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一
黃大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時代楷?!薄叭珖逡粍趧营務隆薄叭珖鴥炐憬處煛钡确Q號。
黃大年,1958年出生在廣西南寧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77年參加高考,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1982年,黃大年本科畢業,留校任教。
1992年,黃大年赴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科學系攻讀博士,1996年博士畢業后返回母校。1997年,經單位同意,他再赴國外從事研究。2009年12月,黃大年回歸祖國,與吉林大學正式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作為我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第九分項“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的首席科學家,他以吉林大學為中心,組織全國優秀科研人員數百人,開啟了深部探測關鍵裝備攻關研究。黃大年致力攻關的“航空重力梯度儀”,就像一個“透視眼”,給地球做ct,能洞穿地下每一個角落。這套系統十年磨一劍,在近年來探明的國外深海大型油田、盆地邊緣大型油氣田等成功實驗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顛覆性”技術推動行業突破的典范。2016年,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驗收會上,黃大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取得的成果入選國家科技創新成就展。
黃大年說:“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p>
驕人成果的背后是艱辛的付出?;貒?年,他像陀螺一樣不知疲倦地旋轉,常常忘了睡覺、忘了吃飯。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黃大年又暈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長春,單位強制安排他做了檢查,可還沒出結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長春還沒喘口氣兒,黃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膽管癌,住院治療。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離世,年僅58歲。
在廣西南寧市園湖路小學,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基地的一本畢業紀念冊復印件中,黃大年寫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躍然紙上,也深深地刻在母校師生的心里。
黃大年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時代楷?!薄叭珖逡粍趧营務隆薄叭珖鴥炐憬處煛钡确Q號。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二
他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35歲,他的事跡迅速傳遍互聯網,深深感動著全國人民。他就是被教育部追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教師王紅旭。
當看到有人落水,王紅旭放下自己的孩子毫不猶豫沖過去,沖在“救命人梯”的最外延的是他,離落水兒童最近的是他,兩個孩子得救了,而他卻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沖走,英勇犧牲,再也聽不到3歲兒子的喊聲了。
王紅旭老師出身教育世家,一直以來秉承著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家訓師風。他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是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先鋒模范。他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為我們教師隊伍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王紅旭老師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精神,以他為榜樣,大力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在學生面前發揮好表率作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社會積極奉獻的棟梁之材。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這是新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時代的新任務。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廣大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的需要。我們不僅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要立德樹人,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學習宣傳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跡,愛黨愛國,堅定信念,王紅旭老師用實際行動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學習他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模范行動踐行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王紅旭老師事跡的精神感召力,將進一步激勵我們在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三
應急救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作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從1983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從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榮獲全國“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全國礦山救護標兵、應急管理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38年間,他和他的戰友們參加了700多起礦山事故救援,從災區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礦工,創造了多個救援奇跡。
1月10日,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棲霞市笏山金礦發生重大爆炸事故,導致22人被困。按照應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隨部工作組趕赴事故現場,全程參與指導救援工作。歷經14天,肖文儒和戰友們從600多米深的地下深處成功救出11名被困礦工,創造了救援奇跡。這次救援也被國外許多媒體和同行解讀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事故救援案例”。
肖文儒說,礦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難題。礦山企業大多為地下開采,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水、火、瓦石、粉塵、沖擊地壓等多種致災因素的影響,礦山一旦發生事故,這些致災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間內交織疊加,產生有毒有害、高溫濃煙、二次爆炸等次生災害。要想實現安全救援、科學救援,不僅需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有實戰經驗以及我們的擔當精神、奉獻精神、竭誠為民的情懷。
他總結說,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能創造出救援奇跡主要因為三個方面。第一,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手段;第二,從事故發生后的應急響應、隊伍集結、救援力量調集、指揮決策到救援救治,是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第三,得益于我們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得益于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得益于中國制度的優勢。
當時,井下被困人員在600多米深的井下通過10幾厘米的一個鉆孔傳遞上來兩個紙條。第一張紙條寫著:“望救援不停,我們就有希望,謝謝你們了!”第二張紙條寫著:“麻煩再送一部電話,作為備用,聯系不到你們,我們就找不到黨了。”
肖文儒將這兩張紙條帶來了見面會現場,“多么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語言啊。我們的礦工兄弟在身處絕境時,首先想到的是黨,把生的希望寄托在黨。這個事例,也再次印證了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p>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四
敢于擔當,做迎接挑戰的勇敢者。危急時刻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短短六字,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年輕的杜富國在危險面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發出的一聲長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無不使人動容,深深折服。“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富國同志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贊歌,悠揚又響徹云霄。作為同樣充滿激情想干一番大事業的年輕人,杜富國不懼挑戰、敢于擔當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特別是“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精氣神,鼓舞著青春的我們,行荊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創業的有心人。富國心系飽受“雷”害的邊境百姓,立志為人民掃除最后一片雷場;我們黨員干部心系基層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決百姓困難。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是使命,是責任,是交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時時做到為民著想,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與期待。如今,人們去蘭考看到焦桐懷念焦裕祿,望見大亮山蓊郁的林場想念楊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榮的新區建設,自然想到廖俊波。這些甘為“樵夫”的共產黨人,把群眾利益看得比天大,為民披荊斬棘,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時代豐碑,留給后人瞻仰、學習??偠灾?,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桿秤明白著呢。
富國,記住你最帥的模樣,那是屬于你無悔的青春;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那是對你偉大事業的嘉獎和表彰;被守護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與淚,更是對你人生的無上認可和褒揚。人生價值的實現有很多種,你用最壯烈的一種讓我們牢牢記住了你永遠帥氣的臉龐。對于我們廣大同樣奮斗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雖然職位有所差異,但和“杜富國們”一樣,都是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富國”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云南省麻栗坡縣猛硐鄉,復耕的山林間種下生活的希望;
在醫院特殊裝置的跑步機上,以13分08秒的時間跑完3公里,杜富國開心得像個孩子。
負傷以來,他再也沒有這么痛快的跑過。
經過半年積極治療,杜富國身體的各項功能正在逐步恢復。
“受這么嚴重的傷,還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快速恢復,簡直就是奇跡?!蔽髂厢t院康復科主任劉宏亮說,治療的每一天里,杜富國都在刷新恢復紀錄。
顯然,失去雙手和雙眼的巨大創傷并沒有打敗英雄心中的“無畏”,且這份“無畏”一直與他并肩前行。
20_年6月,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啟動,入伍5年的杜富國第一時間給連隊黨支部遞交了請戰書,申請到邊境去當一名排雷戰士。經過層層篩選,杜富國如愿進入掃雷隊。
剛剛進隊,杜富國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想上雷場,還得過了專業知識考試才有資格?!?/p>
“你下來,讓我上?!标犂餆襞輭牧?有基本機電知識的杜富國總是當仁不讓地攬了下來;
“你讓開,讓我來?!标犂镅b盛雷彈的沙箱不夠用,杜富國挽起袖子一做就是一天……
“你退后,讓我來!”濃縮成為了青春的無畏。
“你退后,讓我來!”是軍人的擔當
麻栗坡老山主峰西側,壩子村的山巔上,57歲的村民盤金良用竹子和木頭搭建起了一間簡易房屋,用來堆放勞作的工具。
屋后山坡,曾經是一塊雷場,如今已是盤金良的耕地所在。
“杜富國就是在這片雷場受傷的。”每每說起這段往事,盤金良總會哽咽。
20_年11月16日,掃雷隊的官兵們用“手拉手”方式,趟過已無雷患的雷場,將這片土地交給邊疆人民耕種。期待已久的盤金良立即到鄉政府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領來油菜種子,播撒在這多年未耕的山坡上。
今年,盤金良在山坡上種下了草果,以及一畝多地的南瓜,放養的30多只跑山雞也快下蛋了。
“可惜他離得太遠,不然抓兩只雞給他補補身體。”盤金良的心里多想讓杜富國知道,這片土地生機勃勃。
而昔日,云南邊境,盡管戰火的硝煙早已經消散,但在山脊、溝壑、林地深處,戰爭遺留的地雷、炮彈、手榴彈等雷患無處不在,許多當地人因為誤入雷區導致炸傷、炸殘、炸死。
“螞蟻爬進去,也被炸成粉?!碑數厝寺燥@夸張的說法,卻道出了雷區的危險程度。人人都知道離雷區越遠越安全,但卻有這樣一群人,朝著雷區不斷挺進,同雷患面對面,與死神“掰手腕”,杜富國也在其中。
在掃雷隊的3年時間里,杜富國的午飯基本在野外吃干糧,沒有餐桌,沒有熱水,沒有午休,而這也是每一位排雷戰士們的常態。
“大隊官兵人均進出雷場700余次,徒步3000多公里,搬運掃雷爆破筒和其他各類掃雷裝備物資器10余噸,磨破迷彩服3套、磨壞作戰靴5雙,掃雷防護服和掃雷靴絕大多數破損?!痹诙鸥粐挠洃浝?最深的記憶點就是一連串永遠不可能忘記的數據。
環境艱苦,咬咬牙能挺過。兇險詭異的雷場是更大的挑戰,考驗掃雷官兵的毅力和膽量。
在老山地區,地雷和爆炸物種類繁多、交織混埋、辨識難度大。由于布設時間久遠、雨水沖刷、山體滑坡等因素影響,造成爆炸物性能改變、位置移動,甚至被植物根須包裹,排雷難度和危險性極大,戰士們腳一滑,甚至一塊石頭滾過,都可能引爆地雷。
走的是陰陽道,過的是鬼門關,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繡花針,每一項都醞釀著危險因素,每一項都在檢驗著排雷戰士。
3年的時間,杜富國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與“死神”擦肩而過上千次,他不僅沒有退縮,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走進雷場。
原因只有一個,他是個軍人。
“是部隊為我們培養出這么好的一個兒子。”杜富國受傷,父親杜俊傷心之外更多的是驕傲,他深深感受到了兒子身上的軍人擔當。
“你退后,讓我來!”正是軍人擔當之所在。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五
四川省甘孜縣郵政分公司長途郵車駕駛員、時代楷模其美多吉作為十大年度人物,第六個登臺領獎。這是繼20_年王順友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后,時隔20_年,中國郵政第二位登上“感動中國”盛典舞臺的員工。
川藏線康定至德格這條險路,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被稱為雪線郵路,途中的雀兒山被稱為“雄鷹都飛不過去的山”??善涿蓝嗉獏s已在這雪線郵路上來回翻越了30年,自己更是被鄉親們稱為“雪山上的雄鷹”。
在此前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的采訪時,其美多吉談到自己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每年送高考通知書的時候。每年此時,德格縣的鄉親們都會從家里跑到郵車的分揀點。一看到綠色的郵車??浚銜黄饑^來。“本來是應該讓我們的快遞員分揀好再遞上門的,但是鄉親們可等不了?!边@時候,看著鄉親和孩子們臉上期盼的目光,其美多吉就會感覺這不僅是一份工作,“這真的就是在做善事,也是我做這份工作最幸福的時候。”
30年來走過的雪線郵路是孤獨的,但他從來沒有后悔過。冬天,往日川流不息的運輸車輛都“貓冬”了,機械轟鳴的工地也歸于寧靜,路旁的飯館、商店陸續鎖上了大門,在外奔波的人都回家了,他卻要孤單地行駛在這條路上。天地間,除了天上飛的老鷹,就是地下跑的郵車?!疤貏e是臨近春節,別人在家團圓,只有我們開著郵車,離家越來越遠。其實,我們心里也盼著團圓啊,但我們的工作不能停下來,郵車必須得走?!?/p>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六
張桂梅同志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莫過于教師——他們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青春點燃青春,用夢想照亮夢想。
每一名站在講臺上的師者都值得我們尊重,授業傳道成了他們生命的選擇,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一個人,她不僅為師為表、傳道授業、解惑答疑,她還是136個孤兒的“媽媽”,19年來在她的呵護下,一個個孤兒健康成長,走進學堂;她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女子免費高中——云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中,照亮了貧困山區1645名女孩邁向大學之路。她叫張桂梅,是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也是黨的xx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她,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人間大愛,為孤兒、也為祖國,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命運無情,人間有愛。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孩子,卻用一個偉大的母親的懷抱,溫暖了136名孤兒的生命。“孩子,別怕!以后,我就是你們的媽媽,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了?!币痪浜唵蔚脑挘瑓s是最偉大的承諾,是最堅強的擔當。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為孤兒們建起了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為他們托起了命運的未來。
桃李春風,師恩難忘。張桂梅,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總是把貧困山區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心頭。她深刻認識到貧困山區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為解決孩子讀書費用問題,她四處籌資、多年奔走,20__年成功創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把紅色文化融入校園辦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來,女子高中改變了1645個農村女孩的命運,也改變了1600多個農村家庭的命運。
傳道授業的光輝崇高,興家庇幼的大愛偉大,張桂梅,用瘦弱的身軀為我們留下了頂天立地的精神光華。我們雖不在教師的崗位,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傳遞愛也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和本分。我們應當學習她的崇高精神,舍己為人民,大愛暖人間,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時刻溫暖別人,用真情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陽。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七
“中國有句老話,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波說:“效率,一直被看作是港口的生命線。在傳統的人工碼頭上,青島港的‘振超團隊’創造了聞名世界的‘振超效率’;在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時,我們同樣滿懷信心,要創造世界一流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
“在自動化碼頭創造世界紀錄的路上,我們經歷了三次亮劍?!崩畈ū硎?。
第一次亮劍:
開港時橋吊單機效率突破每小時25自然箱
自動化碼頭從1993年在荷蘭起源,到“連鋼創新團隊”項目組成立時的20__年,已發展了20年。但開港的橋吊單機效率始終沒有突破每小時20自然箱。
“那個時候,我在項目組負責業務流程設計和集成測試工作,這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開始由于沒有經驗,第一個堆場的集成測試用了整整15天,”李波說,“當時整個人都傻掉了?!?/p>
為了趕進度,整個“連鋼創新團隊”都拼了,連續十幾天吃住在單位,白天在現場測試、記錄問題。晚上就聚在一起查看系統代碼,逐項討論測試案例和測試方法,全速推進測試工作。第二個堆場53個流程、1200個測試案例他們只用了7天,第三個堆場僅僅用了3天。接下來,就開始多線作戰,多個堆場同時開展迭代測試。
20__年5月11日,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運營,在船長366米、載箱量13000箱的“中遠法國輪”作業中,所有操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橋吊單機效率達到了每小時26.1自然箱,一舉打破了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效率不過20的魔咒。
第二次亮劍:
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勇創世界紀錄
“自動化碼頭開港后,我們不斷完善系統功能,不斷優化作業流程,讓這個碼頭更加聰明和健壯?!崩畈ń榻B,比如,為了壓縮橋吊作業循環時間,將最普通的抓箱、放箱兩個操作,又細分出十幾個環節,然后來到現場,拿著秒表,站在50多米的高空,在海邊零下10幾度的環境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測算,一秒鐘一秒鐘地細摳,一點一點地優化,不斷提升作業效率。
20__年12月3日,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連鋼創新團隊”一舉創出單機平均效率每小時39.6自然箱的新紀錄。
第三次亮劍:
將“中國速度”提升到全新高度
一次次的加速,一次次的超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成為世界單機作業效率紀錄的“粉碎機”。
20__年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將“中國速度”又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時代楷模邱軍讀后感篇八
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萬步炎同志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狈Q號。憑借著“鉆透一切困難”的精神,萬步炎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向著更深和更廣闊的海洋挺進,推動深海鉆機技術由“零”的突破到與世界先進技術并跑甚至領跑。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青年干部不妨多些萬步炎的“鉆頭精神”,困難越大越有勁,跋涉越遠越堅定,攻關越多越上癮,以時不我待、踔厲奮發的青春朝氣凝聚干事創業之力。
越鉆“志愈強”,困難越大越有勁。
白手起家、從零開始是“開頭之難”,零部件的重新設計和制作是“推進之難”,深海鉆機的制造是“突破之難”,面對重重困難,萬步炎一夜又一夜、一點又一點地啃下“硬骨頭”,終于研發出海底鉆機,他敢為人先的奮斗精神豐富了“志”的內涵?!爸局?,無遠弗屆”的“志”是逐夢篤行的鴻鵠之志,是追求進步的拼搏斗志,是不畏艱難的頑強意志。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拒絕安逸、加壓鼓勁方能“闖逆流”“爭上游”。青年干部當以勤為“徑”、以苦為“舟”,涵養“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境界,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善讀經典增強理論思維,常讀紅色著作賡續精神血脈,飽讀詩書徜徉文化之河,在字句研讀中領略“乾坤之大”,在日積月累的沉淀中“拔節育穗”,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找準人生追求,筑牢信仰之基。在夢想的鞭笞下,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心愈堅、行至篤,有以夢為馬的堅定執著,有高歌向前的慷慨激揚,在火熱實踐中錘煉履職盡責的過硬本領。
越鉆“行愈篤”,跋涉越遠越堅定。
一次次穿越海上風浪,一次次跨越科研鴻溝,萬步炎的科研之路就是披荊斬棘的“跋涉”,愈挫愈勇、勇往直前,0.7米、2米、5米、20米、60米……這一串數字正是他深海開墾的“里程碑”。跋涉的過程是“千里已盡,再行千里”的執著,是“登上一峰,再登一峰”的堅韌,跋涉越遠越是堅定,向海圖強的奮斗展現了無疆大愛、無私大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大山的女兒”黃文秀到一甲子初心不改的趙亞夫,再到絕壁上一錘一釬開鑿天渠的黃大發,他們的人生選擇在一段段鮮活的記憶里清晰,他們的真摯初心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里閃耀。選擇承其重的人最勇敢,始終與國家、人民同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青春,無需響天震地的口號,無需傷春悲秋的感慨,無需華而不實的贊美,它是腳踏實地的努力,是溫潤執拗的堅守,是肩扛使命的擔當,奮斗永遠是青春最絢麗的色彩。扎根于泥土,奮斗在基層,我們用行動訴說著情懷、踐行著誓言;心系群眾、埋頭苦干,青春的“海潮”沖刷著稚嫩,歲月的“刻刀”雕琢著“模樣”,我們蛻變得更加堅強、更有力量,青春點亮了“四面風”、溫暖著“萬家心”。
越鉆“能愈多”,攻關越多越上癮。
攻關越多越上癮,這是萬步炎身上的“蠻勁”,畫圖畫了幾千張,試驗試了無數次,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資源勘探技術研究,讓海底下鉆越來越深。面對現實的考驗就得有這種“上癮”的熱勁。我們的青春是熱烈奔放的,豪情在血脈里涌流,斗志在心底里澎湃,有絕不向困難和挑戰低頭的倔強。新的征程上,廣大青年干部當勇于投身實踐的“大熔爐”,風雨兼程、遠航未來,不怕“百味皆嘗”,不怕“山攔石阻”,不怕“擊水中流”,以激流勇進的“簇簇浪潮”卷落困難的“泥沙”、擊碎考驗的“礁石”,以披堅執銳之勇“闖”,以鐵馬橫戈之姿“戰”,眉眼間是“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自信,步履間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一路向前、一往無前,走過蜿蜒崎嶇的千山,以“踏破山闕”的豪情留下無悔足跡;行過奔流不息的萬水,以“千帆競發”的豪邁奏響奮斗旋律,讓青春活力永駐、壯懷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