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法治主持稿篇一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市民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身邊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xx。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身邊人的故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群眾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市民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
我們今天的道德講堂有七個環節:唱一首歌曲、看一段短片、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誦一段經典、做一個承諾、送一份吉祥。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來唱《愛的奉獻》,請大家起立,請工作人員放音樂。(放音樂、唱畢)好,謝謝大家,請坐。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看一段短片。首先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電視短片,這是20xx年12月17日廣西電視臺午間新聞的片段。(電視短片播放完畢)
現在讓我們一起進入第三個環節:講一個故事。剛才大家在
短片里看到的三姐妹,就是我們今天的道德故事的主人公,有人稱這三姐妹為“熊貓俠”,因為她們身上流著的血液與眾不同,而且樂于奉獻;有人親切地稱她們為“特殊救火員”,也正是她們的善舉,讓更多的人在緊急關頭得到及時的救助,挽回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請到了三姐妹中的老三,在南寧市農業局工作的黎雪蕾,由她跟我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掌聲有請!
(講述完畢)
謝謝黎雪蕾的真情講述?!靶茇堁比忝媒衲暝趶V西日報社主辦的活動中當選為“廣西公民楷?!?,我們青秀區也將她們推薦為南寧市第二屆道德模范的“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能幫就幫”的精神,讓綠城南寧這座溫暖的文明之城,更加充滿愛意。讓我們再次用掌聲向她們表示感謝!
唱了一首歌曲,看了一段短片,聽了一個故事,相信朋友們一定有很多的感觸,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談一番感悟,聽聽大家此時內心的道德感悟。有哪位朋友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請舉手示意!請工作人員遞上話筒。
(分享完畢)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的現場交流環節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的發言,同樣也非常感謝大家的傾聽。
解釋完畢后,在視頻的后半段,請大家跟著視頻齊聲誦讀?,F在請大家看大屏幕。(播放至4分20秒時,視頻里出現《x規泛愛眾》節選的字樣時,提醒觀眾跟著視頻一起誦讀)現在請大家跟著視頻一起大聲誦讀!
(誦讀完畢)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真誠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朋友們,我們的市民道德講堂是屬于大家的講堂,講述的都是我們身邊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各位朋友通過道德講堂,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
下面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做一個承諾。通過參加今天的活動,請大家跟我一起,許下一個道德承諾。讓我們用真誠的心情,一起大聲誦讀:“做一個勤勞善良的南寧人,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南寧人”,以作共勉?!白鲆粋€勤勞善良的南寧人”,預備,起!
(誦讀完畢)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是我們千年文明所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報,希望大家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道德講堂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本次道德講堂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
最后將由我和黎雪蕾為大家送一份吉祥,請大家到臺前依次領取紀念品,謝謝!
道德與法治主持稿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道德講堂。
同學們,本次道德講堂共有6個環節:自我反省,唱道德歌曲,學道德模范,誦中華經典,談感悟,送吉祥。
下面我們一起來自我反省一下。誠信是金。一個人有了誠信,他的生命就會閃光。讓我們在靜默中反省自己。
下面進行第二個環節:請大家起立,大家一起唱《好人就在身邊》。請坐。這首歌唱出了中華民族重德重義的思想觀念。中華民族崇德尚德、尊禮重義,我們要秉承這一傳統美德,共同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下面進行第三個環節:學道德模范。播放《學道德模范,頌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誠實守信篇》請看短片。
下面有請誠實守信之星給我們講自己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我的心靈被深深觸動,我想大家也是一樣的,謝謝你的真情分享。
下面進行第四個環節:誦中華經典。今天我們要誦讀的道德經典是: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意思是說:真實無妄是自然之道,是自然的規律,因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虛假;追求誠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為人的根本。
請大家跟我一起高聲朗讀。我讀一句,大家讀一句。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再來一遍。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感謝大家的配合。
下面進行第五個環節:談感悟。我想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來,讓我們有請xx、阿迪力江分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感謝你們的發言。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都身同感受。同學們,立人先立德,有德才有為,“德”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敬畏道德,崇尚道德,追求道德。
下面請大家面向前方這個“德”字,我想請在座的各位和我一起靜靜的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是否做到誠實、不說謊、不做假、信守承諾,忠實于自己承擔的義務和工作。時間一分鐘。
下面進行最后一個環節:送吉祥。誠信是增進情感的潤滑劑,誠信是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只要我們以心換心,就會消除誤會,增進情感。只要我們以心換心,就會消除誤會,增進情感。
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給父母:學生把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寫在便簽上,送給父母。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參與!謝謝大家。
道德與法治主持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在這里我和大家談一談文明,不知大家可曾聽過這樣一句格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再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個“請”或“讓”的動作都是文明的表現。
可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發現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如:在校園、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有同學總認為:反正今天不是我值日或反正今天有人值日,有人打掃扔又何妨?再如:常見有同學在教學走廊上或活動區追逐打鬧,走不是走,卻是一陣風的跑;還有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同學故意破壞公共財物。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多么令我們痛心疾首!現在我們很多同學把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視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如果我們不注重道德的修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常常正正、懂文明禮儀的人,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個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文明,有時只差一步,這一步該如何去邁?想信大家都已明白。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鑄就新小一道亮麗的風景;用文明的禮儀,文明的好習慣,鑄就自己一生的光彩!
道德與法治主持稿篇四
同學們,下午好!歡迎來到前埔南區小學道德講堂。道德講堂是中央文明辦在全國推廣、旨在提升道德素養的重點活動。道德講堂是一個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只有長好心,才能做好人,只有做好人,才能有好報。所以,這是一個送平安、送吉祥的地方。我們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讓身邊的事教身邊的人,用這些善良的人和事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小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傳承孝道,學會感恩。一共有七個環節:唱首歌、看短片、誦經典、講故事、談感想、送吉祥、行善舉。
同學們,我們的一生中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有許多許多,但我們最應該感恩的是我們的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活的能力。感恩父母,感謝有你,讓我們一起唱響《感恩的心》。
(全體起立。前面一排學生帶領唱并且比手語,其他同學跟著比手語唱歌)
謝謝孩子們,請坐。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說起孝敬父母,我國山西師范大學,就有這樣一位女學生,從她8歲起,照顧癱瘓在床的養母整整12年。如今她上大學了,不放心母親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道德短片。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的心里一定跟我一樣,為孟佩杰同學的行為感動著。面對家里突如其來的災難,年僅8歲的她扛起了家庭的重擔。8歲,8歲的我們還在父母懷里撒嬌,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8歲的孟佩杰卻要起早貪黑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抹藥復健。她12年如一日地照料養母,任勞任怨,不離不棄。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孝敬父母的最美女孩致敬。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開篇就講到了孝,下面就讓我們伴著優美的旋律一起吟誦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謝謝同學們,請坐。其實孝順并不難,它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中。就像弟子規中寫到的,父母叫喚我們,我們及時地答應,這就是孝順;每天早晨向父母問聲早安,這也是孝順;對父母說話的態度要溫和,這都是孝順。老師相信,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廈門,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孝敬父母的美德少年。下面就請黃維佳同學為我們講述一段真實的故事。
謝謝維佳同學的真情講述。聽了孟佩杰和涂馨予同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觸,許多的心里話。那就讓我們打開心扉,問問自己,和他們相比,你在對待父母和長輩時有過愧疚嗎?以后你會如何做到孝順父母孝敬長輩?又或者你有做得好的地方嗎?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請舉手。
雖然我們和孟佩杰、涂馨予同學的家庭情況不同,但是我們孝順父母和長輩的心意是相同的。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擁抱,這些都是孝順父母。接下來,胡副校長將為我們每位同學送上一份神秘禮物,并帶來他對我們殷切的期盼和美好的祝福,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上胡副校長。
胡:謝謝任老師,謝謝孩子們,剛才在臺下,聽了這堂課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這里我只想送給孩子們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希望每個同學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機會,去感恩你的父母和長輩。下面我將給每個孩子送上一張小書簽,希望這張小書簽能勉勵在座的每個同學,成為一個講道德、傳播道德、實踐道德的南小人。
謝謝,謝謝胡副校長的祝福。是的,孝敬父母不能等?,F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感恩父母吧。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剛才校長送的書簽,正面是一句道德警語,在書簽的背面,還有一件你能為父母做的小事。如果你做到了,就請你在上面簽名,并與其他同學交流交流,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的行列中來,讓孝字深植每個南小人的心中。
今天,我們四年(8)班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祝愿同學們: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最后,請同學們伴著《讓愛傳出去》的歌聲,依次上臺領取書簽,并且從前門離開。
道德與法治主持稿篇五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從20xx年3月份開始,中央文明委把推廣道德講堂作為提高全民文明素質的重要陣地,并把這項工作作為爭創省級以上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的必備條件。
無錫市文明委出臺了《關于“道德講堂”建設實施意見》,對此項工作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定。
今天在正式開始道德講堂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有助于大家一起參與到其中來。
道德講堂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等“四德”建設為主要內容,傳播身邊模范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導公民“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學習雷鋒精神,自覺成為文明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每一場講堂都要形成規范的“五個一”流程,即“唱一首歌曲”:每一次開講前,組織學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看一部短片”:圍繞主題,組織群眾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的短片;“誦一段經典”:組織群眾誦讀一段中華傳統經典語錄和征集的公民道德“三字經”;“講一個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點評”:由群眾評議身邊好人故事,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華自身境界。
下面我們開始今天道德講堂的內容。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
我們的道德講堂通過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
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職工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良好氛圍。
首先,我們進入唱歌曲環節,請大家一起學唱《愛的奉獻》。
他是一個重恩情盡孝道中年漢子,是一個敬業愛崗的好員工。
當家庭的負擔、生活的不幸山一般向他壓下來的時候,他沒有退縮沒有逃避。
30多年來,他忍受著喪子之痛,拖著重病之軀,用無私的愛,悉心照料癱瘓臥床的弟弟和高齡的母親,他始終勇敢地迎接困難,堅強地面對生活,用愛心和毅力支撐起了一個完整的家,用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向世人詮釋一個個人間真愛。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觀看孝老愛親模范舒新華的短片。
孝老愛親是善心的體現、愛心的寫照、良心的凸現、耐心的考驗。
這些年,舒新華同志雖然沒有做什么大事,但卻做了這些感天動地的事。
他堅守自己責任和義務,堅定對家庭的信念,面對重重困難和打擊,不拋棄,不放棄,把為人兒、為人兄、為人父的美德,融入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他以真心待人,以摯情愛人,讓孝老和愛親成為不滅的長明燈,照亮命運多舛的家庭,照亮人的內心和靈魂,讓人世間充滿了無限的溫馨、和諧、幸福和安謐。
好,進入下面一個環節,誦經典。
《論語》里有這樣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也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從根本上做起,根本樹立了,“道”就出現了。
孝敬父母、順從兄長,就是做人的根本!
君子務本。
什么是本?“本”是個象形文字,所謂“本”即“根”,“源”,也就是“根本”的意思。
“本”字,一個“木”字下加一橫。
代表樹的根基,一棵樹連根基都沒有的話,是很可怕的。
因此,有子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君子也必須要有“本”!“本立而后道生”。
什么是“道”?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就是世間真理,道就是自然法則,道就是陰陽和諧,道就是人間至善。
有子說,君子必須要踏踏實實追求自然根本,有了這個根本性的東西,才可以得道,才可以達仁。
那么,這個“本”究竟是什么呢?有子接著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在這里,有子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孝悌。
他認為:孝悌思想是“仁”的根本和基礎!
那么,什么又是“孝”什么又是“悌”呢?先來看“孝”字,在古代文字里,“孝”字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代表須發長垂的老人,下半部分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子拉著行走困難的老人的手,是為“孝”。
“悌”者,兄弟之心也!儒家思想倡導尊重兄長,所謂長兄當父。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教育,首先就是從“孝”文化開始的,所以,我們也常說“百善孝為先”。
現在我們重新來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句話,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解釋為:“追求提高個人修養,希望在世上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如果其從修德入手,就能夠事半功倍,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百善孝為先。
父母將子女養育成人不容易,作為子女和晚輩,應當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把尊敬、孝順、關愛老人當作基本責任。
下面有請今天的宣講員馬斌給我們帶來一段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孫錫芬的故事。
孝,德之始也。
孝順老人,尊敬長輩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
無論你位高權重,還是位卑權微,對雙親的孝順,對老人的尊敬,都是一個人道德標尺上不可或缺的一段標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現如今,時代楷模相繼涌現,人們被他們的故事感動著、激勵著。
一股股暖流在互聯網、在社會上涌動。
更多“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的涌現,是家庭之福、國家之福、社會之福。
如何看待好人不斷出現的現象?任何一位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人,都會發自內心地叫好、喝彩。
這些平民英雄從被發現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哪怕是最挑剔的網民,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和語言贊揚這些好人。
人們口耳相傳,津津樂道,一個又一個“最美人物”被相繼推出。
這個現象說明什么?首先是全社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堅守。
當前,社會五光十色,究竟哪一種價值觀應該弘揚?“最美現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其次,“最美”人物是時代需要。
“最美”都是群眾命名的,發現最美人物的過程,就是一次全社會的道德確認的過程。
其三,說明我們的社會正氣在上升,道德力量在不斷增長。
“最美現象”的廣泛群眾基礎是不容否認的。
那就是大眾輿論從來善惡分明,社會大眾始終向上、向善、向美。
學道德模范,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
核心價值的發揚光大要靠培養、靠覺悟、靠信念,靠相互影響和代際傳承;道德規范需要全社會共同認可,共同遵守;道德建設需要社會成員互相激發,互相認同,共同提高。
只有全社會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道德建設目標才是可望可及的。
學習榜樣、爭當先進,向楷模學習,重點要做好本職工作,立足崗位作貢獻。
來自《論語》的訓誡: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其實一個人的未來準備就是做好本職本份的工作,完成好每個任務,塑造自己的職場品牌,本份的事情做成了,自己的發展道路也就自然通暢了。
有思考更有行動,祝愿大家能夠每天務本地努力、持之以恒,最終擁有成就自己成就他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