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音樂活動拾豆豆教案篇一
《大貓小貓》這首歌曲鮮明的形象,結構簡單,節奏工整,非常適合小班孩子演唱。而小班的孩子對音樂傾聽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感受音樂,特別是表現音樂才剛剛起步,其經驗是缺乏的,音樂節奏的敏感性也不強。為此,在活動過程中,我采用游戲的方式,利用歌曲本身的特質運用對比聽辨的方式引領小班孩子在聽辨音樂過程中嘗試控制自己的音量來表現歌曲。
1.學唱歌曲,樂意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
2.嘗試用聲音的輕重表現音的強弱,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大小貓的圖片、大小狗的圖片、大小鼓的圖片
(一)理解動物形象的大小與演唱力度有關
1.出示大貓小貓圖片: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
2.貓是怎么叫的?請你們聽一聽這兩只貓的叫聲有什么不一樣?
3.學一學大貓和小貓的叫聲。
(二)完整學唱
2.教師唱歌曲兩遍:他們怎么自我介紹的?
3.幼兒分組學唱歌曲。
4.游戲:找小貓
(三)創編歌曲
1.出示圖大狗小狗:看還有誰來和我們做朋友了?他們的叫聲怎么樣,會怎么介紹自己?
2.幼兒嘗試仿編
3.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一、歌曲介入思考
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態大小與演唱力度之間的關系。利用叫聲前置的來突破孩子控制自己的音樂來表現歌曲這一難點。雖然達成的效果較好,但在研討中工作室老師認為這這一歌曲結構簡單,歌曲短小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欣賞的方式。為此,回到幼兒園又進行了一次實踐,采用了工作室林靜老師的策略(完整欣賞加輔助提問)在過程中發現孩子也能夠很好的掌握歌曲的強弱變化。而且整個活動安排更加的流暢而不顯突兀,從中讓我感受到對于歌曲結構簡單,曲式短小的小班歌曲來說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感受的方式,讓孩子在完整欣賞過程中體驗美感受美。
二、過程的推進思考
1.變“難點前置”為完整感受。
“難點前置”這一教學策略常會運用到幼兒不宜掌握的歌詞中。本活動我將大貓、小貓的叫聲作為難點進行前置,割裂歌曲的完整性。如果采用循序漸進的完整感受會使整個環節的推進更加細膩流暢。
2.游戲化是否需要成人理解中“熱鬧”。
本次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我采用了小班幼兒比較喜歡也非常樂意參與的躲藏游戲“找小貓”。意在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會唱、樂唱。在實踐過程中孩子的參與興趣很高,但在研討中很多教師認為這一游戲趣味性不高,是否可以增加情節,讓游戲更加趣味,當時感覺同仁們的意見非常合理,但是靜下心來思考感覺教學游戲趣味與否,是取決孩子對游戲的興趣與游戲目的的達成,過于花哨的情節安排給予孩子的可能只是興奮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興趣。因此個人感覺這一游戲的安排是適合小班孩子的認知水平的,只是在落實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更加細膩。
3.圖譜設計貴在孩子提供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支架。
本次活動的難點主要是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象大小與演唱力度的關系。因此我圖譜設計就采用了同一形象改變大小的方式呈現,讓孩子清晰感受到物體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系。由于圖譜設計沒有追求花哨在實踐中孩子的觀察也一下在進入主題,很好的為孩子的學唱提供了支架。
感悟:興趣是孩子學習歌曲的首要前提,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歌曲學唱中實現教學目標是我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平等和諧自由的進行歌曲學唱才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的美,激發起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樂意展示自己,從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小班音樂活動拾豆豆教案篇二
1、在情景中感受歌曲優美,活潑的旋律,唱出自己能做飯的歡快情感。
2、根據歌曲內容,會拍地隨著做炒菜,做飯的模仿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場景設置:用大積木建廚房,圓形桌一張,磁帶,錄音機。
1、出示節奏形圖譜,幼兒根據圖形譜按四分音符節奏發出模擬聲。
2、學唱歌曲:
(1)觀察教師的表演唱。
(2)提供廚幅,圍裙在搭好的廚房里邊唱邊玩邊做動作,啟發幼兒唱出自己做飯的歡快情感。
(3)請個別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全體幼兒唱玩歌詞后說“爸爸,媽媽請吃飯”
3、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表演給父母看。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班音樂活動拾豆豆教案篇三
1、愿意參加音樂游戲并在集體中大膽表現,感受游戲的快樂。
2、初步培養幼兒音樂游戲的規則意識。
3、了解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喜歡小動物。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難點:初步培養幼兒音樂游戲的規則意識。
音樂磁帶、小貓頭飾每人一個、創設“貓咪樂園”情景。
一、韻律活動
1、教師變貓,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帶領幼兒在貓咪樂園中隨著音樂做韻律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二、發聲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用強弱對比的聲音演唱《大貓小貓》。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貓的本領,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貓的本領。(捉老鼠、會爬樹、捕小魚等)。
2、教師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交待游戲規則:小貓一定要在音樂開始后才能躲藏,并在貓媽媽出來時全部躲好。
3、第一遍游戲,教師小結游戲規則情況。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躲藏在哪里?(使用恰當的方位詞)
4、第二遍游戲,教師鼓勵幼兒換個地方躲藏,并小結游戲情況。
四、情景表演《小心大灰狼》。
“貓媽媽”(教師)帶領“貓寶寶”(幼兒)捉老鼠的時候,大灰狼突然出現,小貓迅速躲藏起來。大灰狼找來找去沒有看到小貓,灰溜溜地走掉了。貓媽媽召喚小貓,詢問躲藏情況,表揚小貓的聰明勇敢,帶領小貓一同離開活動場地。情景表演結束。
雖然它是一個簡單的音樂游戲,但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玩,也知道大概的意思。我們先讓幼兒表演小貓是怎么走路的,通過游戲幼兒知道了小貓走路是輕輕的。游戲開始時,我們先說清楚游戲規則、游戲范圍。如果離開這個范圍,貓媽媽就找不到小貓。第一段是小貓的音樂,讓孩子模仿小貓的動作,當唱到相應的歌詞時,能夠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第二段是貓媽媽出場,唱到歌詞的最后找出小貓。在這節課上,孩子都能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大部分幼兒能跟著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
小班音樂活動拾豆豆教案篇四
1、在活動中嘗試對歌曲進行創編,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2、進一步提升對花的經驗,激發幼兒愛花的情感。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提升經驗
難點:創編歌曲
一、復習:
1、美麗的春天來了,小燕子也來了,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唱小燕子。
2、小燕子是怎么飛的?(慢慢的,柔柔的)小燕子抓害蟲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高興的、跳跳的)請小朋友把不一樣的小燕子唱出來。
二、創編:
1、春天來了,你們從哪里找到了春天?(小草長出來了,小花也開了)是呀,今天楊老師把春天的小花園帶到我們班級來了。播放flash。
2、小花園里的小花美不美麗?我們一起來唱唱美麗的小花!
3、請小朋友一起唱《我是一朵小花》
4、小花園的花真多啊,你最喜歡什么花?能不能用一句完整好聽的話來說說你喜歡的花?
5、請小朋友說說自己喜歡的花。
6、你們本領真大,知道這么多的花,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花唱進歌曲里?(能)
7、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輕輕創編歌曲。
8、請個別幼兒來創編。(個別幼兒示范,幼兒集體學一遍)
9、還有許多小朋友想來唱唱自己創編的小花,讓我們一起戴上漂亮的花環來表演好嗎?
10、老師在旁捕捉幼兒最美的動作。
11、我們一起把花環去打扮我們的教室,把教室也也變成美麗的花園好嗎?(好)幼兒邊唱邊走回教室。
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途徑與春天互動,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親近和喜愛大自然,并學習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情緒、情感、感知和體驗。
小班音樂活動拾豆豆教案篇五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
2、感受并理解歌詞含義,能夠完成相應的舞蹈動作。
3、體驗小熊一家的幸福與快樂,并認識到犯錯了要勇于承認并改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1、三只熊頭飾
2、場景布置和道具
3、經驗準備:熟悉故事情節、初步了解歌曲和動作
1、用故事導入教學活動。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三只熊》的故事嗎?
2、三只熊起床吃早餐,大家一起跳早餐舞。
師:小朋友們,我們幫著熊媽媽一起來做早餐吧!
3、三只熊制作新椅子,大家一起跳椅子舞。
師:三只熊吃飽了,要干活了,爸爸想把舊椅子換新,我們幫他一起做新椅子吧!
4、三只熊邀請大家一起跳《三只熊》和玩游戲。
師:三只熊吃飽了,又收到了小朋友們做的新椅子,它們一家人感到非常的快樂,邀請我們跟它們一起跳支舞。
5、三只熊和琪琪表演。
師:小朋友們歇息一下,看看三只熊和琪琪給大家表演精彩的故事。
6、小結:故事里有誰?誰沒有經過同意就進了別人的家?最后她認錯了嗎?誰和誰成了好朋友?大家給小演員們鼓鼓掌吧,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在活動準備、有效回應以及教師自身感染力等方面還需要不斷提高?!坝變核囆g領域學習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讓一個活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局限于會唱一首歌,會做一個動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