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一
1、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讀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愿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課件,邊講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風光。讓學生產生興趣,投入學習。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標個記號。
2.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選擇讀。
a、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b、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
c、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d、周圍的建筑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e、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4、自主識字展示與交流。
出示生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可以是以熟字帶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謎等等,在識字中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摘果子”游戲:讓同學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認識并能讀準,蘋果樹上的果子就掉下來,其余留在樹上。
挑最易寫錯的字,提醒大家注意,練習寫字,并展示。
重點指導:
半包圍結構的字——“建”練習平捺、寫好建字底。
三、朗讀感悟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讀通課文第一段。要求:讀通順、流利。
2.提問: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環境怎樣?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優美的詞語(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進行理解,讀好句子。
拓展介紹名勝古跡: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廟,從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有玄奘寺,供奉著唐代高僧玄奘的靈骨。
3.提問:為什么叫“日月潭”?引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
(1)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二段。
(2)播放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復述。
(3)看畫面復述日月潭名稱的由來:
小組內復述,教師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復述,選擇復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導全班同學復述好。
朗讀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讀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變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感情。
(1)自由讀。
(2)在小組內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讀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聽聽小伙伴是怎么讀的。
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朗讀。
選擇學生難讀的句子進行指導,相機引導學生鞏固識字(隱隱約約、建筑、清晰、朦朧、仙境)
(4)說一說,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時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處?(聽聽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請朗讀出色的同學進行展示,引導全班讀好。(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氣:清晨、蒙蒙細雨時要讀得輕柔;太陽高照時要讀得響亮、明朗。)
四、整體朗讀,日積月累
日月潭的景色這么美,請你通過朗讀把它介紹給大家。
在音樂聲中自由讀文,可以自己讀,或小組成員輪讀、齊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組內進行賽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找出課文里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讀讀背背。
把會寫的詞語都抄下來,記住,存入“詞語寶庫”。
五、實踐活動
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來講給父母聽,可以找找有關日月潭的故事和傳說。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二
1、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讀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愿望。
一、談話看片,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你去過哪些地方?
2.在我國的寶島臺灣,也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有關日月潭的風光短片)。
3.朋友們,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次小導游,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家鄉。今天,老師想在你們中間挑選幾位優秀的導游,帶大家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日月潭。(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成為日月潭的導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況。
請大家自己朗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減字。)
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句子更要多讀幾遍。
2.反饋朗讀情況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教師點評、指導、正音。(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繞”“盛”的翹舌音、“盛”“省”“勝”的后鼻音、“隱”的前鼻音以及“環”的介音)
(2)看圖識詞
在學生朗讀之后,適機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附近
群山環繞
樹木茂盛
建筑
請四個學生上臺,讀詞,并在畫面中指出對應的事物。
其他學生評議、幫助正音。
(3)看圖,在組內分節朗讀課文
三、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喜歡讀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2.你喜歡哪部分內容,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嗎?
1)指名讀
2)集體評議
3)教師指導后再指名讀
(在學生讀文過程中,適機出現“群山環繞”“隱隱約約”“清晰”“朦朧”等詞,讓學生多讀讀這些詞所在的句子理解詞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說話。)
a.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b.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圍的建筑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3.朗讀全文。(每個自然段請喜歡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4.交流討論:你在文中讀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請用讀課文的方法告訴大家。
5.如果你是導游,你會先介紹什么給游客呢?(對日月潭的總體介紹)
你能來試一試嗎?(多請幾名學生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不看書;再介紹給同桌聽)
6.說說你認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請每位同學在學習小組里,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介紹給組員聽)
7.你最欣賞哪位導游?能說說理由嗎?
8.請學生再次觀看有關日月潭的視頻,幾位優秀導游為大家作介紹。(集體評議,教師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9.向好友介紹日月潭。(此內容也可在課后進行)
10.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自己喜歡的部分可背誦。
四、課外拓展,組織活動
(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臺灣風景名勝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1.放有關臺灣的風景短片,請小朋友來當當小導游,介紹景點。
2.知道在臺灣還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嗎?你能介紹給大家聽嗎?
五、生字書寫
1.出示生字。
說說這幾個生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繞”注意不要多加一點)教師范寫。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六、課后作業
1.向爸爸媽媽或你的好朋友介紹日月潭。
2.畫畫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會寫的詞語都抄下來,記載在好詞佳句本中。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三
1、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讀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愿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課件,邊講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風光。讓學生產生興趣,投入學習。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標個記號。
2.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選擇讀。
a、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b、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
c、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d、周圍的建筑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e、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4、自主識字展示與交流。
出示生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可以是以熟字帶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謎等等,在識字中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摘果子”游戲:讓同學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認識并能讀準,蘋果樹上的果子就掉下來,其余留在樹上。
挑最易寫錯的字,提醒大家注意,練習寫字,并展示。
重點指導:
半包圍結構的字——“建”練習平捺、寫好建字底。
三、朗讀感悟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讀通課文第一段。要求:讀通順、流利。
2.提問: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環境怎樣?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優美的詞語(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進行理解,讀好句子。
拓展介紹名勝古跡: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廟,從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有玄奘寺,供奉著唐代高僧玄奘的靈骨。
3.提問:為什么叫“日月潭”?引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
(1)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二段。
(2)播放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復述。
(3)看畫面復述日月潭名稱的由來:
小組內復述,教師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復述,選擇復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導全班同學復述好。
朗讀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讀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變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感情。
(1)自由讀。
(2)在小組內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讀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聽聽小伙伴是怎么讀的。
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朗讀。
選擇學生難讀的句子進行指導,相機引導學生鞏固識字(隱隱約約、建筑、清晰、朦朧、仙境)
(4)說一說,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時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處?(聽聽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請朗讀出色的同學進行展示,引導全班讀好。(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氣:清晨、蒙蒙細雨時要讀得輕柔;太陽高照時要讀得響亮、明朗。)
四、整體朗讀,日積月累
日月潭的景色這么美,請你通過朗讀把它介紹給大家。
在音樂聲中自由讀文,可以自己讀,或小組成員輪讀、齊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組內進行賽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找出課文里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讀讀背背。
把會寫的詞語都抄下來,記住,存入“詞語寶庫”。
五、實踐活動
可以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來講給父母聽,可以找找有關日月潭的故事和傳說。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四
聽到夏老師的課,很幸運,從這堂課中我看到了夏老師精彩的地方,也認識到了自己某些不足的地方,應該說受益匪淺。夏老師執教的《日月潭》整節課都落實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充滿活力。
我們說,要讓孩子帶著疑問進課堂,帶著疑問課堂出課堂。這堂課上夏老師從“在這么美麗的地方,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質疑,帶著“這是島?”“在什么地方?”“湖水面積多大、多深?”“為什么那么美?等問題進入文本,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感悟與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學生讀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真情實感自然流露。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這堂課中有一個非常閃亮的地方,那就是師生共同演繹“群山環繞”。學生開始是“遙遙相對”,這時第一個孩子說:“不對,你們不應該和老師站那么遠……。”有的說:“群山就是有很多山,而山應該有高有低,你們應該有些人搞一點,有些人矮一點……”有的說:“應該有幾座山在后面,有幾座山要重疊起來……”等等。整個環節給人的感覺特別真實,教師沒有做任何繁瑣的分析而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整個課堂開放而靈活,充滿生機。
在課的一開始,老師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還簡單介紹了那里的文武廟,獨具匠心,注重了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與整合。然而課堂是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課堂,我在聽課過程中有幾點小小的個人建議。
一、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欣賞風光片時,美妙動聽的背景音樂給人輕松舒適的享受。但當進入文本學習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把背景音樂關掉。因為神圣的課堂永遠是安靜的,而且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分配比較差,注意的廣度比較低,因此很有可能很多學生只顧著聽音樂而忽視了文本的學習,學生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學習。
二、作為二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想朗讀是一個重頭戲。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反復的朗讀中才能感受文本、理解文本。但這堂課上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朗讀次數似乎太少了些,完全可以通過讓學生反反復復去讀,去品味。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五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尖和水社不畏強暴、不畏艱險、舍己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1、2
3
圖片、光盤、多媒體
(一)猜謎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出個特殊的謎語,讓大家猜猜,謎面是幾幅風光秀麗的畫面,謎底是地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
放日月潭風光圖片,生看圖猜。
師:這就是我國臺灣省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那里湖面遼闊,潭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畫卷,人們為什么把它叫日月潭呢,這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放課件,生聽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生自由說說
2、師:那你覺得大尖和水社是一個怎樣不平凡的人?
生說:有畏艱苦、不畏強暴、舍己為人、英勇頑強
(三)帶問深入學習課文
1、默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1),找出原因,勾出相關句子。
全班交流:生說原因
師:太陽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間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心情怎樣?那我們應該朗讀這一段呢?指導生帶著悲痛的心情讀第二自然段,節奏放慢些,語調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2.自讀3—6自然段,思考: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勾畫相關句子。
全班交流:
師指導:他們找到太陽和月亮了嗎?從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太陽和月亮容易嗎?哪些詞告訴我們的?(千辛萬苦)“千辛萬苦”是什么意思?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引導想像:當他們翻山越嶺時,當他們趟大江大河時,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他們一路上還會經歷哪些辛苦?生充分展開想像。
生1:吃不飽、穿不暖,忍受著極度疲勞。
生2:忍受著日曬雨淋的痛苦。
生3:隨時都有可能被豺狼猛獸襲擊。
生4:走過一座座危險的獨木橋,跨過一條條溝溝渠渠……
師: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沒有退縮、屈服,可見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目標終于出現了,他們看到了什么?為了弄個明白,他們四處打聽,現在就請你們來當當大尖和水社,我來當當路邊的一個老爺爺,我們來分角色讀讀。
分角色讀對話
3、重點學習7、8自然段。
(1)大尖和水社是怎樣找到我斧頭和金剪刀的呢?
(2)自讀8自然段,交流。
讀,用=線標出表示聲音的詞。
生:轟隆轟隆、咔嚓咔嚓。
師:你猜猜“轟隆轟隆”是什么發出的聲音?“咔嚓咔嚓”是什么聲音?讓我們幫幫忙,拿起鐵錘錘打惡龍、拿起剪刀用力剪這窮兇極惡的壞家伙。
生表演動作
師:有這么厲害的金斧頭和金剪刀,惡龍被制服沒有?從哪些句子知道的?(生再讀)同學們,太陽和月亮得救了嗎?你又從哪句話知道的?現在我們盡放心了,不必再懸著那顆心了。
引導生想像:你們猜此時此刻,大尖和水社心情怎樣?會說些什么?生自由發言。
師:從這又可看出大尖和水社是怎樣的人?
指導朗讀,讀出大尖和水社不畏強敵的精神。
4、學習9—11段
指名讀,說說結果怎樣?
展開想像
生:復述課文時,應按敘述順序,抓住重點詞句,加上自己的體會和想像用自己的話來復述。
(四)復述課文。
先讀課文,自由復述,再主動上臺復述。
(五)拓展延伸
師:傳說畢竟是傳說,事實上,日月潭的形成是不是這樣的呢?還需要我們去動手收集有關日月潭的資料,下來動手去收集,我們再一起交流交流。
最新日月潭教學設計大全篇六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日月潭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日月潭》是人教版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度赵绿丁芬徽n描寫了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從周圍環境、日月潭的形狀以及清晨與中午、晴與雨等不同方面來展現日月潭的美。課文的語言十分優美,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一篇適合指導朗讀的好教材。學生缺乏繪聲繪色的朗讀來感之文章內容,積累的詞語也少,所以在學習,課文時,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優美詞句,在朗讀中感悟日月潭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情感。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范讀,運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不斷提高朗讀能力。除了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可以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重點: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美麗的句子。
4.1第一課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講授】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誰去過臺灣?說說你對臺灣的了解。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寶島臺灣轉轉,好不好?(出示課件日月潭圖片)
師:這就是我國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板書課題日月潭)
活動2【講授】自由讀課文,你想給自己提個什么要求?按自己的要求讀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自讀。
2.領讀生字。
3.從詞語中找出本課的生字:鐵環茂盛環境清晰筑路繞道
4.讀句子鞏固生字:
(1)早晨霧很大,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
(2)筑路工人冒著大雨在修路。
(3)草叢中隱約有一只小兔在打洞。
5.指定一小組學生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其他學生聽評價。
活動3【講授】整體感知,細細品味。
1.再讀課文你想怎么讀?讀中思考:你感覺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質疑問難。
(1)學生提問。
(3)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課件,感受日月潭周圍的美景。
3、日月潭的名字很美,讀畫描寫日月潭名字的句子。
(1)指名讀畫的句子。
(2)出示句子,比較句子:
(3)指名美讀第二自然段,師生配合美讀。
4、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你喜歡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
(1)指名讀喜歡的景,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段?其他學生補充。
(3)美讀(讀出清晨寧靜的感覺)
(4)比較句子:
(5)美麗安靜的清晨給人無限的遐想。(看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6)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7)生讀第四自然段描寫中午美景的句子。
(8)(播放課件)感受午時的日月潭清晰的美景。
(9)指名讀蒙蒙細雨的景色。
(10)理解“朦朧”,老師用紗巾擋住自己的臉體會“朦朧',在文中找朦朧的反義詞。
(11)看細雨蒙蒙的景(課件)
(12)同桌互讀課文,指名美讀。
活動4
練習、美讀課文,背誦課文。
(1)你能通過讀把課文的美展現出來嗎?(配樂美讀)
(2)你喜歡那個自然段就美美的讀吧,看看能不能背誦下來。
(3)配樂背誦。
(4)寫字:挑3個字寫,分析字形,組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