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電器會議記錄內容篇一
研討地點:多功能廳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主持人:韓xx
研討主題:如何充分運用戶外游戲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協調發展
研討目標:探索如何利用有效的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發展。
研討過程: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們今天研討的主題是:如何充分運用戶外游戲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協調發展。首先請各級部主任介紹一下自己的年級組在促進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發展方面是如何運用材料的。
1、小班級部運用游戲材料情況介紹
xx: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我們針對投擲區和跳躍區開展的,在投擲區以投擲沙包、流星錘為主,我們發現的問題是幼兒幼兒只會前后移動,只是上肢在動,下肢得不到活動,所以,我們就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大小不同的報紙球、小動物投擲箱等,以增加孩子下肢的運動量。我想聽一聽大家更好地意見和建議。
2、中班級部運用游戲材料情況介紹
白瑞芳域,在本區孩子能通過材料與玩具互動達到跳躍動作水平的發展,有單腳跳、雙腳跳等動作技能,由于設置的游戲活動較多,孩子們的興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換區,這些孩子下肢活動運動量大,上肢活動少,怎樣使上下肢活動協調發展呢,這是我們困惑的問題,根據研究主題我們采取添加適量促進上肢活動的玩具,如:增加了一些吊飾(如自制的布偶、沙包沙袋等)讓孩子在跳的過程中增加一些擊打動作。二是增設一些促進上肢發展的活動:如在小青蛙學本領的游戲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動,我覺得這是我們初步的嘗試,希望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3、大班級部運用游戲材料情況介紹
xx:我說一下我們的投擲區,我們投放了沙包、流星錘、投籃架、套圈,在活動時,孩子只是前后移動,左右平移,動作單一,幼兒上肢容易疲勞,下肢得不到活動,產生上下肢運動量不均衡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我們也是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還投放了跳繩,還利用籃球編排了球操,讓幼兒上下肢動作也得到充分的鍛煉。老師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圍繞今天教研的主題,結合下午三位老師的發言,請大家發表各自的見解,以年級組分三小組討論,園長參與討論。
主持人:三組教師有這樣一些共識:一是充分挖掘玩具材料的教育價值,增強玩具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做到巧妙利用。二是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活動的空間。在使用上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引發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運用玩具,充分體現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作用。三是將游戲區域進行綜合運用,可采取交換區域、整合區域、等多種管理方法,為孩子創設更多的游戲情境,使幼兒上下肢得到協調發展。
《綱要》中提出培養體育活動的興趣是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最終是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毒V要》中也提到要通過環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發展,從這兩點分析,區域游戲組織是多種多樣的,是滿足不同興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在區域游戲中如何既滿足興趣又促進孩子的發展,區域體育活動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審視,思考,是否還要按基本動作要求去分區,我們發現了跳躍區投擲區孩子的問題,如何根據孩子的發展進行分區,再者創設適宜環境,投放適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傳統做法,不用動作技能的名稱框住我們的思維,建議可否開展勇敢者等區域,有所創新。
幼兒園電器會議記錄內容篇二
活動時間:
xxxx年xx月25日
活動地點:
幼兒園多功能廳
教研組長:
參研人員:
幼兒園教師
教研主題:
游戲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與多功能利用的討論
研究目標:
1、教師積極參與討論,解決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問題,幫助教師適時的投放材料,豐富孩子的游戲。
2、通過自身體驗和相互探討,知道“材料”在運用上是有多用途的,我們應創造性的開發它的用途。
3、鼓勵教師大膽發言,闡明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幼兒游戲展示。
2、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言,拋出話題:你對游戲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教師交流看法:激發幼兒興趣、預設目標,操作性、探究性)
二、圍繞要點,查找問題,解決問題。
參研教師自由發言:
1、提出問題。
2、解決問題:通過互動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活動延伸:如何讓材料在其他領域發揮他的功用。
主持人:(一日活動行為細則)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可變,具有多種教育價值的游戲材料;作為老師更應觀察、發現材料多方面的用途,在幼兒的活動中老師們已經發現材料的多用性,那么,如何讓材料在其他領域發揮他的功用呢?現在請請老師們選一個材料分組討論并進行設計。
分組討論:大、中、小班,各選一個材料商討材料的多功能利用。
各組推薦一個中心發言人介紹做法,形式不限。
四、小結:還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有待大家在實踐中不斷
挖掘和探討以促進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將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下次討論的議題:表演游戲中,老師應如何有效的指導。
幼兒園電器會議記錄內容篇三
5月3日下午,括蒼鎮中心幼兒園召開了防溺水安全工作專題會議。會議由該中心幼兒園園長主持,全體教職員工及轄區內的民辦幼兒園園長參加會議。
會議分析了當前預防溺水工作對保護廣大幼兒生命安全、維護家庭幸福及校園和諧穩定的重要性、緊迫性。會議著重指出三點要求:
一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氛圍,通過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家園園地、致家長一封信、校訊通等,把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傳到每一位學生及家長。
二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強化管理,確保安全工作有效貫徹落實。要求各班主任利用安全教育課、家訪等形式對學生和監護人進行宣傳教育,并與家長簽訂《防溺水家長承諾書》。
三要對園舍周邊池塘、灣、溝等處進行大檢查,做到防患于未然,未設立警示牌的`,與政府聯系設立安全警示牌,并利用村委會廣播播放要求各家長看好自家小孩不要下河游泳、戲水等廣播會,讓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構筑防溺水安全網。
會上,周園長還對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預防流行病等安全工作作了認真安排和部署。會議要求,各民辦幼兒園必須進一步明確責任,強化管理,確保轄區內安全工作有效貫徹落實。會議強調,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全力維護兒童生命安全。
幼兒園電器會議記錄內容篇四
:多功能廳
:伙食費標準提高
一、邢園長對石幼現行伙食標準(15元/天)進行說明
1、邢園長指出,為保證孩子飲食的安全、口感和營養均衡,園方采取了如下措施:
d)關于“午點”,每周三增加悠美滋的各種面點,粥品中增加了板栗、蓮子、銀耳等食材。
邢園長還指出,石幼的伙食標準自建園以來不斷調整、完善,目前在蕪湖市同類幼兒園中居于上游水平,可是近幾年食材(肉類、蔬菜和水果)的物價上漲了許多,給園方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
二、邢園長對伙食費標準上調的家長投票結果進行了說明
大一班:26/31:全班學生人數為31人,參會的26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大二班:28/35:全班學生人數為35人,參會的28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大三班:32/33:全班學生人數為33人,參會的32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中一班:34/34:全班學生人數為34人,參會的34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中二班:31/31:全班學生人數為31人,參會的31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中三班:33/33:全班學生人數為33人,參會的33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小一班:30/33:全班學生人數為33人,參會的30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小二班:30/33:全班學生人數為33人,參會的30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小三班:33/33:全班學生人數為33人,參會的33名家長全票通過新標準
因此,伙食費標準(15元/天)以絕對優勢通過。
一、學科: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禮儀習慣等。
二、活動:為兒童安排各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
三、經驗: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所提供的有益經驗。
幼兒園課程結構是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組成。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后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于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于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于幼兒生活。
三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征。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幼兒園電器會議記錄內容篇五
各位家長, 你們好!首先我對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衷心的感謝!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進行預防溺水安全教育,明確家長的監護責任,希望家長監督管教子女,配合學校做好“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確保學生校外安全。
首先向家長通報下我市去年發生的2起小學生溺水死亡事故。一起是石門山的一個小學淹死了2個小學生,另一起就是我們潘村小學淹死了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 令人惋惜!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季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死亡事故發生。因此,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希望家長們不厭其煩地教育孩子,做到“六不準”。即: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1、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2、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驌艽?10。
兒童被救上岸后,應立即傾出呼吸道內積水,以保證呼吸暢通。方法:搶救者,將溺水兒童趴在自己的大腿上,使他頭和腳下垂。然后壓兒童背部,使其呼吸道內積水傾出。
對呼吸微弱或心跳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口對口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臟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