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計劃應該具備明確的培訓目標,以便于評估培訓效果和進一步調整培訓方向。下面是一些經過大量實踐和改進的培訓計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發。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專職人員業務水平,根據繼續醫學教育有關安排,20xx年全省共舉辦五期醫院感染管理培訓班,培訓計劃如下:
內容:
1.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和發展方向
2.《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指導原則》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3.《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4.《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5.《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6.醫療廢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7.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主辦:山東省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山東省立醫院
時間:20xx年5月中下旬
地點:濟南市
負責人:王一兵、李衛光
內容:
1.綜合醫院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2.《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與醫院傳染病防治應急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要求
4.醫院傳染病防治與監測預報
5.《艾滋病職業防護指導原則》與標準預防
6.醫療廢物管理進展
7.消毒與滅菌技術在傳染病防治中的應用
8.肝病治療新進展與職業防護
9.肺結核發病現狀與管理
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時間:20xx年10月
地點:濟南市
負責人:孫玉梅
內容: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抗菌藥物用藥指征,用藥的品種、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案,預防用藥及抗菌藥物應用的管理等內容。
2.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根據《規范》總則、基本要求、消毒工作程序及要點、消毒與滅菌效果監測、附則的內容,就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如何制定并落實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責任制,切實履行職責,確保消毒工作質量等問題進行培訓。
3.醫院感染控制和監測中問題的探討。
4.醫院感染的流行病學進展與爆發流行的調查。
5.急診科室面對傳染性疾病應采取的預防與控制策略。
6.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7.執行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的思考與建議。
8.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流行、治療、預防和控制。
9.醫療質量與醫院感染管理。
10.臨床微生物的調查研究。
主辦: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時間:20xx年4月27日至5月1日
地點:青島市
負責人:趙秀云
1.醫院評審中醫院感染管理項目設置及評價標準的探討
2.醫院衛生服務領域中的相關法律法規
3.如何加強對手術室等醫院重點部門感染的監控
4.醫院感染微生物學標準及監測
5.前瞻性調查與目標性監測的探討
6.供應室的管理
7.醫院感染中消毒技術的進展
9.《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
10.充分發揮微生物實驗室在醫院感染監控中的作用
1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實施要點
12.醫療質量與醫院感染管理
13.真菌感染的防治
14.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的應對措施
15.消毒、殺菌、除菌新技術展望
16.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與防護
主辦: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時間:20xx年4月18日至23日
地點:青島市
負責人:董國英
內容:
1.香港醫院感染管理見聞與啟迪
2.鄉鎮醫院、廠礦企業醫院醫院感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新的《傳染病防治法》與醫院感染
4.《內鏡清洗消毒操作規范》
5.《醫療機構口腔科診療器械消毒技術規范》
6.《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7.醫院重點科室合理布局與規劃
8.醫療廢物的合理管理
主辦: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
地點:泰安市
時間:20xx年7月
負責人:韓傳萍
請各單位安排有關人員參加。對經培訓合格者頒發《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崗位培訓證書》證書。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健康,充分發揮廣大醫務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國家《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制定我院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計劃:
1、全院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工作人員
2、新進人員
3、實習人員
根據培訓對象選擇下列相關內容進行培訓。
1、多重泛耐藥菌感染病人預防與控制措施(醫院感染管理科)
2、手衛生制度(醫院感染管理科)
3、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醫院感染管理科)
4、醫療廢物管理規范(醫院感染管理科)
5、職業暴露與防護知識(醫院感染管理科)
6、醫院感染防控基礎知識(醫院感染管理科)
7、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各項政策和傳染病疫情,隨時進行專項培訓(相關科室)
8、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和重點科室人員參加省市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和相關專業委員會組織的相關培訓。
采用大課集中培訓和小范圍專項培訓相結合的方法。以多媒體課件授課為主。
集中培訓時間重點安排在4月、7月、8月、9月,專項培訓隨時進行安排。
醫院感染管理科,醫務科,護理部。
每一專題培訓結束后,根據情況,對不同人員進行答卷考試或操作考試。新進人員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考試成績記入個人考績檔案。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醫院感染屬于一個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新領域,它的發生發展貫穿于診療的.全過程,直接影響醫療質量,感染的專業知識培訓是醫務人員“充電”的一種好方式,通過培訓可以擴大知識面,了解院感發生的常見原因,主動配合參與院感的預防管理工作,院感管理的培訓:
1、手衛生規范。
2、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3、消毒隔離技術規范。
4、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6、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
1、醫療廢物處理。
2、多重耐藥菌防控。
3、手衛生規范。
4、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
5、職業暴露與防護。
1、多重耐藥菌診斷與防控。
1、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技術。
2、防護用品使用。
醫療廢物的處理。
重點進行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
醫院感染管理培訓計劃
為了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安全,充分發揮廣大醫務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2012年將繼續針對醫院感染的重點部門、重點人員、重點環節,貫徹和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收衛生規范、醫院感染監測等為重點內容,通過培訓提高全體育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F制定培訓計劃如下:
一.對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進行培訓,每季至少培訓一次。
二.健全各項醫院感染規章制度,組織全院工作人員學習并要求認真執行。
三.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規范》培訓,并抽查。
四.每季一次的培訓內容包括: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醫務人員職業衛生安。
全防護及暴露感染后緊急處理知識,各部門醫院感染管理職責,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消毒器械管理制度等,同時醫療廢物管理納入長效管理,應重點培訓,并監督各科室按規章制度認真執行。
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工作人員對培訓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落實情況。
海門市包場鎮衛生院。
2011年12月28日。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為了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于醫療活動中,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2、培訓內容及時間
(1)專職人員參加全國及區、市兩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培訓時間不少于16學時。
(2)、醫師、護理人員及醫技藥劑人員本年度重點配合三級醫院評審,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依存性較低的特點及多重耐藥菌感染現狀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重點進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及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監測與防控的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
(3)工勤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
1、每月由科室院感監控組長組織科室人員進行院感相關知識學習,月底質控考核時根據科室學習記錄進行提問,將結果反饋于質控簡報并與科室效益掛鉤。
2、由醫院組織的培訓邀請附院專家來院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級醫院評審院感防控迎評內容講座一次;舉行手衛生與醫院感染專題培訓一次。
每次以講座形式培訓結束時以筆試測試卷當場考核,結果反饋于質控簡報。
3、工勤保潔人員培訓2次。
4、選送人員參加區內的醫院感染培訓班。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專職人員業務水平,根據繼續醫學教育有關安排,20xx年全省共舉辦五期醫院感染管理培訓班,培訓計劃如下:
內容:
2.《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指導原則》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3.《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4.《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5.《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6.醫療廢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主辦:山東省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山東省立醫院。
時間:20xx年5月中下旬。
地點:濟南市。
負責人:王一兵、李衛光。
內容:
1.綜合醫院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2.《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與醫院傳染病防治應急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要求。
4.醫院傳染病防治與監測預報。
5.《艾滋病職業防護指導原則》與標準預防。
6.醫療廢物管理進展。
7.消毒與滅菌技術在傳染病防治中的應用。
8.肝病治療新進展與職業防護。
9.肺結核發病現狀與管理。
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時間:20xx年10月。
地點:濟南市。
負責人:孫玉梅。
內容: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抗菌藥物用藥指征,用藥的品種、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案,預防用藥及抗菌藥物應用的管理等內容。
2.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根據《規范》總則、基本要求、消毒工作程序及要點、消毒與滅菌效果監測、附則的內容,就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如何制定并落實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責任制,切實履行職責,確保消毒工作質量等問題進行培訓。
4.醫院感染的流行病學進展與爆發流行的調查。
5.急診科室面對傳染性疾病應采取的預防與控制策略。
6.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8.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流行、治療、預防和控制。
10.臨床微生物的調查研究。
主辦: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時間:20xx年4月27日至5月1日。
地點:青島市。
負責人:趙秀云。
1.醫院評審中醫院感染管理項目設置及評價標準的探討。
2.醫院衛生服務領域中的相關法律法規。
3.如何加強對手術室等醫院重點部門感染的監控。
5.前瞻性調查與目標性監測的探討。
6.供應室的管理。
8.《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在實踐中的應用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臨床督導模式的探討。
9.《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
10.充分發揮微生物實驗室在醫院感染監控中的作用。
1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實施要點。
13.真菌感染的防治。
15.消毒、殺菌、除菌新技術展望。
16.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與防護。
主辦: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時間:20xx年4月18日至23日。
地點:青島市。
負責人:董國英。
內容:
2.鄉鎮醫院、廠礦企業醫院醫院感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新的《傳染病防治法》與醫院感染。
4.《內鏡清洗消毒操作規范》。
5.《醫療機構口腔科診療器械消毒技術規范》。
6.《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7.醫院重點科室合理布局與規劃。
8.醫療廢物的合理管理。
主辦: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
地點:泰安市。
時間:20xx年7月。
負責人:韓傳萍。
請各單位安排有關人員參加。對經培訓合格者頒發《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崗位培訓證書》證書。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開展醫院感染防控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與教育,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二、培訓的對象、內容及時間
2、培訓內容及時間
(1)專職人員參加全國及區、市兩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培訓時間不少于16學時。
(2)、醫師、護理人員及醫技人員本年度重點是:隔離技術與標準預防要點;導管相關感染防控;重點傳染病疫情與院感防控;細菌耐藥的微生物基礎及院感防控策略。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120急診醫務人員進行穿脫防護用品的技能考核。
(3)實習、進修、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院感的概念及重要意義;無菌技術規范;醫務人員醫院感染職業暴露防護;醫療廢物處置;醫療廢物分類;多重耐藥菌的防控;七部洗手法、防護用品操作考核;抗菌藥物的使用原則等,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
(4)行政工勤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學習。
三、培訓形式及考核方法
1、臨床醫生、護理人員、醫技人員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組織培訓及考核。
2、由院感辦對實習、進修、新上崗人員進行多媒體教學等崗前培訓,每次以培訓結束時以筆試測試卷當場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3、行政工勤人員通過多媒體教學后進行現場提問和解答。
4、每月由科室院感監控組長組織科室人員進行院感相關知識學習。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計劃最終定稿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計劃為加強我院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人員培訓要求:我院特制訂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計劃,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工作規范和標準、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
培訓內容:
2、重點科室、部門感染管理制度。
4、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5、醫院感染質量管理標準與控制技術、醫院感染質控標準。
6、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7、《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要求。
8、醫院傳染病防治與監測預報。
9、《艾滋病職業防護指導原則》與標準預防。
10、肺結核發病現狀與管理。
培訓人員:醫院全體職工。
培訓時間:2011年1月----12月。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計劃最終定稿
(一)感染辦每年制定培訓計劃并負責落實,相關科室做好配合。
(二)培訓形式:舉辦各類學習班、講座、知識問答、醫院感染管理簡訊等不同形式,對各類人員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做到全員培訓與骨干培訓相結合。
(三)培訓對象:
3、臨床醫生、護士、醫技人員;
4、工勤人員及保潔員;
5、病人、陪護、探視家屬;
6、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
(四)培訓內容。
(1)醫院感染管理的新進展;(2)《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等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3)醫院感染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與預防措施;(4)臨床科室、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的特點、管理要點及控制措施;(5)消毒學基本原理、消毒滅菌新進展;(6)醫院感染爆發流行的預防與控制;(7)醫院感染監測方法;(8)抗感染藥物學、傳染病學的相關內容;(9)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臨床疾病學、統計學的相關內容;(10)醫院感染管理的科研設計與方法等。
2、行政管理人員培訓重點內容。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下發的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2)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論新進展;(3)本單位及管轄領域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等。
3、臨床醫師重點培訓內容。
4、臨床護士培訓重點內容。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下發的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2)醫院感染與護理管理;(3)職業衛生安全防護;(4)消毒、滅菌、隔離知識;(5)消毒滅菌藥械的合理使用;(6)重點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7)醫院感染的監測;(8)侵入性操作相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9)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10)抗感染藥物的合理應用;(11)醫院環境微生物學監測標準;(12)。
空氣、物體表面、手的采樣方法;(13)標本的采集、留取、運送等。
5、臨床醫技人員培訓重點內容。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下發的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2)重點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3)職業衛生安全防護;(4)消毒、滅菌、隔離知識;(5)醫院感染監測;(6)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與控制等。
6、工勤人員及保潔人員培訓重點內容。
(1)了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2)清潔與污染的區別;(3)簡單的消毒、隔離方法;(4)洗手的意義和方法;(5)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等。
7、病人、陪護、探視家屬培訓重點內容。
采用宣傳欄、科普書、入院須知等方式,對他們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增強清潔、衛生觀念,配合落實醫院消毒制度、隔離制度、探視制度、陪護制度等。
(五)培訓學時。
1、行政管理人員:每年至少培訓兩次。
2、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每年在職培訓至少15學時,定期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專業培訓或學術交流活動。
3、臨床醫師、臨床護士、臨床醫技人員:每年在職培訓至少6學時。
4、工勤及保潔人員:每年至少培訓兩次。
5、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的崗前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年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的為了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于醫療活動中,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二、培訓的對象及內容。
1、醫院感染管理科應加強自身院感知識的學習及全院院感知識培訓。全年。
培訓不少于4次,每季度1次。
2、全年對全體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醫院感染管理相關。
工作規范和標準、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與考核。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依存性較低的特點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等的培訓。
3、醫院必須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考試合格。
方可上崗。定于一季度對全院新上崗人員、實習生進行崗前院感知識培訓和考核。
4、工勤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
5、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技術水。
平。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參加省、市兩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
6、由醫院組織的培訓邀請上級專家來院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與醫院。
年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的為了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對預防醫院感染的認識及知識水平,把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始終貫穿于醫療活動中,從而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證醫療安全。
二、培訓的對象。
院感管理專職人員、臨床醫生、護理人員、醫技藥劑人員及工勤保潔人員。
三、培訓內容及學時要求。
(1)院感管理專職人員參加有關省市級衛生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及時掌握醫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動態,培訓時間不少于15學時。
(2)醫師、護理人員及醫技藥劑人員為本年度重點培訓,針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依存性較低的特點及多重耐藥菌感染現狀進行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重點進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監測與防控及職業暴露的防護的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6學時。
(3)工勤保潔人員重點進行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潔用具分區使用、分類放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醫療廢物分類處置方法,個人防護方法等的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
(4)新上崗人員,包括實習生、進修生進行醫院感染方面有關知識的崗前培訓,重點為院感概念及診斷標準、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個人職業防護的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
(5)各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人員參加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重點為修訂的消毒技術規范,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
四、培訓形式。
醫院感染管理科與醫務處、護理部、后勤保障處等相關部門一同組織的專題講座、科室內部組織學習。
五、考核方式理論考試、檢查過程中的現場提問。
年內三科醫院感染培訓計劃
本科診療范圍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神經內科和血液內科。設病床36張,病房條件舒適,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心電圖機、電除顫儀、心電監護儀、微電腦輸液泵等先進儀器設備。
近年來成功開展了腦出血微創引流術、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等先進治療手段。成立了“中國高血壓微機防治網絡常德市工作中心”,提升了心血管病診療層次,在全市享有良好聲譽。1999年起率先開展整體護理提高了護理水平,全科人員始終堅持“病友至上,用心服務,以心換心”的宗旨,為患者健康服務。多次獲得“先進集體”、“明星科室”等榮譽稱號。
正確應對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目前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著很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之大已為我們共識。隨著人們健康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多數人在關心自己的血壓是否正常,是不是患有高血壓?但也有不少人對高血壓缺少認識,存在不少誤區。在此和大家一起談五點應對高血壓的建議。
一、認識病因:目前高血壓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可能的病因可以概括為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社會環境三個方面。而后兩者是可以改變的,做到低鹽低脂飲食,適當控制體重,減輕工作及精神壓力,戒煙限酒,多運動等,就可以減少發病。
二、及早發現:我國高血壓平均發病率在15%左右,40歲以后明顯增多,而80歲以后達50%以上。高血壓常見的癥狀有:頭昏、頭痛、耳鳴、手腳麻木、心慌氣促、夜尿、多尿等,盡管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沒有癥狀,而發現高血壓是很容易的。成年人不同時間測三次血壓,取其平均值,如收縮壓(高壓)達140mmhg或舒張壓(低壓)達90mmhg及以上,就可診斷為高血壓。
三、合理診療:一旦確定為高血壓,最好去醫院查明病因,看有沒有心、腦、腎及眼等方面的并發癥,可能要做心電圖、眼底、尿、血液及其他方面的檢查。醫生再根據病情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在藥物方面為了達到平穩降壓、防治并發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目的,要采取聯合用藥和個體化用藥相結合的原則,患者最好不要自行購買降壓藥或根據他人的經驗吃藥。
四、避免誤區:常見誤區有:
1、擔心血壓降得過低。臨床試驗證明,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既可減輕癥狀,也可減輕各種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有并發癥時應將血壓降得更低一些。
2、對非藥物療法重視不夠。
3、血壓降下來后不一定再用藥。
4、治病心切,喜歡作用快的降壓藥。
5、不用藥亦可降壓。
6、新藥、貴藥就是好藥。
7、過度擔心藥物的副作用。
8、忽視血壓監測和記錄。
五、長期堅持:高血壓病是一個終身病,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口服降壓藥物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高血壓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終身規律地服用降壓藥,同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避免不利影響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運動。
總之,患了高血壓病并不可怕,只要做到以上幾點,使血壓長期穩定于正常范圍,就可避免冠心病、腦中風、腎功能損害,眼底病變等常見并發癥,從而保證健康長壽,達到高質量生活的目的。
冠心病防治知識。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也叫缺血性心臟病,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由于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被稱作是“人類的第一殺手”。
2.冠心病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包括癥狀和體征)、心肌酶學檢查和心電圖的變化特征來診斷。有條件可作運動試驗、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
3.引起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年齡與性別(40歲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于男性,絕經期后與男性相等)。高脂血癥,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癥,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遺傳、飲酒、環境因素等。
4.如何盡早發現冠心病。
出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冠心?。?/p>
2)反復出現臟脈搏不齊,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3)陣發性胸悶憋氣,心悸、呼吸困難;
4)用力排便、緊張或性生活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者。
5.冠心病病人應隨身攜帶治療藥物。
應隨身攜帶一個備有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硫氮卓酮、氨酰心安、安定和心痛定等藥)的藥盒,夜間睡覺時也應將藥盒放在床邊隨手可取的地方,以備急需。
6.服用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服用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可防止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死和再梗死。
7.冠心病病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堅持長期服藥,不突然停藥,定期就診復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堅持適量體育鍛煉,避免做劇烈運動,防止肥胖,戒煙限酒,不多飲濃茶及咖啡等;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避免劇烈的情緒波動;合理膳食,低鹽低脂飲食,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不宜過飽,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暢,防止便秘。
糖尿病吃什么好。
正常人在飲食以后,隨著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因此,不會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此時,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不進行飲食控制,甚至過度飲食,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并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
1、打破“多吃降糖藥可以多吃飯”的錯誤觀念。
2、少吃多餐。既保證了熱量和營養的供給,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指糧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類食物)要按規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勻地吃。
4、吃甜點心和咸點心沒有區別,均會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與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疤悄虿∈称贰笔侵赣酶呱攀忱w維的糧食做的,如:蕎麥、燕麥。盡管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
6、所謂“無糖食品”實質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隨便吃。
7、以淀粉為主要成分的蔬菜應算在主食的量中。這些蔬菜為土豆、白薯、藕、山藥、菱角、芋頭、百合、荸薺、慈姑等。
8、除黃豆以外的豆類,如紅小豆、綠豆、蠶豆、蕓豆、豌豆,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適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類食物充饑。
11、多吃含纖維的食物。
12、少吃鹽。
13、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肉,動物內臟等,可以加重動脈硬化,促成心血管并發癥。
14、關于吃水果的問題。血糖控制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蘋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時間應在兩餐之間血糖低的時候。如果在餐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會馬上高起來。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應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劑不會轉化為葡萄糖,不會影響血糖的變化,不能作為低血糖癥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萬不要限制喝水。
17、常見降糖食物有:香菇、西蘭花、蘆筍、芹菜、冬瓜等。
愛嬰醫院復評審院內感染管理資料目錄
理工作。
一、加強質量控制,杜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
1、充分發揮醫院感染管理體系作用,特別是科室監控小組成員的作用。通過強化醫。
院感染診斷標準培訓,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和監測制度,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原則,杜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
2、落實醫院感染管理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醫院院感管理委員會會議一次,討論解。
決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總結部署工作。督導臨床科室定期召開科室院感管理小。
1、持續開展醫院感染環境衛生學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對全院重點科室、部門,如產房、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等的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消毒劑以及壓力蒸汽滅菌器等進行常規監測。
2、開展目標性監測工作,包括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監測及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監測。
三、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提高醫院感染防控意識。
1、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的培訓班,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與自身素質,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定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計劃。全年舉辦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6次,針對培訓內容進行醫院感染測試2次。
四、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
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加強手衛生的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每月定期或不。
定期抽查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保證洗手與手衛生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
積極協助醫務科、藥劑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監督管理工作,做好臨床,檢驗,藥劑等科室之間的橋梁作用。
六、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院感辦在完成日常督查的基礎上,加強對醫務人員,清潔人員以及從事醫療廢物收。
院感辦。
2014-1-7。