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班主任教學反思教學常規篇一
在進行“小括號”的教學時,我設計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情景——買圖書,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找錢的問題時,引發了矛盾沖突:50-17+28必須先算17+28,可是怎么才能看出先算17+28?這時我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沒有馬上出示小括號來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創造一個符號來表明先算17+28。
啟迪了學生的思維、點燃了學生創新的火花,學生們結合自己內心的感受與體驗設計出各種符號來解決問題,有橫線、波浪線、圓圈、小括號、小人、兔子、門等等,顯示出自我才能,體現自我個性。教師對學生創造的符號給與充分的尊重,同時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差異資源,讓學生引出了小括號,把握了小括號出現的時機,突出了小括號的作用。
一年級班主任教學反思教學常規篇二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經過教學反思能夠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樣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分類》數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期望能夠幫忙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類”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入手,讓學生經過把雜亂的`物體進行有規律的擺放來切入教學中,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資料,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進取性。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在小組探究中進行交流,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在整個教學中我能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將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同時,注重學生的操作,使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找出分類的標準,進而掌握分類的方法。在設計習題環節中我注意由易到難,有層次、有梯度,并在最終一題中設計了分類中最難的'一道知識拓展題,來加深教學難度。本節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注重了直觀感知,方法科學,效果明顯。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不盡人意之處,應當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學困生和好動生,把每個學生從始而終的學習狀態堅持下去。應增加小組合作的次數,充分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所起到的作用,對學生放手的地方應更多一些,在練習題處理上還應再放手一些,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然后再讓學生匯報,最終電腦演示,這樣會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動起來。以上是我對這節課教學的思考,我會繼續努力鉆研教學業務,爭取上好每一堂課。
一年級班主任教學反思教學常規篇三
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十幾減9的知識。為了讓他們掌握十幾減9的減法,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
二、動手操作,體會破十法和做減想加的算理。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淺。為了讓那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我加強了學生的操作活動。如在教學例一時,我設計用兩種顏色(10根紅小棒、5黃小棒),讓學生思考:從15中去掉9,該怎么去?學生能很快從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黃小棒合起來就是15-9的結果。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從而達到運用“破十法”計算的目的。
三、鼓勵算法多樣化,又教給學生一般的優化的計算方法。學生數學思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學生計算方法也是參差不齊,有的需要借助直觀學具進行計算,有的能“做減想加”來計算。為了使大多數學生通過主動學習,達到義務教育所要求的標準,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一般的較優的計算方法,由此在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側重讓學生理解“做減想加”和“破十法”的計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普通的長久發揮的數學方法。
一年級班主任教學反思教學常規篇四
本人本學期擔任的是九年級數學一班和七班的教學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如自學《給教師的100個建議》等),及時接受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組內的教學研討,并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反思。在新課改的教育形式下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1、堅持每周反思備課問題及進度問題
對上周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安排下周教學進度和內容,思考下周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備教材: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備學生: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備教法: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力求科學、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課后輔導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和中差生交談時,對他們的處境、想法要表示的理解和尊重;從課后輔導、與學生交流等找出學生學習存在的思維障礙。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4.加強了作為年輕教師的培養工作
參加了青年教師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我的教育理論水平,加強對我的備課和上課的指導,探討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和方法。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課堂的應用,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積極配合學校做好諸如公開課、觀摩課等有關事情。
一年級班主任教學反思教學常規篇五
一、班級概況:
本班學生上學期原本有36人,男生23人,女生13人。今年轉走了一名女生,本學期實際人數為35人,女生偏少,男生較活潑好動,不易管理。本班學生熱愛班集體,積極向上。大多數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意識,能夠按時的完成作業,維護班級紀律,大膽參與學校班級的事情,從中鍛煉和提升自己,可塑性極強。可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入學前的行為習慣不良,學習意識不足,半個學期還沒有進入入學狀態,還需要花大力氣在這部分孩子身上,雖然有難度和挑戰,但我相信在大多數同學的影響和幫助下,在老師的悉心教育下,他們本學期會有所轉變。
二、班集體的目標:勤學樂思,團結奮進。每天進步一點點,做最精彩的自己!
三、主要工作和具體措施:
(一)行為規范教育:
1、放學離校注意排隊整齊、安靜,主動與校門口的老師、同學打招呼。
2、進專用教室上課時排隊,不打不鬧,上下樓梯靠右走。
3、在教學大樓里安靜,不喧嘩,課間休息不完危險游戲。
4、上課聽講認真,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5、作業認真、自覺,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6、關心集體,熱愛勞動,自覺維護學校的環境衛生。
7、吃飯時,不說話,吃飯速度快,不浪費糧食。
(二)班級管理:
1、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2、自己整理書包、學具、書桌。
3、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對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努力達成。
4、做到“班級事,人人管”,自己管理好自己。
5、形成互相幫助,互相競爭的好品質。
6、逐步形成一支小干部隊伍,并通過培訓和輪流制度,幫助每位同學有機會擔當班級干部,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處理好個人和同學之間的關系:喜歡自己的同學,得到大家的歡迎,多交朋友,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2、處理好個人和班級之間的關系:找一個為大家服務的崗位,找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為班級出一個點子,比比誰是最關心感激的人。
3、處理好個人和學習之間的關系:鈴聲響,快靜齊,專心聽,舉手勤,作業正確又整潔,夸一夸誰的學習態度好。
(四)根據班級具體情況本學期工作重點:
1、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作業上交習慣,訂正習慣。
2、加強學生的勞動意識的培養:整理書桌,清潔教室衛生,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學做家務。
3、加強自理能力的培養: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能培養一定的興趣愛好。
4、加強對特殊學生的關注,幫助他們脫離后進生的隊伍,和全班學生一起快快成長。
(五)貫徹課外訪萬家活動
積極推行“課外訪萬家”活動,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系。學生在校有什么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家長的咨詢,耐心的解答。進一步形成于鞏固和家長的合作,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2011--度下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教學計劃(一年級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