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兩位數除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一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通過對本課教學的反思,在此我提出幾點:
第一,大膽、靈活地借鑒太谷的教學經驗。
在這節課中,從開始的復習導入到新課的傳授,我一直在嘗試著讓學生動起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教師在整節課中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在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時起到了點撥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緊緊的跟著教師設計的導學案進行學習,讓學生嘗試、探究、總結出方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在不斷地復述,不斷地討論,不斷地有新的發現,這樣,無形中就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為學生的發展創造環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教學中主要是讓孩子們學會確定除的順序,商的書寫位置及試商的方法,孩子們已經學會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所以對于除的順序和書寫位置都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本冊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重點和難點我就放在了教學孩子們試商的方法。
記得原來教學這個單元的時候感覺孩子們掌握試商的方法都很難,所以這次又遇到這個單元感覺很忐忑,也特別小心翼翼。教學時,我首先讓孩子們復習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鞏固除的順序就是從高位除起,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夠除就看前兩位,還有商的書寫,反反復復強調書寫時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然后再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因為復習到位,孩子們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很輕松的排除了這兩個困難,接下來我就著手解決試商的問題。從例題3開始書本就開始正式教學試商,記得原來教學把除數看成整十數時要求孩子們寫到這個數的上面,導致很多孩子總是拿這個整十數去乘,吸取了原來的經驗教訓,這一次我告訴孩子們這個整十數我們不可以寫到本子上,而是要把這個數記在心里來進行試商,經過這樣的改變,大部分同學沒有出現用整十數去乘的現象,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其次有關于試商的方法,其實試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孩子們才剛剛接觸試商就一下子把這么多試商的方法告訴孩子們,孩子們掌握起來有困難,這么多的方法還會擾亂他們的思維,還有就算有的孩子掌握了,但由于方法太多,在實際的運用中孩子們不記得用,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講了2種方法:一是看成接近的整十數的方法來試商;二是24,25,26看成25來試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很快,而且三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了孩子們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由此我想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應該不斷的關注孩子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改進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讓孩子們能夠在40分鐘得到更多的收益,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果!
三年級兩位數除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二
1、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激活舊知,為新知作好鋪墊。復習題設計設計了學生參加環保小組的練習,不僅復習回顧了上節課所學的筆算除法,而且以此引入了本課的新知,銜接緊密。
2、比較新舊知識的異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新舊知識之間既有相互貫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而這種不同點往往正是舊知識的發展與提高,所以武老師適時地抓住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從而獲取新知識,體驗獨立發現的愉悅。課上我先讓學生回憶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過程,孩子們能夠說出要先從最高位開始除起,最高位不夠除,就要看前兩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
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時,學生已經有了口算的基礎,在試商時,學生按老師要求先把想的內容寫下來,例如:245÷60=?想:60×4=240,240最接近245,所以商試4。再例如:189÷29=?想:把29看成30的話,30×6=180,180最接近189,那么商試6。接著還需理解兩位數除法中,前兩位不夠除時,看前三位,商寫在個位;而當前兩位夠除時,就要先除前兩位、商寫在十位,例如:318÷15=?就是這樣。通過多次鞏固商書寫的位置和除的順序的基本問題學生基本解決。之后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例1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通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例3的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例4教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盡管教學時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很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
課上,特別針對試商、調商進行了大量練習,尤其是對于除數是24、25、26等的題進行了強調,例如:195÷26=?把26想成25,25×8=200,所以商試7。之后鞏固記憶25×4=100、25×5=125、25×6=150、25×7=175,25×8=200等。
課后,通過學生的作業,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又進行了針對性的練習。另外,在做完題后,讓學生加上了驗算,使其能夠自我驗證,自我檢查,反而出錯的幾率小了很多。然后還讓學生每天花上幾分鐘進行口算練習,為筆算打好基礎。
新授中,當學生列出三個算式時,不是急于講解,而是又引導學生比較與以前所學的知識的異同,2人小組交流,及時把學生拉向主動探索新知的途徑。二、練習扎實有效,總結及時。在練習設計中,教師并沒有追求數量,而是在做每一道題中都讓學生講解計算過程,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獲,在最后還總結了計算的方法,教學效果很好。三、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的有效融合。在邊做邊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把學生的錯誤方法呈現出來,然后供大家參考,有效率極高,在練習被除數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嗎?舉了不同的例子,從事實上說明了正確與否,讓學生印象深刻。建議:在讓學生說過程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可以選擇性的,這樣可以為后面更豐富的練習留下時間。
三年級兩位數除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三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單元《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一課。
這是學生在學習了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的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打下基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注重讓學生牢記法則,通過反復練習形成計算技能,忽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利于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將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做為重點,并且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設計時先從復習鋪墊導入,通過()里最大能填幾、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為學習新課做鋪墊。在課上一位學生在計算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時商的位置商錯了,我就抓住這一有利的教育契機,讓學生進行改錯,加深了學生對于商的定位的認識。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讓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從中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引出第一個例題84÷21,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因為被除數和除數數字簡單,所以不少學生很自然會想到直接試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有準備題的鋪墊把21看成20來試商,接著通過三個題目的練習鞏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數看成接進的整十數來試商這個題型。但是在這個例題上用的時間有些過長,導致留給第二個例題得時間比較少,另外四舍商易大需要調商的練習雖然書上沒有出現,但是自己在備課時需要考慮到并進行另外的補充,否則會給學生造成只有五入商易小才需要調商的假象。
第二個例題是196÷39,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4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感覺到學生練習時計算的速度、正確率差異較大,其實設計時完全可以分散難點,先利用兩個例題教學一次試商成功的四舍法和五入法,再在后面的鞏固練習中增加難度,出現需要調商的練習,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會這么辛苦,以后還需在教材處理上多下工夫。
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四道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題“根據試商情況,很快說出準確商”,我對書上的練習進行了改編,兩道四舍兩道五入,通過這幾題的練習讓學生感悟到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調商就不會太盲目了。但是做、講評的模式稍顯枯燥,另外準備時間的倉促,第3題、第4題都沒有出示正確答案,給學生的感性認識不夠。
計算課的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方法,又要設計新穎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加強理論資料的搜集和課堂的實踐,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三年級兩位數除一位數教學反思篇四
教完p84頁例2后,整堂下來我覺得是一帆風順,但是當我批改作業時卻發現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不夠高。我查看了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學生比較粗心
(二)學生數學基礎較差。
(三)少數學生受到知識負遷移。
對于以上出現的諸多問題,我以后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學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學生從小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要克服學生的粗心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應和家長多溝通交流,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
重視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作業時間,使其能認真書寫,適當采取一些措施,對書寫不整潔、不規范的學生讓其重寫。
2.重點進行口算訓練。
上學期本班口算能力測試較差,這個學期要特別加強。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在每堂數學課中,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把口算教學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不會計算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當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養一些小助手,讓他們組成數學互助小組,讓優生幫忙輔導差生,既減輕了我的負擔,又讓優秀的學生有事情可做。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三年級兩位數除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五
《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73——80頁的教學內容,就這節課我做如下反思: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適時地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通過復習舊知,鞏固練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幫助本節課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以及試商的方法,潛移默化理解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本節課是以計算為主的一節課,不但有較強的計算算理知識,還有培養學生正確試商、正確書寫、認真計算的習慣養成。
1、不會試商,不知道商寫在哪一位上;
2.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不夠除(不夠商1)該咋辦;余數比除數大了該怎么辦。由于我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帶著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的教室,有備而去,課上通過個體板演、獨立練習、小組競賽等教學策略學生獲得了知識,正確掌握了計算的方法,突破了試商的難點。
1、對學生的學力估計過高,少數學生沒有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2.不能關注全體學生,對幾個希望生強化太少;
3.練習的方法、形式雖然多,但是強度不大;
4.評價學生不能即時,評價方法單一;
5.整堂課時間分配把控不和諧,前松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