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通過制定計劃,我們可以更好地實現我們的目標,提高工作效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義。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監測工作包括 表觀監測工作計劃篇一
7月4日,縣環境監測站召開20__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會,同時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監測站全體參加了會議。
會上,縣環境監測站站長張艷蘭對照全站工作職責,對上半年工作做了總結,并對下半年工作要點進行了部署安排,強調下步工作中要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服務水平。
一是按時按質完成了常規監測任務。編制各季度的金鄉縣出境地表水、地下水、區域環境噪聲和環境空氣監測報告,整個常規監測工作做到了定點準確、操作規范、數據可靠、上報及時,獲取有效數據1420個。
二是不斷強化企業監管性監測。緊緊圍繞全縣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結合污染減排工作,按照《濟寧市重點企業監管實施方案》對霄云煤礦、濟寧市金橋煤礦,污水處理廠每旬一次監督監測,及時報出有效數據;對5套在線系統進行了比對監測,獲監測數據96個;配合相關科室完成污染源應急監測分析工作,共獲有效數據156個;配合局環保手續整治和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對涉及企業進行了采樣分樣,共獲得有效數據81個;在檢測機構的配合下,完成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72家。
三是提升環境監測標準化水平。為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縣環境監測站嚴格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能力建設,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配置、人員素質、現代化辦公等方面有了較快發展,順利通過了縣級(三級)監測站標準化建設達標驗收。為提高監測技術水平,積極派送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
會議同時明確了下半年工作重點:一是繼續加強監測人員的業務培養和思想素質教育,提高監測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業務水平,更好的為環境管理服務;二是增加硬件的投入,淘汰一批過時和老化的監測儀器,購進一批先進儀器,為環境監測提供一個好的硬件環境;三是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提高監測報告的科學性、準確性、及時性。
監測工作包括 表觀監測工作計劃篇二
腫瘤登記報告是了解人群發病、患病、診斷、生存與死亡,分析人群腫瘤地域及時間分布,為腫瘤防治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的常規性檢測工作。為更好的做好我鎮腫瘤報告工作,特制定工作計劃。
1、收集本轄區內腫瘤新發、確診及死亡病例、填報相關報告卡。
2、做好腫瘤登記冊的保存和數據的備份管理。
3、定期與公安、計生、民政、新農合等管理部門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資料核對,發現漏報和錯報及時組織進行入戶調查,并按照程序進行補報和訂正。
4、協助疾控中心完成腫瘤發病漏報調查,及時完成腫瘤病人隨訪工作。
1、在門診、病房或通過健康體檢、疾病普查等方式發現的,經臨床ct/uri、b超/彩超等檢查確診的當年新發病例,均應填寫居民腫瘤登記報告卡。
2、對腫瘤復發和轉移病例,若原發漏報應予補報,并需注明原發部位及首次診斷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現兩次原發癌,須分別填報。
4、每個腫瘤病例來本單位就診時,不論已由外單位確診或在診治期間由本單位做出確診,均需填報。
5、報告卡、登記冊的填寫應字跡清楚、內容完整、信息真實、無缺項和漏項。
1、對新發腫瘤及時報告及時率大于98%,無漏報及錯報。
2、認真填寫腫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xxx衛生院 20xx年1月9日
監測工作包括 表觀監測工作計劃篇三
(一)指導思想
(二)工作重點
1、教學管理工作
2、專業建設特別是課程建設工作
3、加強各項規章制度建設
4、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5、畢業生就業工作
6、學生管理工作
完善的常規教學管理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我系的常規教學管理工作運行良好,但在評估工作過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為此,在新的一年,我們將一方面堅持計劃,規劃的規范性,制度性,減少彈性;同時,加強教學管理工作中檢查,督促的經常性,持續性,有效性。
1、要求各任課教師根據所任教課程的特點,認真完成好各教學環節,做好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各項相關工作。
實踐教學涉及到的基本教學文件如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任務書,計劃書,審批表,總結,實習/實訓報告(含報告批改記錄,報告成績),實習/實訓指導記錄等都要建立健全,并在教學檢查和期末評定中作為考核項目。
3、各任課教師應在遵循教學規律,堅持教學原則的前提下,圍繞專業培養目標積極探索高職高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文化素質及專業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杜絕照本宣科。
1、辦學模式的.探索
2、20xx年上半年做人才需求狀況調查,論證涉外會計,金融與保險,房地產經營與管理三個專業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通過人才需求狀況調查,對投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素質能力結構和教學計劃等進行調整與修訂。
監測工作包括 表觀監測工作計劃篇四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乘除法”。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第三單元“千克、克、噸”。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了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噸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第四單元“乘法”。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第六單元“除法”。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運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5、第七單元“年、月、日”。本單元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學習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并學習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本單元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第八單元“可能性”。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搭配中的學問”“交通與數學”“時間與數學(一)”“時間與數學(二)”四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一階段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一)教材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線。
(二)教材內容的呈現注重了層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
(五)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一)乘除法8-9課時第一、二周。
(二)觀察物體3課時第三周。
(三)千克、克、噸4課時第四周。搭配中的學問1課時。
(四)乘法9-10課時第五、六周整理與復習(一) 3課時第七周。
(五)周長5課時第八周交通與數學1課時。
(六)除法9課時第九、十周
(七)年、月、日4課時第十一周。時間與數學(一) 2課時第十二周。時間與數學(二) 2課時。整理與復習(二) 2課時第十三周。
(八)可能性2課時第十四周
監測工作包括 表觀監測工作計劃篇五
(二)制定死因信息監測方案,設立監測點,培訓專業技術人員。
(四)按照工作規范,結合績效考核進行督導檢查。
(一)機構隊伍建設,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專業技術隊伍。
(二)開通死因信息監測報告系統。及時、準確報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統的維護工作。
(三)做好死因信息的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并按檔案管理要求進行保存。
(四)健康教育,利用有關慢性病的宣傳日,如愛牙日、高血壓防治日、精神衛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編印宣傳資料,并以各種有效的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死因監測的重要性。啟發群眾積極參加的必要性。從而達到引起政府重視,職能部門參與,群眾積極配合的目的。
接龍鎮中心衛生院
20xx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