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班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一
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響水縣紅纓雙語實驗幼兒園以“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為主題,對家長開放了半日活動,既增強了幼兒愛惜糧食的意識,又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與生活的真實情況。
小班的孩子們稚氣未脫、懵懂可愛,在幼兒園里學習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小班的老師們針對這一特點和此次的主題,給孩子們生動有趣的講述了《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幼兒明白了每天把飯菜吃干凈,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中班的孩子好奇好問,對新鮮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中班組的老師請幼兒觀察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了解它們的外形與營養價值,并請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工——《金燦燦的麥田》,來加深幼兒對糧食的了解和喜愛,這樣就會更加珍惜糧食。
大班的孩子們更獨立自主,他們的情感體驗與社會有較多的聯系,產生強烈的是非感和道德感,因此大班的`老師通過視頻讓他們了解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長期遭受營養之苦,孩子們看完視頻受到感染,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通過"世界糧食日"主題教學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為“光盤行動”代言,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爭做愛惜糧食的文明小使者。
同時,通過實行家長開放日的活動,為家長們提供了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在園活動的平臺,讓家園攜手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家園共同的努力,才能讓幼兒園成為孩子們、家長們真正的開心樂園。
小班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二
為了幫助小朋友了解糧食的重要性,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好品德,在“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幼兒園開展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世界糧食日主題教育。
針對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的主題活動方案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我們充分利用餐前、午點的時間和幼兒進行談話“怎樣吃飯好”,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飯量添加飯菜,開展競賽“哪一組吃得最干凈”等形式,讓幼兒進行節約活動,鼓勵幼兒從我做起,不浪費米粒。
對好剩飯的孩子,我們就給他們第一次盛的飯少一些,不給他們浪費的機會。給他們講農民伯伯種莊稼的故事,讓孩子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對容易撒飯的孩子,我們就教會他們正確的吃飯方法,給他們講節約糧食美德的故事,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對吃飯習慣好,一粒米飯也不剩的孩子,給予他們表揚,并鼓勵其他的孩子向他們學習。
在教育幼兒的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孩子們回到家后,不僅能自己做到節約糧食,還要監督大人們也能做到珍惜糧食,懂得節約糧食的重要性。通過“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系列教育活動,倒飯幼兒的人數幾乎沒有了,吃飯撒一地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嚷著不愛吃的聲音也少了。孩子們紛紛表示“不做漏嘴巴”,“要把飯吃光光”,做一個節約糧食的好寶寶。
當然,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從幼兒的活動,行為中發現教育的契機,真正做到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養成愛糧節糧、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讓大家以節約為榮,節約成為一種新時尚,做愛惜糧食的文明小使者。
小班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三
20xx年x月16日至27日,我校志愿者聯盟在社長王瑞霏的倡議下,舉行了為期兩周的光盤行動,號召全校師生投入到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實際行動中去。團委盧慶澤老師、總務處許曉鵬老師以及食堂管理員都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導。
1、在教學樓和食堂內張貼各種形式的宣傳海報和條幅,處處體現節約的主題。
2、在教學樓陽光大廳制作了一個大型宣傳條幅,進行“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承諾簽名活動,反映良好。
3、在食堂回收處,志愿者們手持警示海報,提醒來往的同學們注意節約糧食。兩周的活動后,剩飯浪費現象有一定改善。
4、志愿者們幫助食堂的師傅回收碗筷,傾倒垃圾,深切地感受到浪費現象的嚴重和觸目驚心。
在活動中,志愿者們用心,用手,用行動,用語言,奉獻出一份光和熱,從承諾光盤開始,從點滴小事做起,倡導環保理念,做到勤儉節約,不浪費,不揮霍,影響一個,帶動一個,拉動一個,讓勤儉節約的風氣蔚然成風。
小班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總結與反思篇四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優良品德,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青島市市南區成武路幼兒園開展了“珍惜糧食,我們在行動”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聽,成武路幼兒園里傳來了孩子們稚氣的朗誦聲。小班級部特別邀請了家委會的家長走進課堂,向孩子們介紹了“世界糧食日”,通過《憫農》這首古詩讓幼兒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知道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它凝聚著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生活即教育,讓孩子親身實踐和體驗就是最好的課程。當孩子們知道了解了糧食種植、收獲的艱辛后,各班刮起了一陣“光盤”行動的節約風。珍惜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我們平時吃的香噴噴的饅頭是怎樣做出來的呢?中班級部邀請了心靈手巧的媽媽和奶奶姥姥們,和幼兒一起動手制作花樣面食。看,伙房的叔叔阿姨為小朋友們精心準備了添加紫薯、菠菜、南瓜的面團,五彩繽紛的面團不僅好看,還有著豐富的營養呢!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分面、揉面、造型……原來做一個小小的饅頭需要這么多步驟呀!貼近生活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在勞動中體驗成長,讓“珍惜糧食“的理念深入孩子們心中。
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勁頭十足,做的多認真呀!饅頭蒸好后,孩子們的小臉兒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自己親手制作的饅頭吃起來感覺格外的香哦!
大班的小朋友來到了蛋糕店,現場觀看了蛋糕師傅制作蛋糕的過程。蛋糕師傅細致地為孩子們講解每一道工序,不一會兒,漂亮的生日蛋糕就出現在了孩子們的眼前。蛋糕師傅制作蛋糕的技藝讓孩子們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通過參觀蛋糕制作過程,孩子們了解了蛋糕制作的過程,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
為廣泛宣傳愛糧節糧的重要意義,大班老師們帶領幼兒走向社區,孩子們用響亮的聲音喊出“珍惜糧食,我們在行動”的口號,派發“光盤行動倡議書”。親子設計節約糧食海報,為建設文明、和諧的幼兒園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小班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五
利用教師會,以《倡導節約光榮,建設節約型學?!窞橹黝},首先讓每個教師從自己的生活和教學開始,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節儉使用辦公用品,用言傳身教為學生做榜樣。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為契機,對學生進行《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品質教育。紅領巾廣播站時常為全校師生播送精選出的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經典故事。在學校led顯示屏上播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宣傳標語……讓節約意識在全校師生中入心入腦,并自覺踐行在行動中。
學校統一安排,每天每班都有一名老師到班級與學生一起用餐,負責該班午餐管理。老師要組織學生有序地排隊自己盛飯菜,要求學生保持安靜用餐,不浪費糧食,力爭人人做到“光盤”。餐后,教師除了要敦促學生按照分工把餐具送回食堂,做好餐后衛生打掃外,還要對學生用餐紀律和是否剩飯菜等情況進行了總結?,F在,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
各班級按照學校的布置,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引入主題,引經據典,開展節約與浪費大討論。從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等;以及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人口越來越多的現實……,闡釋了人類必須節約糧食的道理。
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校師生的靈魂里,烙印下了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浪費一度電、一滴水,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水電,就是在拯救人類自己。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盛多少,“光盤行動”!這一切必將促進“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之花在xx學校的'校園里開放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