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篇一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需要及月份目標,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共同參與設置各種區域。同時,還應為幼兒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開發性的游戲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的點撥指導。
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我們為孩子創設了社會性區域(我的一家、夢想秀工場、水果加工坊)、建筑區(建筑工地)、語言區(童心世界)、科學區(魔法學校)、美工區(創意空間)七個區域,現將各區域展開計劃制定如下:
1.遵守區域規則,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區域材料進行游戲。
2.學習掌握各種活動的基本技能,對新材料能積極探索、研究。
3.活動中會和同伴商量、合作,遇到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4.能認真進行操作并愛護材料,操作結束后能收拾整理區域。
1.根據本學期區域活動情況,對現有各區域材料進行檢查和整理。
2.將幼小銜接內容滲透進區域,豐富相關的操作材料。
3.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不斷更新補充和調整區域材料。
三、各區域創設目標及措施:
(一)社會性區域(娃娃家)
1.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展游戲,愿意和同伴協商、合作。
2.能根據各自扮演的角色游戲,和同伴大膽交流。
3.能將家庭里發生的事情進行模擬表演。
措施:
1.通過談話了解娃娃家活動的內容,豐富孩子對角色的認識。
2.營造娃娃家的氛圍 ,指導幼兒正確認識衣物對應的職業。
3.提供多種表演的道具,指導幼兒進行合作游戲。
(二)社會性區域(表演區)
1.對表演產生興趣,能大膽自信的表演節目。
2.合理的選擇喜歡的樂器并能正確的演繹。
3.能和同伴合作表演節目,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措施:
1.指導幼兒正確認識各種樂器,懂得不同樂器的表演方式。
2.鼓勵幼兒輪流進行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3.以節目單的形式開展活動,提供幼兒表演興趣。
(三)社會性區域(水果加工坊)
1.能根據不同水果的特點用正確、合適的方法處理。
2.會做簡單的水果拼盤,有美的感受和欣賞。
3.掌握基本的切、削、刨等技能。
4.能和其他區域進行互動,大膽推銷自己的商品。
措施:
1.通過談話了解不同水果的特點,引導幼兒思考用合理的'方法處理水果。
2.指導幼兒制作水果清洗、削皮、切塊流程圖,供幼兒參考制作。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制作不同的水果拼盤。
(四)建筑區
1.能和同伴協商制定搭建主題,并合理選擇搭建材料。
2.會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感受的東西。
3.能交流講述創建的內容與作品,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措施:
1.鼓勵幼兒自主的選擇多種材料進行組合搭建。
2.指導幼兒選擇輔助材料豐富建筑作品。
3.提供圖片、視頻,豐富幼兒建筑的經驗及視野。
(五)科學區
1.正確運用多種材料(七巧板、接龍、棋類、智力拼圖等),探索多樣化的玩法,發揮創造性,一物多用。
2.會做科學小實驗,活動有目的,操作認真。
3.能有重點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有探索欲望。
4.能自覺、有條理的收拾游戲材料。
措施:
1.提供多種容易操作的材料 ,指導幼兒進行科學小實驗,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指導幼兒正確的記錄試驗結果,懂得有效試驗。
3.及時更新替換幼兒試驗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六)美工區
1.引導幼兒對色彩感興趣,愿意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均勻飽滿地構圖。
2.會收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感受的事物。
3.會用多種工具材料與同伴一起用涂、畫、捏、折、撕、貼、剪、印染等方法有創造性地合作完成作品。
4.并能交流講述活動內容與作品,相互學習促進。
措施:
1.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對材料的認識,了解材料的正確使用。
2.提供多種自然材料,知道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3.鼓勵幼兒大膽用色、大膽創造,增加幼兒的自信心。
(七)語言區
1.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能初步看懂圖畫書中的主要內容,并能夠表演。
2.對圖片感興趣,能看圖說話,學說普通話。
3.初步學習運用廢舊材料修補圖書。
措施:
1.營造閱讀的氛圍,通過榜樣的方法指導幼兒正確閱讀。
2.提供多種工具,示范的方法指導幼兒正確的使用修補圖書。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能從區域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幼
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思維數學”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計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轉盤、筆和記錄單。
(3)貼有數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動物的家、各種小動物若干。
(5)提供標有單價的菜單,購物單和數字卡片。
(6)鐘面和時間卡片。
(7)提供水果、加減算式題卡若干。
(8)竹塊若干。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游戲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活動過程:
一、引題,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玩區域活動了。
2、開設的“思維數學“區域有:計算魔筒、水果大轉盤、晾衣服、小動物找家、
買菜、認識時鐘、水果籃、竹塊分類。
二、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各個區域,了解每個區里的活動內容。
思維數學區(1)計算魔筒:學習10以內的加法。變換加減數(旋轉紅色紙條),找出相應的得數與差。
思維數學區(2)水果大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思維數學區(3)衣服: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學習10以內數的分成。
思維數學區(4)小動物找家:根據小動物家上的數字粘貼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感知10以內的數物對應。
思維數學區(5)買菜:看清購物單上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單價,隨意取一張購物單,根據購物單上的要求選擇數字卡和符號卡,列出相應的加法式題,算出買菜所需的花費。
思維數學區(6)認識時鐘:根據時間卡片上的時間,在小兔、加菲貓的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正確地辨認整點、半點。
思維數學區(7)水果籃:隨意取一個水果籃,根據籃中水果的種類(或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張相應的式題卡,并說說理由。
思維數學區(8)竹塊分類:取9塊竹塊,分一分,然后在紙上記錄10以內數的分成。
三、教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鼓勵幼兒選擇沒有嘗試過的區域進
行游戲。
2、重點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教師觀察、適時介入指導各個區域的活動,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
幼兒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2、重點指導:晾衣服、買菜、計算魔筒這三個區域。
五、活動講評、收拾整理。
1、談話:你今天玩了什么區,玩得怎么樣?(讓幼兒說說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你覺得還有什么材料可以拿來用在區域里面?
4、幼兒收拾材料,整理區域。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設計時鐘,并讓幼兒制作時鐘,進一步鞏固孩子對整點及半點的認識。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橡皮泥,時鐘,蠟筆、畫紙、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材料。(延伸談話)
1、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你喜歡什么樣的時鐘呢?今天老師準備了掛歷紙及蠟筆,小朋友可以先想好自己想做的時鐘的樣子,把它畫好再剪下來進行制作;也可以選擇連續的畫出來,制作成圖書。
2、這里還有橡皮泥,你也可以用橡皮泥制作出自己心里想的時鐘。
3、做好后,你可以選擇到表演區去展覽,或標上價錢向別人推薦自己的作品進行交易。
二、幼兒選擇區角。
請幼兒自選區角進行活動。
三、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看用掛歷紙及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能不能做出鐘表的基本特征(時針、分針、12個數字),給予相應的指導。
2、鼓勵圖書制作的小朋友充分發揮想像,創設不同款式、顏色、大小的時鐘。
3、觀察制作完成的小朋友能否進行交易,給予幫助。引導他們進行“你說時間,我來撥”的游戲,鞏固對時間的認識。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五、評價本次區域活動的情況。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能從區域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思維數學”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計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轉盤、筆和記錄單。
(3)貼有數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動物的家、各種小動物若干。
(5)提供標有單價的菜單,購物單和數字卡片。
(6)鐘面和時間卡片。
(7)提供水果、加減算式題卡若干。
(8)竹塊若干。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在游戲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活動過程:
一、引題,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玩區域活動了。買菜、認識時鐘、水果籃、竹塊分類。
二、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各個區域,了解每個區里的活動內容。
思維數學區(1)計算魔筒:學習10以內的加法。變換加減數(旋轉紅色紙條),找出相應的得數與差。
思維數學區(2)水果大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思維數學區(3)衣服: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學習10以內數的分成。
思維數學區(4)小動物找家:根據小動物家上的數字粘貼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感知10以內的數物對應。
思維數學區(5)買菜:看清購物單上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單價,隨意取一張購物單,根據購物單上的要求選擇數字卡和符號卡,列出相應的.加法式題,算出買菜所需的花費。
思維數學區(6)認識時鐘:根據時間卡片上的時間,在小兔、加菲貓的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正確地辨認整點、半點。
思維數學區(7)水果籃:隨意取一個水果籃,根據籃中水果的種類(或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張相應的式題卡,并說說理由。
思維數學區(8)竹塊分類:取9塊竹塊,分一分,然后在紙上記錄10以內數的分成。
三、教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鼓勵幼兒選擇沒有嘗試過的區域進行游戲。
2、重點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教師觀察、適時介入指導各個區域的活動,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幼兒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2、重點指導:晾衣服、買菜、計算魔筒這三個區域。
五、活動講評、收拾整理。
1、談話:你今天玩了什么區,玩得怎么樣?(讓幼兒說說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你覺得還有什么材料可以拿來用在區域里面?
4、幼兒收拾材料,整理區域。
大班建構區域活動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秋天都有什么果實成熟。
2、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各種秋天成熟的果子實物。
2、學習與活動用書——社會p8。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你們都知道什么果子成熟了嗎?
2、幼兒討論有什么果實在秋天會成熟。
二、學兒歌
1、師:有這么多的果實在秋天成熟。那我們就學一首兒歌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個花籃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看書上也有好多小朋友在摘果子。他們摘的都是什么果子呢?(幼兒討論)
四、農民伯伯從種到收非常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活動結束:
如果有場所讓幼兒親自體驗采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