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后感標題和副標題篇一
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卻讓人為之一振;沒有新奇有趣的標題,卻依舊讓人割舍不下。因為我們都一樣,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
他是哥哥,早年輟學賺錢養家,供弟弟上學,在不停地摸索著騰飛的方向。孫少安,靠著自己的實干和信用在雙水村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他的初戀,是一個高干的女兒,由于對自己不夠自信,他放棄了自己的真愛,娶了一個平凡卻能干的農村姑娘。少安與秀蓮的結合,單純是為了安穩的生活,在我們身邊,又有多少“孫少安”式的向往安定的勞動者?他們勤懇勞動,誠實守信,是最可愛的人。
他是弟弟,不同于哥哥,他有著耀眼的理想,他要外出闖蕩。孫少平,憑著自己的熱血和夢想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方向。他為人善良,從不斤斤計較,即使對曾今傷害過自己的人也無比包容。少平和曉霞,是志同道合的盟友,他們同有滿腔熱情,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即使后來現實與夢想背道而馳,少平也一直堅守著他們的目標。我們都一樣,年少輕狂,總以為自己的夢想伸手就能夠到,在經歷了無數次挫敗的心酸后,又有多少人能像少平那樣不拋棄,不放棄?為了心中的夢,做自己的英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她是高干的女兒,過著人人艷羨的生活,衣食無憂,還有著那個年代人們最向往的“鐵飯碗”。田潤葉,她敢于與傳統的思想作斗爭,捍衛自己的愛情。本分的孫少安卻沒能堅守住,早早地結了婚。被逼婚的潤葉對那個新郎不理不睬,直到后來李向前的癱瘓才讓她接受現實,重新端正了自己的愛情觀。潤葉認清了理想與現實的差別,未嘗不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我們是在生活而非在做夢,一味的沉溺于幻想只會讓我們放棄了追求生活,欣賞生活。
她是那個年代的新活力。有思想不做證,正義感強烈的田曉霞為本書注入了一股新鮮空氣。她與少平間平靜的相處,思想的碰撞讓他們愈發親密。后來她的犧牲也是全文的轉折點,一個正義者的逝去,是損失了一筆無形的財富!田曉霞敢于敢,她為了自己的信仰一直在做自己覺得對的事,這一點與少平不謀而合。年輕就是資本,沒有什么不可以!
平凡的世界發生了太多不平凡的事。
我們都一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
讀后感標題和副標題篇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瀚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平凡的解釋,我一直都是這樣理解的而有一天我讀到了一本書___《平凡的世界》讓我對平凡有了更深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現代城鄉的生活,它是以孫少平等人展開的故事,交織了人生的自信和自強痛苦與快樂。
作者通過刻畫一個普通人的平凡旅程襯托了當時時代變遷之快。作者又通過孫少平成長的經歷,給讀者展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期望與憧憬。
當我滿懷期待的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著…”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很自然,跨越了將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描寫手法,讓我深受啟發。
作者讓讀者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啟發,這也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
這本書讓你知道無論命運如何對待你不論社會多么險惡,只要你不輕易放棄,不屈不撓,就可以取得成功。這本書應該讓那些每天虛度光陰的人讀,這可以讓他們學會珍惜每分每秒。
故事中的孫少平遇到了田曉霞,即使他們最后沒能在一起,但他們至少是幸福的。書中的少安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么的讓人惋惜。少安為了家庭,他放棄了潤葉,盡管他們是兄妹之情。少安對家無私奉獻。
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中能夠發家致富并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波折,幾度起伏。付出才會收獲,有得必有失。這是平凡的世界里最精彩的部分。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能決定我們未來想要去做什么。我很慶幸《平凡的世界》可以讓我看見這種人生的答案,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用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努力地做出一個不平凡的自己!
讀后感標題和副標題篇三
認知目標
知道情操是情感的升華,知道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識記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列舉事例,認識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
思想覺悟目標
用愛國人物的事跡感染自己的情緒、情感,立志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
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
教學難點
什么是情操。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具有高尚愛國情操者的事例。
2.準備相關的錄音磁帶、多媒體課件。
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圖片)
(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興高采烈地說出運動員的名字。左起:伏明霞,女子3米跳板金牌;孔令輝,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田亮,男子10米臺跳水金牌;劉璇,女子體操平衡木金牌)
教師:你能說出在他們身上體現了我們學過的哪些良好心理品質嗎?
學生1:堅強的意志。
學生2:頑強拼搏的精神。
學生3:不怕挫折、開拓進取的品質。
學生4:健康穩定的情緒。
學生:是他們心中對祖國的熱愛。
教師:對,正是這種愛國情操的力量,使中國體育健兒不畏強手、超越自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愛國情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具有的美德和高尚品格。那么,怎樣來理解和認識這個問題呢?這就是我們在第九課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第九課培養愛國情操樹立崇高理想(板書)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引言中關于華羅庚的故事)
教師:面對美國女學者不友好的提問,華羅庚是如何回答的?
學生1:我講的是中國的“原子之父”錢三強的故事。錢三強青少年時代便從國學大師的父親那里受到了濃厚的愛國情感的熏陶。后來在異國,他雖然有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很高的學術地位,但他仍一直以父親強調的“學以致用,報效祖國”這兩句話作為座右銘。1948年春天,當錢三強得知新中國不久將要誕生的消息,馬上表示想回國參加建設,并說:“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后,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月,他和夫人何澤慧便帶著剛剛半歲的女兒登上了回國的海輪。
學生2: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曾被美國政府視為抵得上三個師實力的科技人才。當他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毅然辭去他在美國擔任的所有職務,沖破種種阻撓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于國防科技事業。他之所以回來,就是為了祖國的強盛。
教師:同學們講的都非常好。做人就應該像他們一樣,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祖國。那么,什么是愛國情操?它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之間是什么關系?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第一框。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板書)
教師:人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比較外在的、短暫的情緒;二是比較內在的、持久的情感;三是比情感更高層次的情操。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情緒、情感和情操它們各自的特點和表現。
學生1:情緒是人們在生活中表現出的比較外在的、比較短暫的感受,如人的高興、憤怒、悲傷、恐懼等。
學生2: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一種比較內在的、穩定的感受,如責任感、榮譽感等。
學生3:情操比情感層次更高、更加復雜、更加持久。當人們把對某一事物的熾烈情感與深刻的思想認識、堅定的行為實踐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情感就上升為情操了。如道德情操、愛國情操等。
教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就是說,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層次的一種人類感情,是情感的一種升華,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
1.情操比情感層次更高,是情感的升華(板書)
教師:古往今來,中華民族都把高尚的情操視為至高無上的精神追求。
(多媒體顯示名人名言)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一孟子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一一范仲淹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一一魯迅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學生:(可參照課本中的楷體字材料舉例,也可自己另外舉例,此略)
教師: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在全社會要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這20字道德規范就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我們第九課所學習的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板書)
教師:我們可以用一個圖型來表示情操、道德情操、愛國情操的相互關系。
(展示圖型,師生共同完成填圖)
3.構成愛國情操的要素(板書)
教師: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這是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但這三個要素在愛國情操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分析下列人物的話,反映了一種什么認識?
(多媒體顯示)
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一一鄧小平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一一周恩來
國仇未報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
一一何香凝
學生:反映了他們對愛國的意義,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教師:說得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他們形成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教師強調標題,作出著重號)常言道:“知之深,愛之切。”深刻地認識到祖國的前途命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情感才越深刻、持久,才會形成愛國情操。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學生:周恩來總理從少年時代起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報國之志。
教師:教材中還給我們舉了鄧小平的例子,這都說明愛國情操的形成是以對愛國意義的深刻認識為基礎的。但是僅僅只有愛國認知,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愛國情感。
(2)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板書)
教師:我們都有一個家,它的名字叫中國。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誰能不對祖國懷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人們不會忘記這樣一幅歷史畫面:漫天風雪中,一位須眉皆白的老人,手持漢節,堅毅深情地望著南方,思念祖國。
(多媒體展示材料及圖片,同時播放《蘇武牧羊》的樂曲)
蘇武牧羊的故事,世人皆知。蘇武是漢朝的使節,出使匈奴,一去便被扣留19年。他饑吞氈,渴飲雪,牧羊北海(今貝加爾湖)邊。饑寒交迫的漫長歲月,沒有摧垮他對祖國的忠誠。他朝夕手持作為漢朝使節憑證的節杖牧羊。臥起操持,節施盡落。雖然節杖上紅色的旌毛脫盡了,他仍然莊嚴地持在手中。
教師:同學們看后有什么感想?
學生:漢節是祖國的標志,是祖國尊嚴的象征,蘇武手持漢節牧羊,表現了一個愛國者強烈的精神追求和希望寄托,反映出蘇武心中所具有的強烈愛國情感。
教師:有多少祖國的兒女,像蘇武一樣把對祖國母親的這份強烈情感,融化在生命中,而決不允許它受到褻瀆和傷害。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給我們講述的一位抗日愛國的小姑娘的故事。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關于一位13歲的小姑娘為捍衛祖國的語言文字,捍衛民族尊嚴和心中那份神圣的民族情感而寧死不屈的故事)
教師:那么在今天,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呢?
學生1: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我中華兒女用各種形式強烈抗議,表明了對祖國的主權和尊嚴堅決捍衛的愛國情感。
學生2:2001年4月,美國軍用偵察機闖入我東南沿海進行軍事偵察,并撞毀我軍用飛機,使飛行員王偉遇難,國內外的中國人都表示了強烈抗議。
教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說明大家十分關心國家大事。這些事例都說明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但是,愛國不能紙上談兵,只說不做,它需要切切實實的行動。
(3)堅定的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并談談讀后的感受。
學生:(略)
(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適時啟發)
學生2:中國女足付出艱辛的汗水,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學生3:1998年在百年不遇的洪水面前,軍民同心、眾志成城,戰而勝之,海外華人也紛紛表示關切,并捐款、捐物,這都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教師:對。他們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
(多媒體顯示:對研制“兩彈一星”做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專家進行表彰的大會剪輯,此略)
教師:在這些為祖國國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看來,“回國不需要理由,我是中國人,就是最大的理由”。他們長期奮戰在戈壁灘上,喝苦水、戰嚴寒,不畏艱難險阻,日以繼夜地工作,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獻給了祖國的國防尖端事業,表現出了感人的愛國情操。這說明,只有當深刻的愛國認知和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實踐、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顯示出愛國情操感人的力量??梢姡瑦蹏袨槭菒蹏椴俚木唧w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判定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更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檢驗。
教師:以上我們學習了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那么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它們的關系,好嗎?(展示圖片)
如果將愛國情操比喻成一枝花,那么,愛國認知是花的根,愛國情感是花的莖葉,愛國行為是花朵。愛國情操的三要素,如同花的根、莖葉和花朵,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
師生共同總結:在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中,沒有深刻的愛國認知,就不會產生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為;沒有愛國情感,也不可能產生愛國行為;沒有愛國行為,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就成了空話,就顯示不出其感人的力量,也只有在愛國行為實踐中,才能進一步增進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這三者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
課堂小結
今天所講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重要概念、三個構成要素、一個緊密聯系”。
一個重要概念,即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三個構成要素,即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緊密聯系,即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之間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的這段話,反映了他高尚的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核心是()。
a.深刻的愛國認知b.強烈的愛國情感
c.堅定的愛國行為d.豪邁的愛國語言
2.著名學者朱自清在家境貧寒、身患重病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在拒領美國援助面粉的文件上簽字:“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敝熳郧暹@一愛國事跡說明()。
a.朱自清視名譽高于一切
b.朱自清意志堅強,不怕困難
c.朱自清痛恨美帝國主義
d.堅定的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3、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_@些名句反映了他們()。
a.樂觀豁達的情緒b.人的外在、短暫的情操
c.人的豐富情感d.高尚的道德情操
參考答案
1.b2.d3.d
讀后感標題和副標題篇四
這本書我采用在喜馬拉雅fm上聽書+重點章節閱讀完成。這是一本由英國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完成的倫理學經典著作。說實話,這本書能聽完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極大地挑戰,由于翻譯版本與實體書版本不同,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外文化的差異,自己的知識面,論據來源等等……只能算馬馬虎虎應付性地聽完一遍。
《道德情操論》全書分七卷。憐憫和同情是人的本性,是人性中的一種原始感情。同情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輕痛苦。同情是斯密同情思想的核心概念。作者用同情的原理來闡述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的評價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性,接著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進而揭示除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在人類發展的今天,世界時時在變,而人性未變。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人和人關系,人和社會,人和事物的關系以及人和自然界的關系,社會里存在的貧富差距,發展失衡,企業改革,房市、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
在當今社會,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樣規范著大家的日常行為,弘揚美德是華夏文明的優良傳統。關心自己的幸福,需要我們具有謹慎的美德,這種美德約束我們避免受傷害;關心他人的幸福,要求我們具有正義和仁慈的美德,這種美德敦促我們提升他人的幸福。
按照完美的`謹慎、嚴格的正義和合宜的仁慈這些準則去行事的人,可以說是具有完善美德的人……但是人自己的激情非常容易把他引入歧途——所以了解這些準則而得不到最完善的自我控制的支持,總是不能使他盡到自己的職責。
自我控制的美德就是遵循合宜性,就是對想象中的這個公正的旁觀者的情感的尊重。這些美德除了帶來令人愉快的后果外,不會產生別的傾向。這本書能讓我們心靈得到啟發,從根源了解人類自身的情感,不會因為對同一件事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情而詫異。在這個利益化功利化的現代大潮中,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余年,我們的經濟得到迅猛發展,一些人為了一己私利造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整個社會道德觀念淡薄,逐漸失去了道德對人的約束。如果人們把自我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的最大化就會比同情心更加強烈,就會磨滅同情心和良心,也就磨滅了道德情操。
目前互聯網飛速發展,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可能被吃瓜群眾津津樂道地演繹著。我們應該不了解真相就不要隨波逐流,隨意下結論,要有自己的道德情操。讀《道德情操論》對我們是一次心靈的反思,道德的重整。我們了解了為什么很多事如此丑陋,也懂得了如何去改變這種丑陋,這也為我們追求美德指明了方向,能更好地指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亞當·斯密的這本書理論性很強,也很深刻,因本人水平有限,只能理解皮毛,以上就是我膚淺的一些心得體會,請大家多多包涵。
讀后感標題和副標題篇五
《燕趙都市報》連續兩期全面介紹了溫家寶總理和《道德情操論》。溫總理作為一個大國的總理,多次提出道德情操論,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且,對于溫總理的忠實粉絲來說,閱讀這篇文章更是必要的。
讀完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當前,我們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前進。
但是,我們充分地了解和欣賞了民族財富的本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的同時,我們卻忽視了更重要的道德情操理論,導致了三、五次威脅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各種事件的出現。直到現在,在首相的帶領下,我們才突然意識到情況就是這樣。這就像許多武俠故事中的情節。一個武功超群的人,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突破最后一級。其實道理很簡單。通常離最終的成功最近的階段,你需要的是你的寬容和同情。只有當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真正取得好的結果!不幸的是,由于我們對成功的渴望和沖動,我們從未成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