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勞動教育手抄報寫的內容篇一
1886年5月1日,在美國芝加哥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
于是二十余萬名工人為爭取合法權益而舉行大罷工。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
1889年7月,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得到了世界各地工人們的贊賞。從此,每到勞動節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來慶祝這來之不易的節日。
在我國勞動節最早在1918年,革命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向百姓散發“五一”的傳單。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將勞動節定為法定的節假日并全國放假一天。
勞動教育手抄報寫的內容篇二
關于勞動的名人名言:
1、勞動使人聰慧,勞動給人快樂。它能洗刷人們思想上的灰塵,它能除掉人們靈魂上的污垢,使人變得崇高,使人變得偉大。
2、咱們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3、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4、我只堅信條:靈感是在勞動的時候產生的。
5、勞動創造的財富,比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貴重的多,這種財富,將會伴隨我們的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遠也不會失去。
6、既然思想存在于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
7、沒有勞動的生活是盜竊,沒有藝術的生活是野蠻。
8、勞動平凡,勞動偉大。在我們勞動人民自己的節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在贊美勞動的同時,來贊美我們創造整個美麗世界的勞動人民。
9、只能透過勞動,思想才能變得健全。只有透過思想,勞動才能變得愉快,兩者是不能分割的。
10、勞動的意義絕非為了活著那么簡單,我們的祖先所留下來的許多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他們幾千年來勞動的結果。
11、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12、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未來。在新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贊美勞動最美麗!
13、只能透過勞動,思想才能變得健全。只有透過思想,勞動才能變得愉快,兩者是不能分割的。
14、沒有頑強的細心的勞動,即使是有才華的人也會變成繡花枕頭似的無用的玩物。
15、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能夠創造出來。
16、勞動好,生活才會幸福。水草好,牛羊才會肥壯。
17、種種人生,勞動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們的人生調得有滋有味。勞動如路旁的一幀風景,把我們的人生裝扮得亮麗多彩。
18、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績上,而是英勇地勞動著,努力要把勞動的錦標長久握在自己手里。
19、當一個人在深思的時候,他并不是在閑著。有看得見的勞動,也有看不見的勞動。
20、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21、勞動卻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
22、勞動創造了美,勞動是生存的本能,勞動使整個世界充滿了希望,勞動在改變與進化著人類自身的發展進程。
23、別人給的飯能飽一天,自己勞動得來的能飽一年。
24、勞動是光榮的、崇高的、神圣的,是創造文明的一個偉大寫照。
25、勞動的回報永遠都是慷慨的:它不僅創造了人類自己,使人類從荒蠻走向了文明,也讓人類所創造的文明得以萬古長青。
勞動教育手抄報寫的內容篇三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五代·契此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
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宋·王禹偁
其一
大家齊力斸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
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其二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宋范成大
采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唐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董恂清
米憑轉斗接青黃,加一錢多幸已償。
二月新絲五月谷,為誰辛苦為誰忙?
勞動教育手抄報寫的內容篇四
放學了放學了,
來幫奶奶洗洗碗,
再幫媽媽整整包,
大家伸出大拇指,
夸我是個好寶寶。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
小喜鵲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
要靠勞動來創造。
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
小蝴蝶貪玩耍。
不愛勞動不學習,
我們大家不學它。
要學喜鵲造新房,
要學蜜蜂采蜜糖。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
勞動的`創造最光榮。
校園里,真熱鬧,
五一勞動節又來到。
你種樹,我栽花,
美化環境最重要。
五一節,人歡笑,
我幫媽媽把地掃,
我幫爺爺來拿包,
大家一起來勞動,
一定換來甜蜜笑。
小娃娃,愛勞動,
卷起袖,洗起碗,
洗得小碗發光光。
小娃娃,愛勞動,
拿起拖把拖呀拖,
拖得地板亮晶晶。
小娃娃,愛勞動,
找來抹布檫桌子,
檫得桌子像鏡子。
小娃娃,愛勞動,
媽媽夸她好孩子。
蜜蜂采蜜真辛勞,
喜鵲建巢技術高,
小貓捕鼠跑得快,
青蛙捉蟲呱呱叫,
我們都來學習它,
做個勤勞好寶寶。
五一國際勞動節,
愛勞動,愛科學,
顆顆糧食要愛惜,
分分秒秒要珍惜。
為祖國,勤學習,
學文化,練身體,
長大立志報祖國,
四化建設作貢獻。
我們院子里,有個好孩子,
拎了兩個籃子,放了三斤豆子,
找了四個孩子,搬來五張椅子。
一二三四五,五個好孩子,
坐著小椅子,幫助阿姨剝豆子,
都是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我幫奶奶洗蘿卜,
還幫爺爺來澆花。
我幫爸爸擦擦桌,
還幫媽媽晾襪子。
你要問我為什么,
勞動的寶寶人人愛。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東,
飛到花園去采蜜,
小小蜜蜂愛勞動。
放學了放學了,
來幫奶奶洗洗碗,
再幫媽媽整整包,
大家伸出大拇指,
夸我是個好寶寶。
小抹布,四方方,
擦桌椅,不怕臟。
桌椅擦得真干凈,
媽媽夸我愛勞動。
勞動節,真快樂,
我幫媽媽干點活。
媽媽擦玻璃,我給洗麻布,
媽媽擦地板,我來洗拖布。
媽媽上班累,我給捶捶背。
媽媽夸我好孩子,
我說勞動是美德。
小朋友,起得早,
值日時間要記牢。
進門先來把地掃,
前掃掃,后掃掃。
再拿墩布墩墩地,
左邊墩,右邊墩,
天天值日環境好。
春天來了好美麗,
溫暖陽光照大地。
小朋友們齊勞動,
大家干得勁頭足。
不怕臟來不怕累,
你灑水來我掃地,
你擦黑板我擦桌,
你澆花來我種樹,
校園環境多美麗,
勞動成果要保護。
我有一雙小小手,
能寫能畫會做工,
勤動手來勤勞動,
人見人夸愛不夠。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
小喜鵲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
要靠勞動來創造。
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
小蝴蝶貪玩耍。
不愛勞動不學習,
我們大家不學它。
要學喜鵲造新房,
要學蜜蜂采蜜糖。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
勞動的創造最光榮。
勞動教育手抄報寫的內容篇五
自我服務勞動是學生勞動比較基礎性的形式?!白晕曳眨@是最簡單的一種日常勞動,勞動教育一般都從自我服務開始,而且日后不管每個人從事何種生產勞動,自我服務都將成為他的義務和習慣?!蓖ㄟ^自我服務勞動的磨礪,可以培育學生生存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探求公共利益,這有助于學生合理需求觀的確立,進而逐步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完美契合。
自我服務勞動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同時,要關注他者的價值訴求,滿足他者利益的實現。只有當學生感受到成人之美時,他才會感受到美與丑的差別,勞動才會進入他的精神生活。自我服務,是培養學生遵守規則,服務他人的義務感、責任感的重要方式。教育者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制定每天以及長期的勞動計劃,引導學生在家中養成獨立刷碗筷、洗衣服、疊被子、整理個人用品等習慣。同時,定期開展自我服務勞動展示活動,通過演講、微信、微博、家校通、短視頻等方式展示學生勞動的成果,鼓勵學生分享個人勞動的經驗和體會。勞動存在于平凡之中,勞動不能從平凡的生活中脫離。在平凡之中,人尋求著滿足與歡愉。因而,自我服務勞動能夠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拓寬學生的生存空間。
福祿培爾在勞動等相關活動的表述中,強調了勞動等各種活動的教育意義,并給予高度的評價。他主張,家庭里的共同勞動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是家庭共同生活的基礎,同時,他認為做事、勞動等各種活動是人認識自己的唯一途徑。家庭作為學生成長的根基,家庭的勞動方式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家務勞動的結果必須使學生獲得他們內在所需要的和有教化意義的東西。因此,我們不同意家長把學生做好的東西拋棄,也不贊同他人對學生的勞動成果持以漠視。為了讓勞動教育行之有效,首先,教師要和家長多溝通,幫助家長轉變“學習代替一切”的錯誤觀念,使家長明白家務勞動的價值,從而為孩子提供一定的勞動機會,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幫助父母打掃家里衛生,布置家里的裝飾,采購家里需要的`物品。其次,也要讓孩子掌握縫紉、烹飪、切割等基本生活技能。另外,還要引領孩子與父母一起勞動,欣賞并分享孩子的勞動成果,共同體驗勞動的快樂。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定期開展家務勞動分享活動,通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展示的方式,分享不同的勞動形式與多樣的勞動感悟,進而實現家校勞動教育的長效溝通機制,讓家務勞動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家務勞動產生積極情緒,才會將熱情投入到家務勞動之中。通過家務勞動,學生能體會父母的不易,體驗勞動的價值,感知生活的意義。
班務勞動是指班級平時的勞動事務,例如掃地、打水、擦玻璃等日常性的勞動。校務勞動是指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活動,例如美化校園、植樹、除草等活動。班務與校務勞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培育學生的勞動意識,進而引導學生逐漸認識勞動的意義。這樣的勞動,不僅能引導學生為他人、為集體服務,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培育學生的榮譽觀念,使學生逐步由自我走向他人,由個體走向群體,從而豐富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班務與校務勞動不能以報酬的形式來組織,應該是義務性的,是學生自覺的行為。在這類勞動中,只有強化學生間的溝通、協商、合作,才能讓學生學會關心、寬容和理解。
班務以及校務勞動的開展能夠調節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注入無限的活力。但是,我們所強調的班務與校務勞動不能過度,必須在保證學生學習時間與空間的前提下進行。在這類活動中,學生能夠漸漸明確自己的義務,承擔責任,這有助于學生向更廣闊的勞動領域延伸,有助于學生走向未來的社會生活,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學生在領會勞動的社會意義之前,必須明白,沒有勞動就不可能生活。勞動能帶來幸福的生活,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當前勞動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育者可以組織學生定期走入田間地頭,參與簡單的播種、除草、收割等農業生產勞動;深入工廠車間,感受生產的流程,進行簡單的操作,如鑄造、切割、打磨等。通過現實的勞動操作,學生能夠了解周圍生產環境中的種種勞動過程,并從中挖掘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同時,在進行簡單生產勞動的過程中向學生闡明,他們正在為社會和他人創造著物質財富,正在為公共福祉的獲得作貢獻。
勞動的社會意義在于,將學生引入簡單的生產勞動,使學生使用成人的生產工具。這就要求供學生使用的器具、機械、工具必須適合其年齡特點,符合學生勞動的條件。通過參與簡單的生產勞動,運用相應的生產工具,學生掌握了從事簡單生產勞動的技巧,同時也開拓了思維。在生產工具的運用過程中,生產勞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智慧,還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心性。在學生體驗生產工具的過程中,教育者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勞動中有一種比獲得滿足物質需要的產品更重要的東西,即精神創造、自身才能和天資的發揮以及人類自身的智慧與偉大。
學習性勞動是指通過勞動去學習,勞動是更重要的學習。其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識、技能、技巧,而另一些形式化的勞動所追求的則是空泛的道德規范、概念以及信條。但學習性勞動本身,卻是以感悟、掌握、操作為主要目的的。在掌握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的過程里包含著世界觀方面信念的形成,因而,學生在學習性勞動中也在接受教育。在實踐性、操作性、體驗性的學習性勞動中,學生能夠獲得客觀世界的相關知識,積累認識世界的經驗。
學習性勞動不是指智力活動的勞動化,它強調的是現實的勞動操作,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美感的培育、心智的塑造,都會大有裨益。學習性勞動而非僅僅是體力勞動,還應與思想活動完美結合,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內在心智與外在體魄的和諧發展。但是,此處的學習性勞動,強調的是實際行動。教育者可以指導學生按照操作程序,制作一個物品、發明一個器具,這都是通過勞動去學習的一種方式。同時,為學生定期布置這樣的勞動任務,任務完成后,請學生為大家講解其勞動成果的創造過程,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集體學習方式。將學生的勞動發展納入到考量之中,學習成績不再是標榜學生的唯一指標。教育者可以建立學生的勞動檔案,記錄每個學生的勞動過程,促進學生快樂成長。學習性勞動不是強調智力性質的學習,而更多地是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感知。以實現學生的心靈與外在客觀世界的完美契合為歸宿,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工藝勞動是培育學生審美能力的勞動類型。學生參與工藝勞動,創造的不僅是有用之物,還是美的創作?!懊馈耸巧屏己蜔岢乐??!泵朗莻€性鮮明、道德純潔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工藝勞動能夠引導學生去感受周圍世界的美妙,并通過對美的領悟去感受精神的無畏、執著與真誠。從而,以此為基礎,去感悟美的含義,去探尋美的形式,去追尋美的價值。
工藝勞動可以幫助學生將發現的美以具體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將外在的美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學??梢蚤_設相關的工藝勞動實踐課程,例如陶藝,將其作為開發和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式。陶藝形態和制作方法的實施過程是多變的、開放的、生動的,體現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性。從學生玩泥的天性開始就已經顯示了陶藝的樂趣與人類心靈情操培養的自然關系。在制作陶藝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升華,學生的思維能夠獲得磨礪,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得到培養。另外,也可以聘請校外的民間工藝傳承人進入學?;蛘邘ьI學生到實地進行工藝勞動實踐,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領悟人世間的真、善、美。人類已經創造的和如今仍在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植入學生的心靈。因而,教育者要在學生塑造美麗事物的勞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知美、發現美、創造美,在實現學生自身對象化的同時,也使其心靈之美得以呈現。
公益勞動是指人在精神發展上達到這樣的階段,若不為公共福利勞動就覺得無法生活。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可以更好地體會社會勞動的幸福和快樂,可以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完善善良的品格,讓他們永葆無私、感恩之心。
公益勞動為培育學生的社會性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公益勞動能夠幫助學生走出課堂,拓寬學生的眼界,感受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教育者要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公益勞動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為社會創造福祉的勞動之中。教育者要定期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進行義務勞動,同時,定點聯系孤寡老人、社會弱勢群體等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們解決勞動問題,例如擦玻璃、洗衣服、掃院子等。另外,也要多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服務、義務撿拾垃圾、保護環境等公益勞動,記錄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的情況,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指標,帶領學生分享公益勞動的價值,體驗公益勞動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一個學生在用自己的勞動掙得第一次工資之前,應該大量經歷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而無報酬勞動的精神體驗?!睂W生在無報酬勞動的參與過程中,認識現實社會生活,體驗服務他人的快樂。通過公益勞動,學生不再抽象地認識自然和社會規律,而是將人類的情感滲透其中。擁有豐富的情感,并在自己的實踐過程中掌握規律,最終將其內化為心靈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