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超市教案反思總結篇一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知道鐘面上有分針、時針以及1—12的數字。
2、初步認識整點,學習整點的記錄方式。
3、能較專注地參與活動,積極動腦思考。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觀察過鐘表。
2、物質準備:
(1)教具:實物鐘面一個,整點的時間記錄卡若干。
(2)學具:幼兒人手一個小鐘面,時間記錄卡若干,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了解鐘的作用。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手機、時鐘、手表、電腦、電話機……
(3)教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手機、手表、時鐘、電腦來知道現在是幾點鐘,它們可以讓人們知道時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時鐘。
2、認識鐘面。
(1)教師出示實物鐘面:今天我也帶來了一只鐘,看看鐘面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鐘面上有幾個數字?(一起說一說)鐘面上還有什么?(指針)有幾根指針?(3根)三根指針一樣嗎?(有的指針長長的叫分針、有的指針短短的叫時針、不停地在走動的是秒針)誰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示三根指針?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教師小結:鐘面上有數字、有指針。數字是按照1—12的順序排列在鐘面上的,12在上面、6在下面,3和9在左、右兩邊。指針有三根,它們的長短不同,最短的是時針、最長的是分針、不停地在走動的是秒針。
(4)游戲“我說你做”:教師說指針的名字,幼兒做相應的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熟練的程度加快速度)
3、認識整點,學習整點記錄的方式。
(1)游戲“捉迷藏”:現在時針和分針想和大家玩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想玩嗎?請你們閉上小眼睛。
(3)教師小結(出示12點整的鐘面):分針和時針都在數字12上,所以是12點整。
(4)現在它們還想和大家來玩個游戲,請你們看仔細了。教師再撥1點整,請幼兒觀察。提問:剛才分針是怎樣轉的?(分針轉了1圈)分針轉了一圈,時針走到哪了?(時針從數字12走到了數字1上)
(5)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一格。猜一猜,現在是什么時間?(出示1點整的'鐘面)
(7)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到數字12上,就是整點,這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8)教師帶幼兒撥整點。
4、學習整點記錄的方式。
(1)剛才你們學會了撥整點,那你們想來記錄時間嗎?
(2)教師出示時間記錄卡:時間記錄卡上有什么?
小結:時間就用“:”來表示,“:”的前面記錄時針的位置,“:”的后面記錄分針的位置,整點時分針記錄為“00”。
(3)教師帶幼兒一起記錄“12:00”。請個別幼兒記錄“1:00”。
(4)幼兒操作活動“你說我撥”。
教師說操作要求: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時間記錄卡,請你們兩人合作,一個人說整點時間,另一個人撥出時間并記錄,然后再交換。
(5)請個別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撥整點的。
(6)教師小結:你們都學會了撥整點和記錄時間這個本領,我還想來考考你們!
5、幼兒操作活動。
(1)請幼兒來說說第一題的要求:看鐘面記錄時間。
(2)師帶幼兒一起看第二題:請幼兒觀察圖上的動物在干什么?并給小動物連接相應的時間。
6、作業講評。
請作業書寫整潔的幼兒來展示。
大班超市教案反思總結篇二
設計意圖:
《指南》中明確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單雙數在幼兒的生活中也會經常得到運用,比如:幼兒最喜歡玩“找五官”游戲,其中就蘊含了單、雙數的數量經驗。大班幼兒生活內容不斷豐富,可他們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并不理解,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為了讓幼兒能夠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單、雙數問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1――10數字卡片若干、操作卡片(10以內數物對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2.幼兒:是數學寶寶1---10。(播放ppt,調皮的數字寶寶依次出場)
二、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并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1.教師出示數物對應的數字圖片1和2。(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單數和雙數之間的區別。
2.教師:那你知道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嗎?請你們再次仔細觀察每個數字寶寶上面的圓點。(播放ppt)
3.認識單數: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
(1)讓孩子們做單數的游戲。例如是3,就讓手中拿了3的孩子把它貼到單數的房子里。
(2)讓孩子說出單數,教師圈出單數。(播放ppt)
4.認識雙數:兩個兩個地數到最后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1)讓孩子們做雙數的游戲。例如是4,就讓手中拿了4的孩子把它貼到雙數的房子里。
(2)讓孩子說出雙數,教師圈出雙數。(播放ppt)
5.教師小結:教師小結: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兩個兩個地數到最后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6.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用兩個兩個圈在一起方法來確認單、雙數,并把它們送回它們的家。
三、結束部分
1.游戲:轉轉樂規則:指針指向數字幾,幼兒搶答判斷它是單數還是雙數。
2.游戲:照相規則:如果老師出示的數卡是單數,就自己擺個造型照相,如果老師出示的數卡是雙數,就找個好朋友,兩個人一起照合影。
3.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找找生活中,有什么物品可以用單、雙數表示。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以游戲開始,在游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于一系列動靜交替的游戲中,并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來學習單雙數,并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游戲發,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節,只有極少數幼兒能根據歸納出的單雙數規律,準確說出20以內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小百科:雙數(英文evennumbers)是數學中正偶數的別稱。在數學中與單數相對,可以表示為形如2n的數(n為正整數)。雙數必須能被2整除。值得注意的是0是偶數(20xx年國際數學協會規定零為偶數,我國20xx年也規定零為偶數)。
大班超市教案反思總結篇三
設計意圖:
幼兒的學習方法與生活不同于成人,提供給他們的學習內容應有助于其生活與發展,并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必須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通過幼兒親身參與,直接感知和體驗來學習;對幼兒進行的綜合教育,用整合的觀念和方法組織課程活動。同時二期課改也提出數學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動用逛超市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消費的過程中,體驗貨幣的價值。
2、初步認識植物的根、莖、葉
3、通過討論了解錢是大人辛苦掙來的,平時要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
不同標價的`商品若干、籃子、自制電腦、
幼兒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宣布消息
顧佳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開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東西又多又便宜,歡迎大家光臨。
顧佳說:我的超市還缺三個營業員,誰愿意?
幼兒自由聘請營業員。
二、高高興興逛超市
1、觀察幼兒購買的情況,鼓勵幼兒購買不同的商品。
2、適時引導幼兒看清標價后再拿。
3、觀察幼兒付錢的情況,適時引導。
三、交流分享
1、你買了什么商品?(根據幼兒購買的植物介紹植物的根、莖、葉)
植物都有根、莖、葉,誰能找到這些植物的根?莖?葉?
幼兒指認青菜、芹菜、郝菜、蘿卜、土豆等的根、莖、葉
2、你買了幾件商品,他們分別是多少錢?
引導幼兒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你們真有愛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處處想到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也要想到他們,關心他們。
4、引導:我們買了這么多東西,花了不少錢,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呢?
四、與客人交流
沈一陽:娃娃超市的東西可多了!請客人老師也來逛逛我們的娃娃超市,好嗎?(幼兒邀請客人老師)
大班超市教案反思總結篇四
小班幼兒活動范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幼兒要窄和貧乏,所在數學活動中材料的選擇上要貼近他們平時的生活,應是幼兒所熟悉的,也是他們所理解的?!豆渖痰辍?,就是取材于他們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一個社會性活動。在逛商店的過程中,通過讓孩子買相同款式的服裝,和買相同色彩的天線寶寶活動,將數學知識里的圖形對應、顏色對應巧妙地融合其中。小班幼兒注意力不夠穩定,活動中情緒波動大,所以活動“逛商店”的過程采用游戲化的方式,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利于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心,保持有意注意,并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成一定的數學概念。
1、能從眾多圖案中找到與指定目標對應的圖形、物體,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重點)
2、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喜歡數學活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將活動室布置成小形的服裝店,服裝小卡片若干
2、天線寶寶和其他小玩具若干。
(情景的創設,是吸引小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有效辦法。也是讓活動更顯生活化,更具生動性的手段)
主要提問:商店里有些什么?它們一樣嗎?。都是什么樣的?(從類型和顏色上來回答)
2、集體操作活動:選衣服,褲子,帽子
a、買帽子:教師拿出一頂帽子,請幼兒去商店里尋找同樣款式的帽子。(個別操作)
b、買衣服:請一幼兒在商店里買一件衣服,其他幼兒按照這個款式在商店里找相同的衣服。(小組操作)
c、買褲子:征求幼兒的意見,教師買來一條褲子,請全體去商店里尋找同樣款式的褲子。(集體操作)
(數學知識是從動作本身產生出來的,在數學活動中,讓幼兒實際操作物體,讓他們對物體施加動作,對他們學習數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小班幼兒通過外部動作可以感知到數學的概念屬性。也符合他們適合在活動中學習的特點。)
主要提問:這件衣服(帽子、褲子)是怎么樣的?小朋友到商店里找出來好嗎?
3、和天線寶寶玩游戲
a、請幼兒按照身上的顏色標志去尋找顏色相對應的天線寶寶,并排除其他物品的干擾(排除形狀、顏色的干擾,找到和自己身上顏色相對應的物品,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主要提問:天線寶寶在哪里呢?抱一個和自己身上的圖形一樣的天線寶寶玩。
4、請客人老師檢驗孩子們拿的天線寶寶是否和幼兒身上的顏色相對應。
1、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并創設情景貫穿活動始終,游戲化教學,生動,有趣;
2、活動中幼兒充分“動“起來,人人有操作的機會,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
大班超市教案反思總結篇五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方便的超市》游戲教案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了解超市的功能與特點,知道超市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感受超市購物的樂趣。
2.能在老師和朋友面前大膽連貫地介紹超市的特點和超市的食品。
3.掌握在超市購物時應遵守的文明規則。
4.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5.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1.教師提前與超市聯系,爭取參觀活動能夠得到超市的支持,外出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2.每位幼兒從家里帶2元錢來幼兒園。
1.參觀、購物前教師幫助幼兒了解參觀內容和參觀要求。
--提問:今天,我們要去超市參觀,請大家說說在參觀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發言)
--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提問:你去過超市嗎?超市是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
選購商品時要注意些什么啊?
--小結:在參觀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聽從指揮。超市是公共場所,是購物的地方,不能亂動貨架上的東西。
2.參觀超市:(幼兒在教室的帶領下,分成若干小組參觀超市,教師隨時解答幼兒的提問)
--觀察超市貨物的擺放,有什么樣的規律。
--觀察超市收款的過程,比較和商店購物時有什么不同,了解超市購物的流程。
--幼兒自由參觀,教師巡回觀察,提醒幼兒不打擾別人購物,不亂動東西。
3.超市購物。
--幼兒選擇商品,自行思考、解決遇到問題。
--交費購物。
4.參觀、購物后的評論。
--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超市的特點和超市購物的流程,重點培養
和提高幼兒觀察后的歸納、表達能力,教師注意總結和引導。
--討論:買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你喜歡在超市購物嗎?為什么?
5.教師小結
參觀超市的過程,歸納超市的特點以及超市購物的注意事項,幫助幼兒了解超市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所以越多的人喜歡在超市購物了。
1.活動后可以開展創造性游戲:娃娃超市。
2.請家長帶孩子一起去超市購物,感受超市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感受超市購物的樂趣。
《方便的超市》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第三單元《看看我們周圍的商店》中,主題二《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中的第三個課題。
課前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學生經常在節假日隨父母逛街、購物,他們對商業場所的情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本地區一些著名的超市,由于經常光顧,學生對它們的大致情況,比如所售商品、服務態度等有一些認識。但由于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于超市的認識還非常表面化,多數學生單純的認為超市僅僅是購物的場所,比如他們只能說出在超市里曾經買過和見過的商品,沒有注意到超市內各樓層商品的.類別以及各個超市的不同特色,更意識不到超市是城市發展的縮影、時代進步的標志。同時,學生對于商業的繁榮、商品種類的增加所反映出來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認識不足。
在單元的背景下,在理解教材設計意圖的基礎上,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1了解超市的特點及作用,知道超市與其他購物場所的主要區別。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的能力。2激發學生探究商業活動的興趣,認識到祖國經濟的日益繁榮,懂得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3懂得調查、體驗、探究、討論、發表、合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