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重陽節尊敬老人的詩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年朋友們:
您們好!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到來,今天,我們_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重陽節。我代表_小學全體師生對老人們表示節日的慰問和良好的祝愿!
“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明。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弊鹄?,敬老,愛老,助老已成為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傳統美德?!袄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敝v的就是這個意思。
尊敬的老人們,你們都曾年輕過,追求過,奉獻過。如今個個年邁體弱,你們不但需要物質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因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主動關心你們,幫助你們,給你們送去心靈的慰籍。為了讓尊老敬老的接力棒很好的傳承下去,我們民樂小學十一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地選擇頤享園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來開展敬老愛老送溫暖活動。我們現在做的雖然還很不夠,但主要是想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呼吁全社會的人都去尊敬、關愛老人,讓我們人人都伸出溫暖的手,讓世界將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老人們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節日快樂。
重陽節尊敬老人的詩篇二
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這些優良的風氣應該從娃娃抓起,兒童敬老禮儀在生活中,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重陽節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笤帚不朝著老人掃
掃地很有學問。首先,當家中有客人的時候最好不掃地,即便是客人在客廳也不要掃廚房。另外,即便是自家老人長輩在場時,掃地方向也不能朝著老人掃,任何時候掃帚都要朝自己的方向揮動,往后退著掃地,不能朝著老人方向往前掃。
應在老人身后走
和老人、長輩在一起時,無論是騎車出行還是步行,作為年輕晚輩,都應該注意不要走在老人、長輩的前面,這樣有失尊敬。如果步履緩慢的陌生老人擋住你的去路,應客氣地向老人道歉后,再借路而過。
點菜時先問老人口味
聚餐吃飯時應先讓老人開口,等老人點菜完畢后自己再點菜。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多詢問老人是否忌口,“能不能吃辣,能不能吃甜”。
老人面前少提“老”
現在多數老年人也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老人們在心態上最喜歡別人覺得自己依然正當年,所以稱呼老人要慎用“老”字。此外,年輕人在長者面前也不要以“老”自稱。
敬祖——四大祭祖節之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魏晉時期氣氛日漸濃郁,備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后歷代沿襲。受儒家影響,至今國人將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以祭拜先人的方式慎終追遠,飲水思源。
敬老——新時代的“老人節”
九九與“九九”同音,重陽節被賦予長久長壽的內涵。西漢時人們就開始設宴求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秀傳統產生自蒙昧時期,經歷了風風雨雨和時間的考驗。由傳統上升為法律,這無疑是一個進步。
孝老——孝道傳統的承載
一個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養我們的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謂五常,是家庭和睦興亡的根本。中國諸子百家思想雖各異,但無不注重孝道。老人渴望孝道,因為其急需人贍養;中年人渴望孝道,因為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老年;孩子渴望孝道,沒有孝道也就沒有慈愛;社會渴望孝道,沒有孝道,社會將變得冷漠;國家渴望孝道,沒有孝道,國人將不忠于國。
感恩——蘊含普世價值
重陽節最廣泛、最普世的價值,便是“感恩”。在祭祖、敬老、孝親等內涵組成的感恩精神是重陽節承載的文化意義。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困難;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高峰;你最終戰勝困難,揚帆遠航,駛向幸福彼岸。那么,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關鍵在于回報意識?;貓?,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準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更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處世哲學,一種生活智慧。
重陽節尊敬老人的詩篇三
重陽節又稱為敬老節、老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本文將介紹2016重陽節敬老的詩句。
2016重陽節敬老的詩句(1)
1、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7、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8、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9、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10、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尊敬老人的詩篇四
“每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人人都要敬老,社會會更加美好……”在"九九"老人節來臨之際,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尊老敬老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重要方面,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起碼要求,更是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從為人子女,變成了為人父母,可以說上有老,下有小,對尊老愛幼也越發體會得深了,也越發感到尊老敬老的重要了。不敢說我們都是百分之百的孝順子女,但可以說我們的父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父母。尊老敬老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我們對老人沒有理由不孝敬。
我們知道,人的一生都要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等五個不同的階段,這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五個階段又可分為靠父母撫育、獨立生活和靠子女敬養的過程。由此可見,尊老敬老是形成人生良性循環的需要,是讓人類繁衍暢流無阻的必備要素。如果在人生的這三個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將直接影響人的本身的發展,人類也必然會形成老少不養的惡性循環。老人為我們創造了幸福的今天,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老人是我們的長輩,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就沒有我們幸福的今天。
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他們當年辛勤勞動打下的基礎。如今,當年的勞動者雖然已經失去勞動能力,但他們曾為社會做過貢獻,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退一步,從老年人本身來說,他們大量的知識、豐富的閱歷和經驗,是整個社會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繼承和借鑒。老人也理應受到社會的尊敬和重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了自己我們應該孝敬老人。人生自古誰無老。我們今天對待老人的言行,也許就是明天作為老人被對待的翻版。將心比心,我們必須做尊老敬老的榜樣,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從中明白尊老敬老的事理,把我們感人的孝道、孝德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里,自覺做尊老敬老的有心人。這樣,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才會享受到頤養天年的無窮樂趣。
重陽節尊敬老人的詩篇五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于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恒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恒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恒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盃N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里。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崩牙颜f:“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復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后,望著姥姥干凈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么呢?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
金黃、火紅的樹葉離開了樹梢溫暖的懷抱,在天空中宛如一只只蝴蝶輕盈地飛舞著,最后以優美的弧線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黃的落葉,為大自然披上了一層又一層蓬松的、金燦燦的新衣。漸漸地,夏天炎熱的氣息淡去了,秋天清涼的氣息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重陽節又到了。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它為許多人留下了這個秋天快樂的記憶,它為許多人臉上畫上了一抹微笑。這種快樂它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必須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體會。
無論在天上還是地下,每一處、每一角都是秋天的身影。我看了看日歷,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呀!我不禁感嘆道:“時光匆匆,過得如此之快,又是一次重陽節了。”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正好,外婆剛從老家回來,應該向她送什么禮物呢?我想了好一會兒,正沒主意時,媽媽走了過來說:“看你這樣子,是不是想給外婆送禮物啊?我們陪外婆去西普陀爬山吧?!甭犃藡寢尩闹饕猓译p手贊成。打量好了,我走到外婆跟前,笑著問:“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是你的生日吧?”“不是,我生日在前個月。”外婆又思考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您忘了,我媽媽的生日和我同個月,告訴您吧,今天是重陽節?!蓖馄呕腥淮笪颉N矣掷^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外婆咪著眼,高興地直點頭。
吃完午飯過后,媽媽、我和外婆便出發了。我走在外婆身旁,一邊聊,一邊走,走了很遠。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清新的空氣使我們感覺神清氣爽、精神煥發。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回到家,媽媽燒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糖醋排骨,紅燒魚,花殼煮蛋等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饞、口饞,忍不住都流口水了。我們一邊品嘗美味的菜肴,一邊說說笑笑。飯桌上我給外婆夾菜,看著外婆和藹、慈祥的笑容,我心里美滋滋的。
飯后,我突然心血來潮,想給外婆一次洗腳。我趁外婆和大家閑聊的時間趕忙拿來盆子,裝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太燙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一摸,又涼了。我心想:為了外婆有個美好的記憶不能氣餒!我小心翼翼地又倒了一些熱水,這下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毛巾。搖搖晃晃的端到外婆面前說:“外婆,今天爬山您累了吧,我給您洗一次腳?!蓖馄判牢康卣f:“思宇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外婆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外婆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再用清水沖洗。連續重復了兩三次,就差不多可以了!我看著外婆腳上的老繭,想起外婆在老家含辛茹苦地干活。便更加認真地去洗腳了。
那一天晚上,媽媽說,外婆好像年輕了好幾歲,臉上的皺紋也舒展了許多,這讓我喜出望外。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和外婆過的很充實,很快樂、難忘!更讓我體會到,即使在平時也要尊老敬老,而且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更要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我們身邊的老人,盡可能地為他們著想,讓他們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