。
(3)“感恩的心”手語操等。
情景體驗,講故事,討論、發言、交流等。
(一)導入: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
合:大家下午好!現在我們宣布一(1)班“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老師: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給了我生命全部的愛,又在我耳邊輕輕說了聲,你不用回報,是誰……又是誰……把一切的愛都化為甘露,無聲孕育了一方新綠,——是我慈愛的父親、母親。
甲:當我呱呱落地。
乙:就迎來了爸爸、媽媽燦爛的笑臉!
甲:爸爸的微笑,就像暖流涌進了我們的心田!
乙:媽媽的微笑,就像人生的第一首歌謠!
合:從此,你們日日夜夜陪伴著我們。
合:你們就是我啟蒙的嚴師。爸爸、媽媽,今天就讓我們來贊美你們— 師生齊:爸爸、媽媽我愛您!
(二)激發學生愛父母的熱情:
2、老師小結:
3、丙:在生活中,父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
乙:母親永遠牽著我們的手。
甲: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乙:父母的愛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合:父母的愛是危急時刻撐起我們生命的一片晴空!
甲: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地震中的母親》(多媒體畫面輔助)。
4、教師講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發生了罕見的8.0級大地震。當時一位年輕的母親正在哄著孩子睡覺。突然,地震發生了,樓房開始搖晃起來,母親摔倒了,還沒等她爬起來,房頂便朝孩子垮塌下來,母親不假思索地撲過去,雙膝跪地,身體向前匍匐著,雙手支撐著地面,為孩子搭起一座人身帳篷。倒下的瓦塊重重的砸在母親身上,母親忍著疼痛一動不動,因為她知道,她要是移動,瓦塊就會砸到孩子身上,望著熟睡的孩子母親嘴角露出了微笑。
就這樣的姿勢,就這樣堅持著,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后時刻。救援人員趕到時,她還是這樣的姿勢。當救援人員把她身邊的廢墟清理開時,發現孩子毫發未傷,還是安詳地睡著。人們在孩子的被里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上有一條未發出的短信,寫道: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記住媽媽永遠愛你!在場所有看到短信的人都哭了。
5、聽后隨感:
(1)學生:主持人甲:聽了這個故事,同學們有哪些感受呢?
(2)學生: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同學們,這是人世間最崇高的、最圣潔的、最勇敢的母愛,我們面對這樣偉大而又無私的愛,內心當中充滿了對這位母親的尊敬,那么就讓我們全體起立,用隊禮表達我們對這位母親的敬意吧!
(三)感受親恩,體會親情:
2、學生:
(1)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親子互動,體會親恩。
教師:現在我們想請一位同學和他的家長一起來回答下面這些問題(找一對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學,請你回答關于父母的問題,叔叔(阿姨),請您回答關于孩子的問題,好嗎?(屏幕顯示問題)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樣給父母(孩子)過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愛吃什么呢?
3、知道父親節、母親節是哪一天嗎?兒童節是哪一天?
4、周末你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1)教師:看來,父母對孩子的了解總是多過孩子對父母的了解,父母給孩子的愛總是多過孩子給父母的愛,同學們,看來我們對父母的關心真是太少了,請記住這兩個日子吧!
(2)學生:主持人以手指示屏幕的顯示:(父親節是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母親節是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
(五)討論:我怎樣對待父母?
1、教師:
2、學生:
(1)四人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1)聽父母的話,不頂撞父母,接受勸告。
(2)對父母有禮貌。
(3)體貼關心父母。
(4)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隨便向父母要錢買零食吃。
(5)不為難父母。
(六)學會感恩,及時回報。
1、教師:相信此時此刻,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話要對父母說。同學們,讓我們從座位上走出來,到爸爸、媽媽面前,給他們一個深情的擁抱吧!
2、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四
活動目的:現在的學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癥”,有不少人令人遺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知道享受,只知道自己需要,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以此次活動,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也不屬于你個人,請珍惜生命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請珍惜他人為你的努力和付出,請常常報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聽一個感人的故事
下面請大家一起來聽一個感人的故事:蘋果樹和小男孩
主持人:大家和我們一樣,一樣都是故事中的小男孩,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的愛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不斷的索取,父母是盡其所能,我們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都不會很平靜,下面這首歌是否能引進大家的共鳴呢?把“父親”這首歌獻給我們偉大的父母! 這首歌不禁使我們回憶起,在我們成長的這十幾年中,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那么誰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動呢?請大家舉手 (同學發言)
二、現場調查
可我們又對父母了解多少呢 ?下面進行現場調查
通過剛剛的調查我們發現,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過來如果被問的是父母,不用調查也會知道結果,父母會對我們的一切記憶的都很深刻!
三、做一個感恩的人
四、活動延伸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五
“感恩”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F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過度寵愛,使他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和不關心他人的自私品質。
我班共34名學生,都來自于農村家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這些家庭家庭教育觀念意識淡薄、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識與經驗,導致很多孩子有一些不良習慣。
據家長反映,甚至有的同學還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傷心。為了讓學生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實到實際生活之中,我設計了以“學會感恩與愛同行”為主題的班會。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標:
1.體會父母的辛勞,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2.引導學生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知恩、感恩的思想感情。
為了更生動、更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我和我的學生們做了如下的準備:
1、讓學生查找日歷,確認今年母親節的時間。
2、收集有關“感恩父母”的材料。
3、將有關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4、準備調查問卷。
5、邀請學生家長。
本次《感恩主題》班會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
一、短片導入、品味感恩
1組織學生觀看視頻《游子吟》。
2.指導學生配樂朗誦《游子吟》。
3、交流觀后感,討論你最感動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父母之愛其實是無處不在的,無微不至的
二、交流互動,表達感恩
(1)、你媽媽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媽媽的體重是_________。
(3)、你媽媽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媽媽穿_______碼鞋。
(5)、你媽媽喜歡顏色是________。
(6)、你媽媽喜歡水果是________。
(7)、你媽媽喜歡的花是________。
(8)、你媽媽的愛好是_____________。
2、表演快板《孝敬父母十要求》。
3、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
【設計意圖】:通過這三項活動,使學生們再一次體會父母的愛,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情境表演,感悟感恩
1、由我講述歌曲《感恩的心》的創作背景。歌曲是根據一個女孩的經歷創作而成。以此來勉勵教導學生要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有恩于我們的人。
2、全體學生表演手語歌《感恩的心》。
再次點燃學生感恩之情。
四、拓展延伸,行動感恩
1.討論1: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孝敬你的父母?
討論2:母親節快要到了,你為了這個母親節做了怎樣的準備?
2.觀看短片《媽媽,洗腳》。
3.寫心愿卡,畫“感恩樹”
4、學生向家長獻心愿卡
【設計意圖】:拓展升華本次班會的主題思想,并將感恩之情轉化為行動。
以上就是本次主題班會的設計過程,該節班會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肯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最后,值此母親節到來之際,祝天下母親節日快樂!
謝謝大家!
低年級學會合作班會教案篇六
1、讓學生了解感恩,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
2、讓學生懂得怎樣去感恩。
班會過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出示幻燈片1.2)
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感謝上天的眷顧。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
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眾助益,我們何能存于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面對現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強感恩教育尤為重要。
二、討論:自己怎樣認識感恩的(出示幻燈片3)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學會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多體諒老師,那就是感恩。
學生3: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生活才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
教師總結: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師想,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生養了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為他們教育了我們;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為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甚至我們還要感恩自然,因為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藍天碧樹,四季變換。可以這樣說,面對生活,我們就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三、討論:
1、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為什么要感恩老師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邊的人
學生先自己考慮,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
四、繼續討論:
1、怎樣感恩父母
2、怎樣感恩老師
3、怎樣感恩自然和身邊其他的人
學生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而后教師總結。
1、分組討論發言
2、教師總結
3、教師出示三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2)常說:“三有三為?!?/p>
心中有祖國,為祖國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偉大的祖國么
心中有集體,為集體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溫暖的集體么
心中有他人,為他人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生活中的每個人么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3)學會感恩,應該是對待他人的一種積極態度;學會感恩,本質上就是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好處,做出回應,做出回報,而不是漠視,而不是淡然處之;學會感恩,是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優點;學會感恩,是溫暖的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學會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劑。只有學會感恩,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只有學會感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3、《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
4、孝順兒捐腎救母: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六、結束語:
做老師的有兩個希望,一是希望你們做好人,二是希望你們學習好。有人把人才分為四類: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們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為有才無德的人。要成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文明的學生。父母養育你們,老師栽培你們,雖然這些是父母與老師應該做的,但大家應該懷揣一顆感恩的心,用心去體會父母、老師對你的好和愛。學會感恩,你才會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總之,希望同學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