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作品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們見證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如何研究經典繪畫作品?我們可以從構圖、色彩運用、畫家風格等方面去深度解讀。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經典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一
把零散的玩具裝進米老鼠收納盒里,幾張畫了一半的紙和斷了的蠟筆也通通放好,已經忘了陽臺的花是第幾天沒有澆水了,旁邊的水壺明明還裝的滿滿的。把酸奶的空瓶子放在餐桌一角,想著明天下樓時把它放回柜子里,順便從小區大門右拐三十米的“轉角遇到愛”早餐店買些剛出鍋的油條和整屜的小籠包。閉了門,關了燈,感覺明天會更好。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揣著某種希望盼著一個明天。就如睡前的我,習慣了刷新二十四小時天氣預報和朋友圈最后一條留言,希望第二天起床時簾布下正好透過第一縷晨光,最好會有兩三只鳥兒停留在窗臺歡唱。我們總是毫不吝嗇的期待明天,卻在冗長的黑夜里消磨著時光,只因比起這無盡的夜,更希望把自己寄托在希望里。就如遠在回憶的朋友,已許久不見,明天或未來的一段時間仍互不相聯,可就是倔強的相信,總有一天會以一種超浪漫的形式出現,并相聊甚歡。
戀愛中的我們總是滿懷期待的守著一份約定。有時候,約會的浪漫一半在見面時一半在等待里,挽起的發髻,亦或換了一件又一件的裝扮總讓人激動不已。某一次,我們約好第二天一起吃早餐,于是掛了電話的黑夜里,我的味蕾就已經泛起了小籠包的香氣,短信給你,你笑我說一頓早餐而已。我喜歡每一次的約會,不單單是因為你,而是那個嘴里說著看情況隨心情卻認真赴每一次約的自己。你總說我太會給自己的內心加戲,是的呢,再普通不過的約會,即便只是匆匆碰個面見上一眼,我也會無比認真和準時。請不要笑我凌亂的頭發或不得體的人字拖,也不要對我表面的冷漠感到遲疑,我可能只是花費了太多精力在來時的路上,赴約的心情總要比赴約本身“隆重出場”。
工作中的我們總是抱著某種信念努力奮斗著。不是每個人的工作都份量十足,也不是每個人的存在感都是正值,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那個默默無聞的、看似可有可無的,又對每一次失誤承擔著巨大風險的存在。這樣的我們,像極了一顆有些松動卻又無法脫落的螺絲釘,自身飽受煎熬卻又啞口無言,無時無刻不在堅持著。有時也會勸自己放棄吧,在朋友圈發著矯情的文字尋求著一絲感動,在熬了夜睡眠不足的早晨,拖著一百斤的身體回歸到工作中去。生活大多如此,總相信第二天會有一些不一樣,也真的更努力了一點,卻在每晚的自我反省中失落著,甚至自我毀滅般的檢討著。有時工作帶給我們的樂趣遠不及某個半睡半醒的夜里,那個一身疲憊卻又斗志昂揚的自己,真的比籠中的小白鼠勵志得多??晌覀兙褪瞧嘈牛诙鞎犬斚碌淖约簝炐阋稽c兒,起碼自認如此。
我曾想,假若不再有明天,一切歸于現在,按部就班的我會不會瞬間愉悅起來,興奮到踩在自己的肩膀歌唱?不會,當腦海出現這個答案時,竟有些失望,但的確是不會。因為無論明天存不存在,我都會抱以希望,并努力的把今天做好。我無法改變的不是命運,而是這股細水長流又永不低頭的姿態。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二
如老人說的那樣,日子開始變長了,才五點多一點太陽就出來了,和煦的光和風在晨曦中徜徉,叫醒了了整個清晨。這樣明媚的日子,床和被窩是我的最愛,懶洋洋的,軟綿綿的,暖烘烘的,說不出的愜意。
出門的時候,發現鑰匙沒帶,又折回家拿鑰匙。臨近我的車子時,發現被一輛出租車給堵了,打了電話一直不通。心中有些擔憂,這個早上貌似有點不順,但真正順與不順誰能知道呢?太過順坦的人生豈不也無趣得很?逆境中總能長出驚艷的花,結出豐碩的果,造就非凡的人,能否把握那一個個契機就權看個人的修行。
昨晚入睡前,心情有些怏怏的,他人有意無意的一些個言行舉動傷到了我,我問自己,我的左胸第四五肋間里頭安放的難道是一顆琉璃心么?這么容易被傷到,那只能說明自己的內心還不夠強大。做了一夜的夢,夢中一直在進行一場自我掙扎的心靈斗爭,夢中無數次地實現自我的和解,進行內在心靈的救贖。
醒來時發現自己精神力虛空和乏力得緊,雖說身體精力充沛但心憂的后遺癥深深地影響了我!那也無妨,想要煉就一身銅墻鐵壁的百毒不侵之身就是要經歷這樣那樣的'挫敗、傷痛、療愈和康健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定不要著急。也許那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在適當的時間里它總會回贈你以美好的結局。
假如時間欺騙了你,一定不要焦慮。也許那只是一個好心的警示,在必經的人生中它能辨明是非真假善惡美丑。
不徐不疾,不早不晚,不慌不忙,不卑不亢,隨遇而安,最好的安放!
花開無聲,去留無痕,隨遇而安,謙恭虔誠,心若安順,便不懼紅塵!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三
自小,我比較信服佛家常言的一句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同時,這句從古流傳至今的箴言,也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人們往往卻做著相同的事情,即使大家都是很努力,但是結果往往卻是各不相同。成功的人會說:這是我對付出應得的回報!失敗的人又說:為什么命運會如此的不公!往往成功和失敗只在一念之間,都是一種迫切的索求。
在成功中得意,在失敗中失意。天地萬物,生老病死;大千世界,貧賤富貴,都有著太多人力所不可及的玄機。與其怨天尤人,在消極思索中沉淪,不如以找到一個好的方式,盡快的解脫自己、解脫不必要的痛苦,那些都是自己強加給自身的苦惱。
也許只有懂得從容,方能體會到命運是可以有轉機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完善自己、相信未來、把握命運、珍惜擁有。懂得隨遇而安,我不認為是消極的人生心態,相反卻反映出一種理性的成熟,也是一種人生閱歷的累積和對人生的另一種感悟。
人生,有太多事物永遠都是沒有辦法詮釋的,唯有把心暫時冷靜,安心的看待發生與開始、結果與最終。如此一來,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明凈和灑脫呢。我們要知道“春有百花夏有風,秋有明月冬有雪”的規律。物換星移,生態輪回,我們更要明白“若無閑事繞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道理。
好比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崩先サ氖沁^往的時光,年輕的卻是一直隨緣的心態。故此,人生若無爭名奪利,或許活得更加瀟灑。
在情感方面,對于我而言,需要隨遇而安。不要以為覺得不了解也可以有感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僅僅是喜歡、是欣賞,一旦當彼此的缺點暴露開來之后,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的喜歡或欣賞也會隨之結束。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彼此都要有所了解。愛是包容、愛是理解、愛是彼此的信守。愛上一個不了解的人,也許你傾慕只是對方的新奇而已,或許只是徒個新鮮罷了。
不要習慣性的欺騙你的親人、友人、或者是愛人。即使是出于善意的謊言也不能。記住,如果你沒有欺瞞對方一輩子的把握,那么,就便對其說實話,當謊言一再被揭穿的時候,有可能一切都將會結束。不要因為沖動而說出一些過激的話,世人常常都說:“沖動是魔鬼!”有時候,一時的沖動也會傷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沒有人愿意拿熱情換冷漠、沒有人愿意用體貼換傷害。不要給不愛的人任何機會和希望,那是一種玩弄、一種欺瞞。也許,你只是喜歡感受被愛的感覺,但是,傷害的卻是一顆真誠對待的心。你也許會因為自己的貪戀而被用心愛你的人所厭煩,甚至于痛恨!
佛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以,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已經擁有的倍加珍惜。人生在世,只有惜緣,還能續緣。不管是誰,只活一回,所以,要用與世無爭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經年累月,春華秋實,走過了,才懂什么是人生。而今,恍惚間,我的心,仿佛讀懂了“隨遇而安”四個字,感覺一切都豁然了。
謹以拙見,寫給處于迷茫中的人們。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四
記不得是參加手機微博轉發還是沃閱讀之類欄目的有獎參與活動,5月份竟然收到了快遞公司遞來的《隨遇而安》一書,作者孟非。
乍一看到這個書名,就會有一種親切隨和感。隨遇而安,書名起的好,給人一種拿來就想看的感覺。再說作者,誰不知曉和熟悉這位紅遍大江南北的《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在欣賞于觀看他主持節目的同時,閱讀此書更會進一步了解作者對自己過往四十年歲月的動情回顧和從容講述,就會更加愛不釋手了。
縱觀孟非四十年的歲月,他有過坎坷、有過艱苦、有過辛酸、有過彷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最終他堅持了下來,靠著一種不服輸的信心和決心,順應著歷史的潮流,汲取著成長歷程的文化底蘊,來不斷豐富自己,淡定從容,坦然面對每一次改變,從而鑄就了他的不平凡,書寫著人生的精彩。
其實,人生在世,或工作、或生活、或事業、或家庭、或心情、或環境等,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如意者或十有八九”,有時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要使自己做到“隨遇而安”,就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堅定住自己的信念,面對現實,不斷追求,學會超越。
隨遇而安是一種生活態度??梢哉f有些東西、有些事情不能計較太多,人不能比人,俗話說,人比人得活著,貨比貨得留著。生活中,不乏有的人為了名和利的追求,透支著身體,喝壞了身體,迷失了方向。也曾感嘆懷才不遇,也曾羨慕大富大貴,也曾抱怨命運的不公,但是轉念一想,我們有的吃,有的穿,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何樂而不為呢?縱使環境不盡人意,也要適應環境,以隨遇而安的態度,去從容面對。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重要的是其對待的方式、方法、態度、品味。
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人,改變人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看,或許能夠從中受益很多。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五
工作單位終于塵埃落定,聞之消息,卻沒有想象中的驚喜和興奮。讀書那么多年,不就是為了有一份能自足的工作嗎?曾經過去的十多年的學程,不都是為了這一刻的歡喜嗎?可是為何沒有夢想中的激情和喜悅呢?相反,內心有一種冷漠和失落,更有一種莫名的惶恐。是面對選擇的腫瘤專科?還是因漫長等待帶來的疲倦和厭惡,我不能精確描述當年的思維和心境,但是有一點明確的是,這不是我內心深處想要的。當我們因為身心疲憊而無力再執念一件事情時,當注定與描繪的藍圖無緣時,有時的選擇只是我們逃逸現狀的一個出口,在那個出口里,試圖呼吸一下,安慰一個游蕩的靈魂而已。
但是,當面對寒冬一縷朝霞時,我笑容燦爛,在昨天和今天來回跑,然后迎接明天。讓那個曾經坐在云裳做夢的女子降落人間,食煙火,迎日月,翻閱新的綠葉和脈紋。
母親說,讀書是為了未來更好,家人就會更好!因為這個“更好”我就會堅持所有的付出,我也會汲取家人的愛和溫暖,以便自己在獲得能量后,繼續前行。學業的攀爬,自己的笨拙,上帝的賜予,我讓自己的靈魂隱蔽在一個角落,那里有榮譽和恥辱,更有悲戚和幸福。
曾經有令人鄙視的觀點:“讀書是為了父母!”可能對于學生都有如此的看法,但是當你走出校園,未來擁抱的是你,而不是父母時,當是你被陽光沐浴,而不是父母時,你便會感嘆父母之愛的無私和寬廣,我們都會有一種自責和愧疚,永遠在激勵我們感恩和付出,甚至復制父母的品格養育我們的孩子。
父母讓我們做夢,也讓我們去建造夢,我常常想起舊院落里的聲音和身影,雖然是土氣的鄉音,卻是世間最豐韻的泉水,滋潤我的心靈成長。于是我在那甘甜中長大,走出農村,走進城市的教室,翻閱醫學術語,在不斷的磨礪中,鑄造自己的未來。就如那日,我騎著一個舊的單車,穿越城墻,陪伴我的只有朝霞和寒風,我卻是感覺很富有。我將自信全部梳理在長發里,隨風飄舞。
“今天是第一天上班,要注意禮貌,見了同事要多招呼,見了領導要主動問候!”姐姐在我身后叮囑,就如母親般啰嗦。
“我不陪你去了,騎車慢著,路程那么遠,戴上手套,中午回家吃飯,我等著你!姐姐拿著手套、圍巾,已經將單車放置在院子里,等待我的出發。
告別姐姐的叮囑,我將單車騎得飛快。仿佛在匆匆告別一些歲月和歷史,我真的會更好的,然后讓家人也好起來!我滿腦子都是冬天的風,卻雙手溫暖。在那個冬天的清晨,如是滋生了翅膀的天使,飛進一座花園。
畢業后,我沒有按照市里人事局安排的畢業流程去縣城報道,姐姐是要堅持要我留在市里的。其實對我來說,選擇去向是模糊的,基本都是接受愛的召喚而前行。親戚楊哥當時在市里一家綜合醫院上班,說能辦妥此事,姐夫便全權依托他周旋。我畢業那年,要求所有的畢業生回出生縣城報道,市里人事凍結,所有單位接收新進畢業人員沒有人事關系,沒有編制,其實就是只能做臨時工。當時國家的`人事編制中,大學生分配而來就是國家干部,對我來說,既然是正規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是不能屈就于臨時工的。當時也不太明白國家干部能做啥。就是聽起來挺洋氣的,高大上,仿佛自己的戶口已經是農轉非了,是商品糧,仿佛那就是與農民的身份徹底斷裂的標志。有了份正式在編制的工作,也就不再是農民了,仿佛對父母來說那就是無上的榮光,而對我我來說呢?其實很是無知和懵懂的。這樣的感知,只有走在城市里的農民才能真實感知到。幾十年過去了,當我靜下來,聆聽內心靈魂的聲音時,就會深深明白:任由你使出渾身的解數,也抖落不了你是身份和印記,農民的身份是我父母的印記,也是我的,而且是我的驕傲和榮光。
聽楊哥安排,我在慢慢等待,期待著一個“國家干部”的崗位。那段歲月,我鍛煉了自己,在撕裂自己的夢時,又重新建造一個堡壘。我擺過地攤,趕過集市,我下過餐館,去過酒店,最后讓自己在三株公司經銷保健品磨礪。我從一位疏離于世事的女子,妥協于現實。
姐姐不斷說:“別打工了,你可以學學法律書籍,自考法律專業!”
姐姐不斷地說:“找個城里的對象,結婚吧!那樣就不會太累!”
我聽從姐姐的話,買了一套法律書籍,也獨自坐在河南大學的樹林里躊躇,一切一切恍然是團霧,找不到飛翔的支撐點??墒俏也荒苈爮慕憬惆才盼业幕橐?,每次回到老家,同齡人都已經為人父母,父親也不敢提及問我,姐姐內心很是焦灼。去相親,想到一個陌生的人站在我的面前,我要和他居家度日,消耗我的生命,內心異常排斥,找出各種理由,總是沒見到男方前便逃之夭夭了。回家遭受他們的教育和引導,耳朵卻是在云朵上漫步,逃逸在另外一個森林。
也許一個人面對如此的境況,內心都是慌亂無序的,我那時就是。想飛卻沒有翅膀的疼痛感,時時纏繞靈魂。奢侈、夢想、現實,我屈服于生活,將自己囿于如同眼罩的城墻之內,盲然前行,行走在城市喧囂的街道上,疲憊,迷茫,穿梭,一邊毀滅,一邊建造,讓自己偽造成一個雙面體,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南關一家醫院,你去嗎?假如想去,明天就可以報道!”姐夫一天對我說。
我內心一喜。“明天就可以去?那么容易?是一家什么醫院?”姐姐也很不解。
“是腫瘤醫院,醫院規模小,也急需人,去那里上班是正式的,歸屬于工會,但距離家也遠,你考慮下?”
“腫瘤?是癌癥嗎?”我的內心一驚,想起了母親身上的腫瘤,突然滋生一種恐懼和寂寥。
“是腫瘤醫院!以前是療養院,后來改制了!你考慮下,門檻低?!苯惴蚪榻B。我知道姐夫征求我的意見,也是尊重我的選擇,要么繼續等下去,要么接受。
我很是想遠離腫瘤,那樣的字眼是殘酷和惡毒的,又好似我內心傷痛的疤。內心有一種恐慌和無奈,是逃避還是接受?一個農村的孩子,走出了鄉村,走進城市,能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我無力去舍取和選擇,而且求人辦事,總要花費,我不能再依賴于家人。面對妹妹、弟弟的成長,也無力回避一些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婚姻家庭的安置,不能再逃避責任和義務。有時候,自己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再面對抉擇時,就會依賴于家人的態度和愛,我愛家,愛姐姐妹妹,我已經到了給予的年齡,我必須撐開傘,呵護家人和愛。選擇是一輩子的事情,我相信這句話,永遠也虔誠地選擇和堅持擁有的。我不能選擇自己的未來和路,卻能選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于是,我疼痛而欣喜地接受工作的安排,跨過人生的門檻,走進人生的下一個起點。
一家人都很高興,當父親在老家聽到電話里的喜訊,他很興奮,大聲對身邊的鄰居說:“二妞要上班了!”父輩們都渴望自己的子女走進城市,而且有一份安穩的工作,當我成為村里第一個女大學生時,父親是榮光的。我走上崗位,成為村里在城市的第一名女國家干部時,最幸福的是父親,更是母親。
陽光很好,城市的道路很長,我和姐夫先是騎著單車找了張哥。他堅持說親自帶我去報道,姐夫不好推辭,張哥的大哥當時在人事局,自然去報道也給面子,那么一些事情辦起來會很順的,姐夫便說在家里等信。張哥是楊哥的朋友,因為姐夫的原因,他們待我如妹,很是關照。他一路上交代我一些事務,一邊鼓勵我好好工作。
那年的十二月,寒冬時節,我走進了這家醫院,以后我將在這里走過每一寸的土地,心理很是激動和興奮,這種激動不是欣喜,是對未來的忐忑和無知,也是一份懵懂的期待,更是對一種結緣的祈求和不安。醫院位于南關區五福路中段路北,醫院臨著大街,其實那條街道很是狹隘。大門口的兩旁有磚頭砌起的高墻,上面架著一個拱形的牌子,上面寫著,“開封市腫瘤醫院”,略有古色古香之味,也暗顯出醫院的悠久。再走進,有一個鐵制的小轉門。我們將摩托車存在了轉門外面的車庫。
醫院的院子里很安靜,僅僅有幾人在走動,完全不像一個醫院的氣象。院長辦公室在外科樓一樓的進口處南側。敲門后,隨著一聲“請進”我們推門而進,高院長接待了我們,看著張哥和他交談,很是熟悉的樣子。我默默地坐著,不敢言語,多是緊張和不安。高院長說,“醫院需要護理人員,尤其是高護人員,歡迎來工作!”聽了我心理很是高興。他笑著對我說,“你是醫院唯一的高護呀!是學歷最高的!”,聽到他的贊許,心理暗思,醫院的院長能重視人才,愿意接受我,心理更升起萬分敬仰。高院長又叫來了醫政科的薛科長來到辦公室,薛科長來了后,問了一下我的基本情況,便和我們談起來醫院的情況,還語重心長地說醫院的領導如家長,職工以后有提及住房難的問題,也怕不好推開,但是醫院也有難處,請多理解,所以如若自己解決住房問題最好。張哥忙說,“我們有房子,不給醫院找麻煩?!?/p>
高院長很是高興:“為了防止以后再向單位要房子,還是寫個保證吧!”當時我很是驚奇,因為當時公有單位都會發房子,為何要我保證呢?但是我想立即上班,想到姐姐家里暫時也可以住的,和自己的男友終是要買個房子,便爽快地答應了。我接過遞來的紙張,寫了保證書,保證以后不向醫院要房子,自己解決住房問題。
高院長和薛科長拿著我的保證書很是高興,問張哥和我的關系,張哥說,“我是他哥!”院長和張哥寒暄了其他事情后,囑咐說我明日就去醫政科報道。
回家路上,坐在摩托車的后面,寒風吹亂了我的頭發,卻沒有感知寒冷。沒有想到首次報道很是順利,一直想,張哥找的人真是給足了面子。假如知道進這個醫院那么簡單,為何自己不早一年來呢?歲月不易回頭,執念也不易改變,我想也許我當年真的是一直執念于進市里那家醫院或其他,或是內心有一種另外的期待,期待一種易異于常事的發生,或是期待內心的一種幻想?!对鰪V賢文》中有句: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冥冥之中,我終還是和腫瘤醫院結緣,不管是何樣的心境,隨遇而安,都要堅持走下去。
多年后,我才明白為何不是護理部的人來接管此事,因為那時醫院的護理部并沒有獨立,護理人員歸醫政科管。隨著醫院規模的增大,護理部人事管理和辦公室逐漸獨立。這也是醫院管理的進步,也是護理人員待遇的進步,更是社會越來越重視護理人員。
我像一粒種子移栽到了城市,村里人羨慕我,回到縣城工作的同學羨慕我,父親也自豪和榮光,而我也隨著周圍人的歡喜而安寧。我的人生被世事因緣主宰,仿佛是聽天命,可卻有自己的獨行和信仰。我與這座城市結緣,與醫院結緣,隨緣而行,讓心寧靜于因緣,在這坐古城的土壤上生根,發芽,經營著我的愛情與家庭,慢慢長大,懂得了人生聚散,人生的繁華與落寞。也逐漸讓我明白,人不一定要執著于當初的念想,就如佛說:若想心安寧,就要一切隨緣而行,隨遇而安,結緣不是得過且過,也不是聽天命、盡人事,而是不怨、不躁、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忘形,從而達到身心的解脫。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六
我們在人生中踽踽前行,嘗盡人間百味,風霜阻擋,我們,只能隨遇而安!
夜晚,是天空最美的時候,星星璀璨,襯托著彎月,湖面倒影,映著月亮,也映了整個世界。
愛情,簡單么?可能不簡單吧。其實愛情這個東西是虛幻的,人們僅僅是憑感覺來感知,但感覺真的準確么?無從考證,其實,愛情,遠沒有承諾簡單,一句話的承諾,有時比一段時間的感覺更為重要!
一張老照片,三年前的點滴穿梭于眼前,三年,秒針不知轉了多少圈,我的心也重寫了多遍,門前的花開花落,門內的新人換舊人,一遍遍激打我的心,永不停歇!
想象總是在添油加醋描繪著現實,而當夢醒后,一切不如自己所想那樣,只能隨遇而安,讓現實決定現實!
我有很多后悔的事情,多得數不可數,這些事情讓我心煩之極,我努力做到隨遇而安,卻還是徒勞無用。
塵世的風景,真正美的',不是很多人都喜歡,都覺得美的風景,而是自己看到這風景第一眼,心底就生出萬千感慨,當自己看這風景最后一眼時,還流連忘返!
風,卷著隨風飄落的樹葉至到地上,雨,纏著隨雨嬋娟的思念至到時間盡頭,不知道何時,一天已經到了終點,抬頭望望天空,長舒一口氣,很累的一天,閉眼享受這涼爽的風,感覺一切疲憊都隨風消散了!
時間淡漠了一切,感情也風消云散,可能感情就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隨遇而安,在人生中,我們需學會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七
我站在一株杏花樹前,仰頭看到一樹絢爛,競相盛開的花朵讓我無法一一分辨,只是入目一派繁華,那繁華讓我感嘆留戀,我以為這就是花的美,生命延續的意義,萬物生機盎然的動力源泉。
待將目光慢慢下垂,定格在一朵花前,眼中映過的那片絢爛再與眼前這朵弱弱的五片花瓣無關。她在我的注視中微微的隨風輕顫,似語還羞,我又以為這才是美得極致,生命的玄妙,愉悅的源泉。
我心滿意足,胸中激情慷慨,想要放聲高歌。于是我轉頭,縱目遠眺,目光漸漸離那顆杏樹越來越遠,我的眼中有了別的枝干,直到柳樹剛發的嬌黃嫩綠的樹梢也映入眼前的畫面,竟然發現那花海已經悄然失色,再不是那么震撼人心,妖嬈嬌艷!
心剎那變空。剛剛體味到的美和滿足呢?剛剛的慷慨激昂和躊躇滿志呢?
不過眨眼之間,竟感覺時光流轉,一瞬千年,讓人彷徨迷茫,悵然若失,頓失輕松自在賞美初心,一種失落一種沉痛彌漫心頭。仿若已然早就春去秋來,滿目竟是蕭索肅然!
眨眨眼睛看看四周,什么都沒有變,可是我的心變了?;蚴俏业男膹膩矶紱]有變過,只是眼前的景色變了。為何?得失悲喜只這眨眼之間。
是無知和貪婪拒絕了心靈對萬物本源的認知,使人變得狹隘執拗,丟失了智慧與自我。我因一朵花帶來的極致之美忽略了一樹花的震撼之美,又因一顆綠柳帶來的多彩之美否定了一樹花的繽紛之美。是我著相了。我執迷于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幻得與失的矛盾之中無法自拔。
不是這樣,我不要這樣。我來到這世,來到這里,便是有緣。我看到這里,想到這里,便是要變。我要用我今生的緣分,修行我現下不自在的心,改變我這世的矛盾與貪婪。
忽然體悟到一絲一切皆為虛幻的內涵。非是景變,亦非心變,于眼前的世界里,每舜皆為真,每舜皆為幻,入眼皆為緣。我也無錯。一朵花是一個世界,一樹花是一個世界,一個森林的樹木花海也只是一個世界。我只需在我所在的的世界里,在我所看到的眼前的世界里發現美好,體會美好,享受美好,傳遞美好就是。不用執著于一朵花或是一樹花,一片葉或是一棵樹,春或秋,冬或夏,因著一切的存在都是美好,一切的存在皆有因緣。
所以,此得彼失,鈾來松,矛盾共存。想通這里,便覺心胸大松,無比暢快。我終會慢慢突破迷障,觀得自在。
所以開始體會自在。與我,自在就是尋回不知何時遺失的.本心,向善,向惡,想懦,向絕。有了覺悟便努力拋棄惡,懦,絕,一心向善。向善,便是寬容,包容。我便體會到了一絲向善寬容包容的樂趣和充實。我便在這世我的位置做我該做的,想做的,隨遇而安,怡然自得。
在世,入眼便是有緣。有緣,我定會善念以對。
修行,我只能修我。我修我卑微貪婪的心變得坦蕩與光明,我修我自私愚昧的心變得寬廣澄明。但我不會強求,我知過于在意的追求苦修也是一種執念。信念與執念的不同便在于順其自然的做與刻意追尋的求。所以我只修我,隨遇而安,自得自樂,保持初心。
隨遇而安散文集篇八
曾經無法原諒的人和事,我正在慢慢地一一原諒。因為我知道帶著怨恨的生活得并不快樂,唯有放下怨恨,我才能放過自己。原諒了,我減少了很多心理負擔,生活就能隨遇而安了。
不原諒,苦的是自己。我曾無數次對自己說這輩子絕對不會原諒某個人,某件事,每說一次,內心的怨恨就會增加幾分。每當心中的恨意減弱了,我就對自己重復這句話,務必讓自己牢記某個人,某件事帶給我的傷害??墒牵洃浿販氐拇螖翟蕉?,我所承受的傷害就越重,就像即將結痂的傷口被我一次次親手撕開一樣,一直無法愈合。我一邊忍受著疼痛,一邊告誡自己絕不能忘記這份痛楚。
我就像一只蝸牛,背著沉重的殼緩慢前進,殼里裝滿了我的'恨意。明知道只要拋下這個殼,我就能盡情奔跑,卻還是讓自己過著這樣艱難的生活,時而擔心自己會忘記,時而害怕自己會重蹈覆轍,惴惴不安地看著這個世界。但是,時間教會了我原諒,讓殼的重量漸漸減少,我的腳步也漸漸輕盈起來了。
其實,原諒并非對別人的寬恕,而是給我自己的解脫。別人并不會在意我是否原諒,但是只要我一天無法原諒,我就只能像蝸牛一樣行走,無法真正地快樂和自由起來。當困難擋在我面前的時候,我不敢迎戰,只能逃避。原諒了,心就有更多的空間容納新的喜與悲,會有更多的力量克服困難,不再畏懼和茫然,生活也就能夠隨遇而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