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生活中的得失得失、經驗總結。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對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獨到見解,不妨一讀。
組工干部觀看《將改革進行到底》心得體會
新階段全面改革的目標進一步明確化,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比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目標更加全面,涉及領域更多,是一場新的改革大考。當今中國,早已離狂飆突進的時代遠去。沒有了所謂的“苦難”,少數黨員干部更容易受到“糖衣炮彈”的侵襲,容易迷失于歌舞升平之中,組工干部作為“管黨員、管干部、管人才”的集體,要不怕苦、不畏難,努力做到“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實現管理好、監督好、更服務好干部的良好局面,使組織工作更好地服務大局。
1.錘煉黨性,多嘗克己修身之“苦”,做到講政治。
組織部門是黨的政治機關,政治堅定是第一位要求。講政治,關鍵在嚴守政治紀律。作為一名組工干部,必須強化紀律意識、規矩意識,不斷克己修身,把自己的言行統一到黨中央的要求上來,在政治上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2.堅持原則,多扛守住底線之“苦”,兌現重公道。
組工干部要嚴格按原則辦事,按政策辦事,按程序辦事,做到不為人情關系所縛,不為歪風邪氣所擾,不為個人得失所困。堅持得住原則,把守得住底線。通過正當程序的選人用人,兌現公道、公平和公正的承諾。
3.鉆研工作,多嚼廢寢忘食之“苦”,達到業務精。
組織工作基礎性、事務性、程序性業務多,并且責任大、標準高、要求嚴,這就要求組工干部要有刻苦專研的精神,要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總結,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研究。不怕吃苦、愿意吃苦、以苦為樂,不斷提高把握大局能力、運用政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以及改革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圓滿完成組織任務。
4.樹榜立樣,多品創先優爭之“苦”,實現作風好。
組工干部作為“管黨員”的黨員,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有義務、有責任為黨員干部樹好榜、立好樣,樹立組工干部陽光、坦蕩、謙誠的良好形象。特別是在當下各種腐朽思想容易在黨員干部中滋生的背景下,組工干部更要擋得住誘惑,熬得住艱苦,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堅持做到帶頭保持和發揚優良作風,努力做到不為名累神,不為利傷腦,不為欲傷身。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看心得體會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和重大突破,從7月17日起,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將連續播出十天。中國之聲《新聞縱橫》每天播出一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錄音剪輯。
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1月,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吹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這一政治改革目標,向全世界傳遞著中國共產黨推動完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決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的: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這個被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的重大判斷。
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提出到“中國夢”的引領,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中國的未來繪就了發展之路。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只有發揮黨的領導的堅強作用,把我們黨治理好、建設好,所有這些改革才能夠推動,我們改革發展才能夠健康地向前發展。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相繼成立,加強黨中央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重要工作的直接領導力度和統籌協調能力,提高了決策和執行機制的權威性和效能。
從起,每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這已成為實現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安排。
此后,中央相繼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等,為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供了堅強的組織制度保障。
如果說,堅持黨的領導,讓中國這艘巨輪在駛向復興彼岸之時有了堅定而正確的掌舵人,那么人民當家作主,就是巨輪航行的力量之源。
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與時俱進,就是時代給出的一個新命題,也是黨對于群眾現實需求的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談到,“在新的情況下,老百姓民主、法治、維權、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能力水平都提高了。那這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立法工作、監督工作、代表工作,就要適應這個新的情況的變化?!?/p>
206月,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的形式轉發了《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探索建立代表履職激勵機制”等具體措施。這為各地積極開展縣鄉人大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江蘇睢寧縣,每個人大代表都有一本“民情日記”,本子里記錄著他們走訪選區了解到的民情、民意。人大代表周蓮萍說,“每當我們選區的選民,他們反映的一些問題,或者一些意見以及建議,通過我的努力,得到了有效解決以后,我就心里面特別有一種成就感,覺得非常踏實?!?/p>
在創新與實踐當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與時俱進。完善代表聯系群眾制度,開展“專題詢問”,加強全口徑預決算審查和監督,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看心得體會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就,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導,中央電視臺承擔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將于近日開播。這是迄今為止首次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權威、全景報道,對全國人民認識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蓬勃動力,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其重要性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睂n}片形容改革:“一個匯聚全體中華兒女澎湃激情的恢弘夢想,一次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歷史抉擇,一段回應時代之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新的征程?!碧崞鸶母铮瑳]有人不贊嘆它帶給中國的翻天覆地變化,沒有人不希望將改革進行到底。歷史早已深刻證明,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將被時代所淘汰。我們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一鼓作氣、堅定不移,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堅決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改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高瞻遠矚、直面難題、勇于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帶領全體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啟并扎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非凡歷程。四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習近平改革思想,構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成立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肩負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重任。自成立之日到今天,中央深改組共召開了36次會議,審議了200多個文件,_了諸多領域的改革難題,踐行著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的莊嚴承諾。
改革是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根本途徑。從深改元年全面播種、次第花開,到關鍵之年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再到攻堅之年立柱架梁、擊楫勇進,繼而到深化之年狠抓落實、形成示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敢闖敢試、敢破敢立,在全面深化改革這場“大考”中獲得了高分。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_了一批議論多年、阻力較大、長期難啃的“老大難”。曬權力清單,推政務公開,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自貿區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克服部門利益掣肘,改革抓住了涉多部門、跨多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順利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全面放開二孩,戶籍制度改革堅定推進等等改善民生福祉,守望公平正義,改革給百姓帶來了沉甸甸的“獲得感”。
觀看將改革進行到底心得體會范文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的召開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之所以取得世所罕見的巨大成就,同黨的堅強領導分不開。歷史證明,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必然選取,而中國共產黨,是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掌舵人。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治理好黨、建設好黨,改革才能繼續進行,并不斷向縱深處發展。
黨的_大召開以來,黨的建設被放在一個歷史新高度,黨的建設為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帶給了堅強的組織制度保障,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執行的效能性。
在新階段新形勢下,我國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同時,黨也需要做好改革的掌舵人,把我們黨治理好、建設好,不斷推動改革健康向前發展。
將改革進行到底心得體會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從古至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改革,它貫穿著古今中外歷史的發展,比如我們耳詳能熟的商鞅變法、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土地改革運動、經濟體制改革,都是一種具有時代進步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
為迎接十九大,中央電視臺推出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全面圍繞深化改革進行闡述,回顧過去的三年,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在各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強了頂層設計、基層探索;注重抓落實、頂層基層雙管齊下;法治引領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則,同時改革在法治中進行。同時我們在成就中對未來更加艱辛的改革之路做出了展望。
如今,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我國“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進行的是先易后難的戰略,現在我國主要面臨的問題是,這三年來,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的時期,好吃的肉已經吃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人民群眾始終是改革的主體,要改革就要依靠群眾的力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更應該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也就是說,我們依然要鍥而不舍的前進,習近平同志說: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是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進取精神、進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和勇氣,這才是“深化”的主要含義。
中華民族,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孕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們有目共睹。發展的同時也積累著各種不可避免的問題與矛盾,所以我們要著眼于問題的根本,解決好問題,努力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為此,全黨應該緊跟改革的步伐,依靠群眾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爭取打一場改革的勝仗,讓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看心得體會
曾聽過老一輩先烈們說“不改革就是等死,改革就是找死”。如今,改革開放提出已經快四十年了,期間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寶貴的經驗。當年項羽破釜沉舟,終于大敗秦軍,歷史就是這樣,置之死地而后生。改革,肯定存在難度和阻力,我們就是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
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艱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就要一鼓作氣,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專題片不僅有大量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思考改革、部署改革、親力親為推動改革的珍貴畫面,還有全面深化改革決策者親歷者的生動講述,深刻感悟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和重大成就。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集。主要講的內容是公平正義行進在改革路上,也行進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芭ψ屓嗣袢罕娫诿恳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蹄疾步穩、成效顯著。本集聚焦司法體制改革,講述了司法責任制改革如何改變“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頑疾,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如何為老百姓更好地守護公正,司法便民利民改革如何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
想到前段時間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電視劇使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感觸頗深、收益良多的是電視劇中陳巖石老先生給漢東省常委上的那一堂黨課,沒有課堂老師的講授藝術,但真摯的感情流露讓人潸然淚下,他回憶中、歷史中、戰爭中的共產黨員讓我驕傲,讓我敬仰,讓我欽佩,也讓我汗顏。陳老說,在戰爭時候,只有黨員才有扛炸藥包的資格。這個資格是一種敢于為人民獻身的勇氣,這種資格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堅毅選擇。陳老還說,他入黨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能活著回家。聽到這一句,眼淚再也忍不住噴涌而出,入黨莊嚴宣誓的時候,陳老是做好了為信仰、為人民付出一切的準備了的。入黨,意味著更危險的任務,意味著更重大的責任,意味著更艱巨的擔當,但是,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退縮,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逃避,能為保護群眾犧牲是光榮的,能為戰爭勝利出力是崇高的,能為堅定信仰獻身是值得的。我想,沒有人不怕死,他們也想活著,活著看到順利,但是,在他們心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叫信仰,信仰背后,站著人民!
知行合一,用配得起的行動去踐行我們說得出的語言。身為一名預備黨員,繼承先輩用行動積攢下的優秀經驗、立黨根本、執政要求、行事準則,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衷,切實為民服務堅毅前行,用行動續寫共產黨的榮光,用行動,在當下美好的時代,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黨員故事,努力構建更加美好的幸福時代。
若有幸能活到陳老的年紀,當已然白發染鬢,追憶曾經,愿我一路無悔無憾,愿知己一路隨行,愿美好更加美好!當然,行動一直都在。
將改革進行到底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領導的一場偉大社會革命。偉大社會革命,要靠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和保障。40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與時俱進、革故鼎新,開創和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決心和意志,推動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全球化的今天,改革開放是世界潮流的必然趨勢。我們需要跟進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講話精神,打開國門搞建設,堅持互利共贏:一是要堅持統一領導,堅持問題導向立行立改。完善自我內部改革體系,堅持黨向人民,人民向黨的互動模式。二是要開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間,企業帶動經濟,充分發揮產業鏈對接優勢,加快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堅持改革創新模式,推動產業國際化。三是要包容互惠,推動各國共同發展。深化國際合作,提升經營水平維護全球貿易體系,促進互聯互通,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作為基層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將改革進行到底
根據中央宣傳部統一安排,7月12日至7月底,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套)每晚20:00將連續播出迎接黨的十九大電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通過觀看該電視專題片,本人感受頗深,對深化改革有了更深的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勾畫了新的藍圖,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
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一系列出臺的改革“線路圖”和“時間表”,將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面精神,將是黨全國的一件大事、要事。進一步深化改革,要解決的大多是觸及面廣、配套性強、利益關系復雜的題目,推動新型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是條件,就業保障、醫療醫療服務、社會保障等改革一樣需要在序進行,轉型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業是關鍵,行政體制、金融體制、財稅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持。幾年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生態、文化、政治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四個全面”穩步推進,比如,在社會經濟領域,反貧困、公共服務領域等力度不斷加大,在行政領域,簡政放權取得重要進展,這些改革都為公正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
在這次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警察的我,應當服從命令、聽眾指揮,積極主動地加入到改革中來,拿出百分之百的恒心和勇氣,常抓不懈,將工作的重心和著力點轉移到全面深化改革中來,將改革進行到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全面深化改革順利推進,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改革任重道遠,作為我們在基層公安戰線上工作的同志,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重,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深入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認真組織開展好各項公安保衛工作,為興仁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決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殷切希望。我們將努力把本職工作干好,為社會主義建設保駕護航,為維護一方平安貢獻自己的力量。
將改革進行到底
正在央視熱播的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通過對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全景式、權威性的梳理總結,生動而又深刻地問答了為什么改、往哪兒改、為誰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論問題,讓人們看到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背后,一個驚艷世界的中國故事正徐徐開啟,改革正在奏響當今時代一曲最美的樂章。
應該看到,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現已進入“深水區”,面對的是“硬骨頭”。從國內來看,行政管理體制機制不順、市場經濟活力不足、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城鄉、區域、群體間收入差距和發展水平差距依然較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較多。從國際來看,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唱衰中國”“遏制中國”的力量此消彼長,中國遭遇的外部風險和挑戰日益增加。
改革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解決問題中深化。面對嚴峻的國內國際形勢,面對新形勢下不斷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現有體制機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才能增強發展的定力和抵御國際風險的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在新的起點上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直面難題,勇于擔當,把改革開放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作為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偉大征程。十八屆三中全會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6大方面、15個領域,部署了330多項改革舉措,著力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中央的強力推動下,行政改革引領、財稅改革問世、司法改革試水、戶籍改革破冰、公車改革穩步推行,許多想改而難改的老大難問題有了突破性進展,標志著我國改革邁入全面深化的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來,“看病方便了”“火車更快了”“我漲工資了”“孩子落戶了”“產品升級了”,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多了,獲得感強了,幸福指數高了,廣大人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未有窮盡時。面對時代的召喚,面對人民的向往,要始終保持一種敢闖敢試敢冒的激情和銳氣,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聚力量、攻堅克難,把全面深化改革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做到勇于探索不怕失敗,敢于攻堅不怕風險,善于突破不怕挫折,矢志不渝地將改革進行到底,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將改革進行到底
如何在全省深化改革的前行征程中發揮好黨員干部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作用?筆者認為,作為黨員干部理應走在全省改革的最前列,牢固樹立進取、機遇、責任“三種”意識,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發一切可以激發的活力,始終勇立改革潮頭,與改革同行,與發展同步,為四川改革事業添磚加瓦,獻智出力。
要樹立敢為人先的進取意識。當前,全省的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現,改革好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黨員干部應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進取意識,帶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動工作的創新,始終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在實際工作中要有敢下深水、敢涉險灘的闖勁,積極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嘗試改革模式,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頭”,著力破除利益藩籬,推進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要樹立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四川作為西部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在全國改革發展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可以說,四川正面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機遇只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面對發展良機,黨員干部要帶頭樹立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努力把機遇牢牢的抓在手上,力爭改革先行一步,發展加快一拍,圍繞改革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有計劃有重點的推進,同時要善于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創新性推動各項改革工作,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效來檢驗改革成果。
要樹立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我省作為欠發達地區,依然面臨著“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省情,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艱巨而繁重,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巨大。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義不容辭的承擔起全面深化的改革歷史重任,面對改革任務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在推進改革時要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戰斗的精神,主動作為勇擔當,下定決心排萬難,確保在調整優化所有制結構、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創新發展驅動體制機制等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重大突破,在改革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四川探索、四川實踐、四川經驗,在巴蜀大地譜寫出宏偉壯麗的改革新篇章。
將改革進行到底
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該片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全景報道,直觀地展示了我國各領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當我觀看了預告片和前兩集后,情緒異常激動,既為國家的發展感到,又深感作為基層組織部門的干部,在改革浪潮中,也應具備創新精神,努力使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
以思想為先,樹立改革創新理念。“創新是發展之源、成事之本”,組工干部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創新理念,摒棄束縛手腳的“老框框”、“老套套”、“老調調”,大膽探索,敢于突破,開辟新途徑,尋找新路子,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好組織工作,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以實干為主,打牢改革創新基礎?!翱照務`國,實干新邦”,“實干是發展之基、成事之道”,組工干部作為管干部、管黨員、管人才的特殊群體,更應樹立與時俱進、時不待我、揚鞭奮蹄的進取精神,發揚釘子精神,克服畏難情緒,做到莫尚空談重實干。只有堅持實干,工作中狠抓落實,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所做的工作才能經得起實踐、群眾、歷史的檢驗,才能為下一步改革創新實現飛躍發展帶給可靠的依據和堅實的基礎《將改革進行到底》有感心得體會。
以群眾為本,檢驗改革創新成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各項事業的改革創新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作為組工干部在工作中要擺正心態、擺正位置,深入群眾,體察民情,體味民生,以敬畏之心對待人民群眾,用感恩之心服務人民群眾,懷著高度的歷史職責感,用激情、智慧和才干發展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業,用改革創新取得的成果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
文檔為doc格式。
將改革進行到底
在市局黨委的正確指導下,我站認真按上級文件要求,“積極開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爭當全省山區科學發展排頭兵”學習討論活動。一年來,根據活動實施具體方案,我站順利完成了學習討論和深化改革階段各個步驟的活動內容,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發展的工作思路、改革方案和制度措施,促進我站工作發展。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學習宣傳,提高認識。通過各種學習活動,引導了全站工作人員認清形勢、明確任務、知曉政策、樹立信心,增強大局意識、憂患意識、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確保用科學理論武裝全站工作人員,為活動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加強學習。一年來,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局的統一要求,結合我站實際情況,加強領導,抓好學習宣傳,提高全體干部職工對“解放思想”活動的認識,為活動深入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以黨報為主要學習材料,站內職員互相監督,對黨報上刊登的重要內容,提醒大家都來學習。例如十七大會議精神,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胡的講話等內容。
三、密切聯系實際,制定改革方案,把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通過以座談會、學習討論的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結合我站專項調研分析結果,及時制定了改革方案。根據現在的生活水平,改變以住以接收舊衣物為主的工作方向,大力宣傳溫的“現在生活好了,捐給災區的物資我們要新的”這一理念。同時完善捐贈物資出庫的審批制度,防止亂用及挪用捐贈物資。
通過一年來我站開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活動的各個階段工作,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破除了束縛我站發展的傳統觀念,促進了我站工作科學發展,為今后社會捐助工作的開展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將改革進行到底
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今天,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層次矛盾逐漸凸顯,呈現錯綜復雜、多樣多發的特點,改革也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在越來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來越大?!秾O子兵法》在談到權衡利害關系時說:“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痹谏罨母镏醒芯啃轮\劃、制定新舉措,我們同樣要權衡考量各方面的利害關系,尋找推進改革的最大公約數。深化改革的重點,直指15個領域,涵蓋60項任務,這些都是亟待突破的深層次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沒有哪一項可以輕松跨越,任何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都可能面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挑戰。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進而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在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
改革越往后、越深入,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甚至越來越直接觸及利益關系和權力格局,改革之艱巨,更需要我們以更加堅定的信心、不畏艱難的決心和敢擔當、敢負責的勇氣,不退縮、不猶豫、不徘徊,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積極主動加快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改革,配套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不斷用深化改革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以新的謀劃和新的舉措推進改革,讓我們將改革進行到底。
《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心得體會
近期,中宣部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連續播出10集電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迎接黨的十九大。在新的時代語境中,我們就應如何“將改革進行到底”,筆者認為能夠從“五個勇于”入手,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用信念和行動去不斷解決問題,突破阻礙,開拓進取,讓新時期的革命勝利果實普惠大眾民生,讓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勇于學習,深入推進思想鑄魂?!袄碚撌菍嵺`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深入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關鍵在于推動學習的深度拓展,目的就是要用黨的先進的理論武裝黨員干部隊伍,讓大家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持續高度一致,始終牢記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堅實黨的群眾路線,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我們要牢牢把握機會,加大學習力度,認真學習黨的政治理論知識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重要精神,在新的時代使命面前,用好思想理論武器,開拓向前,繼續前行,永不止步。
勇于擔當,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職責。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歷史使命和職責擔當。1949年習近平為新華社撰寫的題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時,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歷史使命是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當前的時代使命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質的飛躍的革命,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要切實擔當起自己在新時代的使命和職責,用真情真心實意去實干,堅持學做結合,在做好做實上狠下功夫,砥礪前行,奮發圖強。
勇于革命,鑄牢黨的先鋒堡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的優勢”。作為一個具有96年歷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潛力。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全所未有的提升,一些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開始淡化,為民服務意識變得淡薄,艱苦奮斗的作風也丟到一邊。我們要繼承發揚好黨的自我革命這個優良傳統,敢于承認并改正錯誤的勇氣,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的病癥、解決自身的問題。我們要持之以恒用好學習教育這一有力武器,努力做到懸崖勒馬。對于執迷不悟者,堅決依法依規嚴懲,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斗力。
勇于戰斗,努力攻克艱難險阻。新形勢下的中國,機遇與挑戰并存。新時期有新的任務,伴隨著新任務必然出現新的問題和困難。在全面貫徹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困難和挑戰在所難免,我們務必勇敢去應對。我們要繼承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不畏困難,勇于戰斗,在戰斗中將信念扎根于現實的土壤,在戰斗中兌現自己對時代、對黨、對人民應有的職責和擔當,堅持做到知行合一,苦干實干,奮發有為。
勇于勝利,讓勝利果實普惠人民大眾。所有的一切努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勝利。舊中國我們拿出“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氣勢努力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為的是勝利,此刻我們“持續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為的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也是為了勝利。我們要勇于開拓進取,不畏艱險,堅定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勝信心,堅定全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勝信心,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咬定目標不放松,“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我們要把勇于革命,勇于戰斗,勇于勝利的革命情懷發揚光大,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爭取“革命”事業更大的勝利,讓全國人民和我們一同抵達“光輝的彼岸”。
將改革進行到底
40年的改革發展,不僅體現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上。“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全面深入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與多邊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維和行動;堅決維護領土主權、維護國家統一……”外交部黨委書記張業遂對40年來我國外交工作開創的嶄新局面和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了梳理分析。他表示,“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和外交資源的進一步豐富,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將給大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p>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在改革浪潮下要有一股“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情,要始終忠誠自己的事業,保持一股革命熱情、一種拼搏精神,在細微處建功,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從一言一行上見擔當,從一點一滴上把改革工作做到底、做到實。真正把自己的責任擔當落實到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把自己的努力用到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實際行動中,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深入到群眾,密切關注群眾,認真落實好各項政策。在改革的道路上,還需要一種勇氣,一種“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的勇氣,從而增強改革的堅定性,形成一股推進改革開放的合力。只有有勇氣在堅定的改革決心下,才能解決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與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健康發展。
通過觀看《將改革進行到底》系列論壇,把__系列講話精神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學習,學深學透,入腦入心。我們這一代人將全程參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也將全程參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個方面,一定要努力學習,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社區和諧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