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方案>最新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通用5篇)

最新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通用5篇)

時間:2023-09-28 21:41:04 作者:紫衣夢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篇一

1. 給“也”字找朋友,并口頭組詞。

2. 讀生字新詞。

3. 誦讀字謎歌。

1. 析記字形。

(1) 認讀生字:行、千、莊。

(2) 教學新偏旁。

(3) 說說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2. 指導書寫。

(1)小許交流:怎樣才能把“千、行、莊”寫規范,寫漂亮?

(2) 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

(3) 學生隨著音樂描、仿、臨寫生字。

1. 加偏旁組詞。

也------( ) ------( ) -----( ) -------( )

2. 擴詞。

行( ) ( ) ( )

奔( ) ( ) ( )

3. 選字填空。

池 馳

(1)魚兒在( )塘里游來游去。

(2)駿馬在草原上奔( )。

4.游戲猜字謎

教學后記:學生還是有些會將多音字認錯。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篇二

1、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個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 誦讀謎語,理解謎語(字謎),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1、 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1、同學們,今天老師來和大家做個小游戲。

2、首先,我們來看圖,出示(字盤)。

1、圖上有什么?這叫“字盤”。

2、我們可以給“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變成不同的字。有趣嗎?

3、這些都是一個族的字,叫字族。因為他們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戲,我們首先來跟轉盤上的這些偏旁交朋友。

1、 復習已學過的偏旁。

(1) 在這4個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經跟我們見過面了,你們能認出來嗎?

(2) 學生認讀,你還能說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嗎?

(3) 學生說一個字,老師相機用電腦課件展示。

(4) 說了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單人旁”和“三點水”分別代表什么呢?

(5) 老師小結。

2、 認讀新偏旁“馬”“土”。

(1) 這兩個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 想一想,這兩個新偏旁會代表什么呢?

(3) 怎么記住這兩個新偏旁?

(4) 學生認讀兩個新偏旁。

1、“也”與四個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們手拉手,變成了這些字,出示轉盤一一轉出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詞,老師巡視指導。

4、檢查字音:

(1)出示生字詞

(2)這些生字在讀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讀詞,齊讀。

5、這幾個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小結:這四個字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聲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這樣的字,我們就叫形聲字。

6、做游戲,鞏固識字。

(2)學生自轉自讀。

1、學習“奔”的偏旁。

2、看看練習1中生字筆順表,自學生字筆順。

3、反饋檢查。(馳、奔、池、塘)該怎么寫?

4、找朋友,你能給哪個字找朋友?

1、怎樣才能把這四個字寫美觀呢?

2、學生說,老師做適當點撥。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學生仿影,臨寫,老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教學后記 :學生會學亂多音字“馳”和“池”。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篇三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了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習慣的要求,并在教學建議中再一次重申了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的觀點。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了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落到實處,把語文學習必備的好習慣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編入了教材,并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序列。筆者就此結合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習慣篇的教學說說個人想法。

何謂習慣呢?從字面上講,所謂習慣就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見《現代漢語詞典》第1348頁)就個人而言,習慣乃是一個人長期養成的思想行為模式的固化。

哲學家認為:人的最基本的活動有兩種,一是外顯的實踐活動,二是內隱的認知活動,這二者辯證統一。因此,習慣應包括可聞、可見的外在行為,以及指導和支配行為的相對不變的內在的思維模式。一個人在遇到問題時,自然要調用自己的已有的與問題具有相似性的知識和經驗(即相似塊),然后再通過具體有序的操作來解決。所以,好的習慣實質上是一個人在符合客觀規律的思維模式的指導和支配下,經過反復歷練而逐漸固定下來的操作技能的自動再現。這其中,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以及定型的操作技能內外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應當從這兩個方面的建構入手。

先說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問題。列寧說過:規律就是聯系,就是本質的關系或本質間的關系。如何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的聯系呢?張光鑒先生認為:思維規律是每個人根據自己在社會中獲得的直接實踐經驗與間接經驗,在大腦中建構、儲存起來的相似塊,去對所要認識的事物或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推理、判斷和問題求解的。人總是先從事物的形式相似入手,然后才去認識事物運動的相似、結構的相似、聯系的相似,才能認識到事物千變萬化中那些相對不變的本質,從而達到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断嗨普摗吩鞔_指出:一般說來,應從事物的兩個主要關系去認識和掌握它的本質:一個是從靜態到動態相似過程去認識它;一個是從宏觀相似現象與微觀結構相似關系來認識它。(以上請參閱張光鑒等著《相似論》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頁和第21頁)總之,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要從研究存在與思維之間的相似性入手,要符合自然之道。

接下來說說操作技能的建構問題。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一個人有意識的行為通常是由外界信息刺激和神經沖動引發的,是一種通過大腦的高級神經控制和運動神經支配若干肌群協調收縮而進行的有目的、合乎內外要求、有正常次序的運動,是一種思維模式支配下的生理反應。張光鑒先生在提交給思維科學第111次北京香山會議的報告中指出:人對不熟悉和沒有養成習慣的事物進行再認識的反應時間約為2~3秒,最快也不少于1秒,但只要經過幾天的連續強化訓練,養成了初步的習慣,反應的時間就能縮短到1000微秒左右,就能使反應速度提高100倍以上。由此可見,人們對事物愈是熟悉、習慣的程度越高,反應速度或解決問題就越快,動作就越準確。這也就是鋼琴家、舞蹈家、運動員為什么要對彈奏的樂曲、舞蹈動作、運動項目中的各種動作要進行日復一日的相似練習,以求獲得快速反應的能力的重要原因。關于此,科學家、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也不會例外,他們都需要從小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閱讀、檢索文獻資料的能力。沒有熟怎能生巧呢?沒有長期艱苦的鍛煉,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培養非凡的直覺頓悟能力,要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那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因此我們認為,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同樣是一個由外顯轉化為內隱的過程。在外顯認知階段,人們為了認識和解決新的問題,必然要從自己的記憶倉庫中調用大量的相似塊來跟問題的解決方向、目標、環節,進行相似激活、相似選擇、相似匹配、相似創造。在最初階段,由于需要調用的信息量比較大,處理的時間長,必然會導致反應的速度相對較慢。但經過了無數次的相似重復,大腦就會產生易化和募集效應,就會使外顯認知操作轉化為內隱認知,形成快速反應通道,使反應的過程定型化、自動化、快捷化。章太炎先生說:學患其不習,既習矣患其不博,既博矣患其不精。偶有所得不可以為智,猶要自視若愚,愚三次,智三次,學始有成。章太炎先生在這里所說的習和愚三次,智三次都是在強調習慣養成的過程,而學始有成則是說習慣養成后的結果??梢栽O想:當諸多好的快速反應通道集于一身的時候,此人也就學始有成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了。

明白了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原理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問題了?,F代教育理論和長期的實踐告訴我們,習慣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第一,要充分認識習慣培養的長期性,持之以恒。

筆者一直認為:習慣的養成最為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從知識到智慧,由技能到習慣,絕非一日之功。許多人之所以能夠在說話時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并不是他們認真、仔細地考慮了如何組織主、謂、賓語的結果;演奏家之所以能夠用樂器奏出優美的旋律,也未必想到了怎樣運用指法的;駕駛員在處理道理上的偶發事件時,頭腦里不一定想到了該怎樣剎車他們所依靠的都是快速反應的直覺。這種高度自動化的習慣反應是長期實踐、多次相似重復運動的必然。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一絲不茍,持之以恒。許多語文學習的操作并不是什么難事,但要養成習慣卻絕非易事。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甚至是半途而廢。

第二,要充分認識習慣形成的兩重性,揚善棄惡。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習慣也不例外,既有使人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有遺誤終身的壞習慣。因此,我們要在積極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隨時注意抵制不良習慣的滋生。好習慣如不能長期堅持,勢必會由壞的習慣來取代。勤勉的習慣不能養成,必然歸于懶散;工細的習慣不能形成,必將變得粗疏。其實,人人都有本能的嗜欲和惰性,而許多有害身心、遺患無窮的事恰恰能夠滿足人一時的嗜欲,迎合人的惰性。所以人們常會明知不對和無益,卻硬是要身不由己地去做,久而久之,不良習慣就自然形成了。相反,許多可以受用終身,影響人的前途和命運的良好習慣,既不能滿足人的一時嗜欲,更不能迎合人的惰性,不可能自然形成,往往需要下決心禁絕或限制某些本能的嗜欲,克服、戰勝天生的惰性,自覺接受一定規矩的約束,愉快地投入某些帶有強制性的訓練,甚至要長期堅持與自己過不去。我們說,人既有個體的本性(個性),又有類的本性(社會性)。一般人都有從眾的心理傾向。一種習慣如果已成為眾多人的群體意識,那就會成為一種風氣、習俗。家有家風,族有族風,班有班風,校有校風,風氣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成長。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我們不能總是消極地去逃避不良環境,而應當一起努力,從我做起,掃歪風,樹正氣,營造一個有助于養成好習慣的外部環境。

第三,要充分認識習慣培養的微觀性,固本培元。

習慣的培養是具體的、微觀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我們必須做個有心人,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我們所說的從大處著眼,就是要從習慣對人格塑造和終身發展的影響考慮。王爾德指出: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所謂從小處著手,就是從不起眼的小事抓起,以小見大。對此,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主編張慶先生發表了很好的見解。他說:

語文教學的出路何在?我看還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點不妨低些,但訓練一定要扎實,要求一定要嚴格。要把著力點放在加強識字、寫字、朗讀、背誦、作文等訓練上,放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素質上。要使過去被視為軟的東西真正地硬起來。

這些看起來似乎是屬于微觀范疇的小事,殊不知宏觀目標恰是通過這些屬于微觀范疇的小事來實現的,不去抓這些小事,素質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請參見張慶著《我的小學語文觀》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103頁)

最后,我們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為例,具體說說如何操作的問題。

這一冊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項內容:第一是勤;第二是主動識字。前者側重于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后者則側重思想意識的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于側重操作層面的內容,除了要注意具體方法的指導之外,也要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而對側重思想意識培養的內容,除了要充分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之外,同樣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導和練習。

比如勤一項,我們首先要帶領學生讀懂字典,明確字典的編寫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編寫的。你看,不論是什么樣的字典,也不管是使用什么樣的檢字法,它首先是將數以萬計的字(現象)按照一定的規格(或按照偏旁部首、或按照音序、或按筆畫數量、或按照字形特征)進行分類;其次是從微觀結構上對每一個字進行單元或層次(比如字形、注音、釋義等)的分析;最后是以舉例的方式,在分類分析之后,將其進行綜合優化,以便于使用者遷移運用,解決問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懂字典的過程是一個領悟編寫者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編寫的過程。教學的第二步是要解決怎樣查,即形成操作技能的問題。關于這一步的教學,特別需要我們關注以下幾點:第一,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教學中,我們不妨創設一個與實際的閱讀高度相似的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字典這位不開口老師的功能和魅力,讓學生從心里明白為什么要學會的道理。第二,要通過實際的翻檢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檢索的步驟、方法。正如陸放翁所說的那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許多方法是在實踐中掌握的,光說不練那是假把式。第三,要在日常的學習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斷強化字典隨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認識或不理解(包括拿不準的)字,一定要動手翻一翻的意識。堅持這樣做,久而久之,勤的習慣就一定能夠養成。至于其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大同而小異,我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有的東西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于前者。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初步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們看圖片。(放大海的圖片欣賞)說說你感覺大海怎么樣?是啊 ,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師板畫高山),那么它是怎樣登上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師帶小朋友走進《青蛙看海》這個童話故事。學生齊讀課題。

2.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題目旁打問號。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讀后討論: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怎么看到的?

2.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3.檢查自讀效果。

(1)自己讀詞。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雙”、“展”、“失”、“善”:都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蒼”;讀平舌音。

(3)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齊讀詞語。

(5)給生字找朋友。

三、 再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四、初步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讀后討論、補充。

五、教學生字

1.(出示詞卡)讀讀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頭的三、四筆都是短撒,不要寫錯。

“吸”、“級”:右邊的橫折折撤是一筆,不要寫成兩筆。

“善”:中間兩點不要出頭?!罢埂保合旅娌糠植荒芏嘁黄?。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并描紅。

4.反饋檢查。

5.指導寫字。

6.教師范寫生字。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評析。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全集篇五

1、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難點: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一、談話激趣

1、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點?

3、天,我們又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二、質疑,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由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文哪幾個自然段講丟羊的?

2、讀1-4自然段,思考: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3、學多音字:圈

4、丟了之后,誰知道這個情況?(街坊、養羊人)他們分別表現得如何?

街坊勸說養羊人

1、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2、街坊的勸說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導評議,齊讀。

養羊人不聽街坊勸告

1、坊真情的勸告,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2、學肯定式的反問名。

3、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4、養羊人的不聽勸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分角色朗讀。

6、人不聽勸告的結果怎樣?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7、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2)、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教學雙重否定句式。)

(3)、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6)、能否從“后悔、接受、再也”這幾個詞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體會寓意。

1、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3、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4、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總結全文。

1、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相關范文推薦
  • 09-28 2023年拓展訓練心得體會 雙拓展訓練心得體會(優秀6篇)
    心得體會是指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
  • 09-28 最新幼兒園安全教育方案(模板10篇)
    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需要設定明確的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方案來實現這些目標。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時間的安排以及風險的評估等,以確保問題能夠
  • 09-28 最新企業實踐心得體會(通用7篇)
    心得體會是對所經歷的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反思和總結。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于所經歷的事件、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和反思。以下是小編幫大家
  • 09-28 員工離職申請書 酒店員工簡單的離職申請書(通用8篇)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
  • 09-28 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協議書(匯總8篇)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 09-28 最新黨員評議個人總結和自我評價 民主評議黨員自我評價(通用8篇)
    總結是對前段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全面回顧、檢查的文種,這決定了總結有很強的客觀性特征??偨Y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
  • 09-28 2023年學生疾病家長承諾書(匯總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
  • 09-28 2023年為部隊做貢獻心得體會(優質9篇)
    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09-28 紀檢研討交流心得(通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 09-28 2023年個人銷售總結不足之處(匯總7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