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任務和目標,如學習、工作、生活等。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制定計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一
一、建立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設專兼職人員負責管理。負責日常醫療廢物回收處理的檢查監督,進行醫療廢物回收。
二、醫療廢物暫存
(一)醫療廢物的暫存場所要合理選址,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防鼠、防蚊蠅、防盜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建立消毒記錄),保持環境整潔。
(二)配備收集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帶蓋暫存箱,并有相適應的廢物回收袋,生活垃圾裝黑色袋,醫療廢物裝黃色垃圾袋,銳利廢物和高度污染的醫療廢物按規定分別放入密閉、防刺、防滲容器或收集袋內。并標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回收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帽子、口子罩、橡膠手套等必要的防護設施,并進行了防護培訓。
(三)產生醫療廢物的科室,要有專人負責登記、分類收集、暫存、密閉運送。進行交接登記。登記內容包括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字等,登記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四)醫務人員出診治療后,應將醫療廢物帶回,不得留在出診地點與生活垃圾混放。
(五)使用專用運送工具,將分類分裝的醫療廢物按規定時間、路線,運送到指定的暫存場所,不得滲漏、遺撒、污染環境。醫療廢物暫存時間不超過2天。
三、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分袋收集處理
(一)感染性醫療廢物
1、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針頭分離放置于損傷性廢物內;
3、各種廢棄的血標本;
4、傳染病人使用后廢棄物裝雙層黃色袋。
(二)病理性廢物
病理切片后及手術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三)損傷性廢物
使用后的針頭、頭皮針、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紙盒內。
(四)藥物性廢物
過期、變質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及廢棄的疫苗等。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二
一、加強管理,專人負責。成立醫療廢物管理小組,相關科室指定專人(兼職)人員負責收集和處理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損傷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二、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醫療垃圾全部使用專用包裝物和容器,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貯存地點。暫時貯存地點專人負責管理。
三、相關科室建立醫療廢物管理情況登記表。登記核對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運送人員將醫療廢物交于指定的醫療垃圾處理點進行交接點數,詳細記錄重量、袋數、時間并雙方簽名。登記資料保存齊全。
四、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均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被醫療廢物刺傷等傷害時,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清創,對創面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必要時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
五、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的學習及培訓,提高了全體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治理工作的熟悉,并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治理人員進行了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設備操作、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六、存在問題:醫療廢物暫存間標識不規范;暫存間無防鼠防蠅措施及消毒設施,以上存在問題已在整改當中。
萬州區梨樹鄉衛生院
20xx年7月25日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三
1、工作人員著裝按照標準預防執行,戴好口罩、帽子、橡膠手套、穿高筒套鞋,做好個人防護,摘除手套后立即洗手。
2、清運垃圾時注意垃圾袋有無破損,防止利器損傷。發生利器損傷常規處理后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3、醫療廢物嚴格按五類放置,即感染性、損傷性、病理性、藥物性、化學性。作好交接記錄,按登記本逐項填寫,暫存時間不能超過2天,資料保存3年。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做好防蠅、防鼠、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門口設明顯的警示標識。如遇傳染性醫療廢物泄漏、流失、擴散,立即報告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
5、垃圾運走后暫存點進行清洗消毒,墻壁用20xxmg/l有效氯消毒液按每平方米50ml噴霧消毒,地面進行沖洗,每日紫外線燈照射消毒1次。
7、工作人員下班后做好個人清潔工作,更衣后方可離開工作區。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四
甲方:
乙方:
一、乙方責任:
在協議的有效期內,乙方必須保證所所產生的醫療廢棄物不能私自交給其他單位或個人處理。乙方明白本協議的醫療垃圾的特點和性質、由醫療垃圾或處理程序所導致或一起的健康、安全和環境危害。乙方負責醫療垃圾的暫時存放,定期將醫療垃圾交甲方暫存。在乙方運輸廢物前,保證醫療廢物包裝完好及封口緊密,防止所盛裝的廢物泄露污染環境。
二、甲方責任:
甲方收到乙方交來的醫療垃圾,應及時方處理并存放。如實填寫醫療垃圾轉交單,并經專人簽經字確認。在乙方的醫療廢物上交記錄單上,要有甲方相關人員簽字確認。
甲方(蓋章): 乙方(蓋章):
法人簽字: 法人簽字:
簽約日期: 簽約日期:
合同有效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五
一、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
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
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
5、廢棄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 械視為感染性廢
二、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
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 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
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 臘塊等。
三、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
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
四、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1、醫用針頭、縫合針。
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 備皮刀、手術鋸等。
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
五、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
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 藥品等。
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 致癌性藥物,可疑致癌性藥物,免疫^v^。
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六
為了加強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及污水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我診所實際情況制訂本制度。
一、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必須對醫療廢物及污水履行管理職責,進行日常監督,確保醫療廢物及污水的安全處置及管理。
二、被血液、體液污染的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床單等按醫療廢物處理。
三、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產生的廢物應當使用雙個黃色垃圾包裝袋,并及時密封。
四、醫療廢物桶并加蓋,醫療廢物、利器盒分類收集。
五、產生的醫療廢物必須置黃色垃圾袋中,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應防滲漏,外表面粘貼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的標簽。醫療廢物暫存不得超過48小時。
六、安瓶、針頭等利器應放入利器盒內,醫療廢物每日存放于醫療廢物暫存間后交由大地維康及時處置。
七、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各類廢物不得取出。包裝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八、禁止將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將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廢物中,應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九、任何人不得將醫療廢物自行外運、外賣。醫療廢物處置人員收集醫療廢物時,應做好記錄,并簽名。收集總量應與運出診所的總量進行核對,以免流失。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必須做好詳細記錄,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十、醫療產生的水,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匯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十一、每月對污水進行一次采樣,標本送往安康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污水檢測,檢測結果及時存檔。
醫療廢物的工作計劃篇七
參加人員:業務院長、院感委員會全體成員
會議主要議程:
一、 2015年院感工作簡要匯報。
二、 2015年工作部署。
三、 近期院感工作安排
四、 聽取各位委員對今年院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五、 業務院長趙雷講話。
會議記錄整理:
武主任:
一、2015年院感工作匯報
1、堅持每季度對各科室及重點部門進行質量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督導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實整改。做好質量檢查記錄。
2、積極開展醫院感染監測,突出院內感染監測的前瞻性和預防性。今年1月份起開展了一類手術切口感染和剖腹產手術目標性監測。每月對這兩類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統計,每季度將有關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反饋,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環節,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導實施。
3、加強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制定了我院《多重耐藥菌院感監測方
案》,設計了相關統計表格,并與檢驗科微生物室、臨床科室做好溝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切斷多重耐藥菌的院內傳播途徑,督促消毒隔離措施與手衛生的落實,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降低多重耐藥菌的危害。今年無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發生。
4、落實綜合執法檢查整改意見
針對內窺鏡室診療室與清消室無明確標識的問題,制作了分室標識牌,嚴格區分了診療與清消區域。針對供應室無菌包內滅菌指示卡放置問題,現已整改,診療器械包打包時全部放置包內滅菌指示卡,并定期對無菌器械包進行抽查,督促規范打包與滅菌。
5、加大院感管理培訓力度。有計劃地對醫務人員和保潔人員開展院感管理相關知識培訓,組織培訓講座4次。并于12月下旬組織全員院感知識考試。
6、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加大督查力度,認真執行分類收集處置制度、轉運制度和暫存間管理制度,使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逐步規范。
7、認真落實《萊蕪市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對照標準開展了院內自查,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工作,在市院感質控檢查中得到了檢查組的認可。
新的一年院感管理工作將繼續圍繞醫院醫療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業務指導和管理職能,規范落實管理制度,注重院感培訓,積極開展院感監測,加強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組織加強管理,規范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進一步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管理委員會會議,遇有院感事件發生或者重要議項時隨時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討論當前院感工作難點,解決現存問題。
2)進一步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多部門合作機制 積極展開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與相關科室積極配合,相互調和,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3)發揮臨床科室院感質控小組職能,及時監控各個感控環節,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和監測制度,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原則,避免和減少科室醫院感染病發率。
2、加強醫院感染培訓,提高醫院感染防控意識
1)組織院內講座培訓 采取全員集中講座、專題培訓等形式,針對醫院工作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組織全員培訓2—4次,增強醫院工作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
2)實時印發院感相關新標準規范及院感事件通報材料,以科室為單位組織學習。
3)開展保潔員的專項培訓。
4)組織院感管理知識考試
3、開展醫院感染監測,預防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
1)繼續開展i類切口感染和剖宮產手術切口感染目標性監測。
2)做好環境衛生學監測 按照《魯中礦業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中重點科室環境衛生學監測項目和監測頻次規定做好環境衛生學監測,并保存記錄。
3)落實我院《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監測方案》,認真做好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測。
4)患病率調查 擬定于9月份對全院所有住院病人進行患病率調查。
5)開展全院綜合性監測
4、加強重點部門、重點項目的醫院感染管理
效的干預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
5、加強手衛生管理 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6、繼續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認真落實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定期督查。
7、配合做好抗菌藥物管理 配合我院藥事管理委員會積極參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管理。
加強質控檢查,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 按照萊蕪市《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的要求,每季度組織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及時發現醫院院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督導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整改,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
三、近期工作安排
1、開展全院綜合性監測 根據市院感質控要求,要持續開展全院綜合性監測,擬定自4月份開始完善此項工作。
2、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 組織一次以醫院感染監測為主題的院內業務講座。
3、落實市消毒隔離強化治理行動,認真開展自查整改
按照市《全市消毒隔離強化治理行動實施方案》要求,近期對全院消毒隔離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對照《醫療機構消毒隔離監督檢查表》項目,逐項完善整改,做好迎檢工作。
4、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定期到科室督查指導,規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存管理。
四、聽取委員意見和建議
1、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2、深入科室督導臨床科室做好院感管理工作。
五、趙院長講話
趙院長進一步強調了加強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委員重視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積極配合院感科落實好近期幾項重點工作。
時 間:2012年4月17日14:00
地 點:醫院小會議室召開
參加人:
主持人:
會議內容:
一.院感科xx科長匯報了目前院感控制管理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1.組織管理:組織機構健全,管理制度已建立。問題:三級管理網絡成員需做部分調整。
2.院感知識培訓教育:制定了院內培訓教育計劃。問題:缺乏院感專職人員培訓。
3.監測與反饋:院感監測正常進行。問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只有消毒劑的化學監測,無消毒效果、環境衛生學的生物監測和病原體耐藥性監測。
4.醫務人員院感的預防和控制:開展了防護知識培訓。問題:無個人防護用品登記和職業暴露登記、報告、追蹤。
5.手衛生:已宣傳培訓。問題:部分醫務人員執行不規范,記錄不完整。
6.醫院的清潔、消毒與隔離:制度已建立。問題:有執行不規范的現象。
7.特殊部門、重點部位院感的控制與預防:問題:產房、新生兒病房、急診室、感染性疾病科、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內鏡室、口腔科、臨床實驗室、治療室、換藥室、洗衣房等內部布局不盡合理,設施不盡完善,執行制度、規范有缺陷。
8.醫療廢物管理:有制度及工作流程。問題:執行不到位。
9.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和消毒器械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已建立。問題:未索取證件,工作流程未按規定執行。
二.形成的決議:
1.組織管理:三級管理網絡成員調整,由院感科負責。
2.院感知識培訓教育:院感專職人員的上崗培訓、參加外出培訓,由醫務科具體安排。
3.監測與反饋:要求檢驗科開展生物監測工作。
4.醫務人員院感的預防和控制:醫護人員個人防護用品登記總務科負責,職業暴露登記、報告由各科負責,院感科督導。
5.手衛生:各科督促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規范,相關內容記錄在院感記錄本上。
6.醫院的清潔、消毒與隔離:各科督促醫務人員規范執行制度,記錄完整。護理部、院感科督導。
7.特殊部門、重點部位院感的控制與預防:產房、新
生兒病房、急診室、感染性疾病科、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內鏡室、口腔科、臨床實驗室、治療室、換藥室、洗衣房等的科室領導,要熟練掌握相關的院感要求,把存在的問題、改正解決的意見,寫成專題報告交到院感科,由院感科形成統一報告,交院長辦公會研究,在醫院修繕改造時予以解決。
8.醫療廢物管理:各科與總務科配合,規范執行。
9.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和消毒器械的管理:由藥械科負責組織實施。
xx院長強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我院創建“三甲醫院”重點工作之一,此項工作牽涉到醫院每個科室、貫穿于醫療工作的各個方面及全過程,需要全院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求全院各科室及全體醫護人員從自我做起,認真履行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各項制度、規范,按照院感委員會會議精神,積極自查整改,使我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切實提高醫療質量,為創建“三甲醫院”打下堅實基礎。
醫院感染管理管理委員會
2012年12月18日
時間:11月31日
地點:會議室
參加人員:各科室負責院感質量管理人員
主持人:李晉平
內容:有關醫院感染與控制內容
會議摘要:
今天下午召開院感委員會會議,主要內容是把上半年院感質量檢查每周對全院科室院感管理質量進行的檢查指導總結一下反饋給各科室。大部分科室醫護人員都能夠認真落實醫院感染各項工作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范,院感資料記錄及時完整,但還存在不少問題。 通過檢查主要問題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希望各科主任和護士長對照各科情況進行整改。
一.消毒滅菌方面
1.加藥注射器重復使用。
2.個別醫務人員院感知識掌握不全面,最基本的消毒液含量用法用途都不熟悉。
3.個別科室存在液體瓶上插著針頭現象,液體開封使用超過24小時。
4.個別醫務人員為病人操作及進治療室不戴口罩。
5.止血帶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
1.醫療廢物分類不清,注射器及針頭混放在一起。
2.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混裝。
三.手衛生方面
1.手衛生依從性差,個別醫務人員為多位患者操作之間有不洗手現象。
2.個別醫務人員七步洗手法操作不熟練。
提出整改措施:
1、要求全院各科室負責人要確實認識到院內感染的重要性,必須按照《院感管理規范》《消毒滅菌規范》和《醫院感染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結合本科室實際及時把存在的問題糾正過來,嚴格控制院內感染發生提高醫療質量。
2、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已不再是單純的消毒隔離還包括院感的目標性監測、手術室、病房、化驗室和供應室等重點科室的管理、員工職業安全、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等等。這需要全院醫務人員共同努力、配合院感科人員完善各項工作。各科室院感負責人要與院感科多聯系、多溝通,為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而通力合作。希望通過此次會議,促進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讓觀念變為行動,提高自覺性,提升執行力,從而真正達到“院感控制,你我共同參與”。
燕子山礦醫院感染科
2015年1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