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論文篇一
摘要:音樂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音樂活動對幼兒的生活、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音樂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對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教學法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進而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教學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法,既符合幼兒年齡與學習特點,同時使教學活動充滿趣味性,進而提升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通過游戲化教學法可以讓幼兒在音樂中學習,享受其中樂趣進而提升對音樂的感悟,教師教學效率也得以提升。游戲化教學法具有非常強的互動性,要求每一名幼兒都參與到游戲中。然而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應該怎樣引入游戲教學法,是幼兒教師應該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存在的弊端
幼兒園教育作為教育的最基礎階段,主要教育任務就是對幼兒進行預備教育,讓幼兒在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深對自然以及社會的認識。幼兒年齡小,對待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同時幼兒天性活潑、喜歡活動,可以對各種行為進行模仿與探索。在幼兒園教育中音樂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游戲化教學法成為音樂教學的主要類型。但是,現階段一些幼兒教師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仍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觀念與形式,創設的音樂活動呆板,無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在音樂活動中添加游戲環節也僅僅停留在表面,活動缺乏趣味性,無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法實施策略
(一)充分理解游戲化教學法的內在涵義
對幼兒教師來說,在音樂活動中轉變之前的傳統教學觀念是確保教學質量提升的首要條件。目前,幼兒園教學應該進行觀念的更新,轉變傳統方式,進而充分發展幼兒的興趣愛好,將培養幼兒性格特點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音樂活動中采用游戲化教學法,可以給幼兒提供更加快樂及簡單的童年。教師應該緊隨幼兒園發展的大方向,采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靈活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在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法,應該充分了解并且分析游戲化教學法的內在含義,深刻認識到游戲化教學法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音樂活動中的唱歌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表達情感,與幼兒情感產生共鳴,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在學習中享受音樂的樂趣,幫助幼兒音樂細胞形成與發展。教學中采用的歌曲通常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對幼兒起到引導與啟發的作用。在幼兒學習之后可以加深對事物的認識以及理解能力,并在教師的努力引導下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將游戲化教學法與音樂活動完美融合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發展幼兒聽覺能力成為重點教學內容,在音樂游戲的引導下,可以將游戲與聽覺進行完美的結合。幼兒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相繼完成對音樂的聽、唱以及表現的學習任務,提高音樂學習效果。
在音樂活動開始之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幼兒的特點,進而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內容,堅持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為主要任務,在音樂活動中巧妙地引入游戲項目。另外,幼兒教師可以按照即將教授的音樂內容展開設計,按照歌曲內容引入游戲形式,在幼兒游戲中滲透音樂教學,最終實現對幼兒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扮家家》這首兒歌時,教師為了加深幼兒印象及激發幼兒興趣,可以讓幼兒進行“扮家家”的游戲活動。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準備必要的工具,使幼兒按照歌詞中的內容進行分角色扮演,進而形成與我們生活相近的場景,做出相對應的肢體動作。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方式加深幼兒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幼兒通過一邊唱歌一邊游戲的方式,既可以掌握這首歌的唱法,同時對歌詞描繪的場景記憶深刻,進而完成一系列相關聯的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法不僅符合幼兒本身特點,同時還容易被幼兒接受,提高學習效率。
(三)選擇恰當的游戲內容
教師在幼兒音樂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是否喜歡參與音樂活動,主要取決教師選擇的游戲活動內容是否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內容,將設定好的游戲內容進行健全與完善,確保游戲化教學具有高效性。在選擇游戲內容之前,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以及發展能力,聽取幼兒的意見,從幼兒興趣愛好出發,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學習規律的游戲內容。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幼兒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進而給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深入研究與分析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內涵,進而將游戲化教學法與音樂活動進行完美融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教師要按照幼兒特點選擇恰當的游戲內容,確保游戲內容具有可操作性與時效性特點,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參與度,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桂蘭.音樂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未來英才,2016(14).
[2]孫藝苓.音樂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論文篇二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較合拍地做動作。
2、能聽、看信號,在音樂結束后迅速找到相應的顏色場地。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跟著音樂較合拍地做動作。
難點:能聽、看信號,在音樂結束后迅速找到相應的顏色場地。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紅、黃、藍、綠等大圈。
2、準備紅、黃、藍的圖標。
3、配套音樂cd或磁帶。
教師行為:
1、教師隨音樂做動作,幼兒欣賞。
2、熟悉音樂,學習律動。
(1)聽音樂合拍的拍手。
(2)聽音樂做小碎步并加上拍手。
(3)更換動作聽音樂做小碎步再分別做拍手、跺腳動作。
(4)跟著老師完整的做律動,重點練習最后一句在頭上拍兩下手。
活動反思:
教師的感情對于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因此活動一開始我就運用肢體動作和親切自然的表情幫助幼兒以最短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在音樂播放時隨意的跟著老師做一些動作,為活動的開展創設了寬松自由的環境,整個活動進行的都很有序,孩子們得小碎步、跺腳等動作都做得很到位,看上去很快活的樣子。
活動的第二部分,用語言鼓勵幼兒用拍手動作模仿,這時部分幼兒的表現可能還不是很能跟上音樂的節奏,但對于這些幼兒來說能聽著音樂模仿節奏也是有意義的。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游戲,我強調了游戲的規則后,就進行游戲,當我發出指令說:“紅顏色”,可是好多幼兒都呆呆的站在原地,還有幾個幼兒隨便找了個圈站到圈圈里,我想是幼兒生活經驗的緣故,孩子剛來幼兒園不久,平時這種游戲又做得不多,后來我們又經過了幾次游戲后,孩子們越做越有趣,我們還把幼兒的活動拍下來,放到網上,孩子們看到了,都哈哈大笑起來,說:“下次我們還要來玩這個游戲”。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論文篇三
一、深入了解農村幼兒的現狀
要指導農村幼兒有效地進行創造性游戲,首先要了解幼兒,如果不知道幼兒的現狀和需求,開展創造性游戲是不可能成功的。比如,在大班上冊主題三《我的祖國》活動中,當我說到上海外灘、拉薩布達拉宮等地方時,孩子們表情茫然、不知所措。要想改變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神情茫然,呆坐一邊的情況,教師有必要先了解幼兒有哪些愛好,他們的家庭狀況如何。事實上,創造性游戲往往帶相當程度的城市化色彩,農村幼兒比較陌生,因此教師要力爭在游戲的內容、過程設計等方面與農村幼兒貼得近些。比如,我們把《咱們去旅行》游戲,改為游丈八佛、馬踏湖、孝子董永故里等,并繪制了豐富的圖片,子們帶來了旅游時的照片,他們積極的投入到熟悉的游戲環境中,體驗到了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從實際出發,就地取材
根據農村幼兒愛玩沙、玩泥、玩水等特點,教師精心設計活動。如玩“食品加工廠”游戲時,讓幼兒用泥土加工成形形色色的“糖果”、“糕點”等。玩大班游戲“賣月餅”時,孩子用彩泥做成各種各樣的月餅,孩子們玩得挺高興,而且“吃”得那么逼真,那么香甜。從游戲中真正感受到了中秋節的歡樂氣氛。玩“玩具廠”游戲時,讓幼兒用泥捏成“蛇、刺猬”等,還用廢舊紙盒等制成了“汽車”、“大象”、“坦克”等。玩“我是媽媽小幫廚”游戲時,讓幼兒用沙來做“飯”,用樹葉、野草做各種“菜”。玩“農家樂”游戲時,有的帶來了媽媽編的草編、柳編等工藝品;有的孩子直接帶來了稻草,學著大人的樣子打草席;也有小朋友把地瓜塊、南瓜塊串起來做“麻辣燙”;還有的孩子模仿大人的樣子用簡易的織布機織布。孩子們在這樣豐富的物質條件下,玩起來開心極了。
三、注意在游戲中豐富幼兒的知識
農村幼兒見識少,知識面窄,對有些游戲很陌生,如醫院、超市等。要指導幼兒游戲,豐富幼兒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大班幼兒在玩語言練習冊“去醫院看病”游戲中,看病的過程是掛號、看病、付費、取藥、打針??墒寝r村只有村衛生室,都不設掛號,看病和付費取藥一起,然后打針。為此必須給幼兒傳授有關的知識,用故事形式并用圖片教具講述給幼兒聽,這樣幼兒對醫院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玩醫院游戲時,就知道了先掛號、后看病等過程。
幼兒的生活角色是游戲的主要素材,但由于他們知識有限,不能很好的把生活中的.知識反映到角色游戲中去。
教師就應引導他們注意觀察,如逛超市先存包,再自選東西,最后在口收費。此外,還應常帶幼兒外出,到田頭、路邊、街道等處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在游戲時,讓幼兒扮演農民、乘客等,把已有的膚淺零星的知識深化集中起來,反映到游戲中。
四、充分調動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
興趣是調動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兒童有了興趣,就會對所進行的活動有好感,愿意去做,效果自然就好。如幼兒在玩“娃娃家”時,幼兒用幾塊積木搭好娃娃家,然后“爸爸”忙著抱娃娃,“媽媽”忙著煮飯。有的幼兒玩兩次就感到沒興趣了,此時教師要啟發幼兒:現在大家生活水平一天天好了,人們都把自己家建設的很美,小朋友們,你們想想看,從電視中看到過什么樣的樓房?家里布置的怎么樣?孩子們頓時活躍起來,他們就搭起了一座漂亮的洋房,用椅子拼成了沙發,搬出自制的電視、電腦等,還用泥捏成的各種小動物玩具,布置了美麗的客廳和臥室,室外還有一個花園,花園旁還有小汽車,一座新式的家就搭起來了。教師也可以幫他們把家裝扮的更溫馨、舒適一些,如用一層粉紅色的紗把臥室和客廳隔開,孩子們在這種氛圍下玩,會更有一種幸福家庭的感覺。
教師還應該進一步啟發幼兒想象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你們想想,星期天或過年過節時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在家里做些什么?”“有沒有客人來做客?”孩子們會越玩越高興,情節越來越豐富。
五、參與到游戲中去,引導幼兒持續思考、創新、探索
舉一個實例,一次筆者以院長的身份在小醫院與幼兒一起游戲。班上有許多男孩拿著自己拼搭的槍跑來跑去,場面很亂,于是問:“醫院外面怎么這么多的警察?。俊?/p>
煥霖跑過來問:“他們這樣不像警察,亂七八糟的,怎么辦呢?”筆者也假裝撓撓頭問他:“是啊,怎么辦呢?要是能用一個什么方法把他們都集中在一起,像黑貓警長一樣管理他們就好了!”
巖森在一旁說:“我們建立一個警察局就不亂了,壞蛋也可以關起來了。警察嘛,也不會亂跑了?!?/p>
“你真棒,我也是這么想的?!?/p>
“可是警察局怎么建呢?”筆者提出了疑問。幾個男孩開始討論起來。
有時教師也參與游戲,扮演“病人”,做出一副可憐兮兮、病怏怏的神態,捂著肚子,耷拉著腦袋,用孩子的語氣怏求:“呀,快……快給我打上一針吧!我實在是受不了啦!”這時“小醫生”會立刻跑來詢問病情、開藥、打針。有的孩子看到老師表演的這樣逼真,禁不住偷著樂。有了教師的參與,孩子們也更喜歡玩“小醫院”的游戲。
總之,指導農村幼兒開展創造性游戲,要從農村幼兒園和幼兒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精心的設計,確保創造性游戲的實效性。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論文篇四
學期初,彩虹班的孩子們通過討論提出了本學期的游戲主題:“侏羅紀世界”。在主題活動的推進中,結合孩子們提出的想法,用投票的形式選出了“叢林大冒險”、“3d影院”、“紀念品商店”、“侏羅紀攝影”等游戲主題。我們的“侏羅紀公園”就這樣誕生了。
一、游戲“誕生記”
(一)我是空間設計師
空間的規劃,孩子們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比如光線、場地問題等。最終每個游戲點在他們的討論中都找到了合適的地點。特別是叢林大冒險的孩子們,最初他們將“叢林大冒險”這個游戲主題選在了室內,發現場地太小,且容易受到其他區域的干擾,有的孩子就說:“我們以前玩過的真人cs都是在戶外,從來沒有看到過室內的?!苯浻懻摵螅⒆觽儗ⅰ皡擦执竺半U”設置在了教室外的走廊上。
孩子們根據真人cs的經驗來進行場地的布置:有的找來紙箱作為掩體、有的將金色沙曼作為巖漿、有的將雞蛋盒作為地刺,將紅色的跳繩搭在走廊欄桿上作為紅外線、將牛奶盒變成縱身一躍等。孩子們巧妙的利用了三維立體空間,將空曠的走廊打造成了一個神秘的探險基地。
(二)主題標識
除了場地的布置,孩子們還找來建構區的積木、積插玩具等搭成了一個大門,就這樣,我們的“叢林大冒險”就開張了。
(三)我是規則設計師
游戲初期,孩子們發現“小客人們在‘森林’里亂跑!”“時間太長,前面的客人不出來,后面的客人總是要等很久?!薄斑€有的客人在游戲時總是把場地里的建筑物碰倒,工作人員也非常忙碌,沒總是沒有辦法達到最好的效果……”問題提出以后,工作人員聚到一起,一起商量著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帥帥提出給客人制定游戲規則,于是,在激烈的討論中,孩子們將“叢林大冒險”的游戲規則確定了下來,包括游戲人數、游戲時間、獎勵與處罰等。
規則確定好以后,我們發現好像真的起了作用,孩子們在游戲時又新增了一個規則介紹員,在每組游戲開始前,向客人介紹。但時間長了以后,孩子們就發現這樣非常麻煩,于是大家又再一次的討論起來,新的問題出現了,怎樣才能快速的讓小客人清楚游戲規則呢?后來大家決定制作一個規則牌,并將規則牌放在“大冒險”入口,再配以工作人員的簡單介紹。
(四)我是關卡設計師
游戲就這樣順利的開展下去了,幾個星期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生意越來越冷清,孩子們就在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于是他們就去采訪小客人,小客人們就提出游戲規則不刺激,而且必須要湊齊五個人才能玩,每次都要等很久,一點也不好玩了。這時,amy突然說“對了!我之前在電視上看過一種節目,叫‘智勇大沖關’,要不我們也把‘大冒險’變成沖關模式怎么樣?小朋友們肯定很喜歡?!焙⒆觽円幌戮蜌g呼雀躍起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道:“我們可以把我們現有的障礙變成關卡。”說完,大家就開始動起手來。他們先把笨重的'木頭梅花樁換成了易拉罐做的簡易梅花樁;原來的紅外線變成了翻越無人谷,原因是紅外線太容易將客人絆倒;又將太容易鉆過的紙箱變成了像迷宮一樣的瘋狂隧道。通過孩子們的努力最終九大關卡出爐了:第一關:時光隧道;第二關:電擊梅花樁;第三關:火熱跳桿;第四關:拍球射手;第五關:快速飛鏢;第六關:瘋狂隧道;第七關:火星爬行;第八關:翻閱無人谷;第九關:王者拼圖。
這樣調整以后,我和班上的老師都認為效果已經非常好了,小朋友們也特別喜歡。在幾次游戲后就發現,雖然游戲材料很豐富,但是布置場地的時間又變得很長了,有時才開張沒多久,就聽到游戲結束的音樂了。孩子們又再一次的投入到討論當中,大家商量著怎樣才能更快的布置場地呢?有的孩子提出可以邀請小客人幫忙,布置好以后給小客人付工資;有的小朋友提出在拿小盒子的時候可以利用有輪子的收納箱,這樣也就可以搬很多;還有的小朋友提出要進行分工合作,當自己負責的區域忙完的時候,就可以去幫助其他的工作人員進行搭建。除了怎樣加快布置速度,有的工作人員還說:“我們不是一個游戲嗎,小客人把最后一關拼完拼圖后我們還可以提供獎品哦!”似乎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游戲情節也在環境的改變中無聲地推進著。在游戲中還有非常多的問題,我相信善于觀察的孩子們會想出更多的方法去解決。
在游戲設置中,我們總能看到孩子們認真勾畫圖紙,或進行激烈的討論,他們不斷地調整游戲空間,設置游戲關卡,從峭壁行走到電擊梅花樁;從穿越封鎖線到翻越無人谷;從縱身一躍到火熱跳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討論、嘗試、調整,他們時而考慮關卡難易程度的設定、時而考慮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時而考慮怎樣才能更受歡迎。最后,我們將孩子們每次討論的過程及解決方法呈現在了墻面上,讓孩子們學會總結經驗,為下一步的問題做好準備。
二、孩子在收獲,我們也在成長
透過這樣的游戲,我們常常會感動于孩子們的創造力,他們自發的進行場地的規劃、規則的制定、關卡的討論,有時會發生爭執,但經過協商,大家又重新站在一起。在就九大關卡的設置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孩子才是游戲的主人。因為在這個游戲中,有很多的創意、很多的點都是我們成人想不到的。
通過游戲的開展我們也在思考,老師的角色究竟是什么,應該如何去看待兒童的游戲。在之前的游戲中,我們可能比較習慣于幫助幼兒創設好環境,再教孩子“怎么玩”游戲,但后來我發現這樣一成不變的游戲環境真的適合孩子嗎?孩子喜歡嗎?進一步來講這樣的設計也沒有辦法繼續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通過這一次“叢林大冒險”的嘗試,我們就發現,當我們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孩子的時候,他們可以衍生出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意。
幼兒的游戲不是一蹴而就的,游戲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近期的游戲中,我們發現孩子的游戲興趣好像不像以前那么高了,我們也在思考,是不是我們的游戲情節、游戲材料是否太單一?我們可以給予什么樣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繼續觀察孩子的游戲行為,我們也會根據幼兒的游戲現狀來進行一些調整與改變。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論文篇五
摘要:音樂游戲,顧名思義,是在歌曲或樂曲伴奏的伴隨下進行的游戲活動。它與一般的游戲活動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整個游戲活動與音樂相互配合,相輔相成。音樂指揮著整個游戲活動的進程,而游戲中的動作要有一定的規則,符合音樂的內容和節拍,使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幫助兒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樂,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音樂游戲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前兒童的音樂能力,但在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僅僅以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為主,忽視了幼兒的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對幼兒產生了影響,甚至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下面就如何充分運用音樂游戲開展幼兒音樂教學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關鍵詞:音樂游戲;音樂教學
幼兒時期是孩子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游戲最適合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活動中各種動作、姿勢的變換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從而使幼兒的學習動機由“強壓我學”到“我要學,我要玩”,提高幼兒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中了解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得到有效教育。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音樂淶源于生活,反映社會生活,孔子曾說過:樂教使人心胸寬敞、品性善良。音樂有助于開發幼兒的聽覺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音樂是由多種基本表情手段和組織形式構成的,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幼兒的協調性和合作性。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不僅是進行美育教育最重要的手段,而且擔負著智育的一部分職能,更是實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音樂游戲是融音樂與游戲為一體的教育,是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最具有吸引力、最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幼兒內心深處對美的感受,對音樂的興趣,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對整個幼兒音樂教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先今的音樂游戲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只顧完成自身教學任務,忽略了學生游戲參與的積極性,對游戲規則的設計不夠,最后導致整個游戲活動混亂,學生吵鬧嚴重,最后活動草草收場。還有一些教師關注到了游戲規則的設計,但是游戲的活動形式過于單一,沒有新的突破,孩子興趣越來越小,參與性逐漸減弱,達不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為了充分發揮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我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合理設計游戲規則,保證游戲效果
無規則不成方圓,任何游戲都要有自身的規則,音樂游戲也一樣,音樂游戲中音樂與游戲相互結合的特性決定了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容易興奮,會出現沖突,而合理的游戲規則的設計則會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使幼兒的情緒得到合理控制,音樂游戲得以順利開展。其實,游戲的本質是游戲規則,規則是幼兒順利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樂趣的前提,必須嚴格遵守,才能夠真正沉浸于音樂游戲的情境和秩序中,才能用心去感知音樂表達的內涵,才能有心靈的震撼。因此,在開展游戲之前,教師一定先向學生交代清楚游戲規則。盡量使用幼兒易懂的語言或表達方式,不要繞圈子,含糊不清,讓學生聽得云里霧里,對于幼兒可以采取小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解。
2音樂游戲活動設計多樣,激發幼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才會激發對學習的鉆研和探索。老師在選擇音樂素材時,一定要將音樂素材與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相結合,提供正確熟練,富有表情和和能夠正確體現音樂作品形象的示范,供幼兒模仿。比如:一次,在學習蘋果的英語發音時,我突然想到最近非常流行的筷子兄弟的《小蘋果》,我召集所有孩子站在一起,邊跳舞邊背單詞,小朋友們都樂壞了,高興的跟著跳起來,跳完之后還對身邊的小朋友說“ap-ple”。這次游戲活動使班上80%以上的小朋友都記住了蘋果的英文發音。
3創新游戲形式,讓學生在扮演角色中學習音樂
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讓幼兒融入其中,類似于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中到革命地延安一樣,讓每個小朋友親身投入軍營,經歷軍訓一樣,在音樂游戲活動《小兔和大灰狼》開始前,老師分別告訴小朋友們哪個扮演小兔子,哪個扮演大灰狼,然后再開始游戲,這樣,小朋友們會很快融入到情境中,百玩不厭,興趣不減,在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發展了多方面的能力。
4加強師生之間和家長之間的互動
在音樂游戲前與家長進行溝通,鼓勵家長參與互動,體驗與孩子共同參與活動的樂趣,與孩子一起成長。同時,家長也可以參與到游戲角色扮演中來,如家長可以扮演《小兔與灰太狼》中的兔媽媽就會很自然的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游戲起來也會很自然。也可以設計家長與小朋友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游戲,比如孩子孩子通過聽動物叫聲辨別小動物,然后用肢體語言進行模仿,家長來猜。這樣不僅家長參與了孩子的學習過程,同樣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都會有所提高,學習效果自然非常明顯。
總之,我們要把豐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動有趣的音樂游戲形式表現出來,使孩子在游戲和玩耍的同時,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也在不知不覺中滲透了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進一步促進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教育部《走進課堂―音樂新課程案例與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