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實習報告>2023年樂觀向上的讀后感(優秀5篇)

2023年樂觀向上的讀后感(優秀5篇)

時間:2023-10-08 20:37:29 作者:雁落霞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樂觀向上的讀后感篇一

樂觀的品質,絕大多數的人會認為是可貴的。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也看中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如果有人問我兒童最需要培養的品質是什么?我會說樂觀、興趣和習慣。沒有濃厚的興趣,就沒有成長的動力;沒有良好的習慣,就沒有成長的保障;而興趣與習慣都離不開樂觀這個基礎。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志?!笨梢姡瑯酚^精神是多么重要。

在逸爸的個人教育體系中,樂觀與好奇心、閱讀習慣屬于最重要的三個培養目標。有人說,這樂觀不樂觀應該是由一個人的性格決定的,我想大多數人會認同這種普遍認知。

然而《教出樂觀的`孩子》的作者塞利格曼,完全不贊同這個說法。他認為,樂觀是一種后天的能力,可以通過引導、練習獲得。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他的理論顛覆了傳統心理學的基石,把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從對人的缺陷和不足,轉移到人的優勢和美德上,提倡心理學要為提升大眾的幸福而努力。

塞利格曼最重要的理論貢獻之一是,提出了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樂觀”的教育方向和方法。

所謂習得性無助,是一種心理狀態:當一個人失敗時,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樂觀為什么可以習得?

因為在塞利格曼看來,能否形成樂觀的積極思維的關鍵,是解釋風格。解釋風格從童年開始發展,如果未經干預,就會持續一輩子。對解釋風格的判斷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與個人化。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會始終存在;普遍性,即起因影響許多情況;個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況。孩子不樂觀,父母有責任。

我們來看一個消極解釋風格:

孩子某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回家后沮喪地說:“我永遠學不好數學了!”

作為父母,你會做出何種評價與解釋呢?

有的父母可能會安慰孩子:“老爸老媽數學細胞少,看來你也不是數學的料?!?/p>

有些父母可能會抱怨道:“真是笨到家了啊!你是馬尾豆腐提不得啊!”

注意!這種解釋就是消極的,將失敗解釋為永久性、普遍性與個人化等難以改變的原因,很容易讓人產生無能為力的悲觀情緒,從而導致習得性無助。讀后感在中國,不缺乏擅長數落、嘲諷孩子的家長。仔細回想一下,在孩子失敗或犯錯時,我們的解釋風格是什么?解釋的話語,是否有建設性意見?因此,孩子變得悲觀,是父母的責任。所謂悲觀,就是在遭受挫折時,滯留在任何最具有毀滅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抑郁癥是到20世紀60年代才頻繁出現的,典型的病患是中年婦女。20世紀60年代早期,抑郁癥開始流行。如今,抑郁已經成為精神疾病中的普遍“感冒”,而它的最年輕的犧牲者常常是初中生,甚至是更年幼的孩子。

彼得·盧因森博士,美國著名的抑郁癥研究者,他與同事隨機選取了美國俄勒岡西部的1710名青少年,進行診斷訪談。出生于1972—1974年的一批人,在14歲時,有7.2%的人有過一次嚴重的抑郁癥;而出生于1968—1971年的,有4.5%有過重度抑郁。此外,另一項研究在美國東南部,3000個12—14歲的青少年中,患重度抑郁癥的普遍性達到9%,9%的兒童患有抑郁癥。

在全球范圍內,青少年抑郁癥是目前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僅次于車禍。全球共3.5億名抑郁癥患者中,中國就占了1億多,患病率為6.1%。而抑郁癥患者群體中最多的就是少年和青年,抑郁癥是15—34歲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們經??梢栽诿襟w上看到,某某學校的學生因為抑郁而跳樓自殺。

樂觀向上的讀后感篇二

一直以來,非常清楚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于事業、家庭、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非??释蔀榉e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現代女性,但總是信心不足。長期的習得性無助和悲觀的解釋風格,使自己總認為悲觀者、抑郁者有強大的基因遺傳基礎、不良的生活習慣及環境,要想改變,難于登山。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中,塞利格曼博士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實驗和證據證明:樂觀的人能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長,也更容易走上一條絕妙無比的成功之路!但悲觀者也不用沮喪,樂觀是一種可以掌握的技巧!而且人人都能學會樂觀。

教授的箴言,似強心劑,讓人興奮,不能平靜,原來樂觀是可以學來的,幸福是可以持久的。

教授還具體的指出:悲觀、抑郁與習得性無助和解釋風格息息相關。解釋風格是習得性無助的調節器,樂觀的解釋風格可以阻止習得性無助,而悲觀的解釋風格可以播散習得性無助。你在遇到挫折或暫時的失敗時,你的解釋風格將決定你會變得多么無助或斗志昂揚。生活中類似"賣傘和賣鞋的故事"也充分說明了不同的解釋風格導致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結局,我們也明明知道樂觀的好處,但是我們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樂觀,塞利格曼教授給出了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即樂活人生的。abcde。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改變悲觀的解釋風格,轉移注意力和反駁它,但是由于我們的消極想法已經自動化,根深蒂固,形成了無形的高墻,要想反駁它,還需先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對話,并且找出反駁的證據及其它可能性,通過分析有關情景,把"災難性暗示"變為"非災難性",來反駁自己的消極想法,才能拯救壞心情。

塞利格曼教授在第九章樂觀造就賽場冠軍一節中,用他身邊的悲喜故事詮釋了樂觀可以預測賽場上的贏,悲觀可以預測賽場的輸。解釋風格在團隊或個人面臨壓力時發揮作用。

這一點在我們非常敬重的中國女排團隊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從巴西到荷蘭再到塞維,無數次比分咬到最后2分取勝,打巴西被追到2比2,在實力下風的局面,在客場無人加油,全場喝倒彩,每次發球都伴有全場噓聲和口哨的時刻,郎導對隊員說"我們有上億球迷在遠方觀戰,我們不孤單","你們打的很好,記住我們的心情特別好",硬是決勝2分淘汰大熱門東道主,試想沒有過硬樂觀的心態和敢拼敢打的忘我精神能打出這樣的奇跡?打荷蘭最后才凈勝2分,為什么人家頂不住,中國女排就頂住了,看看全場姑娘的精神面貌,氣勢如虹,再看決賽,塞維在中國的壓力下,全隊緊張,可丁霞、朱婷、惠若琪們個個興奮,樂觀,堅決,這才是致勝的原因!

一次險勝可謂僥幸,連續三場干掉勁敵是中國女排姑娘樂觀堅強,永不言敗,是郎導的人盡其才和出色的指導藝術,才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奪得了冠軍。

綜上所述,讀《活出最樂觀的自己》這本書,最大的收益就是,樂觀可以學來,樂觀可以致勝!

樂觀向上的讀后感篇三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干脆利落,就分三部分:什么是悲觀、樂觀的人生為什么精彩、如何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全書簡明扼要,實操性強,讀了就明白道理,用了書中的辦法心情有所改變,如果假以時日的刻意的練習,培養一個比以前樂觀的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沒錯,這本書和咱們前段時間分享的《教出樂觀的孩子》是同一作者,而且這本書應該出版于教育孩子之前,有積極樂觀的家長,才會教育出樂觀向上的孩子。樂觀是一種習慣。

書中開篇是夫妻二人面對新生嬰兒對聲音沒有反應的不同做法。先生在等待看醫生的周末一直悶悶不樂,擔心女兒聽力有問題;而妻子預約好醫生以后就繼續按照周末的原計劃健身、讀書。作者從這個案例逐步展開,書中關于樂觀程度的心理測試專業、細致。

按照塞利格曼的理論,一個人是否樂觀來自于對事物解釋的三個維度:永久性、人格化和普遍性。這套心理測試題一共48道亂序題,需要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做答,分別從三個維度的好壞解釋偏好分析匯總了被測試人的樂觀程度。而且可以根據測試結果追溯回去,看自己是在哪一個維度更加樂觀或者略有悲觀。沒想到,我是中等偏上的樂觀程度,特別是在普遍性這個維度上有高度的樂觀精神,即對空間感的樂觀,這件事情做不好,并不代表我整個人水平不行,只是在某一類事情上暫時不擅長而已。

書中第二部分重點介紹樂觀對工作學習的積極作用,這和以前分享的grit一書有共同之處。即能夠克服困難、具有百折不撓精神的人迎接豐富人生的概率更大,也就是說很多人在困難面前精神上崩潰不愿意再努力嘗試,而具有grit品德或者更加樂觀的人,可以克服心理障礙勇往直前。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有勇氣增加分母的數量,從而增加了心想事成的概率。

第三部分是實操培養自己的樂觀精神,通過隔離對某一件事情的負面情緒而改善生活品質。這本書精華之處在于,并不要求每一位讀者都需要刻意練習樂觀的心態,而是針對于前面心理測試總分小于8分的讀者。如果總分大于8分的讀者,如果存在“容易氣餒、比自己希望的樣子更加抑郁、比預想的更常失敗”也可以看看書中的作法,加持一下自己的樂觀心態。

具體操作方法,書中詳細的操作細則與記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用樂觀技術,書中也有明確的分辨方法。

為人父母以后,就特別關注天賦與努力之間的關系,希望在下一代成長過程中少走自己不愉快的心路歷程,對于人生的挫折也能積極看待。有道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熟的人可以將十之一二活到淋漓與綻放,就好像女孩子化妝,補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突出自己五官的長處,讓人過目不忘。

樂觀向上的讀后感篇四

我應該屬于習得性悲觀者,很多時候遇到事情時反映在頭腦里的第一想法就是,我怎么這么糟糕,要是換了別人就不會這樣,或者,別人肯定不喜歡我,所以才會這樣對待我。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當我有這些反應的時候,我會沮喪,但是會跟著反擊。可這種反擊很弱,有很多時候有例可證。由于這種反擊比較弱,當我遇到比較小的傷害或者挫折的時候,這種弱反擊能夠起到緩沖的作用,但當遇到大的挫折的時候,就發揮不了作用。甚至某些時候我會覺得這種弱反擊是我逃避真實想法做出的暫避之舉,是不真實的。,是錯誤的,是對自己對別人的不負責的想法。所以當我遇到大的挫折,很容易陷入壞情緒的惡循環。

在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把錯誤往自己身上扛,我以為這是負責任的想法。甚至當有些時候我覺得有些錯誤是別人造成的,我會認為這種想法是極端不負責任的,所以都會盡量從自身找出錯誤,這樣,當然有好的一面,可以培養我的責任心,但,另一方面,更多的自身錯誤讓我更自卑。

很認真地看完這本書,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想要培養性格樂觀的下一代的父母看的,更多的是寫給我們這些已經成年的習得性悲觀者看的。原來面對傷害,面對挫折,我可以做的不僅僅是反思自己,更多的時候應該正視事情的真相,該由自己負責的部分便坦然面對,以此為戒,是他人引起的,又關我何事。

樂觀向上的讀后感篇五

一頭火焰般的紅發,滿臉星星似的雀斑;把止痛藥放進蛋糕當香草精,把頭發全染成綠色當純黑色……對,這就是安妮,喋喋不休、說個不停,愛幻想、愛生活的安妮。

安妮自幼失去了父母,幾經波折,來到了孤兒院,最后竟然被一對老兄妹——馬修和瑪利拉領養,從孤兒院轉到綠山墻農舍。雖然她的遭遇經歷了一波三折,但她還是微笑著面對生活。在她的世界里,溪水在歡笑,玫瑰會說話,小樹也成為美麗的新娘。她喜歡給美好的事物取各種各樣的名字,喜歡探尋所有未知的世界,每一天都可以讓她變成一個個快樂的節日。她也經?!瓣J禍”,但她勇于承認錯誤,在逆境中歡樂成長,在歡笑中體會生活的美好。

后來,安妮去上了學。她一直想上大學,于是她努力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優異,最后還考上了“連接大學的紐帶”——奎因學院。在奎因學院,她刻苦學習、追求上進,最后還拿到了獎學金,真是前途無量。可是,就在安妮的大學夢快要成真時,馬修去世了,瑪利拉又近乎失明,于是,安妮毅然決然放棄大學,留在家中,照顧瑪利拉。

合上書本,我深深地喜歡上這個樂觀執著、懂得感恩的安妮。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們和安妮差太遠了,脆弱、自私,遇到問題,就措手不及。

相關范文推薦
  • 10-08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精選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
  • 10-08 2023年朝花夕拾讀后感二十字(優秀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
  • 10-08 席慕蓉讀后感(優秀5篇)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
  • 10-08 民族團結班會主持人串詞 民族團結活動主持詞(精選6篇)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
  • 10-08 最新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匯報材料 安全生產月匯報材料(優秀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
  • 10-08 護士進修自我鑒定表 護士進修結束自我鑒定(實用5篇)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 10-08 2023年服務員工作自我鑒定(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服
  • 10-08 2023年產科的自我鑒定醫生(優質5篇)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
  • 10-08 2023年徳育自我鑒定表 中學生德育自我鑒定(匯總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徳育自我鑒定
  • 10-08 最新社區護士個人總結(實用7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