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工作計劃>2023年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實用8篇)

2023年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實用8篇)

時間:2023-10-14 12:38:38 作者:翰墨

7.教學效果是教師根據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對課堂教學的達成情況進行評估和總結,以提供對教學有效性的證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份中班教案集錦,供教師們參考使用。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一

六年級數學上冊《倒數的認識》

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旺業甸學校王曉慧

一、教學內容:課本28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六的題目。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

2、能力目標:采用自學與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歸納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質疑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倒數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難點: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我說一個字或詞你們答出它的反義詞,看誰答的又快又準。生答:

師:上、黑、左、強大、興高采烈、、、、、

生:搶答。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習倒數的意義

出示一組算式,開展小組活動:算一算,找一找,這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小組匯報交流。(通過計算,發現每組算式的乘積都是1。通過觀察發現相乘的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顛倒的……)

師:同學們發現了每組算式兩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兩個分數叫做“倒數”。

讓學生讀一讀:“倒數”。

出示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讓學生說說對倒數意義的理解。

提問:“互為”是什么意思?(倒數是指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數相互依存,一個數不能叫倒數。)

判斷下面的句子錯在哪里?應該怎樣敘述。

因為3/4×4/3=1,所以3/4是倒數,4/3也是倒數。

學習例2

找一找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匯報找的結果,并說說怎樣找的?

1、看兩個分數的乘積是不是1;

2、看兩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是否分別顛倒了位置。

討論一下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比較快?(第二種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得到。)

通過具體實例總結歸納找倒數的方法。

(1)找分數的倒數:交換分子與分母的位置。

(2)找整數的倒數:先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看一看,例2中的哪些數據沒有找到倒數?(1,0)

提問:1和0有沒有倒數?如果有,是多少?

小組討論、匯報。

1、關于1的倒數。

因為1×1=1,根據“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所以1的倒數是1。

也可以這樣推導:,1的倒數是1。

2、關于0的倒數。

因為0與任何數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沒有倒數。

也可以這樣推導:分母不能為0,所以0沒有倒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做一做”。先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2、練習六第3題。

用多媒體或投影逐題出示,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同桌進行互說倒數活動(練習六第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倒數的有關知識,請同學們回憶一個,你是怎樣學習的

生:提問――自學討論――匯報――練習

師:你能用“我學會了……”來描述你今天學到的知識嗎?

生:我學會了……

(五)、板書設計

《倒數的認識》教后反思

旺業甸學校王曉慧

“倒數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在引入部分,我利用朋友的相互關系及中國文字形象的使學生對倒數有了直觀的認識,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倒數的意義,我引導學生舉了大量分數的例子,并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使學生明確“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乘積是1”、“倒數的兩個數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進行了調換”、更讓我高興的是學生能注意到“倒數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學生的發現,我引導他們很快就總結出了倒數的概念――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在讓學生通過研究求各種數的倒數的方法的環節上,避免了學生在學習中只會求分數的倒數的知識的單一,延伸的所學的內容。在最后,面對特殊的0和1這兩個數時,學生們出現了小小的“爭執”。有人認為:“0和1有倒數?!庇腥苏J為:“0和1沒有倒數?!睂τ趯W生的“爭執”我沒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導他們互相說說自己的理由,在他們的交流中,學生們達成了一致的認識:0沒有倒數,1的倒數時它本身。并且在說明理由時,學生還認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沒有倒數”這個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給學生的知識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重點 在觀察、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征。知道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難點 圓的特征的認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具準備:

教學圓規、電化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觀察思考

1、(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一幅圖)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對他們這種玩法有什么想法嗎?(從公平性上考慮)得到:大家站成一條直線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不一樣導致不公平。

2、(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二幅圖)如果大家是這樣站的,你覺得公平嗎?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也不一樣導致也不公平。

3、為了使游戲公平,你們能不能幫他們設計出一個公平的方案?(學生思考)學生想到圓后,出示第三幅圖,提問:為什么站成圓形就公平了呢?(每人離目標的距離都一樣)

4、上面我們接觸了三種圖形-----直線、正方形、圓。其中圓是有點特殊的,你能說說圓與正方形等圖形的不同之處嗎?舉出生活中看到的圓的例子。

二、畫圓

1、你們誰能畫出圓來嗎?動手試一試。

2、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圓,并說說你是怎樣畫的?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學有想法可以補充。

3、思考:以上這些畫法中有什么共同之處?注意的問題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個點和一個長度,引出圓心和半徑)

三、認一認

1、教師邊畫圓邊講概念。(概念講解一定要結合圖形,并要舉一些反例)強調:圓心是一個點,半徑和直徑是線段。

2、半徑和直徑的辨認。

四、畫一畫,想一想

1、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并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想:在同一個圓中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同一個圓中的半徑都相等嗎?直徑呢?(放動畫)

2、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五、應用提高

討論:圓的位置和什么有關系?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六、作業

1、教材第5頁練一練

2、在平面上先確定兩個不同的點a和b,再畫一個圓,使這個圓同時經過點a和點b(就是這兩個點都在所畫的圓上),這樣的圓能畫幾個?(提高題)

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

不直接說出圓,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

在畫圖中體會圓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處時再一次體會圓的特征

通過正反例的練習,加深對半徑和直徑的理解

動手操作,理解畫圓的關鍵是定圓心(位置)和半徑(大?。?/p>

鞏固提高,滿足不同學生要求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一)

圓(本質特征):圓上各點到定點(半徑)的距離都相等。

圓的畫法:

圓的相關概念:圓心,半徑,直徑

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半徑,它們都相等;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直徑,它們也都相等。

教學后記:

在學生已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的了解圓的各部份名稱。學生對圓心與圓

的半徑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三

《倒數的認識》一課基本知識比較簡單,所以本節課我大膽嘗試,讓兩名學生擔當小老師進行教學。

王恒岳同學由兩組口算題的競賽導入,讓學生觀察比較好算的一組題有什么特點,從而引出“倒數”,并對倒數的概念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姜安遠同學則就著例1,讓學生探究找出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從分數到整數,再到特殊的數(1、0),甚至將倒數的研究延伸入小數。兩位同學課前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試講、修改,然后走上講臺,當“小老師”,其他同學也積極配合,認真學傾聽、思考、發言,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均得到較好的講解和培養。在兩位同學的講解之后,我再將一些“小老師”沒講透徹的地方進行補充,并帶領學生進行鞏固練習。這樣的上課形式,孩子們普遍比較喜歡,以后如果找到合適的內容,還可以繼續嘗試,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四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對話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主動“說”的缺失,師說生聽、師問生答似乎成了規定,即使是在學生討論中,其內容、方式也大都是由教師框定的,說的機會幾乎被“優等生”占有,課堂的高度集權使學生無法獲取主體地位。教學溝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課堂座位配置以講臺為中心,師生教學對話以一問一答為儀式,對話內容以教師預先設定為框架。新課程背景下的對話教學,是以學生主體發展為本的新型課堂教學方式,以平等對話為突破口,使它能夠較好地改造傳統的教學,體現出對話教學的時代精神。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和諧“對話”的過程。讓“對話學習”成為啟動心靈的鑰匙,讓生命的個體在“心靈對話”中煥發靈性。

導入部分:

【案例一】

師: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畫出一個圓,再剪下來。

生動手畫圓。

師:能能說說你是利用什么工具來做的嗎?

生1:我是用茶盒比著畫圓,再剪下來。

生2:我是用塑料尺上的圓比著畫的。

生3:我是用碟子比著畫的。

生4:我是用圓規來畫圓的。

師:請你們利用剪下來的圓,動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們有什么發現?

學生折、比。

師:好,現在小組交流一下,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我們發現了各條折痕都相交于一點,在圓心。

生2:我們也發現了,我們還發現每一條折痕都能將圓平均分成兩份。

生3:我們也發現了折也折不完。

……

【案例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套圈游戲嗎?了解游戲規則嗎?你認為圍成哪種圖形最公平?

生:我認為圍成圓形最公平,因為這樣每位同學在套圈時到中間木樁的距離都是相等的,而圍成其他圖形,每位同學距離木樁的距離都不相等,這樣就不公平了。

師:通過直接觀察,同學們猜想套圈時圍成一個圓形,每個人到木樁的距離都相等。你們都同意這種猜想嗎?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說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圓,共同去驗證我們的猜想。

師:探究圓的特征,得有圓呀!現在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工具來畫一個圓,再剪下來。

生畫圓。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畫圓的?

生1:我是用茶盒比著畫圓,再剪下來。

生2:我是用塑料尺上的圓比著畫的。

生3:我是用碟子比著畫的。

生:可以,但比較麻煩。

生2:可以用圓規,我就是用圓規來畫圓的。

師:你認識畫圖工具,還能用圓規畫圓,真棒!

……

師:請拿好手上的圓,把它想象成同學們套圈時圍成的圓形。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借助它去驗證每個人到木樁的距離都相等呢?下面請小組合作,互相說一說你們準備怎樣驗證?再動手試一試。如果有困難,可以參照老師的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先找到木樁的位置,再找到每位同學所在的位置;想辦法驗證每個人到木樁的距離相等。)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

反思:課的導入時,案例一中的老師按照課前的預設,讓孩子們用各種方式畫圓,再讓孩子們動手操作。形似與孩子們在交流,但實際都是一言堂或“問答式”,孩子們都是按照老師的指示在動,但不知為什么要動。而案例二中的老師創設了驗證“套圈時圍成圓形最公平”的猜想,讓孩子們先動手作一個圓,再帶著問題自主探究。而且在交流時,對孩子們的話認真傾聽,及時評價,如:“好方法!能就地取材!” “你認識畫圖工具,還能用圓規畫圓,真棒!”這樣,與孩子們平等地對話,提升了孩子們對畫圓的體驗。對于孩子們探究時會遇到的困難,能給予溫馨的提示,讓學困生也感到數學真有趣。我想,這樣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對圓的體驗一定會更深刻、更全面,也為下面圓的特征的認識提供了更好的感性體驗。

畫圓部分:

【案例三】

師:你們能利用圓規來畫一個圓嗎?

生:能。

師:請打開書本57面,看看書上的說法與你們的是否一樣呢?

學生自學書本。

師:怎樣畫圓呢?

生模仿書上的畫法來說。

師:畫圓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1:要固定針尖。

生2:要打開圓規兩腳。

……

師:請同學們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

生畫圓。

【案例四】

師:人們利用了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的這一特征設計了畫圓的工具---圓規。怎樣用圓規畫圓?請同學們拿出圓規,動手試一試。

學生一畫圓。

生:可能是沒有把針尖固定在一點上。

生2:也可能是兩腳間的距離變化了。

生3:還可能是沒有用手捏住圓規的把手進行旋轉。

師:有心得體會了嗎?誰來說一說。

生1:針尖不能動,兩腳間的距離不能動。

生2:要用手握住圓規的最上端,輕輕旋轉……

師:請再畫一個圓吧!

生二畫圓。

師:同桌比比看,誰的圓大?為什么有的圓大,有的圓小呢?

生: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大,圓就大;兩腳間的距離小,圓就小。

師: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半徑。也就是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生:半徑。

師:如果要使全班畫的圓一樣大,怎么辦?

生:定出半徑。

師:請畫出半徑是2厘米的圓。

生三畫圓。

師: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不能動。

師: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生:圓心。

……

反思:案例三中的老師先讓孩子們自學課本,再說說怎樣畫圓,要注意什么,然后讓學生畫圓??此婆c書本的對話,而實際的效果卻不一定好。因為學生沒有用圓規畫圓的體驗,牽強地看書,雖然避免了畫圓時的誤差,卻也剝奪了孩子們自我修正的機會。而案例四的老師遵循孩子們的體驗特征,讓學生三次畫圓,帶著怎樣畫好圓的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流,與課本“對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畫圓的方法。老師還適當延伸了生活中如何畫圓,讓孩子們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效果則更好。

如何實施小學數學對話教學呢?教師要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之上、了解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和實際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平等的、豐富多彩的“對話”,水到渠成地完成各種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研讀文本,激發對話的

要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施,教師一定要先與文本進行解讀,教師不但要熟悉文本的內容,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對話。在課前,我認真研討教材,以學生所熟悉的套圈游戲激趣入課,以“套圈比賽圍成哪種圖形最公平?”這一問題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學生在討論中形成“套圈時圍成一個圓形,每個人到木樁的距離都相等”這一猜想,繼而讓孩子們想辦法驗證等。當教學內容觸及孩子們喜歡的領域,將迸發無限的創造力,給孩子們一份驚喜,他們將還你一個奇跡。

二、師生和諧,放飛對話的翅膀

對話教學中師生是平等、充滿愛心是雙向交流的關系,各種對話都是一種“商談”,是共同探討未知領域的過程。在本課中,我營造出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真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解除孩子們的束縛,放飛對話的翅膀,讓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不斷涌現,個個輕松愉快,完成了師生間的和諧對話。

三、生生互動,奏響對話的樂曲

對話是豐富多彩的,包括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既可以是有聲語言的彼此交流,也可以是內心無聲的追問和反省。在驗證猜想的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先討論驗證方案,讓學生進行有聲地討論與交流;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讓學生與學習材料進行無聲的交流,然后再與同學分享探究結果。這樣,生生互動,在動與靜地“對話”中水到渠成地探究出圓的特征。

四、生本對話,豐富對話的內涵

對話還包括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可以是學生與自我心靈的對話。在鞏固練習,讓學生與生活對話,應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補充與感受古代對圓的解釋,了解了圓的文化;賞析和感受生活中的圓,將學生對圓的關注引向課外、引向生活,極大地豐富了對話的內涵。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概括、抽象,從本質上理解倒數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求一個數的倒數。2、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從本質上理解倒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呈現數據,先計算,再觀察發現。

1、出示:3/8×8/37/15×15/75×1/50。25×42、

計算后,這些數據你發現有什么規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匯報。乘積都是1。

2、你能根據上面的觀察寫出乘積是1的另一個數嗎?

3/4×()=1()×9/7=1

說說你是怎樣寫得,有什么竅門?

如0。5、1。73、抽象概念,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梢哉f誰和誰是互為倒數,也可以說誰是誰的倒數。

4、讓學生說說上面的數(用兩種說法)。

5、是互為倒數的它們的積是1,這兩個數有特點嗎?仔細觀察這些數。

學生討論:分數的分子分母調了一下位置;

師:那么5×1/50。2×5乘積也是1喲!怎么?把整數和小數也化成分數。

6、溝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積是1有聯系嗎?

7、現在你對倒數有了怎樣的認識?

三、求一個數的倒數。

1、找一個數的倒數。

5/11的倒數是(),()的倒數是4/7,()和15是互為倒數。

你是怎樣找一個數的倒數的?說說你的方法。(從倒數的意義和現象)

2、會找了嗎?你能找到下列數的倒數嗎?

3/54/967/211.251。20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

《倒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倒數的認識》這一節課內容很簡單,它是在分數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主要為分數除法做準備。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這節課我設計的兩個游戲貫穿了新授內容的始終。課的一開始我是讓學生聽音樂,找朋友,通過找朋友的游戲理解“什么是互為好朋友”?從而真正理解“互為”的含義,為以后學習倒數的意義打下基礎。接著我又設計“猜字”來引出倒數?如:我說“吳”“杏”字上下顛倒,變成什么字?那數學是不是與有這樣的特征呢?使學生在做猜字的同時理解倒數的意義,同時也增加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不足之處:由于本課我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設計的游戲環節花費時間過長。但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勢必要花去大量的時間,這樣練習應用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以至于在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時練習的少,因此,合理安排授課時間還是應當講究。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六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為后面學習分數除法做準備,因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歸結為乘這個數的倒數。

這部分內容安排了2個例題,教學倒數的意義和求倒數的方法。

讓學生了解倒數的意義,編排了幾組乘積為1的乘法算式,通過學生觀察、討論等活動,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導出倒數的定義。

教學建議

(1)要讓學生充分觀察和討論,找出算式的共同特點。

(2)給出倒數的定義后,結合定義討論倒數的特點,特別要理解“互為倒數”的含義,即倒數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數是相互依存的,倒數不能單獨存在。也可以結合判斷題,如“73是倒數”對不對?以加深學生認識。

(3)可以讓學生根據對倒數意義的理解,說出幾組倒數,看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這里是一個圖片教學求倒數的方法。教材先安排找倒數的活動,從而初步體驗找倒數的方法。接著總結求倒數的方法,分兩種情況。求分數的倒數是交換分數的 分子、分母的位置;求整數的倒數是把整數看作分子是1的分數,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最后提出1和0的倒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得到結論。

教學建議

(1)通過找倒數的活動,交流探討方法。

(3)把互為倒數的數提出來,還剩下1和0。提出問題:它們有沒有倒數?倒數是多少?組織學生討論,說出理由。在討論的基礎上歸納:根據倒數的意義,因為1×1=1,所以1的倒數是1;因為0與任何數相乘都是0,所以0沒有倒數。

(4)完成“做一做”,檢查對倒數意義的理解和求倒數方法的掌握。

第2題是一個活動,可以同桌互說,一個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說出它的倒數,再交換說。

第3題通過判斷對錯的活動,加深對倒數的認識。

第(1)題,依據倒數的意義進行判斷,是對的。

第(2)題,兩個數互為倒數,而不是三個數,所以不對。

第(3)題,0沒有倒數,所以不對。

第(4)題,不一定。大于1的假分數的倒數一定比這個假分數小,而真分數的倒數比這個真分數大。

整理與復習

對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知識整理的形式回顧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引導復習;第二部分安排練習。

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復習部分

第1題,復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呈現分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和分數乘分數三道題??梢韵扔蓪W生獨立完成,再說說每道題的計算方法,回憶總結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做錯的找一找錯在哪里,然后完成練習七的第1、2、3題。

第2題,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勺寣W生先獨立完成,再說說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然后完成練習七的第4題。

第3題,解決問題。第(1)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勺寣W生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列式解答,再說說解答的思路。第(2)題是稍復雜的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也先要求學生畫出線段圖表示題意,再列式解答,并交流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是怎樣想的。然后完成練習七的第5、6題。

第4題,先說說什么叫倒數,再找出各個數的倒數,并說說找的方法。然后完成練習七的第7題。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七

1、 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倒數的意義,掌握找倒數的方法。

2、 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一、創設活動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1的一組算式,開展小組活動:算一算,找一找,這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小組匯報交流。(通過計算,發現每組算式的乘積都是1。通過觀察發現相乘的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顛倒的……)

師:同學們發現了每組算式兩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兩個分數叫做“倒數”。

讓學生讀一讀:“倒數”。

出示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二、探究討論,深入理解

讓學生說說對倒數意義的理解。

提問:“互為”是什么意思?(倒數是指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數相互依存,一個數不能叫倒數。)

判斷下面的句子錯在哪里?應該怎樣敘述。

因為3/4×4/3=1,所以3/4是倒數,4/3也是倒數。

三、運用概念,探討方法

出示例2,找一找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匯報找的結果,并說說怎樣找的?

1、 看兩個分數的乘積是不是1;

2、 看兩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是否分別顛倒了位置。

討論一下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比較快?(第二種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得到。)

通過具體實例總結歸納找倒數的方法。

(1)找分數的倒數:交換分子與分母的位置。

例:

(2)找整數的倒數:先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例:

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看一看,例2中的哪些數據沒有找到倒數?(1,0)

提問:1和0有沒有倒數?如果有,是多少?

小組討論、匯報。

1、 關于1的倒數。

因為1×1=1,根據“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所以1的倒數是1。

也可以這樣推導:

1的倒數是1。

2、 關于0的倒數。

因為0與任何數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沒有倒數。

也可以這樣推導:

分母不能為0,所以0沒有倒數。

五、鞏固練習

1、 完成“做一做”。先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2、 練習六第3題。

用多媒體或投影逐題出示,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 同桌進行互說倒數活動(練習六第2題)。

六、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

什么叫倒數?怎樣找出一個數的倒數?

人教版六年級圓的認識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讀寫負數。

2、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和應用負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對負數的認識。

教學難點:

掌握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學教材、整理梳理、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

1、認真看課本第87頁到91頁的內容,回憶整理有關負數的知識

(1)舉例說明如何讀寫正負數?在書寫正數和負數時應注意些什么?

(2)為什么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____0;負數都_____0。

(3)正數負數表示什么樣的兩種量?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

2、4分鐘后,對子之間相互交流,如用疑問可以小組討論!

3、小結:我們把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6、,-10,-155……等這樣的數叫做負數。0小于一切正數,大于一切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正數、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二、基礎練習。

1、展示一

(1)如果前進30m記作+30m,那么-20m表示(),后退10m記作()。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下降50m記作()。

(3)如果+120m表示向東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記作()。

要求:1、獨立做題,。

2、寫完的同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

3、展示二

(1)讀一讀,填一填。

37,-78,+20,-5,0,+121,98,-1000,-13,34,-34。

負數正數

最后剩下一個數沒有填入上面的框中,這個數是()。

(2)六年級3個班進行智力搶答賽,答對1題得10分,答錯1題扣10分,不答題得0分。已知一班答對1題,二班答錯1題,三班對、錯各1題,請寫出這3個班的得分情況。

一班()分二班()分三班()分

三、提高練習。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記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記作(),-45m表示()。

2、如果支出180元記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記作(),-200元表示()。

3、如果逆時針旋轉28°記作+28°,那么順時針旋轉16°記作(),+16°表示()。

(二)做一做

1、同學們利用休息日幫助果農采摘蘋果,從4棵蘋果樹上摘下的蘋果分別放成4堆。果農王大伯估計每棵樹可產蘋果100kg,同學們以此估計數為標準,超過的千克數記為正數,不足的千克數記為負數。

(1)這4堆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2)這4堆蘋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與王大伯的估計數比較,結果用正、負數表示。

2、一個小組8名同學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記為0,用正、負數表示每位同學的身高。

(3)上表中與平均身高相差為0cm,表示();與平均身高相差為正數,表示();與平均身高相差為負數,表示()。

同桌討論,集體講評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

家庭作業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整理與復習

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

像-6、,-10,-155……等這樣的數叫做負數。

0小于一切正數,大于一切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相關范文推薦
  • 10-14 最新網格長述職報告(實用12篇)
    報告范文是對一定范圍內的調研、分析、實驗等結果進行總結和闡述的一種書面材料。接下來是一些經典的辭職報告示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和靈感。網格長述職報告篇一尊
  • 10-14 2023年半年度工作計劃(通用18篇)
    幼兒園工作計劃是教師日常工作的依據,它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幾個實用的工會工作計劃案例,供大家在工作中參考和應用。半年度工作計劃篇一優秀作文推薦
  • 10-14 2023年企業職工個人報告(通用8篇)
    開題報告的撰寫需要遵循科學的邏輯性和嚴密的論證。接下來是一些辭職報告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企業職工個人報告篇一您好!在公司工作這四年
  • 10-14 最新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通用9篇)
    大學規劃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認真思考和規劃的重要事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篇一這個學期我擔任兩個班的
  • 10-14 小班數學餅干店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干(優質13篇)
    小班教案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工具,它能夠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有效性。在這里,將呈現給大家一份成功編寫的幼兒園教案范本,供大家學習參考。小班數學餅干店教案
  • 10-14 最新初三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個人(大全11篇)
    有效的安全工作計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醫院工作計劃范文,看看是否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計劃思路。初三下學期語
  • 10-14 元宵節活動方案幼兒園 元宵節活動方案(精選16篇)
    通過調研方案,我們可以全面了解某個問題或主題的各個方面,并為后續決策提供重要數據支持。營銷策劃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營銷策劃實例,希望能給大
  • 10-14 最新體育工作計劃(優秀8篇)
    班級工作計劃是為了提高班級整體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制定的一份行動指南。人事管理是一項復雜而又繁瑣的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事管理經驗分享,供大家參考借
  • 10-14 最新單位公務用車自查報告(匯總18篇)
    辭職報告的撰寫應簡明扼要,坦誠真實,避免過分夸大或抹黑他人。接下來是一些精選競聘報告范文,供大家作為寫作參考。單位公務用車自查報告篇一xx縣公車治理辦公室:根據
  • 10-14 2023年安全日討論發言(通用15篇)
    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真誠地感謝您的光臨。歡迎詞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幽默和趣味元素,提升歡迎詞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在歡迎詞中,我們可以加入一些幽默和機智的元素,讓大家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