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演講稿>2023年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通用5篇)

2023年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通用5篇)

時間:2023-09-28 14:43:17 作者:筆塵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篇一

教案都必須要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各個內容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接下來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幼兒園大班音樂律動教案:金蛇狂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并嘗試用舞龍游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誦的幫助下,學習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行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注意與本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1、觀看舞龍的錄像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

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1、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師怎么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并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熱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并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現在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行舞龍比賽,誰愿意當紅隊隊長?誰愿意當綠隊隊長?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后面。注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現在分成兩隊了,可以怎么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并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加舞龍比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始,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現在我們把舞龍的游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篇二

1、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伴隨音樂學習小丑得意、走、看和選菜的動作。

2、在了解4/4xxxxxo/這個節奏的基礎上,伴隨音樂創編出與該節奏相匹配的切菜動作。

3、驗當廚師進行游戲的快樂。

已經用該音樂玩過找朋友的游戲。

一、了解故事情節

模仿學習情節所匹配的動作。(幼兒圍圈坐)

1、在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下初步學習基本動作。

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看看我是誰?(教師戴上小丑的紅鼻頭)

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廚房做一頓香噴噴大餐,(做得意的動作),進了廚房,我走走走走走/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發現了我最喜歡的菜(做指菜動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準備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配樂,教師完整示范動作兩遍。

幼兒完整模仿學習兩遍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初步有節奏的隨音樂做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切的動作

連續完整游戲(兩遍)

第一遍游戲: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切菜的節奏

第二遍游戲:教師重點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在做切的動作時候的節奏

二、用4/4xxxxxo/節奏創編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用替換的方法創編片和拍的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片魚的.動作,幼兒在圈上按順時針的方向移動,完整玩片魚片的游戲(關注幼兒在移動時候的節奏和空間距離的調整,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節奏,以及片魚片的節奏。)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拍姜的動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戲

2、幼兒自由創編切菜的動作

幼兒創編不同菜的切法

教師引入魔法菜板,進一步激發孩子創編的興趣

配樂完整游戲三遍

3、結束

師:現在,端上我們切好的菜吧,跟著老師走,咱們炒菜去吧。(幼兒假裝端菜狀,離開)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變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數量。

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嘻哈音樂,該曲有鮮明、強烈的節奏,歌曲里幽默又特別的唱腔吸引了幼兒,孩子們都覺得音樂里“有著一個搞笑的人’。同時,作為嘻哈音樂,是幼兒很少接觸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新奇的有興趣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有利于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

小丑,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體現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點,于是我選擇了訃丑的角色,借助小丑這個角色充分去感受音樂幽默風趣的特點。而整個活動以‘‘小丑當大廚”的情境為背景,以“切菜”的脈絡貫穿其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并能創造出多種切菜方法。

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篇三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保護樹木的意識和責任感。

2、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歌曲的旋律自編動作,真切自然地進行扮演。

3、引導幼兒唱出敘事歌曲流暢的特點。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比較連貫、自然的演唱歌曲。

難點:理解歌詞的內容,樂意為歌曲自編動作,進行扮演唱。

活動準備:

知識:簡單了解有關環保的知識。

物質:錄音磁帶和錄音機,與歌曲內容相符的圖片兩幅。

活動方式:集體與分組結合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傾聽歌曲的錄音磁帶,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好嗎。

二、展開:

1、提問問題,理解歌詞:

2、出示圖片,再次完整欣賞歌曲,引發幼兒的`模仿興趣。

引導語:“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傾聽一遍,請你把最喜歡的一句記下來。”問:“誰來學唱自身喜歡的一句?,對模仿出的幼兒和時褒揚鼓勵,頒發小獎品,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

3、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幼兒完整跟唱歌曲第一段。

4、播放錄音伴奏,集體完整跟唱。

5、播放錄音演唱,請幼兒完整欣賞,并大膽歌唱。

6、幼兒集體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示自身的感情,可以自編動作進行扮演唱。

7、講解歌曲特點,兩人面對面,以敘事的形式進行演唱。

三、結束:播放一段搖籃曲請幼兒欣賞,動靜交替,結束活動!

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篇四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族音樂歡快、優美的特點。

2.初步掌握跑馬步的基本動作。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課件、自制幼兒騎馬用的頭巾。

2.經驗準備:幼兒提前了解蒙古族的習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樂特點。

幼兒聽《草原小牧民》律動進教室。(1分)

2.欣賞音樂并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1)幼兒欣賞音樂。

a.師:剛才那首好聽的音樂,小朋友再認真聽聽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兒說說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

a.現在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們都在做什么?

b.幼兒根據幻燈片說出人們的`生活。(2分)

c.教師為幼兒介紹音樂。(這首音樂表現的是蒙古族人民騎馬、摔跤、擠奶的歡快場面)(3分)

3.介紹并演示跑馬步的基本舞步。

(1)剛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們有趣的生活,蒙古族是一個特別喜歡騎馬的民族。我們來學一學騎馬的動作吧?。?分)

請小朋友創編騎馬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3分)

(2)教師介紹并演示跑馬步的基本舞步。

上身稍前傾,一手在胸前,一手揚至頭上方,做勒馬舉手揚鞭狀,先左腳邁出,顫膝踮步,再右腳躍過左腳處顫膝踮步,動作呈跳躍狀,像馬兒奔馳一般。(3分)

(3)跟音樂和老師一做跑馬步動作。(2分)

4.請幼兒聽音樂分組進行表演。

師:剛才小朋友的動作做得很漂亮。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做個蒙古小牧民,戴上頭巾,聽音樂,用我們剛學會的跑馬步一起來表演吧?。?分)

5.幼兒聽音樂出教室。(30秒)

大班律動教案設計意圖篇五

【導語】本站的會員“cle241”為你整理了“大班律動活動《香香飛餅》教案設計”范文,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結合制作飛餅的`動作揉面、打面、甩面等,嘗試用身體表現樂曲。

2.嘗試和同伴合作表現動作,共享隨音樂表現的快樂。

3.樂意模仿廚師,在制作飛餅的游戲中感受樂曲的韻律和風格。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印度飛餅有初步的了解

2.《天竺少女》剪輯音樂,圖譜一套

環節安排

時間分配

活動過程實錄

一、導入

談話激趣,初步感知音樂。

1.教師:我是制作印度飛餅的大師。今天,我要帶著小廚師們一起制作香香印度飛餅。首先,由我來制作一個香香飛餅給大家品嘗。

2.教師隨樂制作飛餅,幼兒欣賞,初步感知音樂。

二、學習

觀察“飛餅寶典”了解制作工序及方法,嘗試表現。

1.觀察圖譜,初步熟悉飛餅的制作工序。

教師:這是“飛餅秘籍”,你們看看制作飛餅需要幾道工序?

2.小結介紹制作飛餅的方法:揉面揉面,軟又軟;打面打面,彈又彈;甩面甩面,飛起來;添加調料,準備好;烤餅烤餅,香又香。(引導幼兒嘗試表現)

初步感知韻律動作,了解每道工序次數,嘗試隨樂表現。

1.教師再次隨樂制作飛餅,師幼共同分析秘籍要領。

提問:怎樣才能把飛餅做得更香更可口呢?

2.師幼隨樂制作飛餅,反思驗證工序秘籍。

教師:請你們跟著師傅一起制作印度飛餅,看看工序是不是對的。

3.師幼隨樂表演,梳理、提升動作經驗。

4.幼兒自主隨樂表演。

三、提升

嘗試合作表演,共享隨樂表現的快樂。

1.仔細觀察兩人合作制作飛餅的動作要領,師幼梳理合作經驗。

2.幼兒嘗試兩兩合作,隨樂表演。

3.放松身心,將制作好的“香香飛餅”帶回去和朋友們分享。

幼兒園大班律動活動《魔術師圓舞曲》教學設計

律動活動教學心得體會

餅屋活動方案

餅店活動方案

大班音樂律動教案《有趣的按摩》

相關范文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