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一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2021年9月23日,是中國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爸袊r民豐收節”的設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爸袊r民豐收節”,充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展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凝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系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農業問題是“國之大者”。食為人天,農為正本。歷史一再證明,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求解鄉村振興之路的根本,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是關系全局的“國之大者”。我們必須看到,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始終把農民的主體地位放在心上,讓農民有奔頭、有希望。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一個百年大黨的初心和使命。要讓農民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中有獲得感,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有幸福感。黨員干部對“三農”工作要找準坐標、找準方位、找準靶心,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三農”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定信心、咬定目標、真抓實干,全力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
糧食安全是“全球性課題”?!?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20年,55個國家和地區的至少1.55億人因無法攝入足夠的食物陷入危機級別或更為嚴重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近些年來,全球因新冠疫情、國際性沖突戰亂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糧食產量受到重大打擊,引發糧食不安全問題進一步嚴重。9月10日,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中國濟南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世界各國應該加快行動,為實現零饑餓、零貧困目標貢獻力量,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在應對糧食安全挑戰方面為各國樹立了好榜樣并主動分享糧食減損經驗和技術,為提高全球糧食安全水平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全國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擔當、真抓實干,扎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2021年,中國糧食緊緊把握“良田、良種、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保證了糧食的豐產豐收、連創新高,通過農民豐收節集中向世界展示中國糧食安全的“底氣”。我們要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不懈奮斗,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二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爸袊r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向全社會傳遞了重農崇農的價值取向。
農民豐收節,全中國農民的節日。今年的農民豐收節,非常時期非常之節。今年年初我國發生了新冠疫情,廣袤的農村也未能幸免,一個時期內全國不分城鄉均進入應急一級響應狀態。盡管疫情肆虐,但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得益于人們的勤勞,夏糧已經取得豐收,秋糧生產也是豐收在望,可喜可賀。在此情形下農民豐收節款款走來,的確值得慶祝,值得珍惜。
然而,慶豐收莫忘節約應成為國人的基本遵循。首先,在場面上不要過于鋪排,應本著節約精神能省則省,不要過于講究,搞什么大制作,大演出,應該適可而止,點到為止。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關鍵之年,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好鋼用在刀刃上,錢要花在點子上,過于鋪張很容易造成浪費。要充分利用過去的舊有設施和設備,不可盲目購置新設備。利用一些現代燈光和音響同樣能烘托氣氛,制造出好的效果。另外,可借鑒網絡春晚的形式進行慶豐收的網上直播,防止造成無謂的浪費。
其次,要本著節約精神,珍惜手中的每一粒糧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制止餐飲浪費作出專門批示,要求人們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珍惜每一粒糧食。按照農家人的習慣,慶豐收總要擺一些宴席以示慶賀,公家場合也好,私人宴請也罷,都要本著一種節約精神,適可而止。一來宴會要縮減規模,能省則省,別搞什么千人宴、萬人宴之類的活動;二來要減少菜品數量,別總是“吃不了兜著走”??梢哉f,以勤儉節約方式來慶祝農民豐收節是送給農民豐收節的禮物。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毖巯挛覈咔樾蝿莩掷m向好,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本地新增病例出現,發現的病例均為境外輸入者。但是世界疫情形勢卻越來越嚴峻,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21日01時02分,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3083萬例,為30838610例,死亡病例達95萬例,為958090例。疫情未除,世界未來充滿著諸多變數,人們應該具備一種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本著一種節約精神來慶祝農民豐收節應成為非常時期“非常之舉”。節儉是送給農民豐收節的禮物應成為社會共識。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三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鼻锾焓鞘斋@的季節。
秋天的田野里。放眼望去,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粉的似霞;好一片豐收的喜悅!
高梁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玉米樂開了懷,探出調皮的小腦袋;豆莢里的豆子有規律地搖著小鈴鐺,好像在催主人快點收割;大豆像喝醉了酒似的搖搖晃晃,在風中沙沙作響。這里好像奏起了一曲交響樂:“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田里的莊稼成熟了……”。
山那邊的果園里。只見小燈籠一樣的柿子高高的`掛在枝頭,露著甜蜜的笑容說:“走過路過,可千萬別錯過哦!”旁邊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紫色的大葡萄,好像晶瑩剔透的瑪瑙;金黃色的桔子也不甘示弱,在風中盡情地搖擺;紅彤彤的大蘋果掛在枝頭,那誘人的臉蛋,讓人忍不住想摘下一個嘗嘗哦!遠處的大石榴都高興地裂開了嘴巴:“秋天來了,秋天來了”。好一片迷人的景象,真是美不勝收啊!
人們都喜愛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喜歡飽滿豐實的莊稼和豐盈誘人的果子,“豐收”它給大地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它給人們帶來了喜悅!
我們要給這個時節取個名字,叫“豐收節”!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四
國務院決定,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不言自明:不僅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尊重農民、愛護農民、關心農民的良好氛圍,也提醒社會各方面更加重視和關注“三農”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農民,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農民職業的尊重。
事實上,我國很多少數民族都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如彝族的火把節、畬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但在國家層面上缺少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去年全國兩會期間,45名人大代表提出設立豐收節的建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各級以及相關部門對今年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不僅高度重視,為舉辦好首屆“農民豐收節”可謂新招頻出:類似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促豐收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把每個地方的特色挖掘展示出來,讓全社會共同感受豐收的喜悅。
舉辦好“農民豐收節”,不僅在節日,應更多做好節外功夫。首先,不應只注重儀式感。近些年來,一些地方辦鄉村節會成為普遍現象,這種政府搭臺的方式,對于促進農副產品銷售、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實事求是地說,有的節會太注重儀式感,“熱鬧”一陣子后,“驟冷”表現明顯。村民的農副產品,僅僅在節會期間俏銷,之后很快又陷入“銷售難”。舉辦“農民豐收節”,應避免這種現象發生。
其次,應從政策、資源、資金、環境等各個方面,為農村發展、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等創造良好條件,并探索鄉村振興的辦法,創新“三農”工作的思路,讓廣大農民能夠安心農村、安心農業、安心發展農村經濟,真正讓農民成為具有吸引力的職業。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笨傊?,讓農民口袋鼓起來、讓農民收入多起來,才是“中國農民豐收節”要義所在。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五
炎熱的夏天從我們身邊悄悄的離去了,秋天來了。它是一個火紅成熟,豐收在望的季節,倘若讓我設計一個節日,我會設計一個豐收節,這是為什么呢?請聽我娓娓道來吧!
秋天稻田已長出來了,像陽光一樣金燦燦的,一陣風兒吹過,滾滾稻浪連綿起伏,淡黃,金黃,深黃……遠遠近近,深深淺淺,蔚為壯觀。一位農民伯伯在稻谷中抬起頭來,他那古銅色的臉上掛滿了汗水。也掛滿了燦爛的笑容。
果園里,樹上碩果累累,風兒一吹,果實搖搖晃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那紫色的葡萄一串接一串,擠擠挨挨,晶瑩剔透。紅彤彤的蘋果就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紅了臉。淡黃淡黃的橘子也露出淘氣的笑容。黃澄澄的梨子像一個個葫蘆娃守護著美麗的果園。一位農民伯伯背著籮筐來了,采著鮮美的果實,籮筐里已是沉甸甸的,還有一位農婦,她是一個勁的采呀采,過了一會兒地上已堆的像一座小山了。她看看地下的果實,再看看五彩斑斕的果園,笑容充滿了她的臉。
菜園里,白菜,扁豆,絲瓜……蔬菜在秋風姐姐的催促下也換上了金裝。南瓜熟了,就像一面面金鼓,農民伯伯抱著它,就像抱著個大元寶,樂的合不攏嘴。
瞧,農民伯伯有的忙著采摘果實,有的正為裝滿竹簍的果實,搬運呢,有的正為蔬菜施肥,還有的出神地望著無邊無際的稻田似乎在想什么啊,好一幅豐收的景象呀,雖然農民伯伯各干各的,但是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難道這不是一個雄偉壯觀的豐收節嗎?農民伯伯一定很期待這個喜氣洋洋的豐收節吧!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六
20_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和新論斷。這些新思想和新論斷契合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著眼于我國經濟發展大局,為新時期我國農業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我國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必須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于農民收入明顯增多,農村面貌明顯改變,農業生產明顯改善,經濟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的腰包鼓了群眾的笑臉多了,我國脫貧攻堅的擔子也就輕了。
“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我們廣大農民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農村是我們老百姓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我們生長繁衍的根據地。記得住鄉土鄉愁,才能建設好美麗鄉村;留得住綠水青山,才能處理好經濟同環保的關系;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樣中華大地的天會更藍山會更綠水會更清,人民也會更加幸福。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農民富了,農村美了,農業也就強了。十九大以來,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而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這個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不僅讓我們重溫了古今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們體味到了豐收的喜悅。不同地域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慶祝豐收的獨特方式,可是那種從骨子里透露出來的喜悅感和滿足感卻是相同的。
“平凡的豐收,不平凡的喜悅”。金秋是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喜悅的季節,而農民是豐收的主體,更是豐收的關鍵。我們每餐食用的五谷雜糧無不出自樸實的農民之手,正如小說《平凡的世界》里面寫的:“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么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而豐收節給農民那像土地一樣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陽一般的光輝。
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來的,除了黨和國家惠農為農的好政策以外,我們廣大農民群眾也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早日實現脫貧致富。也為早日建成鄉風文明生態宜居 生活富裕的新鄉村,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注入新力量。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七
秋天花落秋天黃,秋天落葉秋天忙。
那滿山的豐碩,那滿山的成熟,那滿山的金黃。收獲著一年的豐碩,收獲著滿山的金黃,收獲著滿山的秋黃。望一眼那滿山的牲群,看一眼那滿坡的火黃。一樣的期待,一樣的收獲。
望著那成熟的秋景秋色,望著那成熟的俊美,望著那豐收的喜悅。成熟了,秋之季節;成熟了,喜悅的金色;成熟了,滿山的的豐碩。
所有的金黃早已擺脫了青色,所有的金黃成就的是一季度收獲,所有的秋景染色了秋之成熟,點染了秋之秋韻,噠噠的馬蹄聲,奏響著秋韻,凱奏著秋律。
秋色、秋實,望著遍野的秋景秋致,內心深處涌現出一陣豐收的喜悅,如同來到一望無際的農田,手中如同抓住了一些沉甸甸的稻谷,收獲的喜悅不自禁地涌現在心頭,不自禁地寫在自己的臉上。
甜甜的,一絲絲。一年到頭,長年積月,付出就會有收獲,付出就會有成果。勞動就會有其成就,勞動就會寫滿光榮,勞動就會寫就收成。
好風憑借力,成果靠播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分辛勤一分成就。
只顧耕耘不問收獲,只顧耕耘不聞收成。天地造化,渾然天就。世間萬物,功到自然成!有道是:有麝自來香,不用大風揚!只要播下春之種子,就會有秋之收獲。
春天不播種,夏天不耕耘,秋天就不能收獲,冬季就不能品嘗!擁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能夠收獲一秋的喜悅!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八
20_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了中國“農民豐收節”。_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和新論斷。這些新思想和新論斷契合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著眼于我國經濟發展大局,為新時期我國農業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我國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必須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于農民收入明顯增多,農村面貌明顯改變,農業生產明顯改善,經濟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的腰包鼓了、群眾的笑臉多了,我國脫貧攻堅的擔子也就輕了。
“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我們廣大農民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農村是我們老百姓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我們生長繁衍的根據地。記得住鄉土鄉愁,才能建設好美麗鄉村;留得住綠水青山,才能處理好經濟同環保的關系;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樣中華大地的天會更藍、山會更綠、水會更清,人民也會更加幸福。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農民富了,農村美了,農業也就強了。十九大以來,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而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這個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不僅讓我們重溫了古今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們體味到了豐收的喜悅。不同地域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慶祝豐收的獨特方式,可是那種從骨子里透露出來的喜悅感和滿足感卻是相同的。
“平凡的豐收,不平凡的喜悅”。金秋是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喜悅的季節,而農民是豐收的主體,更是豐收的關鍵。我們每餐食用的五谷雜糧無不出自樸實的農民之手,正如小說《平凡的世界》里面寫的:“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么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而豐收節給農民那像土地一樣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陽一般的光輝。
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來的,除了黨和國家惠農為農的好政策以外,我們廣大農民群眾也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早日實現脫貧致富。也為早日建成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新鄉村,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注入新力量。
最新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想(九篇)篇九
炎熱的夏天從我們身邊悄悄的離去了,秋天來了。它是一個火紅成熟,豐收在望的季節,倘若讓我設計一個節日,我會設計一個豐收節,這是為什么呢?請聽我娓娓道來吧。
遠遠近近,深深淺淺,蔚為壯觀。一位農民伯伯在稻谷中抬起頭來,他那古銅色的臉上掛滿了汗水。也掛滿了燦爛的笑容。
晶瑩剔透。紅彤彤的蘋果就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紅了臉。
籮筐里已是沉甸甸的,還有一位農婦,她是一個勁的采呀采,過了一會兒地上已堆的像一座小山了。她看看地下的果實,再看看五彩斑斕的果園,笑容充滿了她的臉。
菜園里,白菜,扁豆,絲瓜……蔬菜在秋風姐姐的催促下也換上了金裝。南瓜熟了,就像一面面金鼓,農民伯伯抱著它,就像抱著個大元寶,樂的合不攏嘴。
啊,好一幅豐收的景象呀,雖然農民伯伯各干各的,但是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難道這不是一個雄偉壯觀的豐收節嗎?農民伯伯一定很期待這個喜氣洋洋的豐收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