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安全是一個涵蓋廣泛且至關重要的話題,對于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至關重要。為了應對緊急情況和保證供水系統的持續運行,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以確保供水的穩定和安全。本文將重點討論供水安全應急預案的重要性,并探討該預案的具體內容和工作進展,以期為產業鏈招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個可靠的供水安全體系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產業鏈招商工作匯報篇一
1、拜見多少客商情況:
我們先后聯系拜會老鄉、客商70余人,發放宣傳材料、折頁170余份。
2、參加推介會,招商活動情況:
先后我們參加了平頂山福建商會成立大會、同安汽車業行會、思明區鄭成功文化節、第三屆海峽兩岸論壇、東山關帝旅游文化節5次推介招商會,最大限度與閩籍企業家交流,交朋友,同時結合“跳出圈子,利用一切手段,不放棄一切機會”原則,積極走出去到寧波、上海和那里的企業家聯系,并整理相關資料,制作招商名片,通過地方大黃頁向企業發送電子郵件等手段宣傳推介我們。
3、邀請客商臨魯考察情況:
通過參與閩商鷹城行、平頂山市福建商會成立大會及其他渠道我們先后邀請了:赴平參加平頂山市福建商會成立大會閩籍企業家50余人,xx省河南商會會長先生,xx市電子塑膠有限公司先生臨魯觀光考察。近期即將赴考察的有電梯有限公司陳超良先生,上海福喜水泥有限制品公司董事長顏明強先生及在以平頂山福建商會執行會長林繼云先生、常綠隆發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敏女士在平福建客商30余人的投資考察團,福建省河南商會朱玉玲女士和商會組織領導以及中國大陸臺灣投資促進會會長張碧珠女士和近20位的臺商考察團。
4、在談項目情況及成效:
目前我們組的在談項目有5個,總投資9.4億元。分別為:
1、湖溫泉娛樂及全國河南商會會所項目,計劃投資1.5億,投資方礦業有限公司;已經簽訂協議。
2、乳酸菌素生物科技項目,計劃投資近5億,投資方臺資;正在積極跟進。
3、水泥粉末及攪拌站項目,計劃投資3億,投資方上海福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顏明強。近期臨魯具體洽談。
4、莆田市創新電子塑膠有限公司分廠,計劃投資3000萬,投資方黃海,支延偉;明年初進駐集聚區標準化廠房。
5、廣盛集團xxled燈節能項目,計劃投資1000萬,投資方賀輝。明年初進駐集聚區標準化廠房。
6、湖療養院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投資方我縣在創業成功人士,目前已經委托人在庫區鄉進行了實地考察。
我們居住在火車站附近國貿大廈附近裕發廣場1720房。房租每月5000元(交一壓一),含寬帶接口、長途電話、水、電等免費,物業費另計每月需100元。由于房租和購置拜訪老鄉及重要客商置辦禮品和交通費用較高等情況,目前我們組經費赤字7300元。
1、盡快提供各相關單位在海西區的籍工作人員及創業成功人士聯系方式??h里由主要領導在一定范圍內參與支持組織籍在外成功人士及企業家懇談會,最大限度的調動鄉情因素,通過他們向外邊展示開放和發展的決心和新面貌。
2、全縣各單位對自己在海西區域內的意向項目、擬洽談簽約項目抓緊聯系,摸清情況,及時有序跟進。配合四大班子招商小分隊也及時跟進。以便讓聯絡處同志通過這些信息和拜訪活動宣傳情況,推動工作開展。
3、抓大不放小,對能入住我縣集聚區的項目都保持高度重視,凸顯總量經濟。
4、充分發揮我縣的旅游優勢,大打旅游開路牌。和一定城市和旅游主管部門開通旅游友好專線建立友好關系,給他們最大限度優惠,讓其組織游客來我們旅游考察,進一步提高我們知名度和開放姿態。來吸引外來投資。
5、工作經費明顯感覺不足,和這邊的企業家老鄉以及商會的負責人員接觸,人家對我們都十分熱情,吃住行安排的都十分豐厚。然而工作上我們要和人家做朋友需要他們幫忙,好多時候都覺得底氣不足,人情債太高。同時好多的得力中介招商機構,我們很想邀請人家幫我們宣傳推介,但是邀請人家來魯費用問題!
產業鏈招商工作匯報篇二
一、完成任務情況
20xx年我縣利用省外資金任務為16.72億元,第一季度已完成3.69億元;利用外資任務為2650萬美元,第一季度完成0美元;出口創匯任務為3.48億元人民幣,預計第一季度完成3600萬元人民幣。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從第一季度的工作來看,目前招商引資工作存在以下問題和困難。一是項目線索少,產業配套難等因素,導致引進項目少,尤其是已開工竣工的項目更少。二是外資企業少,引進外資項目難,現有的外資企業已基本完成進資,完成利用外資任務難。三是我縣較大的外貿出口企業近幾年均未增加出口,新增的外貿出口企業基本沒有出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針對以上問題和困難,我局的下一步工作打算是:
1、全縣各單位要盡早走出去,搜集項目信息,盡早引進一批項目;2、要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圍繞旅游服務業、有機農業和生態工業開展招商工作;3、加強督查通報,配合縣委辦和政府辦,每月對各招商小組和各鄉鎮場的招商引資工作進行督查調度,通報進展情況。
產業鏈招商工作匯報篇三
下午好!
按照新的職責分工,招商局主要負責電子信息、軟件及服務外包、現代服務業的規劃、招商和服務工作;負責科技管理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負責科技產業孵化工作等。我局現將12名工作人員按照工作背景和專業特長分為硬件招商組、軟件招商組和綜合招商組。
全年實際到位外資任務1億美金,上半年完成6964萬美金,完成任務的69.64%;全年合同外資任務為1.5億美金,上半年完成1770萬美金,完成任務的11.8%;全年實際利用資金任務為24億元人民幣,上半年完成14.6億人民幣,完成任務的60.8%。
我局堅持“招商思路超前謀劃、招商宣傳廣泛深入、招商方法靈活機動、招商服務周到細致”的原則,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
以20xx年完成700萬平方米產業樓宇招商為目標,初步完成《區樓宇產業現狀分析及規劃發展建議》;以20xx年實現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250億元產值為目標,草擬完成《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以到20xx年實現電子信息產業1000億元產值為目標,初步制定《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初步制訂了《區對臺it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思路》;正在擬訂《區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規劃》。
先后赴日本、上海、大連、深圳等地區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活動。特別是5月份小平副市長在日本東京的系列招商活動在日本it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7月份“聚焦臺商-重慶it特別行動”向臺灣it企業重點推介了區;組團參加武漢中博會、杭州動漫節、高交會、北京軟博會、全球采購會等一系列招商引資活動,加大區整體宣傳力度。
主動促成瑞薩電子、nec、野村綜合研究所與區內企業的合作,加強與明基電子、dell綠色實驗室、abb工程中心、華碩代工等重點項目的跟蹤聯系,力爭促進在談項目的盡快落地;做好世紀精信總部、拓邦電子、西部航空總部、雨爾電子、慶鈴汽車等項目用地的土地掛牌工作;做好科技風險投資招商工作,已與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建立了聯系,探討合作成立投資基金事宜。
積極申報科技項目,組織實施科技項目,加強科技成果管理。上半年,重點做好了科技項目申報服務工作,共計向上申報項目18項;積極開展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企業“雙高”認證工作,已有86家企業順利通過初審。
國內各地區、市內各兄弟園區競相發展,競爭空前激烈,對區招商引資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國家及市政府對于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曾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但因無具體的實施細則,可操作性較差,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實際效用不大,區又未出臺新的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引進。
目前在利用“中介招商”、對重點項目的引進力度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就是完成黨工委、管委會下達的招商引資工作目標。
就是要建立完善區區情、生產要素資料庫、投資成本比較分析庫等基本區情資料庫和招商項目資料庫等兩大基礎性資料庫。
就是招商引資要堅持“招商、孵化、產業化”這三條重點主線,招商是起點,孵化是過程,產業化是目的。
一是拓寬招商渠道,建立與市級相關部門的緊密聯系,同時聯合中介結構,發揮“中介招商”、“委托招商”優勢;二是突出重點區域招商,繼續加強與美國、日本、北京、上海、大連、深圳等國內外地區的產業合作;三是突出重點產業招商,圍繞it制造、軟件服務外包等產業集聚及產業鏈延伸,開展專題招商活動;四是突出重點項目招商,注重招商選資,重點引進項目規模大、產業關聯度強、產品附加值高、財稅貢獻大的項目。
緊緊圍繞區主導產業,確定20個左右外資超5千萬美元,內資超5億元人民幣的重大產業項目,堅持國內外兩個市場并舉,精心組織舉辦一系列園區品牌推介活動,切實提高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對項目引進采取“項目經理人”制度,由項目經理人全程負責項目的跟蹤、洽談、引進、服務,營造良好的招商投資軟環境。
在對日軟件外包方面,爭取10月在借市委主要領導訪問日本之際,在東京繼續舉行對日軟件外包產業說明會,參加中國軟博會、中國信息服務外包大會、高交會等國內外主要展會;在儀器儀表產業方面,參加德國漢諾威工業展,多國儀器儀表參,爭取在重慶舉行“多國儀表展西南展會”;在生物產業方面,參加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中國國際醫藥博覽會等國家級展會,爭取在重慶舉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區域展會。
進一步挖掘區內資源,促成川儀與東芝、霍尼韋爾,渝江與jlfrench,中智聯與愛默生,結行移動與索尼,前衛儀表與丹麥kk公司、海扶與飛利浦、西門子等公司合資、合作,提升園區產業質量,促進企業發展。
生物產業:加強與ge、飛利浦、西門子、歐姆龍等國際醫療器械行業巨頭的聯系,保持與上海復星、深圳邁瑞、安科醫療、武漢新奧沃、天津凱萊英醫藥、太極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的良好合作關系,積極促成其項目盡快落戶園區,同時促使區內海扶、山外山、西山、華邦、慶余堂、醫工院等企業與國內外龍頭企業的合作,建設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it制造:繼續跟蹤落實明基、長虹、深圳雨爾電子、深圳惠科電子、深圳拓邦電子、深圳華為、儀表材料研究所、abb西南總部及工程中心、戴爾綠色實驗室、華碩筆記本電腦代工等項目,力爭在年內落戶園區;積極構建區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通過大力引進大連路明、深圳邦貝爾、臺灣方針集團等國內外知名半導體照明產業龍頭企業,并整合聚集重慶自身光電產業資源,積極申報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
我們認真調研和仔細分析了西安、成都、武漢及重慶市產業現狀,提出區必須“整合資源、突出重點、錯位發展”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儀器儀表、生物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
針對國際、國內新的形勢,重慶區招商引資需要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式,保持區招商引資工作持續快速發展。軟環境招商是區招商引資的基礎,主要體現為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務理念、文化氛圍上。產業鏈招商是區招商引資的有效形式、以商招商是重慶區提高招商引資實效的有效途徑,培植一批能與跨國公司形成有效關聯,能為跨國公司配套的當地企業,成為吸引外資落地的重要砝碼。并購招商是區招商引資的新形式,通過外資對區內企業的并購投資擴大區的招商引資規模。堅持將促進企業增資擴股作為擴大利用外資的重要手段,區應堅持新批外資項目與促進現有企業增資擴股并重,千方百計促進已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
創新區招商引資方式,建立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辦法,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健全招商引資網絡。建議在區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運行機制,在招商項目引進和落地過程中招商、產業、規劃、建設、國土、環保等部門全過程地跟蹤服務,真正實施的“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
為區“三區合一”的起步年,也是區大規模招商引資的起步年,在理順內部機制、完善招商基礎資料、建立招商渠道基礎上,招商局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咬住目標,扎實工作,以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努力完成黨工委、管委會交待的各項任務。
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產業鏈招商工作匯報篇四
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優結構、促轉型、提質效”的主引擎和主抓手,嚴格按照“建鏈、補鏈、強鏈”的要求,全力實施精準招商、有效招商。全區招商引資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常委會的重視關心下,全區上下共同努力,呈現出一些亮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20xx年以來,全區招商引資工作全面推進,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在我區引進落戶。全區已成功舉辦5次集中簽約儀式,簽約招商項目27只(其中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3只),計劃總投資達623.7億元;包括投資150億元的盤古大數據中心、投資120億元的柯巖酷玩小鎮(東方山水二期)等2只特大項目,投資額均為50億元的鳳凰創新產業園、freetech自動駕駛項目等2只重大項目,投資40億元的億咖通車聯網項目等20億元以上大項目5只,以及10億元以上項目5只。另有鎮街、開發區自簽的遠大建筑工業化產業園項目等項目7只,計劃總投資116億元。目前酷玩小鎮、鳳凰創新產業園等18只項目已經落戶,其中學府新天地、中國輕紡城跨境電商園區等10只項目已開工建設,荷馬體育用品、ibm智慧城市(水資源管理)未來科技館等3只項目已正式營業;同時一批后備項目、意向項目已儲備、正在洽談中,據各鎮街、開發區上報,至12月底共有14只意向項目在談,計劃總投資約133億元,部分項目已初步達成引進意向。
1.加強組織領導,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
一是強化認識。把招商引資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主軸線”,深化“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意識,真正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主體”的良好氛圍。專門出臺實施意見,制定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等重點產業,世界500強、央企等重點企業等招商導向,精準出擊。突出“重考、重獎”原則,優化考核激勵細則,設立招商引資“區長獎”,加大對招商引資有功單位和人員的獎勵力度。
二是強化領導。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的柯橋區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并把招商引資工作列入年度崗位目標責任制,壓緊壓實責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親自赴外考察、對接項目,直接參與項目研商、談判,召開專門會議協調解決項目招引中具體困難和問題;各鎮街、開發區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自去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共接待、拜訪客商、企業264批次,外出招商112批次,對接項目155個次。區人大、政協領導多次對招商引資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并親自參與項目招引。區委宣傳部、財政局、科技局等機關部門主動投身招商之中,積極引薦項目、幫助研判項目,區財政局還成立了招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
三是強化隊伍。專門成立區招商局(與商務局合署辦公),設立招商一科、二科;各鎮街、開發區相應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職分管領導和3名以上專職人員,全區招商人員達100人以上。20xx年10月份起,全區抽調了12名優秀干部常駐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實行駐點招商,第二批6名駐點招商干部現已選定、即將開始新一輪駐點招商。會同區委組織部,舉辦各類招商專題培訓班3期,80多名基層招商干部、駐點招商干部參加培訓。
2.注重機制創新,始終把實績實效作為“重要導向”來抓
一是確定目標抓招商。制訂出臺《關于加速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確定“在3年內全區引進5億元以上項目80只、力爭100只(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確保6只、力爭8只)”的三年目標任務,20xx年、20xx年每年下達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招引30只的目標任務,并由區政府主要領導與各鎮街、開發區簽訂招商引資目標責任狀,落實工作責任。
二是健全制度強招商。制訂“招商引資工作考核激勵實施細則”,按照“量質并重、以質為主”的原則進行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加減分。建立招商引資工作例會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自去年以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共召開工作例會、進度督查會及專題交流討論會22次,定期聽取各鎮街、開發區工作進展匯報;每月摸排、通報在談項目、已簽約項目進展;每周編印《招商快訊》,通報區內招商工作動態,現已編發84期。
三是創新舉措促招商。實施重大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制度,全面造濃招商引資良好氛圍,26只項目分別在去年6、8、10月份和今年3、7月份舉行的集中簽約儀式上進行簽約。實行駐點招商,在一年多的駐點招商過程中,4個駐點招商組累計拜訪商會(協會)、機構、政府部門265個,走訪企業1072個,建立客商檔案308個,獲取項目信息80余條,引薦54批次客商赴柯橋考察,安博物流、環保及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等幾個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已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另有9個基金類項目引薦注冊落戶我區,歐洲設計學院羅馬分院合作辦學等2只項目簽訂合作意向。
四是深化推介精招商。切實做好招商引資“走出去、引進來”活動,舉行各類招商專題推介。積極依托浙洽會、廈洽會等大型活動開展柯橋區專題招商;今年4月份在紹興市投資環境說明會上區政府主要領導作柯橋區作投資環境專題宣傳推介,5月份結合紹興市首屆友城大會,會同區外事辦向赴我區參觀的3個友城作投資環境推介,11月份赴德國、意大利開展先進裝備、紡織機械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同時會同濱海工業區、柯橋開發區等大平臺,舉辦“跨國企業浙江行”、海外科技項目推介會等專門推介對接活動3場次。
3.優化投資服務,始終把客商滿意作為“核心目標”來抓
一是突出領導服務。各級各部門主職領導直接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做到“四個親自”即親自掌握和研究招商信息,親自聯系和接待投資客商,親自洽談和落實招商項目,親自協調和解決招商困難。開展區領導聯系服務重大招商項目活動,由8位區領導對今年簽約的8只項目實行全程跟蹤聯系;23只5億元以上重大招商項目分別確定了區聯系領導,加強對項目的聯系指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組織召開項目對接協調會13場次,對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專門協調解決;建立區領導聯系駐點招商制度,4位區領導定向聯系4個駐點招商組。
二是完善精準服務。制作柯橋區招商宣傳片、ppt,編印招商推介手冊,在區政務網開設招商專欄,推介柯橋區招商投資環境;動態更新完善招商信息數據庫,定期梳理土地等資源信息,摸排出全區20畝以上可供招商用地7100多畝,閑置廠房近150萬平方米、閑置樓宇50多萬平方米;收集梳理匯總全區關于土地、人才獎勵、科技扶持、產業基金等方面的相關政策,為投資客商提供精準服務。
三是推行全程服務。推行重大項目決策研商機制,制訂出臺“關于重大項目招商引進決策會商的工作意見”,由區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或分管領導牽頭,組織區產基辦、區科技、經信、財政、環保等部門對擬引進項目進行預評價、協調解決簽約落戶中的具體問題和困難。建立項目跟蹤服務機制,當好服務項目建設的“店小二”,對重大招商項目自簽約引進至投產運行期間實行全程聯系跟蹤,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優化服務、提升效率。
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鎮街、開發區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區全民招商氛圍基本形成、全區招商熱情更趨濃厚,已有一批項目簽約或準備簽約,但與重慶、上海、杭州、寧波等地相比尚有不小差距,還存在不少問題與制約:一是土地資源是最大制約,全區土地資源較為匱乏,用地指標不足,一些大項目無法引進落戶;印染企業騰退土地等存量土地,又存在原先業主積極性不高、地價過高、地塊特殊等不利因素。二是招商優惠政策難出,20xx年11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對項目招引不再允許給予稅費減免、返還等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項目引進。三是項目落戶率偏低,部分項目存在為考核而簽約情況,嘉凱城城市客廳等部分項目因投資方原因暫停、面臨失敗窘境,34只項目中現已落戶18只,總體落戶率為53%,其中去年集中簽約引進的17只項目落戶率僅為35%。
1.進一步造濃招商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全方位搞好宣傳發動,最大限度激發全民招商熱情,持續推進“招商攻堅年”活動,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措施、真抓實干。深化周、月、季定期督查通報制度、例會制度和已簽項目跟蹤服務制度,加快啟動20xx年第一批項目集中簽約,全面提高“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競爭意識,進一步造濃“全民招商”優良氛圍,確保招商引資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進一步優化招商結構。主攻產業招商,以“服務業興區”和“工業強區”兩大戰略為引領,圍繞高端紡織、先進裝備制造、時尚創意、建筑產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等五大千億產業和輕紡城、電子商務等有利于促進兩大千億級市場發展的項目抓好招商,大力打造新型產業集群,努力實現規模效應。圍繞特色小鎮建設招商,堅持企業主體,加快引進一批符合“特而強”“精而美”要求的好項目、大項目、精品項目。
3.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柯橋經濟開發區以及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濱海工業區、鑒湖—柯巖旅游度假區的主戰場、主平臺作用,重點盯牢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央企、國企、軍企、外企,突出工業招商、深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優化招商資源配備,配強配優招商隊伍,重點招引科技型、人才型項目和國內外500強、央企、國企等項目。
4.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繼續優化“走出去引進來”等傳統招商模式,選擇北京、深圳等重點城市組織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深化“駐點招商”,及時從“廣撒網”向“精盯引”轉變,有針對性地重點盯牢幾只項目,做好上下對接、協調。推進以商招商,充分調動發揮廣大企業、布商、商會的力量,以及與大專院校、科研所、風投、中介等機構的合作機會,主動對接投資機構、基金公司,拓寬招商渠道,做好以商引商、精準招商文章。突出鄉賢招商,積極對接柯橋籍在外領導干部,兩院院士,央企、軍企、國企負責人,國內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優秀鄉賢,把廣大的鄉賢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
5.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突出土地等要素資源保障,在繼續大力招引“零土地”、輕資產類項目招商的同時,針對我區土地指標資源比較緊缺的實際困難,以存量土地招商為主,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印染企業集聚、關停后騰空出來的土地、廠房招引大項目好項目高科技項目。強化各級各部門協調發力,加強對項目的調研指導,深化“店小二”式服務,主動對接聯系、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深入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化管理機制,強化督查考核,細化項目招引落戶考核辦法,推進項目招商和利用外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我區招商引資工作正處于提升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將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力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持續增強區域發展新動能,為全面推進城市經濟發展,實現“三個柯橋”建設而不懈努力。
產業鏈招商工作匯報篇五
1—7月,全市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13個,到位資金323540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75.63%,同比增長29.33%。其中,引進州外境內資金308738萬元,完成任務的72.27%,同比增長28.12%。其中實施文化旅游項目7個,到位資金16274萬元,占引資總額的5.03%;商貿物流項目11個,到位資金68332萬元,占引資總額的21.12%;工業項目20個,到位資金52187萬元,占引資總額的16.13%;農業項目6個,到位資金6212萬元,占引資總額的1.92%;基礎設施項目49個,到位資金66034萬元,占引資總額的20.41%;房地產項目20個,到位資金114501萬元,占引資總額的35.39%。
1—7月,新引進實施招商項目35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有碧桂園項目、吉首國際時代廣場項目、富麒·風情武陵生態小鎮項目、張社大道項目、智慧城市項目、乾南產業園及高鐵新城路網建設工程、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建設項目、綠色建筑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等8個;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有幸?;▓@城市綜合體項目、吉首市“互聯網+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工程、209繞城線擴寬工程、西出口道路改造工程、吉首市鈣產業園項目、馬頸坳龍騰景區項目、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園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二期項目、海綿城市(新區)建設項目、海綿城市(老城區)建設項目等11個;投資20xx萬元以上項目有湘西太陽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項目、中藥材加工項目、服裝加工項目、實驗室管理系統項目、鞋業生產加工項目、led系列產品生產項目、高強耐磨耐蝕砂漿磊生產線建設技術改造+機器人配套件制造項目、輕型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產業項目、椪柑果醋飲料生產線改建項目、吉祥花谷、乾州污水處理廠二期工藝調整及一期提標改造項目等16個。從新引進實施項目來看:新引進文化旅游項目2個,商貿物流項目2個,工業項目11個,農業項目1個,基礎設施項目14個,房地產項目2個,總部經濟項目3個。經開區項目9個,ppp項目10個。
1—7月,開發包裝項目47個,簽約項目51個,其中簽訂正式協議項目18個,簽訂框架協議項目33個。
(一)定位突出精準。一是瞄準重點區域。瞄準珠三角、長三角、大西南地區,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走訪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積極引導他們來我市投資興業。二是確定重點領域。緊緊依靠我市產業實際,突出文化旅游、商貿物流、新型工業、現代農業招商,力求區域經濟在重點領域、產業特色上大步跨越。
(二)方式突出創新。突出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親情招商。根據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安排,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由市商務局牽頭,市經信局、市經開區、市工商聯等單位配合,組成吉首市招商引資小分隊,前往“珠三角”、“大西南”(重慶)、“長三角”等地區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歷經半月的“南下、西進、東征”,招商引資“百日攻堅”活動首戰告捷,與廣東省澄海商會、重慶市總商會、廣東省國防科技產業聯盟、中山市湘潭大學企業家校友會等7家知名商會、行業協會及廣州市高科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駿宜投資有限公司、溫州歐拓進出口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知名企業達成考察意向。今年1—7月全市共接待客商80余批次,外出招商40余批次。
(三)服務突出實效。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把“招商突破年”活動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主題之一,成立了以州委常委、市委書記劉珍瑜為第一組長的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市四大家主要負責人分包重點區域、分包重點企業,馬不停蹄地分赴招商一線推介項目、考察項目、引薦客商,與富麒集團、秀蘭集團、重慶交建投、湖南建工集團、廣鐵集團、太平洋集團、棕櫚集團、深圳賽為智能公司等大企業開展實質性合作。二是頂層設計高效。出臺了《吉首市招商引資扶持與獎勵政策》、《吉首市促進重點產業發展暫行辦法》,編印了《招商引資及產業發展政策摘編》,使我市的招商引資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制定了《吉首市“模擬審批”實施辦法》,開創全州之先河。吉首國際時代廣場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對過渡農貿市場建設采取“模擬審批”的辦法,大大節約了審批時間。三是專班服務有力。成立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辦公室,抽調60余名干部集中辦公,推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母親”式服務。
1—7月,我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仍不容忽視。
一是全民招商氛圍還不濃,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全市上下雖對招商引資工作引起重視,服務企業的思想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但距離“一切為了招商,一切為了外商”的良好氛圍還有差距。一些單位和個人認為招商引資工作是市委市政府領導的事,是招商部門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出現了招商引資工作發展不平衡的狀況。
二是要素保障不足。由于項目土地需求量大,土地指標趨緊,征地拆遷難度大,報批手續周期長,不少項目因土地供應和規劃問題,而不能及時落地開工。
三是執行力不夠。個別職能部門存在服務意識淡薄、大局觀念不強、工作效率低下、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個別人員對相關政策吃不透,形成人為梗阻,導致部分項目不能及時核準,前期工作無法推進,影響了項目及時落地;對于市里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不能及時兌現到位。如碧桂園項目土地爭議問題、吉首國際時代廣場項目土地協議問題等。
四是項目推進效率不均。部分項目上半年由于天氣等原因,進展緩慢。
五是招商合力不夠強。各部門缺乏配合意識,缺少溝通,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招商合力。
一是不斷夯實招商基礎。在著力和完善招商平臺建設的同時,著重從軟環境入手,做到招商、安商、富商相結合,實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戰略。
二是瞄準重點區域招商。瞄準與我市主導產業關聯度大的發達地區,確定主攻目標,有選擇性的到有商可招、有條件招商的地方去招商。
三是主攻重點企業招商。加強與國內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的溝通聯系,吸引他們到我市投資建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等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四是借助外力借船出海。培育發展沿海發達地區商會、協會和招商能人,盤活人脈資源,加強招商網絡化建設,廣泛捕捉商業信息,精心留意投資動向,做好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的文章。
五是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打破傳統思維、傳統方法、傳統作風,才能招好商,引好資。打破條條框框,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到招商隊伍中來。招商人員要精通業務,努力成為“全才”。招商團隊也要經常走出去,加強橫向聯系,要懂招商、會招商。
六是激活招商的積極性。著力提高招商人員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出臺一系列激勵措施,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實行重獎,著力營造“人人搶抓項目,個個心想招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