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額資金管理自查報告篇一
此次助學活動時間為20xx年7月13日至20xx年8月20日。
二、救助對象及標準
救助對象:參加20xx年度高考并考取全日制二本以上院校并具有xx市愛輝區戶籍的孤兒、城鄉特困、城鄉低保、殘障、建檔立卡貧困學生。
救助標準:每名學生一次性資助5000元。
三、資金來源
此次救助資金預算15萬元,由xx市慈善總會和華泰地產集團兩方共同承擔,各負擔一半費用。
四、申報及救助程序
(一)報名申請:7月13日至8月10日,申請救助的學生持戶口本、低保證(孤兒證、特困證、殘疾證、建檔立卡證明)、身份證、高校錄取通知單等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到市慈善協會報名,并填寫《xx市20xx年“慈善助學·金秋圓夢”審批表》(一式兩份)。
(二)入戶調查:8月10日至15日,市慈善協會核查小組,按照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入戶調查。
(四)集中發放:8月20日,市慈善協會、華泰地產集團共同組織發放儀式,對獲得救助的學生進行助學金集中發放,宣傳社會愛心,弘揚慈善精神。
五、具體要求
一要廣泛宣傳,確保政策落實到位。通過電視、報紙、民政、公眾號等多種信息渠道,廣泛開展宣傳,認真摸清困難學生的基本情況,確保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不落一人。
二要規范程序,確保救助過程透明。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做好審核工作,做到誰簽字誰負責,確保救助活動在陽光下運行,切實把好事辦好。
三要材料齊全,確保救助理由充分。申報人佐證材料齊全、準確、清晰,對于申報材料不齊全,市慈善協會不予審批。
大額資金管理自查報告篇二
傳承雷鋒精神,青春促進和諧
1、各社區團組織要做好“學雷鋒活動”的動員工作,向團員青年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倡議。
2、各社區團組織要出版一期以“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黑板報。
3、各社區團組織要組織一次學習和討論雷鋒精神在現時代作用和意義的主題討論。
4、各社區團組織開展學雷鋒活動。內容包括:敬老助殘、環境保護、公益勞動、“一助一”結對等。
活動要求
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合理安排,認真組織實施。按照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開展好相關活動社區學雷鋒月活動方案社區學雷鋒月活動方案。
2、學雷鋒活動要講求實效,避免形式主義,使群眾深切感受到雷鋒精神在新時代青年身上有更加深刻、具體的詮釋。
3、學雷鋒活動要體現共青團的特點,努力營造全街道青年學雷鋒、講奉獻的良好社會氛圍。
4、活動中涌現出的事跡、先進典型請及時報送到街道團委,以便及時統一宣傳。
5、舉辦活動前,各單位要向街道團委報計劃,活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將活動方案、過程、照片等報街道團委。
6、要將本次活動的整個過程及時向所在單位分管領導匯報。
大額資金管理自查報告篇三
一、 編制依據
《20__年重慶市建筑安裝工程預算定額》
二、 編制說明
本資金使用計劃未包含招標文件中專業分包的第二類工程、甲供主材及設備,估價為萬元。
三、 資金計劃
四、資金管理辦法
根據本工程施工體量大,施工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特點,為保證工程按期完成,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保障。根據資金管理有關制度,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制訂該項目資金管理辦法。
成立項目資金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對工程的全部資金,分別按收入做出月、詢資金支出預算計劃,防止盲目開支、無計劃支付,單筆支出在10萬元以上的必須實現連簽制度。
設立專用資金賬戶:為保證工程按承諾工期交工,必須設立兩個專用資金賬戶即收入賬戶和支出賬戶,由項目商務副經理負責執行。業主撥付的全部資金必須無條件全部進入收入賬戶,合同規定由業主代付的材料、設備款除外。在向支出賬戶撥付資金時,必須有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批準的月度資金計劃明細表,方能從收入賬戶撥付到支出賬戶中。另外,在月度資金計劃中必須留有不少于月度資金5%的應急儲備金,作為特殊需要而準備的資金,動用時需按資金管理要求執行。
資金支出程序:在支出賬戶向外撥付工程、材料款時,應由以下人員連簽,即:項目預算員審核上兩個月已完成工程量,項目材料員審核材料供應,項目質量、安全員簽審質量、安全情況,項目經理批準,項目商務副經理按合同批準執行。
大額資金管理自查報告篇四
為明確規范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資金(以下簡稱幫扶資金)的籌集使用,強化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幫扶資金使用效益,助力我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惠陽區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案》(惠區委辦發電〔20xx〕37號),以下簡稱《方案》)及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參照《惠州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資金籌集使用管理方案》(惠財農〔20xx〕2號),結合惠陽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按照《方案》要求,20xx-20xx年,區財政每年安排4400萬元駐鎮幫鎮扶村專項資金(其中新圩鎮、鎮隆鎮每年各600萬元,沙田鎮、永湖鎮、良井鎮、平潭鎮每年各800萬元),作為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的主要財政資金保障。
幫扶資金重點用于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三產融合富民興村產業、支持鄉村旅游道路、四好農村路、美麗圩鎮、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道路建設及提升鎮村風貌、污水治理等基層公共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支出,實行清單式管理,著力解決鄉村振興的短板弱項和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確保鎮村群眾直接受益。
(一)正面清單
1.加強規劃引領。支持用于編制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五年規劃編制;支持用于建立駐鎮幫鎮扶村項目庫,在確保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
2.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持用于防止返貧致貧,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措施。重點鼓勵用于:對扶貧監測對象通過產業發展、生產經營和勞動技能培訓、公益崗位補助、小額信貸等方面予以扶持;扶貧產業項目后續幫扶;采取技能培訓、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促進返鄉在鄉脫貧勞動力、農村低收入群體發展產業和就業增收。
3.提升鎮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支持用于補齊必要的鎮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鎮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農房風貌管控及微改造,建設綠道、四小園、休閑公園等。重點鼓勵用于:創建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美麗圩鎮建設,鎮村“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集中供水、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無害化廁改造、村內道路硬底化建設等并建立長效運維管護機制。
4.提升鎮域公共服務能力。在原有資金渠道保障鎮村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資源配置優化的基礎上,支持用于完善鎮村法律顧問服務機制,建設標準化衛生(院)室,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設施。重點鼓勵用于:改造提升農貿市場和農產品集散中心、推進鄉村智慧化改造。
5.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支持用于鎮村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支持用于農產品精深加工及技改升級、農產品宣傳推廣、農業技術推廣,產業發展貸款貼息等有利于農業產業發展的項目;支持必要的產業配套設施建設;支持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發展。重點鼓勵用于:支持創建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鎮;支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扶持壯大一批具有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支持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二)負面清單
幫扶資金不得用于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無關的支出,包括:
1.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
2.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3.彌補企業虧損;
4.違規修建樓堂館所;
5.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
6.大型基本建設項目;
7.購買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
8.虛假投資(入股)、虛假分紅、發放借款及平衡預算等;
10.其他非駐鎮幫鎮扶村的支出,如:萬里碧道、大型水利設施、高標準農田等已有專項資金保障的項目。
(三)創新資金使用方式
鼓勵被幫扶鎮在確保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積極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幫扶資金實施項目積極推行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其他農村低收入群體參與工程建設。幫扶資金可以采取直接補助、政府購買服務、貼息、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民辦公助、資產折股量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支持方式,具體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鄉村振興局)商區財政局確定。
被幫扶鎮可根據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需要,從幫扶資金中適當安排部分作為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工作經費的補充,用于開展日常辦公、學習培訓、走訪調研、會議、交通、宣傳等方面的支出,原則上不得超過當年財政安排到該鎮幫扶資金的0.5%。
鎮黨委、政府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要根據當地相關規劃,按照下一年度資金安排數,于每年10月份前提前謀劃下一年度擬實施項目,經被幫扶鎮主要負責人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雙簽”審批,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區鄉村振興局)審核后(如項目涉及其他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步征求其他業務主管部門意見),預審過關的項目上報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并同步報區政府審批。區農業農村水利局(鄉村振興局)將經審查通過的項目報送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備案。
幫扶資金列入區級財政年度預算,納入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預算管理,資金撥付至被幫扶鎮財政所。幫扶資金的績效目標由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區鄉村振興局)會商其他相關部門,結合省、市、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任務研究制定。資金安排項目、績效目標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區鄉村振興局)在區人民代表大會批準預算后與資金一并下達至被幫扶鎮。
(一)區農業農村水利局(鄉村振興局)負責統籌協調被幫扶鎮支出管理工作,指導督促被幫扶鎮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區相關部門及被幫扶鎮政府要加強資金項目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影響項目進展的困難和堵點,以項目的實施進度加快形成實際支出,資金需當年使用完畢。
(二)幫扶資金實行幫扶鎮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同管理,責任主體為被幫扶鎮。被幫扶鎮在收到幫扶資金后,根據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下達的資金安排項目、績效目標,組織項目實施。
(三)幫扶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區相關部門及被幫扶鎮要逐級建立幫扶資金使用臺賬。幫扶資金支出及項目實施情況,被幫扶鎮應于每季度結束后15日內報送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區鄉村振興局)、區財政局。
(一)年度預算執行結束后,各被幫扶鎮要對上一年度資金使用情況開展自評。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區鄉村振興局)要根據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二)幫扶資金支出進度納入區對被幫扶鎮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內容,并與工作隊成員年度考核掛鉤。年度資金安排與資金使用績效掛鉤,本年度未支出資金由區財政收回,下一年度資金按上一年度支出數安排,收回資金由區財政統籌安排給資金使用績效好的被幫扶鎮。
大額資金管理自查報告篇五
按照《寶興縣財政局、寶興縣農業局關于下撥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業產業發展幫扶資金的通知》(寶財政〔20xx〕69號)文件要求,為切實發揮好幫扶資金作用,確保管好用好幫扶資金,結合靈關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以“產業扶貧、整村推進、鞏固提高、全面發展”為指導,以群眾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搞好農村產業扶貧為主線,堅持防止返貧和鞏固提高相結合,立足村情民意,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提升貧困人口收入水平。
成立以鎮長為組長、分管農業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聯村班子成員為成員的農業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下,以各行政村為主體,管好用好農業產業發展幫扶資金。
用于全鎮具有產業發展意愿和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以獎代補”方式,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
四、資金分配
xxx
1、各行政村結合資金分配量和貧困戶實際情況及意愿,制定詳細的獎補方案,報鎮人民政府同意并公示。在此期間,鎮政府結合全鎮實際和各村上報項目的合理性及資金實際需求量進行統一調配。
2、貧困戶根據獎補方案,提出產業發展申請,經村兩委同意并公示;
3、村兩委監督指導貧困戶根據申請內容組織好產業發展;
5、公示驗收結果及獎補金額;
6、公示結束無異議,通過“一卡通”將獎補資金兌付給貧困戶;
7、收集資料,形成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