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一
1、借助故事《小銅人和小蠟人》,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保持健康的心理。
2、探索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學會正確面對自己的長處做到不驕傲,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做到不氣餒。
3、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展示自己的長處。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調查表《長處和短處》。
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至故事《小銅人和小蠟人》。
教師帶領幼兒邊看圖邊傾聽故事。
教師:故事里有誰?小銅人有什么優點?小蠟人有什么優點?
教師:小銅人和小蠟人有缺點嗎?有什么缺點呢?
教師:小朋友,你有優點嗎?你的優點是什么?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例如:會講故事、會跳舞、會彈琴)
教師:小銅人和小蠟人有自己的缺點,小朋友,你在哪些地方不足呢 ?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有長處和優點就驕傲,也不能因為自己有不足和缺點就氣餒。 孩子們閱讀完故事后,都能理解故事講的道理。
于是我利用早上活動時發生地一件事做例子和孩子們講了起來:早上顧明康說朱睿胖,是個胖子。老師聽見后,對他說,你個子矮,是個矮子。顧明康撅著嘴巴不開心了,連游戲都不玩了。事后,我問他當老師取笑你的時候,你難過了,那你取笑同伴的時候,同伴會不會難過呢?孩子們一一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活動反思:在社會活動《小銅人和小蠟人》中,通過討論,小朋友懂得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時,很多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當我請許澤昊小朋友發言時,許澤昊吞吞吐吐小聲地說:“老師,我沒有優點?!?/p>
這時,有個小朋友說:“老師,許澤昊照片上一個五角星也沒有。”聽了洋洋的話,我楞住了,回頭一看,果然表揚欄里許澤昊的照片上什么都沒有,但是這上面有明顯剝落的痕跡。細問小朋友原來是許澤昊表現不好 都被小 老師剝掉了。再回想許澤昊最近的表現,怪不得他 ……“老師,我沒有優點。”聽了他的話我楞住了,馬上鼓勵他說:“老師發現你也有優點,就是你非常有禮貌,有時早上到教室的時候, 老師在電腦上辦公你都會到我身邊來和我再見。這就是你的優點呀!有了缺點沒關系,只要你能改正,這樣你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這樣五角星就會來找你做好朋友?!?老師,我沒有優點”這句話讓我反省了自己以往的教育行為,也許我們對一些調皮的孩子批評多于表揚,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他們。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小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讓他們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從而惡性循環,越來越“壞”。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二
學說禮貌用語是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禮儀教育迫在眉睫,我園自20xx年引進禮儀教育,歷經5年的教育實踐,打造了知禮、懂禮、用禮的禮儀特色園。今天的社會活動“奇妙的禮貌用語”就是通過抓住幼兒生活中細小的事情,對幼兒進行禮貌用語的教育。
1.培養幼兒愿意從小做一個知禮、學禮、懂禮的好孩子。
2.學習禮貌用語:“你好,請、再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并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3.培養幼兒參與意識,喜歡參與表演,鼓勵幼兒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ppt課件(圖片、禮貌用語、音樂、禮儀任務卡)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發幼兒回想與小伙伴開心玩耍的情景,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
小朋友,你們喜歡和你的小伙伴兒在一起做游戲嗎?(喜歡)那你喜歡和小伙伴玩那些好玩的游戲呢,老師知道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是最開心的事情了了,有一對小朋友也在一起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請小朋友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情景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學習
禮貌用語“請”引導幼兒感受使用禮貌用語后,會有好的回報。
情境一:亮亮在玩玩具,明明看見了,也很喜歡,也想玩一會,于是就和亮亮
爭搶了起來,老師看見了,就扒著明明的耳朵悄悄的送給明明一句話,明明把這句話,對亮亮說了,亮亮就將玩具讓給明明,兩人開心地輪流玩。
(1)小朋友們說一說老師悄悄送給亮亮的是一句什么話呢?小朋友說的對,只不過老師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了禮貌用語“請”,小朋友們都來試著說一說,誰能把這句很有禮貌的話大聲的說出來(請你把玩具借我玩一會好嗎?)
(2)如果是你在玩玩具,你的好朋友這樣有禮貌的向你請求,你愿意把玩具讓給
她玩一會兒嗎?
(3)教師小結:原來使用禮貌用語這么奇妙,當你使用禮貌用語時別人會很喜歡
聽,你的請求別人也很愿意滿足你。
2.請小朋友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情景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學習
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系”引導幼兒感受使用禮貌用語后,會有好的回報。
(1)我們來送給聰聰一句禮貌用語,然后讓聰聰把這句話說給東東,讓東東別生氣了,誰能教給聰聰???(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給你揉揉吧?。┱l能把這句很有禮貌的話大聲說出來。
(2)如果你是東東,你還會那么生氣嗎?
(3)原來“對不起”這句話也這么奇妙,如果你不小心做了錯事,對別人表達歉意,真誠的說一句對不起,別人也會很愿意原諒你。說上一句“沒關系”。一句“對不起”,“沒關系”就能化解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就有可以在一起開心的玩了。
3.教師小結:所以小朋友們想要在一起開心的玩,想擁有更多好朋友,就要學
會說許多禮貌用語。小朋友想一想禮貌用語有哪些?(請、你好、對不起、沒關系、謝謝、不客氣、再見……)
4.有一首很歌曲里面藏著這些禮貌用語,非常好聽,老師把她帶來了,小朋友想不想聽聽?。吭敢馓璧男∨笥芽梢院屠蠋熞黄鹛?,我們放松一下。
5.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跳得真開心,這首歌也真好聽,里面有這么多禮貌用語。
(1)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說過這些禮貌用語嗎?是怎樣用的呢?
(2)小朋友,你們在說這些禮貌用語時是什么感受?
(3)小朋友,你聽到了這些禮貌用語,又是什么感受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做的很好,我們一起為這些好行為鼓鼓掌吧!
6.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小朋友還記得明明和亮亮嗎?剛才我們教會了他們使用禮貌用語解決問題誰能扮演明明和亮亮,把剛才的情境表演表演一下。
7.誰愿意把聰聰和冬冬的故事來表演一下?
8.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時候會用到禮貌用語現在小朋友可以自由討論,設計情景分配角色,一會我們來演一演。(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9.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表演的真好,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吧!小朋友們今天我
們學習了奇妙的禮貌用語,老師希望小朋友把這些禮貌用語,記在心里,在適當的場合去使用用到禮貌用語,因為這些禮貌用語會幫助你你成為一個知禮、學禮、懂禮的好孩子,幫助你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分發禮儀任務卡?。ㄍㄟ^分發禮儀任務卡鼓勵小朋友堅持說禮貌用語——禮貌用語鼓勵小朋友都來爭做一個知禮、學禮、懂禮的好孩子。
老師這里有禮儀任務卡,在這張任務卡上就有奇妙的禮貌用語,我們每說一次你就在相應禮貌用語的上面貼一朵小紅花,看誰得到的小紅花多,讓我們都來爭做禮儀小明星。誰愿意來領取任務卡!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三
1、觀察種子的生長位置和特點,簡單了解種子的多種用途。
2、能用種子粘貼圖畫作品,知道種子也可以創造美的效果。
1、 大豆、紅豆、花生、南瓜、西瓜、玉米、卡紙、瓶子、雙面膠。
2、 幼兒用書第2冊第14 頁。
1、 教師出示事先種好的西瓜苗和玉米苗,讓幼兒觀察。師說:“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苗嗎?你們知道它是怎么種出來的嗎?”請幼兒認真討論后回答,教師做小結。
2、 教師出示多種種子,讓幼兒觀察,組織幼兒談話,了解種子的多種用途。
(1) 引導幼兒探索這些種子可以用來干什么?(可以吃,可以種、可以榨油等)
(2) 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有那些種子可以吃?
(3) 請幼兒討論是否所有的種子都能吃,可以怎么吃?
(4) 請幼兒品嘗各種種子,說出他們的味道。
3、 組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種子種在易拉罐里,每天給種子澆水、曬太陽,觀察種子的變化。知道種子發芽、生長需要哪些條件。(陽光、空氣、水)
4、 引導幼兒做種子粘貼畫。
鼓勵幼兒創造性的用種子粘貼不同的圖案,(大樹、太陽、小魚)粘貼時指導幼兒正確使用膠水或雙面膠。
提醒幼兒可以粘貼在紙上,也可以粘貼在瓶子上。
5、 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主題墻上供大家欣賞。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教幼兒做粘貼種子的游戲,提高幼兒粘貼的技能。
本節課,幼兒對種子非常感興趣,通過幼兒觀察種子的生長,使幼兒了解了種子的多種用途。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由種子加工成的食品、飲料等,利用種子粘貼圖案,提高幼兒粘貼的能力,體驗動手制作食物的樂趣。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請廚師幫忙用各種種子做成的米飯和粥,讓幼兒品嘗。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四
在春天的花園里,孩子們發現了飛舞的蝴蝶和蜜蜂,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蝴蝶真美麗,我最喜歡蝴蝶了!”“蝴蝶飛來飛去只知道玩耍,蜜蜂會采蜜,我更喜歡蜜蜂!”……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作為教師在佩服現在的孩子會思考有見地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職業敏感。我在想,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辦,缺乏勞動意識,需要我們把握契機實施教育和引導。于是,我自編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發人深省的情節和對話,對幼兒進行社會價值觀的教育,同時萌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2.學習思辨,用語言、動作、游戲棋等表達對勤勞與懶惰的認識。
3.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課件,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2.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若干,“勤勞游戲棋”每兩人一副。
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圖片各一張。
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來到了,花園里飛來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歡誰?為什么?
(評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達了對蝴蝶的喜愛,因為蝴蝶長得非常漂亮,當然也有孩子是喜歡蜜蜂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合理理由,這就給幼兒提供了進行價值判斷的機會,而價值判斷是需要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培養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故事演示,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教師在電腦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課件,提問: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園里做什么事情?
2.人們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4.小蝴蝶后來又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
5.第二次思辨:這個時候你又喜歡誰?為什么?
(評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們又眾說紛紜,喜歡蝴蝶的變成喜歡蜜蜂了,而喜歡蜜蜂的也有的換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教師,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應該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聯系生活,表達對勤勞的認識
1.知道勤勞的好處與懶惰的壞處。
討論:勤勞的人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懶惰、貪玩有什么不好。
2.通過勞動者勞動的錄像,感受周圍人的勤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幫助。
提問:小蜜蜂因為勤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為我們帶來了美味的蜂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覺得哪些人也是勤勞的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什么呢?(播放勞動者勞動的錄像)
3.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勤勞的意愿。
(1)語言表達。你想做一個勤勞的人嗎?你想為大家做什么事情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展示部分勞動情景的照片或圖像)
(2)動作表達。“我來做,你來猜":請幼兒兩兩結對,一個做勞動動作,另一個猜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時候做的,并請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幼兒集體猜測。
(評析:社會教育重要的是要聯系幼兒生活實際,通過學習故事,孩子們知道了勤勞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下游戲棋,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1.在大屏幕中介紹棋譜。
這里有個棋譜,原來是“勤勞游戲棋”,這個棋應該怎樣下呢?(根據幼兒的回答,了解起點、終點,中間遇到表示勤勞的圖片則進格,進格數看旁邊的數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懶惰的圖片則退格或回到起點,也要看旁邊的數字。骰子拋到哪個數字就進幾格,每個幼兒拿個小人兒表示自己,比比誰先到終點)
2.教師和一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兩兩游戲(棋譜中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各不相同,棋譜附后)。
4.提問:你從游戲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勞的知識?(讓幼兒通過對棋譜中圖片的回憶來鞏固、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5.小結:勤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幸福。我們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樣,做一個勤勞的人,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愛。
(評析:對于社會活動來說,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實踐法,但也要因內容而異,有些實踐活動很難搬到課堂,或者說搬到課堂有些牽強附會,這樣就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棋?!扒趧谟螒蚱濉钡脑O計,把幼兒對勞動的認識滲透在下棋中,鞏固了幼兒對勞動行為的認知。)
歌曲表演。升華情感
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師幼一起邊聽邊表演,結束活動)
(評析:利用之前所學歌曲,讓幼兒來唱一唱、演一演,深化了幼兒對勤勞和懶惰的認識,萌發了愛勞動的情感。)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教授簡單的勞動技能。
2.觀察周圍人們一些特殊的勞動,萌發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花蝴蝶和小蜜蜂
在一個春天的花園里,住著一只花蝴蝶和一只小蜜蜂。
有一天,愛美的花蝴蝶穿著漂亮的衣服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玩耍。在一朵花上,它看見了小蜜蜂。小蜜蜂穿著黃色的工作服在忙著采蜜。它就譏笑小蜜蜂說:“瞧瞧你,每天從早到晚地采蜜。可結果呢,把蜂蜜都給了別人,你自己又得到了什么?你瞧我無憂無慮地整天玩耍,多自在呀!”小蜜蜂沒有回答它,仍舊采自己的蜜。花蝴蝶嘻嘻地笑著飛開去玩了。它總是想不明白小蜜蜂這樣做是為了什么。
一次,花蝴蝶來到公園玩,看見小蜜蜂還是在采蜜,剛要開口,一群孩子跑過來追趕著要捉它?;ês緊往高空飛去。孩子們停了下來,回到小蜜蜂那里看它采蜜,并且大家發出了嘖嘖的贊嘆聲?;ê阍诟呖招南耄骸叭藗優槭裁粗徊蹲轿?,而不去捉小蜜蜂呢?”這時候,一只喜鵲飛過來對它說:“你看人家小蜜蜂不停地勞動,為人類釀出甜美的蜜汁,而你只知道在外面玩耍,人們當然不要你這樣沒有用的東西了?!被ê犃诵呒t了臉,不吱聲了。喜鵲又說:“你只要像小蜜蜂那樣勤勞,人們也就不會討厭你了?!?/p>
后來,花蝴蝶也像小蜜蜂那樣,每天飛到花上給花兒們傳播花粉,人們也就不再那么討厭她了。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五
1、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知道書包里應放學習用品。
2、學會自己書包和學習用品,初步形成做事有序的習慣。
3、能有表情的朗誦詩文。
經驗準備:參觀小學后開展此活動。
材料準備:小書包
1、回憶參觀小學的情景。
2、啟發幼兒想一想:學生上學要帶什么?書包里放些什么?
3、學詩文
設置情景:請一個幼兒與老師講詩歌內容進行表演,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演一遍,第二遍教師邊表演邊念兒歌。
4、幼兒與教師一起學習兒歌。
5、鼓勵幼兒獨立的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6、學習書包。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六
1、知道垃圾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2、激發保護環境的情感。
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公園
教師:你們看,公園里美嗎?公園里的什么很美麗?為什么?
2.激發幼兒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圖片:隨意丟瓜皮、果殼、包裝盒的行為。
討論:隨意亂扔的行為對嗎?應該怎樣做?
知道應該將瓜皮、果殼、扔到垃圾箱內。
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1.哪些地方會產生垃圾?
(工廠、菜場、餐館、賓館、辦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討論: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師小結: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環衛工人收集起來運走。
大部分會被埋到填埋場,但填埋場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環境保護。
有的垃圾會被送到焚化爐焚化,但這又會排出有害煙霧。
課件演示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為他們是用大自然中的寶貴材料制成的。
討論: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為什么?
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類。
(1)金屬。如可樂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廠,可以再生為各種金屬物品;
(2)紙張。利用舊報紙、包裝盒、包裝紙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種餐巾紙、紙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經過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復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廢輪胎等經過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膠制品。
觀看課件
1.塑料不容易腐爛,是白色垃圾。
2.樹葉,紙制品等時間久了可以腐爛。
3.告訴幼兒:不要隨地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
大班社會活動神奇的條形碼篇七
幼兒園將開展文明小主人的活動,幼兒對此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作為幼兒園里大班的哥哥姐姐,他們在想自己要怎樣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樣,怎樣做一名文明的小主人。順應幼兒的興趣,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我們開展了“爭做文明小天使”的活動,讓幼兒積極參與宣傳文明行為的活動中,發展其社會交往能力。本活動首先觀看公益廣告和錄像,讓幼兒分辨正確行為,然后制作文明行為知識的宣傳卡,做小小文明宣傳員到社區開展宣傳活動,嘗試積極主動與他人交往。
1、觀看公益廣告,強化對正確行為的認知,了解小小宣傳員要宣傳的內容。
2、制作文明宣傳卡,大膽地向周圍人宣傳文明的行為。
3、通過小小文明宣傳員活動鍛煉積極主動的交往能力,并體驗做宣傳員的快樂。
公益廣告(成人的文明行為)、錄像(幼兒的文明行為)、歌曲“講文明、懂禮貌”、不同造型的小紙卡、彩筆。
能夠清晰判斷社會行為的對與錯,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認識。
1、通過傾聽歌曲“講文明、懂禮貌”(放錄像),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你聽見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我看見小朋友很懂禮貌,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做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師: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2、觀看公益廣告錄像,分辨正確行為。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段錄像,看看他們都做了什么?
幼兒:叔叔把可樂易拉罐從地上撿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兒:有個阿姨把一個盲人送過了馬路。
幼兒:還有個叔叔幫助阿姨把門給打開了。
幼兒:有個開車的阿姨把車停下讓走路的人先過去的。
教師: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幼兒:最喜歡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兒:……
3、觀看幼兒錄像“好娃娃”,進一步分辨幼兒行為的對與錯。
教師:錄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學誰?
幼兒:我喜歡排隊的小朋友,不推擠。
幼兒:我喜歡澆花的小朋友。
幼兒:我喜歡有禮貌地和別人說話的小朋友。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我們生活中有些行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為。我們要上小學了,怎樣讓更多的人學習文明的行為。
4、共同討論。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更多的人講文明,表現文明的行為?
幼兒:我們要像錄像里的好娃娃學習。
幼兒:我們還可以向大家宣傳好的行為。
5、制作“文明宣傳卡”。
引導幼兒自選分成小組,用不同形式將我們了解的文明行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傳卡。
6、幼兒走向社區、街頭宣傳文明行為,爭做文明小天使。
幼兒送出宣傳卡,并做簡單講解。
1、活動中的優點:
活動過程中幼兒參與十分積極,尤其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參與的熱情;由于幼兒在課前積累了相關知識、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做到踴躍發言,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整個活動推向了;活動的結尾使活動更加豐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幼兒走向街頭的宣傳,使幼兒體驗到作為文明小天使的快樂與成功。
2、活動中的不足:
在社區宣傳活動之前的準備與思考不夠深入,因此在實際進行時顯得表面化,幼兒在宣傳時的語言及情感體驗不夠充分。
1、活動設計思路清晰,將培養目標與當今的社會形勢結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活動內容的選擇來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能有效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教學活動采用電教的手段,利用影像等形式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行為的對與錯,提高幼兒分辨對錯的能力。
3、建議更多地引導幼兒將自己對文明行為的認知與其實際行為相結合,在生活中不斷堅持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并影響他人。
1、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動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結合,選擇了幼兒關心和感興趣的主題,因此幼兒能夠始終積極參與其中。而且教師能夠把幼兒帶出幼兒園,走進真實的社會生活環境,為幼兒提供了與他人交往的廣闊空間,使社會性教育生活化,同時也是對幼兒交往能力的一個挑戰,教師應給予幼兒更充分的準備與支持。
2、活動的操作性、參與性強。活動采用的教學方式符合幼兒特點,多媒體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熱情,使其能夠直觀辨別、比較行為的對錯,小組合作制作宣傳卡給予了孩子們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親自走向街頭宣傳文明的過程中則進一步發展了幼兒交往能力,使其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
3、小組合作反思是教師提升專業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活動后要給予教師充分思考與討論的空間,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點到,還要引導教師一步步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與規律,例如,就教師提出的“宣傳時幼兒的情感體驗不夠充分”這一問題可以層層深入來思考:
教師希望幼兒對什么產生情感體驗?幼兒可能會產生什么情感體驗?情感體驗在這個社會性活動中的意義何在?是什么原因使幼兒的情感體驗不夠充分?如何調整使幼兒獲得充分的情感體驗?這樣多方面地剖析才能使教師學會反思,學會正確地解決教學實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